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压强》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提升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科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9.1 《压强》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提升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科版202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19 17:28:35

文档简介

9.1 《压强》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提升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科版2024)
一、单选题
1.(2024·金沙期中)下面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吸管剪成斜口 B.书包带做得较宽
C.沙发垫做得松软 D.高楼大厦的墙基做得较宽
【答案】A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吸管剪成斜口,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符合题意;
B、书包带做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合题意;
C、沙发垫做得松软,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合题意;
D、高楼大厦的墙基做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吸管剪成斜口,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符合题意;B、书包带做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2.(2024八下·淮南期中)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甲、乙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高度,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F乙和p甲、p乙,则(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C.F甲p乙 D.F甲p乙
【答案】A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则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
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因为,所以,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
甲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因为,所以,又因为,
所以,,即;
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因为,所以。综上可知,B正确。
故选:A。
【分析】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
地面的压强相等,利用可知,甲、乙的密度关系,利用可知在甲、乙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高度后,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关系;
根据F=pS可知它们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关系。
3.(2024八下·通道期中)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物质制成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8∶1 B.4∶3 C.2∶1 D.4∶1
【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当甲的体积为1cm3时,质量为8g,
所以甲的密度为;
当乙的体积为4cm3时,质量为4g,
所以乙的密度为;
所以ρ甲:ρ乙=8:1;
由可知,ρ甲:ρ乙=8:1,m甲:m乙=1:1,
所以:
因为V=a3,
所以边长之比a甲:a乙=1:2;
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
所以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ρ甲a甲g:ρ乙a乙g=(8×1):(1×2)=4:1。
故选D。
【分析】根据图像给出的数据求出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已知两正方体A、B的质量相同,根据得出A、B的体积之比,进一步得出边长之比。知道A、B的密度关系、边长的大小关系,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据此求压强之比。
4.(2024八下·清苑期中)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若按图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甲和乙中地面受到的压力都等于A和B的总重力,根据F=G总可知,二者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即F甲:F乙=1:1;
二者质量相等, 密度之比 ,
根据可知,体积之比VA:VB=1:8;
根据V=L3可知,LA:LB=1:2;
则底面积之比SA:SB=(LA)2:(LB)2=1:4;
根据可知,二者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故选D。
【分析】根据F=G总计算二者对地面的压力之比,根据公式计算二者的压强之比。
5.(2024八下·清苑期中)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为;竖直切除①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再竖直切除②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三次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竖直切除①部分,压力变小,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可知,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即p1>p2;
再竖直切除②部分(仍然是长方体),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同时改变,但长方体的密度不变,高度也不变,
根据可知,再竖直切除②部分时,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即p2=p3;
综上所述,p1>p2=p3。
故选D。
【分析】(1)先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的阴影部分①,压力变小了,而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分析对桌面压强的变化;
(2)柱体对支持面(柱体全部放在支持面上)的压强为,即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大小只与柱体的密度和高度有关,据此分析。
