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极地地区 同步训练(含解析) 2024-2025学年地理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章 极地地区 同步训练(含解析) 2024-2025学年地理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19 20:36:41

文档简介

极地地区
[2022·沈阳模拟]读极地地区示意图,完成1~2题。
第1~2题图
1.关于极地地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长城站位于西半球
B.甲、乙、丙代表的大洲分别是北美洲、亚洲、欧洲
C.南极地区无人定居
D.北极地区降水多,是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库
2.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原因是( )
①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
②南极地区的平均海拔比北极地区高
③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
④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23·济南中考]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穹A(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有利于测量全球陆地极端最低气温。此处空气稀薄,大气中水汽含量极低,有地球上最优异的天文研究的珍稀资源。如图为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据此,完成3~5题。
第3~5题图
3.昆仑站海拔为4 087米,4 087米表示的是( )
A.高出南极点的垂直距离
B.高出南极半岛的垂直距离
C.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D.高出陆地最低点的垂直距离
4.昆仑站成为夏季科考站(只能在南半球夏季进行科考)的根本原因( )
①纬度高 ②气候干燥
③海拔高 ④风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相对于其他科考站,昆仑站独特的科学考察价值体现在( )
①钻取冰芯获得南极过去的地理信息
②测量全球陆地极端最低气温
③建设中国南极天文台
④测量南极大陆岩石上的冰层厚度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023·日照中考]读图,完成6~8题。
第6~8题图
6.有关南北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昆仑站位于南极点的北方
B.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6月—9月
C.右图所示动物及问题是南极地区特有的
D.北极地区被称为地球上的“风库”
7.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选择在1月至2月是因为,此时( )
A.是暖季,白昼长
B.出现极夜现象,风雪小
C.最为寒冷,冰层坚硬,地基牢固
D.冰雪融化,地面裸露,方便选址
8.保护与和平利用南极洲,做法正确的是( )
A.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
B.大力开采其矿产资源
C.大规模捕鲸
D.各国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2024·河南中考]2024年是中国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在我国发行的极地科学考察纪念币上,呈现有科考站位置等极地元素。图为我国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和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纪念币图案。据此,完成9~11题。
第9~11题图
9.图示纪念币上的北极科考元素有( )
①极地考察船 ②冰芯取样场景
③企鹅 ④极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的经纬度位置是( )
A.65.7°S,17.4°W B.65.7°N,17.4°E
C.65.7°N,17.4°W D.65.7°S,17.4°E
11.黄河站位于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的( )
A.西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2024·广东中考]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开站后,该站与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联动,开展近岸海洋、海冰环境调查等科学考察。图为中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读图,完成12~14题。
第12~14题图
12.秦岭站开站时,南极地区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昼夜平分 D.出现极夜
13.秦岭站位于中山站的( )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14.乘考察船从秦岭站经中山站至长城站进行科考,依次经过的大洋为( )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2024·烟台期末]北极点附近常年覆盖着坚厚冰层,考察船无法直接到达北极点,因此需要换乘直升机才能抵达。如图为我国赴北极点考察的航线(去程)图。读图,完成15~16题。
第15~16题图
15.北极点附近常年覆盖坚厚冰层的原因是( )
A.海拔高、缺氧 B.纬度高、严寒
C.淡水资源丰富 D.年降雨量丰富
16.下列有关我国积极参与北极科考主要目的,正确的有( )
①了解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的影响 
②研究企鹅、海豹的生活习性 
③获得参与北极地区事务的权利 
④创建科研平台,解开众多科学谜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4·聊城中考]2024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迄今为止,我国在极地地区已建立6个科学考察站。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开站。秦岭站以中华民族古老山脉秦岭命名,是绵延传承中华历史文化记忆的一个精神象征。
材料二 近年来,北冰洋夏季海冰加速融化。有科学家预测北冰洋夏季海冰将在2040年前彻底消失,成为一片“无冰洋”。
材料三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示意图。
第17题图
(1)我国已建立的6个极地科考站中,位于最北、最南的分别是 、 。读图可知,秦岭站将填补我国在 洋扇区长期观测的空白。
第17题图
(2)秦岭站主体建筑架空,看上去好像长了“脚”。试简述原因。
(3)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年来北冰洋夏季海冰加速融化的原因。
