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三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三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6.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6 09:4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0课短文三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同步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推衍(yán)   畜牲(chù)    尽管(jìn)    瞬息万变(shùn)
B.弥补(mí) 短暂(zhàn) 削减(xuē) 风和日丽(hè)
C.苇草(wěi) 渊源(yuán) 赋予(yǔ) 碧落黄泉(luò)
D.湖泊(pō) 磨难(nàn) 囊括(nānɡ) 丰盈饱满(yín)
答案:C
解析:分析:A项,“衍”应读yǎn,“尽”应读jǐn;B项,“暂”应读zàn,“和”应读hé;D项,“囊”应读náng,“盈”应读yíng。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识音的能力 ,难度中等。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钩心斗角 兴高彩烈 情有独钟 子虚乌有
B.合盘托出 不速之客 精美绝伦 无动于衷
C.远见卓识 徒劳辨护 庸人自扰 白驹过隙
D.如火如荼 如弃草芥 枉费心机 溯流而上
答案:D
解析:分析:A项,彩—采;B项,合—和;C项,辨—辩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辨别字形的能力 ,难度中等。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飘摇 妨碍 沧海一粟 察颜观色 B.贸然 蔓延 水泄不通 备尝艰辛
C.震撼 幅射 一切就绪 乔装打扮 D.涵概 毛躁 投机倒把 贻笑大方
答案:A
解析:分析:B备—倍 C幅---辐 D概—盖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辨别字形的能力 ,难度中等。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为青年人,我们应该学习先烈们高风亮节的精神。
B.事业的成功靠多方面的条件,不能得陇望蜀,把一切功劳全归自己。
C.思想由于它的本性,就是一种可惊可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
D.这次胜利王林是始作俑者。
答案:C
解析:点评:C项“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形容特别突出。A项“高风亮节”是名词,不能修饰“精神”。B项“得陇望蜀”意思是贪心太大,永不满足,这里应用“得鱼忘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D项“始作俑者”指坏风气的开创者。贬义词。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难度中等。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特使在中东穿梭访问,敦促叙利亚政府与反对派对话是能够取得一定成果的。因为这不仅符合世界各国的愿望,而且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
B.在高考前夕的体检中,一半的老师和学生查出了问题,所以,我们要让“阳光体育”系列活动真正成为师生强身健体的平台。
C.黄冈市本着建设“红色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富裕大别山”为总体原则,向创建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冲刺。
D.把远东地区大片土地长期出租给外国商人,行不行?好不好?能不能?俄罗斯政府正在认真、谨慎地掂量着。
D(A.语序不当,“世界各国的愿望”和“双方的共同利益”应对调;B.表意不明,“一半”指“老师”还是“老师和学生”不明确;C.句式杂糅,应为“本着……的总体原则”或“以……为总体原则”。)
答案:D
解析:分析:A.语序不当,“世界各国的愿望”和“双方的共同利益”应对调;B.表意不明,“一半”指“老师”还是“老师和学生”不明确;C.句式杂糅,应为“本着……的总体原则”或“以……为总体原则”。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 ,难度中等。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赏读古代诗词时,我们耳边常会响起诗人们放达的歌声,“ ”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小王设计的方案终于获得通过,他难以 自己喜悦的心情,忽然站起来大呼:“成功啦!”
然而,我 从来没有问过父亲的生日在哪一天, 没有为他庆祝过一次生日。
A.老夫聊发少年狂 抑制 竟/更 B.暮霭沉沉楚天阔 抑制 却/也
C.老夫聊发少年狂 克制 却/也 D.暮霭沉沉楚天阔 克制 竟/更
答案:A
解析:分析:第一句以“老夫聊发少年狂”因应前面的“放达”,第二句“抑制”才能与心情搭配,第三句用竟这个副词表达了不可思议的现象更显示出了这种不可思议的程度。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难度中等。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B.成功者在设定想要达到的每一个目标时,总是要先找出设定这些目标的理由来说服自己。
C.山上水的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D.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
答案:B
解析:分析:A“缺乏……不足、不当”句式杂糅,去掉“不足、不当”;C宝贵不能被喝,把宝贵前的“的”移到“水”前面;D介词识误用,“生活”前的“对”应该改为“在”。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的能力 ,难度中等。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如何才能把学习抓好呢?关键的问题是态度和习惯起决定性的作用,态度端正,学习自 然用心,良好的习惯有了,学习就成为自觉的行为。
B.也许老师会说我幼稚,可是我就是爱看漫画,从骨子里喜欢。
C.他的父亲已走了半年了,他家的生活是一天比一天困难了。
D.现代社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不仅他们要具备专业的科学素质,而且要有优良的人 文素质。
答案:B
解析:分析:A“关键的问题是态度和习惯起决定性的作用”句式杂糅,去掉“起决定性的作用”,或者去掉“关键的问题是”;C表意不明,他的父亲“走了”可以说是“他的父亲去世了”,也可以说是“他的父亲离开家外出了”;D语序不当,“不仅他们要具备专业的科学素质”改为“他们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科学素质”。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的能力 ,难度中等。
9.依次填入下列个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再赏读古代诗词时,我们耳边常会响起诗人们放达的歌声,“ ”就是这种情怀的体现。
②小王设计的方案终于获得了通过,他难以 自己喜悦的心情, 忽地站起来大呼:“成功了!”