6.(2024八下·重庆市期中) 如图甲所示,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砖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将砖块切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乙所示,此时砖块对地面的压强为1200;将图乙中的砖块倒置后如图丙所示,此时砖块对地面的压强为2000。则图甲中砖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
A.1300 B.1350 C.1500 D.1600
【答案】C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设图乙中砖块重力为G1,底面积为S1,图丙中砖块底面积为S2,
由F=pS可知,图乙中砖块对地面压力:F1=p1S1=1200Pa×S1
图丙中砖块对地面压力:F2=p2S2=2000Pa×S2
又因为图乙、丙中为同一砖块且均水平自然放置,砖块对地面压力:F1=F2=G1,
即:1200Pa×S1=2000Pa×S2
解得:S2=S1,
将乙、丙两图组装为一组合长方体,则F总=2G1,S总=S1+S2=S1,
组合长方体砖块对地面的压强:,
故选C。
【分析】由F=pS算出乙、丙两图中压力,利用压力相等,求出面积比,再将乙、丙组合成柱状固体,利用算出组合体的压强。
7.(2024八下·临湘期中)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压强相等,已知ρ甲<ρ乙,若他们分别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原物体上,此时甲乙对地压强分别为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大于 B.一定小于
C.一定定等于 D.可能等于
【答案】B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甲、乙均匀实心正方体,故,
已知甲、乙对地面压强为p甲=p乙,则,又,则,
若他们分别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d,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原物体上,则甲乙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有
乙对地面的压强
由于:,即,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分析】正方体固体的压强为,根据密度关系,判断高度大小关系;结合竖直切去相同厚度,再叠放在原来位置,压力不变,根据,判断受力面积的关系,比较压强大小。
二、多选题
8.(2024·金沙期中)如图甲所示,有A、B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边长为0.4m。将B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为h的部分,并将切去的部分叠放在A的上方中央。叠放后A对地面的压强与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随切去的B的厚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kg)
A.图甲中,左边的实心正方体是A
B.图乙中,图象1代表B物体
C.A的密度小于B的密度
D.将未切割的B放在A的上方中央,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875N
【答案】A,C,D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B.由题知B切去的越多,即h越大,则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越小,则
图像2代表B物体,那么图像1代表A物体 。故B错误。
故答案为:ACD。
【分析】(1)由图乙可知,当将B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为0.3m时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0,据此分析出B边长,求出B的底面积,再根据F=pS求出没被切去之前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再根据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即可求出B的重力;(2)将物体B沿水平方向切下的一部分,再根据放上物体C后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分析解答。
9.(2023八下·巴州期中)圆柱形实心均匀物体A、B高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A、mB。密度分别为ρA、ρB,两物体重叠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和乙所示,设A对B的压强为p1,B对桌面的压强为p2;图乙中,设B对A的压强为p3,A对桌面的压强为p4,则下列比例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mAρA]:[(mA+mB)ρB]
B.p1:p2=mA:(mA+mB)
C.p2:p4=[mBρA]:[mAρB]
D.p2:p3=[mA(mA+mB)ρB]:(mB2ρA)
【答案】A,D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AB.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即
由图甲可知,A对B的压强
B对桌面的压强

B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CD.B对A的压强
A对桌面的压强

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水平面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根据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 计算压强。
10.(2018-2019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8.1 压力的作用效果 同步练习)将一块质地、厚度均匀的厚塑料板切成一个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把三角板的斜边朝下立放在桌面上,其对桌面的压强为p1.若沿竖直方向(图中虚线所示)将该三角板切成A、B两部分且保持图中位置不变,A、B两部分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2、p3,则p1、p2、p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1=p3 B.p2=p3 C.p1<p2 D.p2>p3
【答案】A,B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已知把三角板的斜边朝下立放在桌面上,其对桌面的压强为p1,按照下图的方式将三角形补充成长方形如下图:
设长方形CDEF的对桌面的压强为p,长方形CHGF对桌面的压强为p4,长方形HDEG对桌面的压强为P5,则以上三个长方形岁桌面的压强相等,即p=p4=p5;
三角形CGH是长方形CHGF的一半,所以对桌面的压力减小为一半,与桌面的受力面积相同,由p=可知,三角形CGH对桌面的压强是长方形CHGF对桌面压强的一半,即P2=P4;
同理,三角形JDG对桌面的压强是长方形HDEG对桌面压强的一半,即p3=p5;
三角形CDG对桌面的压强是长方形DEF对桌面压强的一半,即p1=p;
所以p1=P2=p3
故答案为:AB。
【分析】此题亦可把三角形厚塑料板的斜边朝下立放在桌面上,把三角形补充成长方形,设长方形厚塑料板对桌面的压强为p,压力为F,根据压力的大小变化和压强计算公式p=判断p1、p2、p3的大小关系.
