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人教新课标语文选修第四单元莫里哀与《伪君子》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人教新课标语文选修第四单元莫里哀与《伪君子》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6 17:3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四单元莫里哀与《伪君子》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是英国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剧作家,哈姆雷特、奥塞罗、李尔王、麦克白是他的同名悲剧作品中的主人公。
B.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喜剧作家,答尔丢夫作为代表剧作《伪君子》中的人物,已成为文学史上“伪君子”的典型形象。
C.美国小说家海明威以精炼含蓄的语言风格著称。他通过代表作《老人与海》对奥尔恭的塑造,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世界观。
D.孙犁是以散文笔法追求诗意风格的作家,他通过对《荷花淀》中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人民的刻画,充分展现了人情美。
答案:C
解析:奥尔恭是《伪君子》中的人物。
2.下列作品、作家、国别的对应关系有误的一组是( )
A.《伪君子》——莫里哀——法国 《玩偶之家》——易卜生——挪威
B.《纹刑架下的报告》——伏契克——捷克 《草叶集》——惠特曼——美国
C.《猎人笔记》——屠格涅夫——俄国 《基督山伯爵》——大仲马——法国
D.《苦难的历程》——赫尔岑——俄国 《奥勃洛莫夫》——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
答案:D
解析:《苦难的历程》是阿·托尔斯泰的作品,《奥勃洛莫夫》是俄国作家冈察洛夫的作品。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剧本《威尼斯商人》《悭吝人》《钦差大臣》的作者依次是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莫里哀、俄国的果戈理。
B.《包法利夫人》《苦难的历程》《上尉的女儿》《父与子》的作者依次是福楼拜、阿·托尔斯泰、普希金、契诃夫。
C.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巴黎圣母院》《约翰·克利斯朵夫》《浮士德》的作者依次是列夫·托尔斯泰、果戈理、罗曼·罗兰、歌德。
D.但丁、拜伦、歌德、普希金分别是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的著名诗人。
答案:A
解析:B.《父与子》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C.《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雨果;D.但丁是意大利著名诗人。
4.世界名著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出处正确的一项是( )
A.葛朗台——《欧也妮 葛朗台》——英国——巴尔扎克
B.阿巴贡——《威尼斯商人》——英国——莎士比亚
C.夏洛克——《吝啬鬼》——法国——莫里哀
D.泼留希金——《死魂灵》——俄国——果戈理
答案:D
解析:A法国—— 巴尔扎克。B夏洛克——《威尼斯商人》。C阿巴贡——《吝啬鬼》。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甚矣吾哀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啊!我不再梦见周公已经很久了!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运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就好像北极星一样,安居其位,而其他星辰都环绕着它。
C.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真的过分悲痛了吗?不替那个人的死感到过分悲痛,还替谁感到过分悲痛呢?
D.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怎么能像普通男女那样地去轻信别人,自己从沟壑里经过也不知道危险。
答案:D
解析:怎么能像普通男女那样拘于小信,自己吊死在沟渎里而谁也不知道他们呢?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真正的君子不像那些_______________的伪君子,害了人还要往自己的脸上涂脂抹粉。
②体验式德育教育注重自我体验与反思,这种方式比起_____________地说教更易于学生接受。
③古人论文,讲究气贯长虹,力透纸背;今人为文亦应有丹田之气,不可_______________。
A.道貌岸然 装腔作势 一本正经
B.道貌岸然 一本正经 装腔作势
C.一本正经 装腔作势 道貌岸然
D.一本正经 道貌岸然 装腔作势
答案:B
解析: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重严肃;现在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装腔作势:故意装出某种腔调,摆出某种姿态。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着火(zháo) 镂刻(1òu) 伪君子(wěi) 目瞪口呆(dèng)
B.转载(zǎi) 瘙痒(sāo) 看守所(kàn) 上蹿下跳(cuān)
C.褶皱(zhě) 巷道(hàng) 潜台词(qián) 风尘仆仆(pú)
D.请假(jià) 青睐(lài) 考据癖(pǐ) 沐猴而冠(guàn)
答案:B
解析:B瘙sào;看kān。
8.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张三本来就是个耳软心活之人,这不,别人几句连蒙带哄的话,就使他马上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看法,信以为真了。
B.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C.为夺取遗产,王夫人毒害了王先生,今日却在那"兔死狐悲",真是个伪君子!
