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了印度少年派出海遭遇风暴后,与一只孟加拉虎漂流的经历。图中甲是漂流的起点,乙是漂流的终点。漂流起点所在的大洲是亚洲,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第1题图
A.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B.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C.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都穿过亚洲
2.观察亚洲位置图,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第2题图
①亚洲西邻A欧洲 ②亚洲位于B非洲的西南方向 ③西经60°经线穿越C亚洲的西部 ④亚洲濒临D北冰洋、E太平洋、F印度洋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下列关于亚洲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
B.东部居民多为黄种人,多数信奉伊斯兰教
C.世界人口最多,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D.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经、纬度最广的大洲
4.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下列对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第4题图
A.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B.东部与欧洲接壤
C.隔苏伊士运河与北美洲相望
D.濒临四大洋
读亚洲的范围示意图,完成5~7题。
第5~7题图
5.亚洲北、东、南三面分别环绕的大洋是( )
A.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B.北冰洋、印度洋、太平洋
C.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
D.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
6.从地球五带划分的标准来看,亚洲缺少( )
A.北寒带和北温带 B.北温带和热带
C.南温带和南寒带 D.热带
7.关于亚洲的概况,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B.亚洲西部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
C.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
D.亚洲东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北美洲相望
8.如图描述的亚洲的“左邻右舍”,错误的是( )
第8题图
A.A B.B C.C D.D
9.关于亚洲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B.河流呈放射状流入周围海洋
C.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D.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0.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 )
A.黑龙江 B.多瑙河 C.湄公河 D.印度河
读亚欧大陆示意图,完成11~13题。
第11~13题图
11.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依据是( )
①跨纬度最广 ②面积最大 ③周围被大面积海洋包围 ④东西距离最长
⑤绝大部分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12.小明向他的美洲朋友介绍亚洲“世界之最”,其中错误的是( )
A.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B.亚洲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C.亚洲有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D.亚洲有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13.亚洲与欧洲的界山是( )
A.阿尔卑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落基山脉 D.乌拉尔山脉
2023年5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强调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读亚洲分区图和中亚地区简图,完成14~17题。
第14~17题图
14.下列关于亚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全部位于北半球
C.跨寒、温、热三带 D.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
15.下列关于中亚自然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降水稀少 ②植被茂密 ③河网稠密 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⑤地势大致东南高西北低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⑤
16.下列生产和生活现象与中亚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相适应的是( )
A.聚居在长屋里,竹楼处处可见
B.农业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C.一年四季穿单衣,过着游牧生活
D.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
17.下列亚洲的四个地理分区中,受季风影响最显著、最典型的地区是( )
A.北亚 B.中亚 C.西亚 D.东南亚
18.图为亚欧大陆气候分布图,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8题图
A.⑧气候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B.按照⑥→⑧→⑩的顺序,气候的大陆性逐渐增强
C.②⑤⑥所示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干湿分明的特点
D.⑤⑨两气候区高温期不一致,多雨期一致
读亚洲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完成19~21题。
第19~21题图
19.从亚洲沿30°N的地形剖面图来看,亚洲呈现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
A.地势西高东低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地面起伏小 D.地势中部高,东西低
20.图中的三大平原共同的自然地理优势是( )
①位于中低纬度 ②都是大河流经地区 ③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都是四季如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下列对“世界第一大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世界跨纬度最广 B.世界人口最多
C.世界面积最大 D.世界跨经度最广
22.下列各地区的居民生活差异与当地自然条件组合正确的是( )
A.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气候湿热的自然条件
B.生活在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船为交通工具——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C.东南亚人多居住长屋——多地震
D.西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气候湿润,水草丰美