11.小张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
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答案】A,B,D
【知识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解答】解:A.图中用海绵的凹陷程度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桌子正放和倒放改变海绵的受力面积,桌子上加砝码以改变海绵受到的压力,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故A正确;
B.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另一个因素一定,故B正确;
C.海绵比较容易发生形变,所以应该用海绵的凹陷程度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而不是用海绵的凹陷面积来表示,故C错误;
D.由图甲、乙可知,海绵的受力面积(等于桌子腿的底面积)是一定的,乙图海绵受到的压力(等于桌子和砝码的总重力)比较大,海绵的凹陷程度大,说明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由图乙、丙可知,海绵受到的压力(等于桌子和砝码的总重力)一定,乙图海绵的受力面积(等于桌子腿的底面积)比较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明显,说明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故D正确.
故选ABD.
【分析】①压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受力物体的形变上,受力物体形变程度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明显;
海绵是比较容易发生形变的物体,可以用海绵来感受压力,通过海绵的形变程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②图中用桌子压海绵,海绵受到的压力等于桌子的重力,在海绵上放一个砝码来增大重力从而增大压力;受力面积等于桌子和海绵的接触面积,通过倒放来增大受力面积;
③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压力的大小一定;同样的道理,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受力面积一定;
④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变化的那个物理量就是需要探究的因素,通过海绵的形变程度得出结论.
三、实验填空题
12.(2023八下·建邺期末) 如图甲是小明利用注射器估测大气压的实验装置图.
(1)该实验中以   填“针筒”、“活塞”或“弹簧测力计”为研究对象,利用    原理来测出大气压力,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某同学读出所用注射器的容积,再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填“针筒”、“活塞”或“全部刻度”的长度,则此时大气压值    ;用已知量符号表示
(3)实验过程中若注射器筒中的空气没有排尽或漏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偏    ;
(4)考虑到活塞与针筒之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小华改进了实验,如图乙所示,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活塞通过水平细线及定滑轮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和水的重力为,然后向外缓慢抽出杯中的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和水的重力为,已知活塞面积为,则活塞与注射器之间的摩擦力为   ,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
【答案】(1)活塞;二力平衡
(2)全部刻度;
(3)小
(4)2.1;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1)该实验中以活塞为研究对象,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利用二力平衡原理来测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因此需要记录此时的示数;
(2)读出所用注射器的容积V,再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因活塞为圆柱体,所以活塞的横截面积为,则此时大气压值:;
(3)从表达式中可以看出,V、L的测量结果不变,当注射器中的空气没有排尽或漏气时,拉力F的值会减小,所以所测大气压值会偏小;
(4)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G1=9.8N,对活塞受力分析:F+f=G1=9.8N;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G2=5.6N,对活塞受力分析:F-f=G2=5.6N;
两式联立解得:F=7.7N,f=2.1N,所测大气压的值:。
【分析】(1)根据实验原理进行解答;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二力平衡可通过弹簧测力计测出大气压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所受的大气压力相等;
(2)读出所用注射器的容积V,再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因活塞为圆柱体,所以活塞的横截面积可以通过圆柱体体积公式计算,利用压强的公式可得出表达式;
(3)当注射器漏气时,会造成拉力F偏小,在面积S不变时,所测量的大气压值会偏小;
(4)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此时摩擦力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方向相同;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此时摩擦力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方向相反;根据,求得压强值。
13.(2024八下·雅安月考) 如图所示,小明利用海绵、小桌、砝码、木板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时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
(2)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说明   ;
(3)小明在图乙的基础上,把海绵换成了木板(如图丁),则桌子对两个物体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乙   (选填“>”“<”或“”)p丁;
(4)小明与小红进行实验交流时,小明说我还可以用铅笔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小明分别采用如下图所示的两种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给小红演示,小红指出图   (选填“①”或“②”)的方法不合理,原因是该方法   。
【答案】(1)海绵凹陷程度;转换法
(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
(4)①;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等
