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海陆的变迁(练习)——中考地理专项训练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山高与海深相差悬殊,地表形态复杂多样。读海底地形分布图及世界部分地形之最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分布在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脉是( )
A.大陆坡 B.大陆架 C.洋中脊 D.海沟
2.下列关于图中世界之最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B.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C.③—世界上长度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
D.④—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东欧平原
3.图中A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其形成原因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形成
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 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形成
2024年8月8日下午,日本九州岛附近海域发生了7.1级强震,震中位于北纬31.8°、东经131.7°,震源深度30千米。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日本地震频发,主要是因为其位于( )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
B.太平洋板块的内部地区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地带
D.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5.据图预测,几千万年以后,下列事件可能发生的是( )
A.地中海面积扩大 B.喜马拉雅山脉变成海洋
C.大西洋面积缩小 D.红海面积扩大
6.图中科迪勒拉山系主要是由( )
A.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构成 B.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构成
C.喜马拉雅山脉和安第斯山脉构成 D.阿尔卑斯山脉和落基山脉构成
读图“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 )
A.曾经是海洋 B.这些生物曾生活在陆地上
C.生物在不断进化 D.地壳稳定没有变化
8.甲板块是(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9.按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阿尔卑斯山脉将会消失 B.喜马拉雅山脉在增高
C.红海将会缩小 D.地中海将会扩大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可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2024年1~3月,全球多座火山出现活动。图为六大板块及2024年1~3月全球活动火山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2024年1~3月,火山活动最多的地带位于( )
A.环大西洋地带 B.环印度洋地带
C.环太平洋地带 D.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11.由于板块的运动,正在发生的现象是( )
A.地中海变小,红海变大 B.地中海变大,红海变小
C.地中海和红海同时变大 D.地中海和红海同时变小
12.图中,甲山形成于(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地带
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张裂拉伸地带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带
D.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带
世界七大洲的最高峰,是无数登山运动员向往的高山之巅。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迪纳利山位于( )
A.喜马拉雅山脉 B.阿尔卑斯山脉 C.科迪勒拉山系 D.大分水岭
14.山峰②和山峰④所在大洲的分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土耳其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15.科学家在山峰②处发现了一组远古海洋生物菊石的化石,由此可以推断出( )
A.珠穆朗玛峰曾经是海洋 B.菊石曾经生活在陆地上
C.生物不断死亡不断进化 D.珠穆朗玛峰会变成海洋
2024年4月3日7时58分,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随后又爆发多次震级较高余震。图1为台湾海峡海底古河道分布示意图,图2为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河道,说明( )
A.海洋上升成为陆地 B.海洋和陆地是亘古不变的
C.陆地下降变成海洋 D.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
17.台湾多次发生地震的原因是( )
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18.台湾所处的地带位于( )
A.环大西洋地带 B.环印度洋地带
C.环太平洋地带 D.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带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实践实验】某中学学生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了一个实验。
【实验过程】该同学准备了一本书和一张纸放在课桌上。实验中先如图1所示,用手挤压书本,观察书本发生了什么变化;再如图2所示,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观察纸张发生了什么变化。图3为世界局部板块分布示意图。
(1)图3所示区域甲所在大洲是______________洲,乙所在大洲是_______洲,它们的分界线是红海、_______运河。
(2)图2实验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纸张被撕裂,反映了板块的何种运动方式(“碰撞挤压”或“张裂拉伸”),举一实例说明这一运动形式形成的地形,并推测此地形的变化趋势。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图1实验原理,在山脉A或B中任选一处,简释其成因(注意要具体到板块名称)。
(4)有人说“未来的地中海会消失在亚欧大陆的肚子底下,欧洲与非洲将连成一块大陆”。你认同这个说法吗?并说明你的理由(注意要具体到板块名称)。
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①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②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址和古河道。
材料二:据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2023年5月2日23时27分云南保山隆阳区发生5.2级地震,2024年10月1日10时58分在四川甘孜发生3.4级地震。
材料三: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1)①说明太行山在地质时期曾经是____________,②说明我国台湾海峡海底在地质时期曾经是____________。由此可知,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和海平面的升降。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世界六大板块,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________板块。
(3)请用板块构造理论阐述甲海域面积变化趋势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乙处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形成的世界最高的____________山脉。
(5)下列关于四川甘孜和云南保山隆阳区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两地地震都是因为板块张裂
B.两地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活跃
C.两地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D.两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附近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大陆坡是大陆架外缘的陡坡,A错误;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通常被认为是陆地的一部分,B错误;洋中脊是海底山脉,一般出现在板块的交界处,大洋板块的交界处,C正确;海沟是位于海洋中的两壁较陡、狭长的、水深大于5000m的沟槽,是海底最深的地方,D错误。故选C。
2.答案:D
解析:①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A正确;②是刚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B正确;③是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长度最长的山脉,C正确;④是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D错误。故选D。
3.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A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地壳不稳定,多地震活动,而且喜马拉雅山还在不断升高着,A正确。故选A。
4.答案:A
