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
[2024·黑龙江中考]读亚洲简图,完成1~2题。
第1~2题图
1.关于亚洲自然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C )
A.跨经度最广
B.全部位于北半球
C.地跨寒、温、热三带
D.气候类型单一
解析: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亚洲主要位于北半球;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图中数字表示的地理事物搭配错误的是( A )
A.①—阿拉伯海 B.②—中南半岛
C.③—乌拉尔山脉 D.④—马来群岛
解析:由图可知,①—孟加拉湾;②—中南半岛;③—乌拉尔山脉;④—马来群岛。
[2024·长沙中考]传统民居反映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读图,完成3~4题。
第3~4题图
3.图中所示的民居风格迥异,反映了亚洲( B )
①河流短小 ②气候复杂
③地形多样 ④降水均匀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平顶屋能够隔热防风沙,以适应当地炎热干燥的气候;高脚屋主要适应湿热的气候特征;窑洞是黄土高原的特色民居,利用黄土直立性强的特性开挖而成;木屋建造就地取材,与多山、森林茂密有关。图中所示的民居风格迥异,反映了亚洲气候复杂、地形多样;与河流短小、降水均匀无关。
4.甲地木屋结构有利于( A )
A.抗震 B.防风沙
C.防寒 D.防火灾
解析:甲地位于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跃,地震频繁,木屋结构有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有利于抗震,与防风沙、防寒、防火灾无关。
5.[2022·营口]读亚洲每年1月、7月盛行风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5题图
(1)A地传统民居墙厚、顶平、窗小,适应当地炎热干燥的环境,由此判断A地的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
(2)匮乏的水资源严重影响A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针对A地水资源短缺问题,下列解决方法科学合理的一组是C。
①跨流域调水
②海水淡化
③发展节水农业
④大力开采地下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B地夏季盛行东南季风(风向),降水丰沛,传统民居墙体高、屋顶坡度大。
(4)A、B两地气候迥异的主要原因是:B地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最大的大洋C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人文环境
[2025·全国练习]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共有8个国家人口总数超过1亿(2024年),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菲律宾、越南。读亚洲人口分布图与亚洲河流分布图,完成6~8题。
第6~8题图
6.亚洲人口分布不均。从方位来看,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C )
A.东部和西部
B.南部和西部
C.东部和南部
D.东南部和中部
解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洲人口总体分布特点是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亚洲中部深居内陆,降水少,交通不便,人口少。亚洲西部,气候炎热,人口分布少。
7.在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D )
A.中国 B.印度
C.印度尼西亚 D.日本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依据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只有日本属于发达国家。
8.亚洲的人口稠密区多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等自然条件,但亚洲北部河流中下游地区人口稀疏,原因是( B )
A.海拔高,空气稀薄
B.纬度高,气温低
C.地形平坦,水热充足
D.高温多雨,气候潮湿
解析:读图可知,亚洲北部河流中下游地区人口稀疏,是因为该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气候寒冷,不适宜人类居住。
[2024·德州期末]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于3月26日—29日在海南博鳌如期举行。人们期待,论坛汇聚创新发展的博鳌智慧,为世界更美好的未来贡献博鳌方案。下图为博鳌在亚洲位置图,据图,完成9~10题。
第9~10题图
9.博鳌( C )
A.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B.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C.靠近太平洋,多台风 D.冬暖夏凉四季分明
解析:读图可知,博鳌位于我国海南岛,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低纬度地区;临太平洋,多台风;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
10.亚洲( D )
A.是世界第一大洲,跨经度、纬度最广
B.地形复杂多样,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和高原
C.经济发展不平衡,都是发展中国家
D.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和南部较为稠密
解析:结合所学,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世界最大的平原和高原分别是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都位于南美洲;经济发展不平衡,有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亚洲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和南部较为稠密。
11.[2024·新疆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11题图
(1)我们生活的大洲是亚洲,它是世界上跨纬度(经度/纬度)最广的大洲;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南/北)半球和东(东/西)半球。它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2)从海陆位置看亚洲西与A欧洲接壤,且亚洲东濒E太平洋,南临F印度洋,水域辽阔,因而东部和南部地区具有显著的季风气候特征。
(3)亚洲中部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也有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12.[2024·临汾期末]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为世界文明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某中学在地理课堂上开展了以“亚洲大不同,世界真奇妙”为主题的学习探究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内容。