【知识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解答】(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2)由图甲、乙可知,甲、乙的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乙的压力大,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故得出: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比较图乙与图丁可知,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也相同,由公式p=-可得,图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相等。
(4)在如图2①、②所示的两种方法中,图①方法不合理,因为图①方法忽略了笔自身的重力,即实验时上面的手指和下面的手指到的压力大小不同,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等
故答案为:(1)海绵的凹陷程度;转换法;(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4) ①;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等。
【分析】(1)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用到的科学实验方法是转换法;
(2) (4)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据此分析回答;
(3) 根据分析。
四、解答与计算题
14.(2024八下·南城期中) 2017年5月5日C919在浦东机场成功起飞,这是我国最新自主研发的大型民航客机,打破了欧美国家民航技术长期垄断,成为我国“大国制造”的标志之一。该机在某次试飞时飞机以300km/h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了2h;估计该机质量为72t。着陆后静止在水平地面时轮子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m2。g取10N/kg,求:
(1)飞机在这2h内水平飞行的路程;
(2)飞机水平匀速飞行时受到的升力;
(3)飞机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1)解:飞机以300km/h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了2h,所以飞机在这2h内水平飞行的路程为s=vt=300km/h×2h=600km
答:飞机在这2h内水平飞行的路程为600km;
(2)解:飞机水平匀速飞行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升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G=mg=7.2×104kg×10N/kg=7.2×105N
答:飞机水平匀速飞行时受到的升力为7.2×105N;
(3)解:飞机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答:飞机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8×105Pa。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 (1)根据飞机匀速飞行的速度和时间,根据公式变形求出水平飞行的路程;
(2)飞机水平匀速飞行时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升力和自身的重力是一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
(3)飞机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大小相等,知道轮子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受力面积),根据求出对地面的压强。
15.(2024八下·苍梧期中)一颗图钉尖的面积是,图钉帽的面积是,手指对图钉的压力为18N,求:
(1)图钉尖对墙面产生的压强;
(2)手对图钉帽的压强;
(3)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图钉帽受到大气的压力。(一标准大气压为)
【答案】(1)解:
手指对图钉的压力和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力相等,都是
图钉尖对墙面产生的压强为
(2)解: 手对图钉帽的压强
(3)解: 图钉帽受到大气的压力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 计算图钉尖对墙面产生的压强;
(2)根据 计算手对图钉帽的压强;
(3)根据 计算图钉帽受到大气的压力。
16.(2024八下·邵阳月考)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和的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的密度为,物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求:
(1)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2)物体的密度为多少?
(3)若将叠在上方,此时对地面压强为多大?
(4)现将物体分别放置于物体、上方,为了放上物体后、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可以将物体或沿水平方向切下它原体积的几分之几?第问不用写过程,结果用分数表示。
【答案】(1)解: 正方体对水平地面压强,
对地面的压强,
答: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
(2)解: 物体、对地面压强相同,则,
则物体的密度为,
答:物体的密度为;
(3)解: 由题意知,物体的重力为,
物体的重力为,
因此将叠在上方,此时对地面压强,
答:此时对地面压强为;
(4)解: 将物体分别放置于物体、中央,增加的压强

物体比物体压强多,
物体、对地面压强相同,物体的密度为,
应切下的高度,
则,应将物体沿水平方向切下它原体积的。
答:可以将物体或沿水平方向切下它原体积的。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由正方体对水平地面压强可得对地面的压强;
(2)根据物体、对地面压强相同可得物体的密度;
(3)由可得物体的重力和物体的重力,由可知将叠在上方此时对地面压强;
(4)由知将物体分别放置于物体、中央增加的压强,由可得物体的密度和应切下的高度,从而得出应将物体沿水平方向切下它原体积的比例。
1 / 19.1 《压强》 筑基提能同步分层练习设计(提升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科版2024)
一、单选题
1.(2024·金沙期中)下面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吸管剪成斜口 B.书包带做得较宽
C.沙发垫做得松软 D.高楼大厦的墙基做得较宽
2.(2024八下·淮南期中)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甲、乙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高度,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F乙和p甲、p乙,则(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C.F甲p乙 D.F甲p乙
3.(2024八下·通道期中)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用甲、乙两种物质制成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8∶1 B.4∶3 C.2∶1 D.4∶1
4.(2024八下·清苑期中)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若按图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  )
A.
