11 极地地区 七下地理人教版(2024)课堂同步学(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1 极地地区 七下地理人教版(2024)课堂同步学(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19 17:3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极地地区——七下地理人教版(2024)课堂同步学
2024年2月,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和秦岭站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站位于南极点的( )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正南方向 D.正北方向
2.秦岭站主楼结构采用架空离地设计,主要为了( )
A.造型美观 B.防水防潮 C.通风散热 D.防风雪掩埋
极地考察能力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与综合国力。2022年10月31日,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赴南极考察,2023年4月返沪。读“雪龙”号科考路线示意图和北极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3.本次前往南极考察的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雪龙”号航线依次经过太平洋、印度洋
B.从上海至中山站大致向东南方向航行
C.中山站出现极夜现象,方便观测极光
D.南极地区冰雪全部融化,地面裸露
4.下列有关极地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极科考都选择在11月至次年2月,此时为暖季,白昼长
B.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风速大
C.北极地区大部分7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
D.北极航道可全年通航
南极地区不仅有大量的淡水资源,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读南极洲矿产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南极洲矿产资源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矿都分布在东半球 B.铜矿都分布在西半球
C.煤炭分布在内陆地区 D.石油分布在南极地区海洋中
6.煤炭资源形成于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如今却在酷寒的南极大陆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以证明( )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大陆漂移说 D.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我国依托北极航道与多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读北极航道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大连—鹿特丹的北极航道路线( )
A.途经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 B.途经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经过苏伊士运河 D.经过巴拿马运河
8.近年来,极地地区气候变暖趋势明显,可能会使( )
A.极地冰川消融速度减缓 B.北极航道通航时间增加
C.北极熊的生存范围扩大 D.石油泄漏污染的事件多发
《巴黎气候协定》将全球比工业化前升温1.5摄氏度和2摄氏度列为两个危机点。据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22年发布的报告,全球可能会在“2030年代初期”跨过1.5摄氏度的门槛。完成下面小题。
9.气候持续变暖,将会导致南、北极地区( )
A.冰川面积缩小 B.极端天气出现频率降低
C.自然灾害减少 D.生态环境持续变好
10.为了减缓全球变暖,推迟跨过1.5摄氏度门槛的时间,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①使用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
②严禁乱砍滥伐,提高森林覆盖率
③倡导公民绿色出行
④禁止发展重工业,减少能源消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下图是我国科考队在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该照片拍摄的日期可能是( )
A.端午节前后 B.儿童节前后 C.七夕节前后 D.春节前后
每年南极海域的暖季是南极磷虾的产卵期。几乎所有的南极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依赖南极磷虾生存。下图示意1996—2016年南极磷虾的平均密度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正值南极磷虾产卵期的月份是( )
A.2月 B.5月 C.8月 D.10月
13.1996—2016年南极磷虾平均密度最低的海域扇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近年来,南极磷虾平均密度明显降低,带来的影响是( )
A.企鹅数量减少 B.生物种类增多
C.海洋污染减轻 D.南极冰川面积扩大
15.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极海冰大面积融化,北极东北航线可保持季节性通航。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北极东北航线位于________洋,处于A________洲和欧洲的北部沿岸,正成为世界新航线。
(2)读图2可知,与1月比,7月穿过北极东北航线的船舶数量较________,其自然原因是7月水温较________,海冰较少,通航里程较________。
