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二 我们邻近地区和国家的工农业(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训练二 我们邻近地区和国家的工农业(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19 21:06:59

文档简介

类型一 工业
[2024·汕头期末]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称,福岛第一核电站于2024年3月17日完成第四轮核污水排海。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如图为日本地形和主要工业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第1~3题图
1.日本大力发展核电,主要原因是( B )
A.地热资源丰富
B.国土狭小,常规能源匮乏
C.核能的开发和利用难度低
D.人口稀疏
解析: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热能资源丰富,但不是发展核电的原因;日本国土狭小,常规能源匮乏,需要开发新能源,缓解能源不足的问题;核能的开发对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日本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
2.福岛核电站的选址,没有考虑的条件是( C )
A.地处沿海平原,地势平坦
B.靠近工业区,方便能源输出
C.远离城市,减少污染
D.政府支持
解析:福岛核电站位于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修建难度小,靠近工业区,便于能源的输出;福岛核电站周围城市密集,排放核废水,对周围水域污染大;福岛核电站的修建受到政府的支持。
3.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工业发展速度放缓。为应对国内污染、人口老龄化等愈加严重的问题,日本采取的策略是( D )
A.扩大工业生产规模
B.开发国内销售市场
C.加大能源进口量
D.建立海外生产和销售基地
[2024·西安模拟]2024年2月11日,《印度快报》报道:以色列高塔半导体公司计划在印度建造一座价值80亿美元的芯片制造厂。读印度主要工业部门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
第4~5题图
4.读图可知,印度工业分布的特点是( D )
A.工业分布比较均衡
B.分布在内陆地区
C.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D.接近原料产地
解析:读图可知,印度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原材产地附近,如孟买附近种植棉花,是棉纺织中心;加尔各答附近种植黄麻,是麻纺织中心;工业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印度的班加罗尔是软件中心,被称为印度的“硅谷”,但不是所有的工业中心都是以高科技产业为主。
5.印度吸引高塔半导体公司建厂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C )
A.人力资源丰富
B.语言优势,英语普及较早
C.发达国家,资金实力雄厚
D.人口大国,消费市场广阔
6.[2024·烟台模拟]化肥工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为此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俄罗斯化肥产业探究活动,请一起参与。
探究一:化肥生产靠资源
化肥是化学肥料的简称,是用化学或者物理方法制成的,能给农作物生长提供营养元素。俄罗斯地广人稀,目前是世界最大的化肥出口国,化肥出口量约占世界的20%。如图为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图及化肥生产流程。
第6题图
(1)分析俄罗斯成为世界最大化肥出口国的优势。
答案:矿产资源丰富,制作化肥的原料充足;地广人稀,国内市场需求量小。
(2)依托上述优势,俄罗斯还适宜发展D。
A.制糖工业 B.食品加工业
C.纺织工业 D.石油化工工业
探究二:化肥合作共发展
材料一 中俄两国在化肥产业上各有所长,中国是化肥产量最大的国家,而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化肥出口国。2023年我国进口了俄罗斯6.23亿美元的化肥。两国在化肥产业上的竞争与合作,将为全球农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材料二 化肥能够大幅提高作物产量,但据研究表明,大批量连年使用化肥,会对土壤、水源等有一定的影响。
材料三 俄罗斯主要铁路分布图。
第6题图
(3)我国从俄罗斯采购化肥,多采用西伯利亚大铁路运输,该铁路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国土南部,在此分布的原因是纬度低,气温较高;人口、城市集中;矿产资源丰富等。
(4)试分析中俄两国在化肥产业上的竞争与合作为全球农业发展带来的意义。
答案:促进化肥供应的稳定性,满足全球农业对化肥的需求;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和质量;有助于维持化肥价格的稳定,减轻农民的负担;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等。
(5)目前,对于是否应该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人们的观点不一,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在农业生产中不能大量使用化肥,应适量使用化肥。大量使用化肥可能导致土壤酸化或碱化,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类型二 农业
[2024·兰州中考]寿司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饮食,一般用紫菜裹着米饭制成,中间包有鱼、虾等各种佐料。读日本简图,完成7~8 题。
第7~8题图
7.水稻喜温耐热,生长需要较多水分。日本适合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是( C )
A.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大,降水丰富
B.以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平原面积广大,便于耕作
解析:日本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日本无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无热带;平原面积狭小,以山地、丘陵为主。
8.日本寿司以各种海鲜为佐料,主要影响因素有( A )
①东亚岛国,海岸线漫长
②海运发达,海鲜进口便利