任务一 五谷丰登稻为先
中国的蛋炒饭,印度的咖喱饭,日本饭团,韩国的紫菜包饭都离不开一种重要的农作物——水稻。水稻的种植历史悠久,目前世界稻米集中于亚洲,生长需充足的水分和湿度外,还需土地平整,便于排灌。
第12题图
(1)说出亚洲水稻种植的分布地区。
答案:亚洲的东部、东南部和南部。
(2)从自然角度,分析亚洲种植水稻的优势条件。
答案: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等。
任务二 缤纷亚洲多彩文明
材料一 日本岐阜县合掌村森林茂密,冬季积雪深厚,“合掌屋”是当地的传统民居,为木制建筑物,屋顶厚大陡峭,呈“人”字形,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
材料二 生活在北极的因纽特人,习惯佩戴护目镜——“时尚的眼镜”,一般用海象、鹿角、木头等雕刻制作而成。
第12题图
(3)请结合材料分析合掌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举例我国的传统民居。
答案:合掌屋坡度能够承受积雪的重压,同时也有利于雨水和积雪的滑落,避免了屋顶被雪压塌的风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减小对人员的伤害;易于就地取材,降低建造成本。我国的传统民居有蒙古包、窑洞、四合院等。
(4)请结合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试分析因纽特人习惯带护目镜的原因。
答案:为了保护眼睛免受雪盲、风雪和低温冻伤的影响。 自然环境
[2024·黑龙江中考]读亚洲简图,完成1~2题。
第1~2题图
1.关于亚洲自然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跨经度最广
B.全部位于北半球
C.地跨寒、温、热三带
D.气候类型单一
2.图中数字表示的地理事物搭配错误的是( )
A.①—阿拉伯海 B.②—中南半岛
C.③—乌拉尔山脉 D.④—马来群岛
[2024·长沙中考]传统民居反映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读图,完成3~4题。
第3~4题图
3.图中所示的民居风格迥异,反映了亚洲( )
①河流短小 ②气候复杂
③地形多样 ④降水均匀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甲地木屋结构有利于( )
A.抗震 B.防风沙
C.防寒 D.防火灾
5.[2022·营口]读亚洲每年1月、7月盛行风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5题图
(1)A地传统民居墙厚、顶平、窗小,适应当地炎热干燥的环境,由此判断A地的气候类型为 。
(2)匮乏的水资源严重影响A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针对A地水资源短缺问题,下列解决方法科学合理的一组是 。
①跨流域调水
②海水淡化
③发展节水农业
④大力开采地下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B地夏季盛行 季风(风向),降水丰沛,传统民居墙体高、屋顶坡度大。
(4)A、B两地气候迥异的主要原因是:B地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最大的大洋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人文环境
[2025·全国练习]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共有8个国家人口总数超过1亿(2024年),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菲律宾、越南。读亚洲人口分布图与亚洲河流分布图,完成6~8题。
第6~8题图
6.亚洲人口分布不均。从方位来看,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
A.东部和西部
B.南部和西部
C.东部和南部
D.东南部和中部
7.在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
A.中国 B.印度
C.印度尼西亚 D.日本
8.亚洲的人口稠密区多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等自然条件,但亚洲北部河流中下游地区人口稀疏,原因是( )
A.海拔高,空气稀薄
B.纬度高,气温低
C.地形平坦,水热充足
D.高温多雨,气候潮湿
[2024·德州期末]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于3月26日—29日在海南博鳌如期举行。人们期待,论坛汇聚创新发展的博鳌智慧,为世界更美好的未来贡献博鳌方案。下图为博鳌在亚洲位置图,据图,完成9~10题。
第9~10题图
9.博鳌( )
A.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B.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C.靠近太平洋,多台风 D.冬暖夏凉四季分明
10.亚洲( )
A.是世界第一大洲,跨经度、纬度最广
B.地形复杂多样,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和高原
C.经济发展不平衡,都是发展中国家
D.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和南部较为稠密
11.[2024·新疆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11题图
(1)我们生活的大洲是 ,它是世界上跨 (经度/纬度)最广的大洲;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 (南/北)半球和 (东/西)半球。它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
(2)从海陆位置看亚洲西与A 洲接壤,且亚洲东濒E 洋,南临F 洋,水域辽阔,因而东部和南部地区具有显著的季风气候特征。
(3)亚洲中部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也有亚洲最大的平原 。
12.[2024·临汾期末]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为世界文明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某中学在地理课堂上开展了以“亚洲大不同,世界真奇妙”为主题的学习探究活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内容。
任务一 五谷丰登稻为先
中国的蛋炒饭,印度的咖喱饭,日本饭团,韩国的紫菜包饭都离不开一种重要的农作物——水稻。水稻的种植历史悠久,目前世界稻米集中于亚洲,生长需充足的水分和湿度外,还需土地平整,便于排灌。
第12题图
(1)说出亚洲水稻种植的分布地区。
(2)从自然角度,分析亚洲种植水稻的优势条件。
任务二 缤纷亚洲多彩文明
材料一 日本岐阜县合掌村森林茂密,冬季积雪深厚,“合掌屋”是当地的传统民居,为木制建筑物,屋顶厚大陡峭,呈“人”字形,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
材料二 生活在北极的因纽特人,习惯佩戴护目镜——“时尚的眼镜”,一般用海象、鹿角、木头等雕刻制作而成。
第12题图
(3)请结合材料分析合掌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举例我国的传统民居。
(4)请结合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试分析因纽特人习惯带护目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