某研究者认为,北极东北航线的新型运输模式可选择俄罗斯的普罗维杰尼亚和挪威的卑尔根分别作为东、西部支点港口,激发港口的运输能力。
普罗维杰尼亚港口与卑尔根港口信息对比
自然条件 港口基础建设
海岸线总长度(米) 无冰期时间(天) 集疏运状况(交通运输等) 存储空间(平方米)
普罗维杰尼亚 523 240 机场 33.9
卑尔根 5500 365 铁路站点、机场 50000.0
(3)与普罗维杰尼亚港相比,指出卑尔根港在自然条件、港口基础建设等方面的优势。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南极点是地球最南端,故秦岭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D正确。故选D。
2.答案:D
解析: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多暴雪。秦岭站主楼建筑采用架空离地的设计,主要为了防风雪掩埋,D正确。故选D。
3.答案:A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雪龙”号航线依次经过太平洋、印度洋,A正确;从上海至中山站大致是向西南方向航行,B错误;考察期间,中山站出现极昼现象,不方便观测极光,C错误;南极地区冰雪会加快融化,但不会全部融化,D错误。故选A。
4.答案:C
解析:南极科考要选择在11月至次年2月,此时为暖季,白昼长,北极科考要选择在6—8月,A错误;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海拔又高,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降水少、风速大,B错误;北极地区大部分7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C正确;北极航道在北半球冬季时无法通航,D错误。故选C。
5.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南极洲的铁矿和铜矿在东西半球都有分布:沿海地区也有煤炭分布;石油分布在南极地区海洋中。
6.答案:C
解析:煤炭是由森林资源演变而成,形成于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目前南极大陆寒冷的气候条件是不可能形成煤炭的,说明南极大陆曾经处于温带或热带,后来由于大陆漂移到南极圈内,森林资源被冰雪埋藏,慢慢形成了煤炭,C正确。故选C。
7.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从我国大连到鹿特丹的北极航道,沿途经过了太平洋、白令海峡、北冰洋、大西洋,A正确;没有经过印度洋,B错误;不经过苏伊士运河,C错误;没有经过巴拿马运河,D错误。故选A。
8.答案:B
解析:近年来,极地地区气候变暖趋势明显,极地冰川消融速度加快,A错误;由于北冰洋冰川的减少,北极航道通航时间增加,B正确;冰川消融,北极熊生存范围缩小,C错误;石油泄漏污染的事件多发跟极地地区气候变暖无关,D错误。故选B。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全球变暖对南、北极地区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气候持续变暖,温度升高,南、北极地区的众多冰川大面积融化,冰川面积会缩小,A正确;极地融水量增多使高原上的河流、湖泊水量增多,会产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C错误;极端天气的数量也会增多,B错误;综合来看,生态环境会更加脆弱,D错误。故选A。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及温室气体的排放。使用清洁能源,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森林资源,倡导绿色出行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①②③正确;禁止发展重工业不符合实际,④错误。综上,A正确。故选A。
11.答案:D
解析:南极点半年极昼,半年极夜,北半球的春分日至秋分日之间出现极夜现象,秋分日至春分日之间出现极昼现象。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一般是6月份,北半球的春分日至秋分日之间,南极点是极夜,与照片所示不符,A错误;儿童节是6月1日,北半球的春分日至秋分日之间,南极点是极夜,与照片所示不符,B错误;七夕节是农历七月初七,一般是8月份,北半球的春分日一秋分日之间,南极点是极夜,与照片所示不符,C错误;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一般是1月底、2月初,北半球的秋分日一春分日之间,南极点是极昼,有阳光照射,与照片所示相符,D正确。故选D。
12.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每年南极海域的暖季是南极磷虾的产卵期。南极地区每年分寒、暖两季,4~10月是寒季,11月到次年3月是暖季。2月处于南极地区的暖季,A正确。故选A。
13.答案:B
解析:1996—2016年南极磷虾平均密度最高的海域1扇区是丁海域扇区,其次是甲海域扇区,然后是丙海域扇区,乙海域扇区平均密度最低,B正确。故选B。
14.答案:A
解析:近年来,南极磷虾平均密度明显降低,带来的影响是企鹅数量减少,因为几乎所有的南极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依赖南极磷虾生存,A正确。故选A。
15.答案:(1)北冰;亚
(2)多;高;长
(3)卑尔根港口的优势:海岸线更长;无冰期时间更长,全年无结冰期;有铁路站点,运输方式更多样;存储空间更大。
解析:(1)读图1可知,北极东北航线位于北冰洋,处于亚洲和欧洲的北部沿岸,正成为世界新航线。
(2)读图2可知,与1月比,7月穿过北极东北航线的船舶数量较多,其自然原因是7月是北半球的夏季,水温较高,北极冰川融化数量较多,海冰较少,通航里程较长;1月是北半球冬季,气温低,结冰期长,海冰数量多不适合航行。
(3)读表可知,卑尔根港口的优势是海岸线更长(是普罗维杰尼亚的10多倍);受暖流影响,气温更高,无冰期时间更长,全年无结冰期,适合航运;有铁路站点和机场,运输方式更多样、更便利;港口存储空间更大,故卑尔根港的港口综合条件远胜于普罗维杰尼亚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