读亚洲局部地区地理位置与气候要素变化简图,完成23~24题。
第23~24题图
23.从东亚到中亚降水量逐渐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半球位置 D.地形地势
24.下列国家没有分布在图示区域的是( )
A.日本 B.新加坡 C.巴基斯坦 D.伊朗
“奔腾不息的江海,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读图,完成25~27题。
第25~27题图
25.“河”为流经区域提供水源,孕育生机。图中河流主要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是( )
A.尼罗河 B.恒河
C.长江 D.黄河
26.图中四大文明古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①都位于热带 ②地形较为平坦 ③河流提供水源
④热带沙漠气候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7.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同的地点旅游。回校后他们各自描绘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我到了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B.乙:我游览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C.丙:我走访了亚洲的发达国家——日本
D.丁:我去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读图,完成28~29题。
第28~29题图
28.亚洲( )
A.经纬度跨度大,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B.绝大部分地处热带,植被种类丰富
C.面积广阔,濒临四大洋
D.受地势影响,所有河流均自西向东流
29.从地理位置看,亚洲的文明古国位于( )
①河流上游 ②河流中下游 ③高原地区 ④平原地区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亚洲的文明古国主要是古印度、古巴比伦、古中国,结合图示来看,三个区域都靠近河流的中下游地区且都属于平原。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古印度位于印度河流域,古中国位于黄河流域。
30.如图从A点到B点所经过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
第30题图
A.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二、综合题(40分)
31.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课题名称:认识亚洲
课题资料:
资料一 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于2023年3月28日至3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年会主题为“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博鳌亚洲论坛立足于亚洲、开放于世界,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为凝聚各方共识、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解决亚洲和全球问题发挥了独特作用,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一个“亚洲视角”。
第31题图
资料二 亚洲人口分布图。
课题思考:
(1)根据资料二,简述亚洲地理位置的特点。(6分)
①海陆位置:亚洲北临 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东北隔 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与 洲相连,西南隔 运河与非洲相望。
②纬度位置: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带,是世界上跨 (纬度/经度)最广的大洲。
(2)请简析图中字母M所在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 。(2分)
(3)“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请说出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人种是 。(2分)
(4)根据资料二,分析亚洲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 。(2分)
A.亚洲东部、北部 B.亚洲东部、南部
C.亚洲东部、中部 D.亚洲中部、北部
32.【主题学习情系亚洲】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亚洲好世界才能更好。我们应坚定维护亚洲和平、积极推动亚洲合作、共同促进亚洲团结,继续把亚洲发展好、建设好,展现亚洲的韧性、智慧、力量。读亚洲简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第32题图
亚洲之词——壮丽大河 孕育文明
(1)亚洲多长河,世界长度排名前十的河流中亚洲占一半,其原因是亚洲 。(2分)
(2)河流是文明的发祥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三个位于亚洲,其所在流域分别为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从图中河流流向可推断出,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3分)
亚洲之和——和而不同 和谐共处
(3)亚洲各国自然环境差异大,下图为亚洲三条河流下游某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能够表示黄河、锡尔河、叶尼塞河的序号依次是 。(2分)
第32题图
(4)亚洲各国人文环境差异大,国情各异,发展水平不一,文化多样。正是这种多样性和互补性,亚洲各国需要加强 ,实现和平共处,共同繁荣。(2分)
亚洲之合——互利合作 融合发展
(5)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促进了亚洲各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请举例说明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在具体某一领域开展的合作,并分别阐述这种合作对双方产生的有利影响。(3分)
33.根据图1(亚洲地形图)、图2(世界人口分布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第33题图
(1)据图1所示信息,简述亚洲的海陆位置特点。(2分)
(2)据图2所示,判断亚洲的半球位置并写出所跨温度带。(2分)
(3)图3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面积比例和纬度范围,其中表示亚洲的是 。(2分)
(4)“亚洲地大物博、山河秀美”。简要说出亚洲河流流向特点及其原因。(2分)
(5)“在世界三分之一的陆地上居住着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据图2说出亚洲西部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2分)
(6)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概括亚洲气候特征。(2分)
(7)“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图4所示,生活在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喜爱白色,男人的传统服装是白色的缠头巾和宽大的白色长袍。解释这种服饰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分)
(8)亚洲这片土地“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运用所学亚洲的地理知识,说明亚洲文明多样化的原因。(2分)第七章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了印度少年派出海遭遇风暴后,与一只孟加拉虎漂流的经历。图中甲是漂流的起点,乙是漂流的终点。漂流起点所在的大洲是亚洲,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C )