③然而,我从来没有问过父亲的生日在哪一天, 没有为他庆祝过一次生日,这一切都已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
A.老夫聊发少年狂/控制竟/更       B.暮霭沉沉楚天阔/抑制却/也
C.老夫聊发少年狂/克制却/也       D.暮霭沉沉楚天阔/克制竟/也
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第一句中的“放达”一词,可以排除B和D,第二句的第二个词语不应该填却,就只能选A了。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根据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填充内容的能力 ,难度中等。
10.句中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选项是:(  )
(A)现今社会流行犬马之养,饲养宠物大行其道。
(B)动物园中的无尾熊,一见到尤加利树,就立刻行将就木,准备饱餐一顿。
(C)老高不务正业,行抢为生,儿子又光宗耀祖,掳人勒赎,终至父子同时锒铛下狱。
(D)绯闻缠身的影星,提起自己的拍片计划,说得头头是道;一询及绯闻事件,立刻闪烁其词,显得讳莫如深。
答案:D
解析:分析:A“大行其道”的意思是现指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一般为贬义词或中性词原指某种学术、道术正在盛行、流行。B“行将就木”的意思意思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C“光宗耀祖”的意思是意为为宗族争光,使祖先显耀。只有D项的“闪烁其词”的意思是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指不肯透露真相或有意回避要害问题。符合语言环境。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弄错的常用成语的辨析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对这些成语的意思进行准确记忆,并区分与之意思相近的成语的意思,多进行相关地练习。
11.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
B.老陈严肃而诚恳地说:“说实话,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
C.大李慌忙站起身说:“小米你千万别再‘李大爷李大爷’这么叫了,我听着不自在。哟,找你李大爷有什么事……嘿,你瞧,把我也绕进去了。”
D.三妹拉着葛姐的手说,她老家在偏远的山区,因为和家里赌气才跑到北京打工的,接着她又哭泣起自己的遭遇来。
答案:C
解析:分析:A“不堪忍受”中“堪”的意思就是“忍受”,成分赘余;B句结构混乱,把句中的两个“越是”去掉;D项中的“哭泣”改为“哭诉”。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的能力 ,难度中等。
1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球迷也希望中国有更好的前锋顶上来,是张玉宁?是李毅?还是山东的李金羽?恐怕都不是,至少国足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前锋。
 B、《说文解字》解释“读”的含义是:“诵也。”也就是说,读,是出声的阅读和背诵。
 C、令狐冲在原着中是个追求自由的人,他不想陷入所谓的正邪之争,但“央笑”(网友这样称呼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笑傲江湖》。)却将其改编成一个逐渐觉悟的“革命者”了。
 D、为了切实解决开发区过多过滥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商务部最近发出了“关于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的通知”。
答案:C
解析:分析:A“是张玉宁?是李毅?”后面的两个问号改为逗号;B项说后面的逗号改为冒号;D项中“的通知”应该在后引号之外。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的能力 ,难度中等。
13.下列说法,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
A.“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因为人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
B.作者在文章中一方面说“人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一方面又强调人是高贵的、伟大的,这两者是矛盾的。
C.这篇文章意在说明思想能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
D.“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有两层含义,一是说人的生命的脆弱,二是说人思想的伟大。
答案:B
解析:分析:不矛盾。人如果缺少了思想,人就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人是有思想的,人因为能思想而坚强而伟大。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难度中等。
14.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句。
人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以不苟且,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要懂得尊重别人, , ;人要懂得尊重自然, , 。
答案:尊重别人所以不霸道 不霸道所以有修养 尊重自然所以不掠夺 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解析:分析:这是仿写句子,要求句式前后一致,内容前后相关。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难度中等。
15、某地拟修建一条高速公路,一棵千年古柏正巧处于高速公路必经之地,须加以砍伐。各界人士闻讯后纷纷上书有关部门,要求修改设计方案。请根据下列人物身份,各拟一句话,说明他们反对砍伐的理由。
(1)植物学家说:
(2)历史学家说:
(3)美学家说:
答案:示例:(1)植物学家说:不能砍!这棵千年古柏是研究物种多样性及物种遗传的绝好的样本。(2)历史学家说:不能砍!这棵千年古柏是这座城市的历史见证和悠久文化的象征。(3)美学家说:不能砍!千年古柏的挺拔虬劲的风姿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具有无可替代的美学价值和美学意义。
解析:分析:填出的内容必须符合人物的职业身份。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难度中等。
课内阅读:
我对某些词语赋予特殊的含义。拿“度日”来说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将“度日”看做是“消磨光阴”,而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度日”“消磨时光”的常用语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习气。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至于我,我却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还是如此。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如果我们觉得不堪生之重压或是白白虚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语)
不过,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生之艰辛或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16.那些“哲人”“我”“糊涂人”对生命分别是怎样认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哲人”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物似的。“我”觉得生命值得称颂,富有乐趣。认为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糊涂人”觉得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而白白虚度此生。
解析:分析:本题需要学生概括要点,根据三人的言谈找出关键词,加以概括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概括和理解的能力 ,难度中等。
17.“我”想如何增加生命的分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解析:分析:本题需要学生对“我”的语言行为进行分析概括,找出关键词,用自己的话概括。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的能力 ,难度中等。
18.“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一句有何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句话的含意是: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委靡不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好多遗憾,临死时必然感到苦恼。从哲学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
解析:分析:用索因法探究前面内容,找出关键词概括要点。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语句的能力 ,难度中等。
19.作者认为要用什么样的方法享受生活呢?为什么要这样享受生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作者认为要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2)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时间老人对每个人都是十分慷慨的,如果我们热爱自己的生命,便会抓紧点点滴滴的时间,去学习,去工作,去干一番事业,那样我们的生命是十分充实,充满乐趣的;如果我们胸无大志,碌碌无为,消磨时间,便会觉得活着无聊透顶,毫无乐趣可言。
解析:分析:读全文概括要点。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概括的能力 ,难度中等。
20.第②段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因为有思想,人才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因为有思想,人才囊括了宇宙。
解析:分析:因为有思想,人才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因为有思想,人才囊括了宇宙。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的能力 ,难度中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8 页 (共 8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