③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④国民喜食海鲜,市场广阔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日本是东亚岛国,四面环海,海岸线漫长;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种类丰富,国民喜食海鲜,市场广阔;日本是太平洋上的岛国,海洋水产资源丰富,海鲜无需进口。
[2024·石家庄月考]东南亚是世界水稻、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各国由于受地势和气候影响,在每年的一段时间内均会发生程度不同的旱情。图1是中南半岛上国家政区图,图2是曼谷2018年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9~10题。
第9~10题图
9.为了缓解中南半岛各国的农业生产旱情,我国每年都会通过澜沧江景洪水电站对湄公河中下游实施应急补水。据图2推测,我国每年开闸放水的时间大约是( B )
A.1—2月 B.3—4月
C.7—8月 D.9—10月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热带季风气候春季降水少,而该季节气温回暖,农业生产需水量较大,故我国在每年的3—4月通过澜沧江景洪水电站对湄公河中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以解决当地农业生产旱情;1—2月气温较低,农业生产用水量不大,7—8月,9—10月东南亚降水丰沛,不需要补水。
10.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水稻、热带经济作物产区的主要原因是( D )
①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②气候高温多雨
③名胜古迹众多
④土壤肥沃,人口稠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24·临沂期中]区域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之间关系密切。如图为南亚农业分布略图及南亚降水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
第11~12题图
11.有同学说南亚热量丰富,请说出图中能支持这一结论的信息( A )
A.农作物种类和纬度位置
B.纬度位置和河流
C.地形和海陆位置
D.农作物种类和降水量
解析:由图可知,南亚被北回归线穿过中部,纬度位置低,气温高,热量丰富。另外南亚的主要农作物有需水量多、喜温喜光的黄麻和棉花等,也说明农作物种类能体现该地区热量充足。
12.不同区域年降水量不同,其种植的农作物也不同,反映了各农作物对水分的不同需求。读图比较棉花和茶叶对水分需求,正确的是( B )
A.棉花对水分的需求量更高
B.茶叶对水分的需求量更高
C.棉花和茶叶的需求量一样高
D.无法确定
解析:棉花是一种短日照作物,喜温喜光,怕低温霜冻和阴雨渍涝,比较耐旱。茶树喜光耐阴,环境温度在20℃~25℃时最适宜生长,茶树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年降雨量超1 000毫米的地区最适宜生长。读图可知,印度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部地区,这里降水较少,光照充足。茶叶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这里降水较多,以满足茶树对水分的需求。
[2024·济宁中考]印度的人口众多,印度的小麦和水稻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但是产量很不稳定。结合下图,完成13~14题。
第13~14题图
13.图中四地最适宜种植水稻的是( D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4.导致印度粮食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C )
A.粮食价格低 B.政府不重视农业
C.频发水旱灾害 D.劳动力不足
15.[2024·吕梁三模]探究名称:南亚的农业。
探究材料:
材料一 南亚是世界重要的农业生产地区,严重的旱涝灾害会对该地区的农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导致农作物收成减少甚至绝收。
材料二 黄麻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0℃~25℃,光照充足但不能强烈,日照时数以600~700小时为宜,日照以散射光和弱光为好,水分充足,土壤最大持水量在40%~60%为最佳,要求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材料三 南亚农作物分布图和黄麻示意图。
第15题图
(1)分析南亚旱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答案:南亚位于季风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南季风不稳定,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容易造成旱涝灾害。
(2)分析南亚为应对旱涝灾害,稳定粮食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答案:修建水利设施;培育抗旱抗涝的优质品种;加强自然灾害防控预警;完善灾害应急响应制度。
(3)说出图中黄麻的主要分布区,并分析原因。
答案:分布区: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
原因: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位于恒河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砂质土壤,排水良好;雨雾天气多,日照时间短;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
(4)根据材料相关内容,分析南亚适宜发展的产业。
答案:农业:水稻种植业、小麦种植业、棉花种植业等。工业:棉纺织业、麻纺织业、制糖工业等。(答案合理即可)类型一 工业
[2024·汕头期末]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称,福岛第一核电站于2024年3月17日完成第四轮核污水排海。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如图为日本地形和主要工业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第1~3题图
1.日本大力发展核电,主要原因是( )
A.地热资源丰富
B.国土狭小,常规能源匮乏
C.核能的开发和利用难度低
D.人口稀疏
2.福岛核电站的选址,没有考虑的条件是( )
A.地处沿海平原,地势平坦
B.靠近工业区,方便能源输出
C.远离城市,减少污染
D.政府支持
3.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工业发展速度放缓。为应对国内污染、人口老龄化等愈加严重的问题,日本采取的策略是( )
A.扩大工业生产规模
B.开发国内销售市场
C.加大能源进口量
D.建立海外生产和销售基地