第1题图
A.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B.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C.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赤道、北回归线、北极圈都穿过亚洲
2.观察亚洲位置图,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D )
第2题图
①亚洲西邻A欧洲 ②亚洲位于B非洲的西南方向 ③西经60°经线穿越C亚洲的西部 ④亚洲濒临D北冰洋、E太平洋、F印度洋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下列关于亚洲叙述正确的是( A )
A.地形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
B.东部居民多为黄种人,多数信奉伊斯兰教
C.世界人口最多,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D.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经、纬度最广的大洲
4.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下列对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第4题图
A.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B.东部与欧洲接壤
C.隔苏伊士运河与北美洲相望
D.濒临四大洋
解析: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西部与欧洲接壤;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望;亚洲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读亚洲的范围示意图,完成5~7题。
第5~7题图
5.亚洲北、东、南三面分别环绕的大洋是( A )
A.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B.北冰洋、印度洋、太平洋
C.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
D.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
6.从地球五带划分的标准来看,亚洲缺少( C )
A.北寒带和北温带 B.北温带和热带
C.南温带和南寒带 D.热带
7.关于亚洲的概况,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B.亚洲西部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
C.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
D.亚洲东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北美洲相望
解析:由图可知,亚洲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亚洲西部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亚欧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亚洲东北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8.如图描述的亚洲的“左邻右舍”,错误的是( D )
第8题图
A.A B.B C.C D.D
9.关于亚洲叙述错误的是( A )
A.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B.河流呈放射状流入周围海洋
C.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D.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0.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 C )
A.黑龙江 B.多瑙河 C.湄公河 D.印度河
读亚欧大陆示意图,完成11~13题。
第11~13题图
11.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依据是( C )
①跨纬度最广 ②面积最大 ③周围被大面积海洋包围 ④东西距离最长
⑤绝大部分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12.小明向他的美洲朋友介绍亚洲“世界之最”,其中错误的是( B )
A.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B.亚洲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C.亚洲有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D.亚洲有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13.亚洲与欧洲的界山是( D )
A.阿尔卑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落基山脉 D.乌拉尔山脉
2023年5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强调携手建设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读亚洲分区图和中亚地区简图,完成14~17题。
第14~17题图
14.下列关于亚洲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全部位于北半球
C.跨寒、温、热三带 D.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
解析:亚洲面积约4 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15.下列关于中亚自然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降水稀少 ②植被茂密 ③河网稠密 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⑤地势大致东南高西北低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⑤
解析:中亚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全年降水少,多内流河,以荒漠为主;中亚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该地区的河流由东南向西北流,河流由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地势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
16.下列生产和生活现象与中亚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相适应的是( B )
A.聚居在长屋里,竹楼处处可见
B.农业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C.一年四季穿单衣,过着游牧生活
D.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
解析:中亚地区地处内陆,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所以农业生产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长屋是降水较多的地区的建筑;中亚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中亚地区地处内陆,而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为沿海地区的特征。
17.下列亚洲的四个地理分区中,受季风影响最显著、最典型的地区是( D )
A.北亚 B.中亚 C.西亚 D.东南亚