18.[2023·福建]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是开展科学考察和探险的宝地。2019年,我国某探险家拖拽约180千克物资,以越野滑雪的方式成功抵达南极点。如图示意南极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18题图
(1)据图读出昆仑站的纬度是 ,昆仑站位于南极圈内,在北半球冬至日时会出现 现象,理论上可全天观测太阳。
(2)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依据大陆漂移说可推测:南极大陆曾经所处的纬度位置较 ,气温较 ,降水较多,植被覆盖率较 。
(3)列举该探险家需携带的一种防护用品并说出理由。
(4)列举该探险家可提前进行的两项体能训练项目或方法。
19.[2025·锦州期中]2024年6月末,小明跟随家人前往北极三岛旅行。图为北极三岛旅游线路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19题图
第一站:冰岛——“冰火之国”
(1)小明出发前,想知道冰岛这个国家的位置,他需要查阅的是 图。到达冰岛后,发现该岛地处 (低/中/高)纬度地区,冰川广布,是著名的“冰雪王国”,同时火山众多。形成冰火两重天的奇妙景观。
第二站:格陵兰岛——“荒野之岛”
(2)小明一家经过3个小时的飞行,从雷克雅未克一路向 (填方向),来到格陵兰首府努克。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该岛东北临 洋,全岛大部分在 (填重要纬线名称)以内,常年被冰雪覆盖。
第三站:斯瓦尔巴群岛——“科考基地”
(3)小明跟随家人参观了位于斯瓦尔巴群岛的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在小明旅行期间,黄河站会出现 (极昼/极夜)现象。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6至8月,这几个月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处于 (填季节)。极地地区
[2022·沈阳模拟]读极地地区示意图,完成1~2题。
第1~2题图
1.关于极地地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长城站位于西半球
B.甲、乙、丙代表的大洲分别是北美洲、亚洲、欧洲
C.南极地区无人定居
D.北极地区降水多,是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库
2.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原因是( B )
①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
②南极地区的平均海拔比北极地区高
③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
④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23·济南中考]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穹A(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有利于测量全球陆地极端最低气温。此处空气稀薄,大气中水汽含量极低,有地球上最优异的天文研究的珍稀资源。如图为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据此,完成3~5题。
第3~5题图
3.昆仑站海拔为4 087米,4 087米表示的是( C )
A.高出南极点的垂直距离
B.高出南极半岛的垂直距离
C.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D.高出陆地最低点的垂直距离
4.昆仑站成为夏季科考站(只能在南半球夏季进行科考)的根本原因( B )
①纬度高 ②气候干燥
③海拔高 ④风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相对于其他科考站,昆仑站独特的科学考察价值体现在( C )
①钻取冰芯获得南极过去的地理信息
②测量全球陆地极端最低气温
③建设中国南极天文台
④测量南极大陆岩石上的冰层厚度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023·日照中考]读图,完成6~8题。
第6~8题图
6.有关南北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昆仑站位于南极点的北方
B.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6月—9月
C.右图所示动物及问题是南极地区特有的
D.北极地区被称为地球上的“风库”
解析: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往前的任何方向都是正北,所以昆仑站位于南极点的北方;受地球公转的影响,每年的6月—9月是南半球最寒冷的时候,不适合考察;右图所示的动物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北极熊,在南北极都存在冰川融化加快的问题;南极地区气温低、气压高,是地球上的“风库”。
7.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选择在1月至2月是因为,此时( A )
A.是暖季,白昼长
B.出现极夜现象,风雪小
C.最为寒冷,冰层坚硬,地基牢固
D.冰雪融化,地面裸露,方便选址
解析:由于地球公转,北半球与南半球季节相反,1月到2月正值南半球的夏季,有极昼现象,气候温暖,适合进行考察活动,冰层相对较薄,但冰川广布不存在地面裸露现象。
8.保护与和平利用南极洲,做法正确的是( D )
A.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
B.大力开采其矿产资源
C.大规模捕鲸
D.各国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解析:保护南极地区的环境,世界各国要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不能大量移民,也不能大量开采矿产资源,更不能大规模捕鲸。
[2024·河南中考]2024年是中国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在我国发行的极地科学考察纪念币上,呈现有科考站位置等极地元素。图为我国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和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纪念币图案。据此,完成9~11题。
第9~11题图
9.图示纪念币上的北极科考元素有( B )
①极地考察船 ②冰芯取样场景
③企鹅 ④极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纪念币上图案为“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中国极地考察队冰芯取样工作场景、北极熊,辅以局部北极地图轮廓及中国2座北极考察站点位、极光等组合设计,并刊“中国极地科学考察40周年”字样及面额,没有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企鹅。
10.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的经纬度位置是( C )
