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30分)
1. 看拼音写词语(8分)
pái huái( ) nuó yí( ) zhēng róng( )
jīng huáng( ) qīn wěn( ) yī wēi( )
tàn xī( ) míng mèi( )
2. 选择正确读音/字形(4分)
旋(xuán/xuàn)转 ______ 急遽(jù/jū)______
(耽/眈)______搁 (吻/刎)______合
3. 词语运用(6分)
选词填空:母亲( )地擦着桌子,仿佛要把时间留住。(凝然 匆匆)
补全词语:泪( )潸潸 翻箱( )柜 一( )方长
4. 句子练习(6分)
仿写排比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病句:“那个星期天的早晨,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我的心情却十分低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课文内容填空(6分)
《匆匆》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那个星期天》中,母亲最终没能带“我”出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课内阅读(15分)
选段:
《匆匆》节选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题目:
1. 选段开头用“燕子”“杨柳”“桃花”引出“我们的日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2. 画线句“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赏析其表达效果。(4分)
3. 文中连续用问句表达情感,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态度。(4分)
4. 仿照选段句式,以“月亮”为对象,续写一句表达时间流逝的句子。(4分)
(二)课外阅读(15分)
选文:《时间的礼物》
外婆总说,时间是最公平的礼物。她坐在藤椅上,慢慢摇着蒲扇,看我在院子里追蜻蜓。那时的阳光很慢,蝉鸣很长,蒲扇摇动的风里带着槐花的香气。
后来,我去了城里读书,藤椅渐渐褪了色,蒲扇的边角也磨破了。假期回家时,外婆依然坐在藤椅上,只是摇扇的手有些颤抖。她絮絮叨叨地说:“时间不等人啊,你看,蜻蜓都飞不高了。”
再后来,藤椅空荡荡的,只剩一只蜻蜓停在篱笆上。阳光依旧斜斜地照进院子,可那个摇扇的人,再也等不到了。
题目:
1. 短文通过哪些细节表现“时间的流逝”?(3分)
2. 赏析句子:“藤椅空荡荡的,只剩蜻蜓停在篱笆上。”(从描写方法角度分析,4分)
3. 结合短文和《匆匆》,谈谈你对“时间”的理解。(8分)
三、口语交际(10分)
1. 情景对话(4分)
同学抱怨“作业太多,时间不够用”,请你用《匆匆》中的观点劝说他珍惜时间。
2. 观点表达(6分)
有人认为“现代人太忙碌,没时间感受生活”,你是否赞同?结合本单元课文说明理由。
四、习作(30分)
题目:《那一刻,我懂得了______》
要求:
1. 补充题目,围绕“时间”“等待”“离别”等主题;
2. 通过具体事例描写情感变化,融入细节描写;
3. 语言生动,情感真挚,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 徘徊、挪移、蒸融、惊惶、亲吻、依偎、叹息、明媚
2. xuán、jù;耽、吻
3. 凝然;汪、倒、来
4. 例句:写字的时候,日子从笔尖溜走;玩耍的时候,日子从笑声里飞过。/ 修改:那个星期天的早晨,阳光明媚,我的心情却十分低沉。
5.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母亲忙于家务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1. 用自然事物与时间对比,突出时间一去不返的残酷。
2. 拟人,将太阳人格化,形象写出时间流逝的无形与迅速。
3. 焦虑、惋惜,又隐含对生命价值的追问(结合“不能平”等词)。
4. 示例:月亮缺了,有再圆的时候;露珠散了,有再聚的时候。
(二)课外阅读
1. 外婆摇蒲扇到藤椅空荡,蜻蜓独自停留。
2. 景物描写,以静衬动,暗示物是人非的怅惘。
3. 开放题(示例:时间带走了亲人,但留下回忆;珍惜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