[2024·西安模拟]2024年2月11日,《印度快报》报道:以色列高塔半导体公司计划在印度建造一座价值80亿美元的芯片制造厂。读印度主要工业部门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
第4~5题图
4.读图可知,印度工业分布的特点是( )
A.工业分布比较均衡
B.分布在内陆地区
C.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D.接近原料产地
5.印度吸引高塔半导体公司建厂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人力资源丰富
B.语言优势,英语普及较早
C.发达国家,资金实力雄厚
D.人口大国,消费市场广阔
6.[2024·烟台模拟]化肥工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为此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俄罗斯化肥产业探究活动,请一起参与。
探究一:化肥生产靠资源
化肥是化学肥料的简称,是用化学或者物理方法制成的,能给农作物生长提供营养元素。俄罗斯地广人稀,目前是世界最大的化肥出口国,化肥出口量约占世界的20%。如图为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图及化肥生产流程。
第6题图
(1)分析俄罗斯成为世界最大化肥出口国的优势。
(2)依托上述优势,俄罗斯还适宜发展 。
A.制糖工业 B.食品加工业
C.纺织工业 D.石油化工工业
探究二:化肥合作共发展
材料一 中俄两国在化肥产业上各有所长,中国是化肥产量最大的国家,而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化肥出口国。2023年我国进口了俄罗斯6.23亿美元的化肥。两国在化肥产业上的竞争与合作,将为全球农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材料二 化肥能够大幅提高作物产量,但据研究表明,大批量连年使用化肥,会对土壤、水源等有一定的影响。
材料三 俄罗斯主要铁路分布图。
第6题图
(3)我国从俄罗斯采购化肥,多采用西伯利亚大铁路运输,该铁路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国土 部,在此分布的原因是 。
(4)试分析中俄两国在化肥产业上的竞争与合作为全球农业发展带来的意义。
(5)目前,对于是否应该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人们的观点不一,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类型二 农业
[2024·兰州中考]寿司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饮食,一般用紫菜裹着米饭制成,中间包有鱼、虾等各种佐料。读日本简图,完成7~8 题。
第7~8题图
7.水稻喜温耐热,生长需要较多水分。日本适合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大,降水丰富
B.以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平原面积广大,便于耕作
8.日本寿司以各种海鲜为佐料,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东亚岛国,海岸线漫长
②海运发达,海鲜进口便利
③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④国民喜食海鲜,市场广阔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24·石家庄月考]东南亚是世界水稻、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各国由于受地势和气候影响,在每年的一段时间内均会发生程度不同的旱情。图1是中南半岛上国家政区图,图2是曼谷2018年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9~10题。
第9~10题图
9.为了缓解中南半岛各国的农业生产旱情,我国每年都会通过澜沧江景洪水电站对湄公河中下游实施应急补水。据图2推测,我国每年开闸放水的时间大约是( )
A.1—2月 B.3—4月
C.7—8月 D.9—10月
10.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水稻、热带经济作物产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②气候高温多雨
③名胜古迹众多
④土壤肥沃,人口稠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24·临沂期中]区域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之间关系密切。如图为南亚农业分布略图及南亚降水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
第11~12题图
11.有同学说南亚热量丰富,请说出图中能支持这一结论的信息( )
A.农作物种类和纬度位置
B.纬度位置和河流
C.地形和海陆位置
D.农作物种类和降水量
12.不同区域年降水量不同,其种植的农作物也不同,反映了各农作物对水分的不同需求。读图比较棉花和茶叶对水分需求,正确的是( )
A.棉花对水分的需求量更高
B.茶叶对水分的需求量更高
C.棉花和茶叶的需求量一样高
D.无法确定
[2024·济宁中考]印度的人口众多,印度的小麦和水稻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但是产量很不稳定。结合下图,完成13~14题。
第13~14题图
13.图中四地最适宜种植水稻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4.导致印度粮食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
A.粮食价格低 B.政府不重视农业
C.频发水旱灾害 D.劳动力不足
15.[2024·吕梁三模]探究名称:南亚的农业。
探究材料:
材料一 南亚是世界重要的农业生产地区,严重的旱涝灾害会对该地区的农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导致农作物收成减少甚至绝收。
材料二 黄麻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0℃~25℃,光照充足但不能强烈,日照时数以600~700小时为宜,日照以散射光和弱光为好,水分充足,土壤最大持水量在40%~60%为最佳,要求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材料三 南亚农作物分布图和黄麻示意图。
第15题图
(1)分析南亚旱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2)分析南亚为应对旱涝灾害,稳定粮食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3)说出图中黄麻的主要分布区,并分析原因。
(4)根据材料相关内容,分析南亚适宜发展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