B.
C.
D.
5.(2024八下·清苑期中)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为;竖直切除①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再竖直切除②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三次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6.(2024八下·重庆市期中) 如图甲所示,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砖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将砖块切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乙所示,此时砖块对地面的压强为1200;将图乙中的砖块倒置后如图丙所示,此时砖块对地面的压强为2000。则图甲中砖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
A.1300 B.1350 C.1500 D.1600
7.(2024八下·临湘期中)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压强相等,已知ρ甲<ρ乙,若他们分别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原物体上,此时甲乙对地压强分别为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大于 B.一定小于
C.一定定等于 D.可能等于
二、多选题
8.(2024·金沙期中)如图甲所示,有A、B两个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边长为0.4m。将B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为h的部分,并将切去的部分叠放在A的上方中央。叠放后A对地面的压强与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随切去的B的厚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kg)
A.图甲中,左边的实心正方体是A
B.图乙中,图象1代表B物体
C.A的密度小于B的密度
D.将未切割的B放在A的上方中央,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875N
9.(2023八下·巴州期中)圆柱形实心均匀物体A、B高度相同,质量分别为mA、mB。密度分别为ρA、ρB,两物体重叠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和乙所示,设A对B的压强为p1,B对桌面的压强为p2;图乙中,设B对A的压强为p3,A对桌面的压强为p4,则下列比例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mAρA]:[(mA+mB)ρB]
B.p1:p2=mA:(mA+mB)
C.p2:p4=[mBρA]:[mAρB]
D.p2:p3=[mA(mA+mB)ρB]:(mB2ρA)
10.(2018-2019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8.1 压力的作用效果 同步练习)将一块质地、厚度均匀的厚塑料板切成一个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把三角板的斜边朝下立放在桌面上,其对桌面的压强为p1.若沿竖直方向(图中虚线所示)将该三角板切成A、B两部分且保持图中位置不变,A、B两部分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2、p3,则p1、p2、p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1=p3 B.p2=p3 C.p1<p2 D.p2>p3
11.小张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
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三、实验填空题
12.(2023八下·建邺期末) 如图甲是小明利用注射器估测大气压的实验装置图.
(1)该实验中以   填“针筒”、“活塞”或“弹簧测力计”为研究对象,利用    原理来测出大气压力,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某同学读出所用注射器的容积,再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填“针筒”、“活塞”或“全部刻度”的长度,则此时大气压值    ;用已知量符号表示
(3)实验过程中若注射器筒中的空气没有排尽或漏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偏    ;
(4)考虑到活塞与针筒之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小华改进了实验,如图乙所示,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活塞通过水平细线及定滑轮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和水的重力为,然后向外缓慢抽出杯中的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和水的重力为,已知活塞面积为,则活塞与注射器之间的摩擦力为   ,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
13.(2024八下·雅安月考) 如图所示,小明利用海绵、小桌、砝码、木板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时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
(2)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说明   ;
(3)小明在图乙的基础上,把海绵换成了木板(如图丁),则桌子对两个物体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乙   (选填“>”“<”或“”)p丁;
(4)小明与小红进行实验交流时,小明说我还可以用铅笔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小明分别采用如下图所示的两种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给小红演示,小红指出图   (选填“①”或“②”)的方法不合理,原因是该方法   。
四、解答与计算题
14.(2024八下·南城期中) 2017年5月5日C919在浦东机场成功起飞,这是我国最新自主研发的大型民航客机,打破了欧美国家民航技术长期垄断,成为我国“大国制造”的标志之一。该机在某次试飞时飞机以300km/h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了2h;估计该机质量为72t。着陆后静止在水平地面时轮子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m2。g取10N/kg,求:
(1)飞机在这2h内水平飞行的路程;
(2)飞机水平匀速飞行时受到的升力;
(3)飞机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
15.(2024八下·苍梧期中)一颗图钉尖的面积是,图钉帽的面积是,手指对图钉的压力为18N,求:
(1)图钉尖对墙面产生的压强;
(2)手对图钉帽的压强;
(3)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图钉帽受到大气的压力。(一标准大气压为)
16.(2024八下·邵阳月考)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和的实心正方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的密度为,物体、、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求:
(1)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2)物体的密度为多少?