解析: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特别显著。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故受季风影响最显著、最典型的地区是东亚和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南亚地区。
18.图为亚欧大陆气候分布图,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第18题图
A.⑧气候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B.按照⑥→⑧→⑩的顺序,气候的大陆性逐渐增强
C.②⑤⑥所示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干湿分明的特点
D.⑤⑨两气候区高温期不一致,多雨期一致
解析:读图可得,⑧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按照⑥温带季风气候→⑧温带大陆性气候→⑩温带海洋性气候的顺序,气候先由温带季风气候过渡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性逐渐增强,后又过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性逐渐减弱。②是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⑤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⑥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⑤亚热带季风气候和⑨地中海气候高温期一致,多雨期不一致。
读亚洲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完成19~21题。
第19~21题图
19.从亚洲沿30°N的地形剖面图来看,亚洲呈现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D )
A.地势西高东低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地面起伏小 D.地势中部高,东西低
20.图中的三大平原共同的自然地理优势是( A )
①位于中低纬度 ②都是大河流经地区 ③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都是四季如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下列对“世界第一大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世界跨纬度最广 B.世界人口最多
C.世界面积最大 D.世界跨经度最广
22.下列各地区的居民生活差异与当地自然条件组合正确的是( B )
A.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气候湿热的自然条件
B.生活在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船为交通工具——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C.东南亚人多居住长屋——多地震
D.西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气候湿润,水草丰美
读亚洲局部地区地理位置与气候要素变化简图,完成23~24题。
第23~24题图
23.从东亚到中亚降水量逐渐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B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半球位置 D.地形地势
解析:读图可知,由东亚到中亚离海洋越来越远,来自太平洋温暖湿润的气流难以深入内陆,使东亚到中亚降水逐渐减少。东亚和中亚纬度位置相差不大,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与地形地势无关。
24.下列国家没有分布在图示区域的是( D )
A.日本 B.新加坡 C.巴基斯坦 D.伊朗
解析:日本位于东亚,分布在图示区域;新加坡位于东南亚,分布在图示区域;巴基斯坦位于南亚,分布在图示区域;伊朗位于西亚地区,没有分布在图示区域。
“奔腾不息的江海,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读图,完成25~27题。
第25~27题图
25.“河”为流经区域提供水源,孕育生机。图中河流主要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是( B )
A.尼罗河 B.恒河
C.长江 D.黄河
解析: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和热带沙漠气候区,恒河主要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长江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黄河主要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
26.图中四大文明古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D )
①都位于热带 ②地形较为平坦 ③河流提供水源
④热带沙漠气候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图中四大文明古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的冲积平原,地形较为平坦,有河流提供水源;位于我国黄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地处北温带,不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
27.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同的地点旅游。回校后他们各自描绘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甲:我到了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B.乙:我游览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C.丙:我走访了亚洲的发达国家——日本
D.丁:我去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
解析:亚洲有世界上陆地最低点——死海;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地处南美洲;日本是亚洲的发达国家;里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读图,完成28~29题。
第28~29题图
28.亚洲( A )
A.经纬度跨度大,地形类型复杂多样
B.绝大部分地处热带,植被种类丰富
C.面积广阔,濒临四大洋
D.受地势影响,所有河流均自西向东流
解析:亚洲经纬度跨度大,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绝大部分地处北温带,植被种类丰富;亚洲面积广阔,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三大洋;亚洲受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影响,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周边海洋。
29.从地理位置看,亚洲的文明古国位于( A )
①河流上游 ②河流中下游 ③高原地区 ④平原地区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解析:亚洲的文明古国主要是古印度、古巴比伦、古中国,结合图示来看,三个区域都靠近河流的中下游地区且都属于平原。古巴比伦位于两河流域,古印度位于印度河流域,古中国位于黄河流域。
30.如图从A点到B点所经过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D )
第30题图
A.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二、综合题(40分)
31.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课题名称:认识亚洲
课题资料:
资料一 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于2023年3月28日至3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年会主题为“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博鳌亚洲论坛立足于亚洲、开放于世界,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为凝聚各方共识、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解决亚洲和全球问题发挥了独特作用,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一个“亚洲视角”。
第31题图
资料二 亚洲人口分布图。
课题思考:
(1)根据资料二,简述亚洲地理位置的特点。(6分)
①海陆位置: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与欧洲相连,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望。
②纬度位置: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是世界上跨纬度(纬度/经度)最广的大洲。
(2)请简析图中字母M所在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亚洲北部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气候寒冷,人口稀疏。(2分)
(3)“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请说出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人种是黄色人种。(2分)
(4)根据资料二,分析亚洲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B。(2分)
A.亚洲东部、北部 B.亚洲东部、南部
C.亚洲东部、中部 D.亚洲中部、北部
32.【主题学习情系亚洲】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亚洲好世界才能更好。我们应坚定维护亚洲和平、积极推动亚洲合作、共同促进亚洲团结,继续把亚洲发展好、建设好,展现亚洲的韧性、智慧、力量。读亚洲简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第32题图
亚洲之词——壮丽大河 孕育文明
(1)亚洲多长河,世界长度排名前十的河流中亚洲占一半,其原因是亚洲面积大或东西、南北跨度大或地域辽阔。(2分)
(2)河流是文明的发祥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三个位于亚洲,其所在流域分别为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从图中河流流向可推断出,亚洲的地势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或中高周低。(3分)
亚洲之和——和而不同 和谐共处
(3)亚洲各国自然环境差异大,下图为亚洲三条河流下游某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能够表示黄河、锡尔河、叶尼塞河的序号依次是①②③。(2分)
第32题图
(4)亚洲各国人文环境差异大,国情各异,发展水平不一,文化多样。正是这种多样性和互补性,亚洲各国需要加强交流或合作或联系或沟通或学习互鉴,实现和平共处,共同繁荣。(2分)
亚洲之合——互利合作 融合发展
(5)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促进了亚洲各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请举例说明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在具体某一领域开展的合作,并分别阐述这种合作对双方产生的有利影响。(3分)
答案:例1: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在矿产资源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中国获得大量矿产资源,缓解矿产资源紧张问题,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本国工业,推动经济发展;有利于哈萨克斯坦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扩大消费市场,增加经济收入,扩大就业机会。(哈萨克斯坦可替换为中亚、中东、东南亚等有丰富矿产资源或能源的某个国家)。
例2:中国与泰国在农产品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满足中国多样化的农产品消费需求,还可为工业提供丰富的农产品原料;有利于扩大泰国农产品消费市场,增加经济收入,扩大就业机会。(泰国可替换为中亚、中东、南亚、东南亚等出口农产品的某个国家)。
例3:中国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在高新技术等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中国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技术水平等;有利于日本、韩国扩大消费市场,增加经济收入。
例4:中国与老挝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中国扩大对外投资,扩大中国的消费市场、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老挝完善基础设施,方便出行,促进老挝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外运,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老挝可替换为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家)。
33.根据图1(亚洲地形图)、图2(世界人口分布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第33题图
(1)据图1所示信息,简述亚洲的海陆位置特点。(2分)
答案: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
(2)据图2所示,判断亚洲的半球位置并写出所跨温度带。(2分)
答案: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3)图3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面积比例和纬度范围,其中表示亚洲的是丙。(2分)
(4)“亚洲地大物博、山河秀美”。简要说出亚洲河流流向特点及其原因。(2分)
答案:亚洲河流多由中部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5)“在世界三分之一的陆地上居住着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据图2说出亚洲西部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2分)
答案:亚洲西部人口稀疏,是因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6)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概括亚洲气候特征。(2分)
答案: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7)“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图4所示,生活在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人喜爱白色,男人的传统服装是白色的缠头巾和宽大的白色长袍。解释这种服饰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分)
答案:中东气温高,白色对阳光有反射作用,吸热较少,宽大的长袍通风散热,头巾可以防风沙。
(8)亚洲这片土地“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运用所学亚洲的地理知识,说明亚洲文明多样化的原因。(2分)
答案:地域辽阔,环境各异,地形、气候复杂多样,人口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