A.65.7°S,17.4°W B.65.7°N,17.4°E
C.65.7°N,17.4°W D.65.7°S,17.4°E
解析:读图可知,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位于北极圈附近,纬度约为65.7°N,位于0°经线—20°W经线之间,经度约为17.4°W。
11.黄河站位于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的( B )
A.西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解析:在经纬网地图中,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读图可知,黄河站位于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的东北方。
[2024·广东中考]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开站后,该站与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联动,开展近岸海洋、海冰环境调查等科学考察。图为中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读图,完成12~14题。
第12~14题图
12.秦岭站开站时,南极地区昼夜长短情况是( B )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昼夜平分 D.出现极夜
解析:秦岭站开站当天是2024年2月7日,这一天的南极地区处于夏季,昼长夜短。
13.秦岭站位于中山站的( B )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解析: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两站同属东经度,秦岭站位于中山站的东侧,同时秦岭站的纬度高于中山站,故秦岭站位于中山站的东南方向。
14.乘考察船从秦岭站经中山站至长城站进行科考,依次经过的大洋为( D )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解析:南极地区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包围。乘考察船从秦岭站经中山站至长城站进行科考,秦岭站位于太平洋,中山站位于印度洋,长城站位于大西洋,故依次经过的大洋为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2024·烟台期末]北极点附近常年覆盖着坚厚冰层,考察船无法直接到达北极点,因此需要换乘直升机才能抵达。如图为我国赴北极点考察的航线(去程)图。读图,完成15~16题。
第15~16题图
15.北极点附近常年覆盖坚厚冰层的原因是( B )
A.海拔高、缺氧 B.纬度高、严寒
C.淡水资源丰富 D.年降雨量丰富
解析:由于北极地区地处极地,纬度高,气温低,气候严寒,大部分的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
16.下列有关我国积极参与北极科考主要目的,正确的有( C )
①了解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的影响 
②研究企鹅、海豹的生活习性 
③获得参与北极地区事务的权利 
④创建科研平台,解开众多科学谜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我国积极参与北极科考主要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的影响,创建科研平台,解开众多科学谜团和获得参与北极地区事务的权利。
17.[2024·聊城中考]2024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迄今为止,我国在极地地区已建立6个科学考察站。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秦岭站”正式开站。秦岭站以中华民族古老山脉秦岭命名,是绵延传承中华历史文化记忆的一个精神象征。
材料二 近年来,北冰洋夏季海冰加速融化。有科学家预测北冰洋夏季海冰将在2040年前彻底消失,成为一片“无冰洋”。
材料三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示意图。
第17题图
(1)我国已建立的6个极地科考站中,位于最北、最南的分别是黄河站、昆仑站。读图可知,秦岭站将填补我国在太平洋扇区长期观测的空白。
第17题图
(2)秦岭站主体建筑架空,看上去好像长了“脚”。试简述原因。
答案:为了避免积雪掩埋和利于大风通过。
(3)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年来北冰洋夏季海冰加速融化的原因。
答案: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上升。
18.[2023·福建]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是开展科学考察和探险的宝地。2019年,我国某探险家拖拽约180千克物资,以越野滑雪的方式成功抵达南极点。如图示意南极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18题图
(1)据图读出昆仑站的纬度是80.5°S(南纬80.5°),昆仑站位于南极圈内,在北半球冬至日时会出现极昼现象,理论上可全天观测太阳。
(2)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依据大陆漂移说可推测:南极大陆曾经所处的纬度位置较低,气温较高,降水较多,植被覆盖率较高。
(3)列举该探险家需携带的一种防护用品并说出理由。
答案:特制羽绒服。因为南极地区酷寒、烈风、暴雪,带此防护物品是为了保暖、防风雪。(防寒物品类、护肤用品类、防紫外线物品类、护眼类等其中任意一种防护物品及其对应的理由。或其他合理答案)
(4)列举该探险家可提前进行的两项体能训练项目或方法。
答案:越野滑雪、长跑。(写出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任意两项具体运动项目或训练方法即可)
19.[2025·锦州期中]2024年6月末,小明跟随家人前往北极三岛旅行。图为北极三岛旅游线路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19题图
第一站:冰岛——“冰火之国”
(1)小明出发前,想知道冰岛这个国家的位置,他需要查阅的是世界政区图。到达冰岛后,发现该岛地处高(低/中/高)纬度地区,冰川广布,是著名的“冰雪王国”,同时火山众多。形成冰火两重天的奇妙景观。
第二站:格陵兰岛——“荒野之岛”
(2)小明一家经过3个小时的飞行,从雷克雅未克一路向西(填方向),来到格陵兰首府努克。格陵兰岛是世界第一大岛,该岛东北临北冰洋,全岛大部分在北极圈(填重要纬线名称)以内,常年被冰雪覆盖。
第三站:斯瓦尔巴群岛——“科考基地”
(3)小明跟随家人参观了位于斯瓦尔巴群岛的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在小明旅行期间,黄河站会出现极昼(极昼/极夜)现象。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6至8月,这几个月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处于冬季(填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