(3)若将叠在上方,此时对地面压强为多大?
(4)现将物体分别放置于物体、上方,为了放上物体后、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可以将物体或沿水平方向切下它原体积的几分之几?第问不用写过程,结果用分数表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吸管剪成斜口,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符合题意;
B、书包带做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合题意;
C、沙发垫做得松软,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合题意;
D、高楼大厦的墙基做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吸管剪成斜口,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符合题意;B、书包带做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2.【答案】A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甲、乙两个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则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
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因为,所以,
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
甲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因为,所以,又因为,
所以,,即;
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因为,所以。综上可知,B正确。
故选:A。
【分析】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
地面的压强相等,利用可知,甲、乙的密度关系,利用可知在甲、乙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高度后,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关系;
根据F=pS可知它们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关系。
3.【答案】D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当甲的体积为1cm3时,质量为8g,
所以甲的密度为;
当乙的体积为4cm3时,质量为4g,
所以乙的密度为;
所以ρ甲:ρ乙=8:1;
由可知,ρ甲:ρ乙=8:1,m甲:m乙=1:1,
所以:
因为V=a3,
所以边长之比a甲:a乙=1:2;
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
所以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ρ甲a甲g:ρ乙a乙g=(8×1):(1×2)=4:1。
故选D。
【分析】根据图像给出的数据求出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已知两正方体A、B的质量相同,根据得出A、B的体积之比,进一步得出边长之比。知道A、B的密度关系、边长的大小关系,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据此求压强之比。
4.【答案】D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甲和乙中地面受到的压力都等于A和B的总重力,根据F=G总可知,二者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即F甲:F乙=1:1;
二者质量相等, 密度之比 ,
根据可知,体积之比VA:VB=1:8;
根据V=L3可知,LA:LB=1:2;
则底面积之比SA:SB=(LA)2:(LB)2=1:4;
根据可知,二者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故选D。
【分析】根据F=G总计算二者对地面的压力之比,根据公式计算二者的压强之比。
5.【答案】D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竖直切除①部分,压力变小,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可知,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即p1>p2;
再竖直切除②部分(仍然是长方体),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同时改变,但长方体的密度不变,高度也不变,
根据可知,再竖直切除②部分时,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即p2=p3;
综上所述,p1>p2=p3。
故选D。
【分析】(1)先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的阴影部分①,压力变小了,而受力面积不变,根据分析对桌面压强的变化;
(2)柱体对支持面(柱体全部放在支持面上)的压强为,即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大小只与柱体的密度和高度有关,据此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设图乙中砖块重力为G1,底面积为S1,图丙中砖块底面积为S2,
由F=pS可知,图乙中砖块对地面压力:F1=p1S1=1200Pa×S1
图丙中砖块对地面压力:F2=p2S2=2000Pa×S2
又因为图乙、丙中为同一砖块且均水平自然放置,砖块对地面压力:F1=F2=G1,
即:1200Pa×S1=2000Pa×S2
解得:S2=S1,
将乙、丙两图组装为一组合长方体,则F总=2G1,S总=S1+S2=S1,
组合长方体砖块对地面的压强:,
故选C。
【分析】由F=pS算出乙、丙两图中压力,利用压力相等,求出面积比,再将乙、丙组合成柱状固体,利用算出组合体的压强。