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地震频发,主要是因为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发生,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答案:D
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板块发生张裂运动,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大西洋和红海位于此种运动带上,面积可能会扩大,C错误,D正确;板块与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地壳不断隆起抬升,常常形成山脉,地中海和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区,地中海面积可能会缩小,A错误;喜马拉雅山脉还在继续抬升,不会形成海洋,B错误。故选D。
6.答案:A
解析:图中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南北美洲,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主要由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组成。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答案:A
解析:由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地壳不稳定,在不断的变化,A正确。故选A。
8.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甲板块是以非洲大陆为中心的非洲板块,该板块的北部与亚欧板块,C正确。故选C。
9.答案:B
解析:按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阿尔卑斯山脉处在板块挤压处,将会越来越高,A错误;喜马拉雅山脉处在板块挤压处,海拔还在增高,B正确;红海处于板块张裂处,红海面积将不断扩大,C错误;地中海位于板块挤压处,面积将会不断缩小,D错误。故选B。
10.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2024年1~3月,火山活动最多的地带位于环太平洋地带,环太平洋地带是处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之间,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地中海处于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界地带,两大板块不断的碰撞挤压,地中海会不断变小;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两大板块不断张裂拉伸,面积将不断变大,几千万年后将会形成海洋,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甲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的,且喜马拉雅山脉还在不断增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迪纳利山位于北美洲北部,属于科迪勒拉山系,C正确;喜马拉雅山脉在亚洲,A错误;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B错误;大分水岭位于澳大利亚,属于大洋洲,D错误。故选C。
14.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山峰②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洲、山峰④乞力马扎罗山位于非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B正确;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A错误;土耳其海峡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C错误;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和非洲的分界,D错误。故选B。
15.答案:A
解析:科学家在②处珠穆朗玛峰发现了一组远古海洋生物菊石的化石标本,可以推断出,珠穆朗玛峰在很久以前曾经是海洋,后来经过地壳变动抬升为陆地,A正确,D错误;远古海洋生物菊石生活在海洋中,B错误;科学家在②处发现了一组远古海洋生物菊石的化石标本和生物不断死亡不断进化无关,C错误。故选A。
16.答案:C
解析:由题干可知,台湾海峡曾经是古河道,为陆地,现在是海峡,为海洋,说明该地的海陆形态自然而然的发生了变化,陆地下降变为了海洋,C正确,AB错误;此现象不是由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形成的,D错误。故选C。
17.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台湾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两大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多火山、地震,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8.答案:C
解析:台湾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属于位于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答案:(1)亚;非;苏伊士
(2)张裂拉伸;红海面积变大,原因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运动。
(3)A山脉是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山脉不断升高;B是阿尔卑斯山,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此处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形成山脉。
(4)我认同这个说法。理由: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此处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导致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六大板块分别为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读图可知,甲所在的大洲是地处亚欧大陆东部的亚洲,乙所在的大洲为亚洲西南部的非洲,它们的分界线是红海、苏伊士运河。
(2)图2纸张被撕裂反映了板块的张裂拉伸运动,这一运动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例如,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红海两侧板块运动的方向是背向的,两个板块的张裂运动,由此可判断红海在不断扩大。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板块与板块碰撞挤压,使地壳隆起抬升,可能形成山脉,A、B两座山脉的形成与图1实验演示的板块运动相同。A山脉是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山脉不断升高,所以A山脉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未来海拔会不断升高;B是阿尔卑斯山,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此处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形成山脉。
(4)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此处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导致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所以可能在未来,地中海会消失在亚欧大陆的肚子底下,欧洲与非洲将连成一块大陆。
20.答案:(1)海洋;陆地;地壳运动
(2)太平洋
(3)面积逐渐缩小,受到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挤压
(4)喜马拉雅
(5)D
解析:(1)根据资料一可知,①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说明太行山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②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址和古河道,说明我国台湾海峡海底在地质时期曾经是陆地。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很多,如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2)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其中大部分都是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
(3)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现代测量表明,甲所指示的是地中海,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主要是因为地中海海域受到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挤压,导致地中海的面积逐渐缩小。
(4)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乙处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的山脉,它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形成的。
(5)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四川甘孜和云南保山隆阳区两地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造成的,AB错误,D正确;两地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C错误。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