7.【答案】B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甲、乙均匀实心正方体,故,
已知甲、乙对地面压强为p甲=p乙,则,又,则,
若他们分别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d,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原物体上,则甲乙两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有
乙对地面的压强
由于:,即,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分析】正方体固体的压强为,根据密度关系,判断高度大小关系;结合竖直切去相同厚度,再叠放在原来位置,压力不变,根据,判断受力面积的关系,比较压强大小。
8.【答案】A,C,D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B.由题知B切去的越多,即h越大,则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越小,则
图像2代表B物体,那么图像1代表A物体 。故B错误。
故答案为:ACD。
【分析】(1)由图乙可知,当将B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为0.3m时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为0,据此分析出B边长,求出B的底面积,再根据F=pS求出没被切去之前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再根据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即可求出B的重力;(2)将物体B沿水平方向切下的一部分,再根据放上物体C后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分析解答。
9.【答案】A,D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AB.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即
由图甲可知,A对B的压强
B对桌面的压强

B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CD.B对A的压强
A对桌面的压强

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水平面受到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根据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 计算压强。
10.【答案】A,B
【知识点】压强大小比较
【解析】【解答】已知把三角板的斜边朝下立放在桌面上,其对桌面的压强为p1,按照下图的方式将三角形补充成长方形如下图:
设长方形CDEF的对桌面的压强为p,长方形CHGF对桌面的压强为p4,长方形HDEG对桌面的压强为P5,则以上三个长方形岁桌面的压强相等,即p=p4=p5;
三角形CGH是长方形CHGF的一半,所以对桌面的压力减小为一半,与桌面的受力面积相同,由p=可知,三角形CGH对桌面的压强是长方形CHGF对桌面压强的一半,即P2=P4;
同理,三角形JDG对桌面的压强是长方形HDEG对桌面压强的一半,即p3=p5;
三角形CDG对桌面的压强是长方形DEF对桌面压强的一半,即p1=p;
所以p1=P2=p3
故答案为:AB。
【分析】此题亦可把三角形厚塑料板的斜边朝下立放在桌面上,把三角形补充成长方形,设长方形厚塑料板对桌面的压强为p,压力为F,根据压力的大小变化和压强计算公式p=判断p1、p2、p3的大小关系.
11.【答案】A,B,D
【知识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解答】解:A.图中用海绵的凹陷程度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桌子正放和倒放改变海绵的受力面积,桌子上加砝码以改变海绵受到的压力,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故A正确;
B.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另一个因素一定,故B正确;
C.海绵比较容易发生形变,所以应该用海绵的凹陷程度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而不是用海绵的凹陷面积来表示,故C错误;
D.由图甲、乙可知,海绵的受力面积(等于桌子腿的底面积)是一定的,乙图海绵受到的压力(等于桌子和砝码的总重力)比较大,海绵的凹陷程度大,说明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由图乙、丙可知,海绵受到的压力(等于桌子和砝码的总重力)一定,乙图海绵的受力面积(等于桌子腿的底面积)比较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明显,说明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故D正确.
故选ABD.
【分析】①压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受力物体的形变上,受力物体形变程度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明显;
海绵是比较容易发生形变的物体,可以用海绵来感受压力,通过海绵的形变程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②图中用桌子压海绵,海绵受到的压力等于桌子的重力,在海绵上放一个砝码来增大重力从而增大压力;受力面积等于桌子和海绵的接触面积,通过倒放来增大受力面积;
③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的关系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压力的大小一定;同样的道理,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受力面积一定;
④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变化的那个物理量就是需要探究的因素,通过海绵的形变程度得出结论.
12.【答案】(1)活塞;二力平衡
(2)全部刻度;
(3)小
(4)2.1;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解答】(1)该实验中以活塞为研究对象,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利用二力平衡原理来测出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因此需要记录此时的示数;
(2)读出所用注射器的容积V,再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因活塞为圆柱体,所以活塞的横截面积为,则此时大气压值:;
(3)从表达式中可以看出,V、L的测量结果不变,当注射器中的空气没有排尽或漏气时,拉力F的值会减小,所以所测大气压值会偏小;
(4)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G1=9.8N,对活塞受力分析:F+f=G1=9.8N;
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G2=5.6N,对活塞受力分析:F-f=G2=5.6N;
两式联立解得:F=7.7N,f=2.1N,所测大气压的值:。
【分析】(1)根据实验原理进行解答;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二力平衡可通过弹簧测力计测出大气压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所受的大气压力相等;
(2)读出所用注射器的容积V,再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L,因活塞为圆柱体,所以活塞的横截面积可以通过圆柱体体积公式计算,利用压强的公式可得出表达式;
(3)当注射器漏气时,会造成拉力F偏小,在面积S不变时,所测量的大气压值会偏小;
(4)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左滑动时,此时摩擦力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方向相同;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向右滑动时,此时摩擦力与所受的大气压力方向相反;根据,求得压强值。
13.【答案】(1)海绵凹陷程度;转换法
(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
(4)①;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等
【知识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解析】【解答】(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2)由图甲、乙可知,甲、乙的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乙的压力大,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故得出: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比较图乙与图丁可知,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也相同,由公式p=-可得,图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相等。
(4)在如图2①、②所示的两种方法中,图①方法不合理,因为图①方法忽略了笔自身的重力,即实验时上面的手指和下面的手指到的压力大小不同,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等
故答案为:(1)海绵的凹陷程度;转换法;(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4) ①;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等。
【分析】(1)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用到的科学实验方法是转换法;
(2) (4)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据此分析回答;
(3) 根据分析。
14.【答案】(1)解:飞机以300km/h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了2h,所以飞机在这2h内水平飞行的路程为s=vt=300km/h×2h=600km
答:飞机在这2h内水平飞行的路程为600km;
(2)解:飞机水平匀速飞行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升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G=mg=7.2×104kg×10N/kg=7.2×105N
答:飞机水平匀速飞行时受到的升力为7.2×105N;
(3)解:飞机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答:飞机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8×105Pa。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 (1)根据飞机匀速飞行的速度和时间,根据公式变形求出水平飞行的路程;
(2)飞机水平匀速飞行时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升力和自身的重力是一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
(3)飞机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大小相等,知道轮子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受力面积),根据求出对地面的压强。
15.【答案】(1)解:
手指对图钉的压力和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力相等,都是
图钉尖对墙面产生的压强为
(2)解: 手对图钉帽的压强
(3)解: 图钉帽受到大气的压力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 计算图钉尖对墙面产生的压强;
(2)根据 计算手对图钉帽的压强;
(3)根据 计算图钉帽受到大气的压力。
16.【答案】(1)解: 正方体对水平地面压强,
对地面的压强,
答: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
(2)解: 物体、对地面压强相同,则,
则物体的密度为,
答:物体的密度为;
(3)解: 由题意知,物体的重力为,
物体的重力为,
因此将叠在上方,此时对地面压强,
答:此时对地面压强为;
(4)解: 将物体分别放置于物体、中央,增加的压强

物体比物体压强多,
物体、对地面压强相同,物体的密度为,
应切下的高度,
则,应将物体沿水平方向切下它原体积的。
答:可以将物体或沿水平方向切下它原体积的。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解析】【分析】(1)由正方体对水平地面压强可得对地面的压强;
(2)根据物体、对地面压强相同可得物体的密度;
(3)由可得物体的重力和物体的重力,由可知将叠在上方此时对地面压强;
(4)由知将物体分别放置于物体、中央增加的压强,由可得物体的密度和应切下的高度,从而得出应将物体沿水平方向切下它原体积的比例。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