D.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作者罗贯中运用生动细致的动作、神态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胸无城府却又自作聪明、十分迂腐可笑的蒋干形象。
答案:A
解析:A耳软心活: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自己没有主意。正确。B如履薄冰:形容小心谨慎,不表示情况危急。C兔死狐悲: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兔死狐悲"是一个贬义词,通常是说狼狈为奸的人,看到自己的同党完了,产生"下一个就会是我"的感觉,于是便悲伤起来,流下那么几滴眼泪。D胸无城府:为人坦率,不用心计。褒义词。
9.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消蚀 旁骛 按部就班 一视同仁
B.寒暄 家境 天经地义 拖泥带水
C.妖娆 决择 妇孺皆知 不言而喻
D.喉咙 愧怍 甘拜下风 一泻千里
答案:D
解析:A.消蚀—销蚀;B.天经地意—天经地义;C.决择—抉择。故答案为D。
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贮藏(chǔ) 泥泞(nìng) 锐不可当(dāng) 相接相契(qiè)
B.伶仃(líng) 嫉妒(jí) 瞠目结舌(chēng) 莘莘学子(shēn)
C.铜臭(chóu) 纤维(xiān) 味同嚼蜡(jiáo) 期期艾艾(ài)
D.巢穴(xué) 炽热(chì) 一气呵成(hē) 扣人心弦(xuán)
答案:B
解析:根据词词义和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要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z、c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前后鼻音的区别。用反选排除法,有就错排除:A.“贮”应读zhù,“契”应读qì;C.“臭”应读xiù;D.“弦”应读xián。故答案为B。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徐志摩《再别康桥》)
答案:揉碎在浮藻间
解析:本句要注意“藻”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子贡在听了老师“贫而乐,富而好礼”的话之后,举《诗经》中的八个字进行反思,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解析:本句要注意“磋”“琢”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解析:本句要注意“省”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孔子认为人不应该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该思考有什么可为人知道的。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解析:本句要注意“己”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后之视今, ,悲夫!(王羲之《兰亭集序》)
答案:齐彭殇为妄作|亦犹今之视昔。
解析:本句要注意“彭殇”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子曰:“ ,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答案: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解析:本句要注意“乐”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
答案:忳郁邑余侘傺兮
解析:本句要注意“忳”“侘傺”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 ,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答案: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解析:本句要注意“鄙”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吾入关, , ,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宴》)
答案: 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
解析:本句要注意“毫”“籍”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君子坦荡荡, 。
答案:小人长戚戚
解析:本句要注意“戚”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翻译题
21.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答案:假如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同存。我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把国家的急难放在前头而把个人的仇怨放在后头啊。”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本句关键词为:俱、所以、先、后。
22.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答案:后来廉颇听到这话,就光着膀子背上荆条,由门客引导着到相如府上赔罪,说:“我这粗野鄙贱的人,不知道将军您竟宽容我到了这种地步啊!”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本句关键词为:肉、负、因、谢罪、鄙贱。
23.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答案:两人终于彼此和好,成了同生共死的朋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本句关键词为:卒、欢、刎颈之交。
四、古诗文阅读
2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归嵩山作①
(唐)王维
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①嵩山:又名嵩高山,在登封县(今属河南省)北,为五岳的中岳。作者开元中期曾隐居于此。②长薄:指随山麓延伸的林木丛。薄,草木丛生。
(1)王维与 齐名,皆为盛唐 诗派的代表。
答案:孟浩然|山水田园
(2)诗的颔联颇受世人推崇,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
答案:移情入景,用拟人手法写出流水、暮禽的情意,景象生动。人向山里行,水自谷中出,似是有意相迎:天色向晚,暮鸟投林,似是与诗人结伴归山。这样写大大增强了归隐者与大自然的和谐感,表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情怀。
解析:(1)这是一道文学常识题目,要记住唐代的诗歌流派和代表人物,比如山水田园派的王维、孟浩然,边塞的高适、岑参。(2)这是一道手法的题目,手法主要从三个方面回答,主要是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对比、衬托、动静、虚实等)、修辞(比喻、拟人、对偶、夸张等),抒情方式一般集中于全诗,表现手法集中于某联,修辞集中于某联,此题颔联主要从修辞和情景关系的角度回答,修辞是拟人,情景关系先描述景,然后回答境,最后点明情。注意最后一定要落实到意境和情感上来(也就是效果)。
25.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1),俊逸鲍参军。
渭北(2)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3)。
注:(1)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2)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3)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高度评价?
答案:成就(高)、地位(无敌);气质、个性(卓然不群);风格(清新俊逸)。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是怎样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答案:长安的树木枝桠吐绿,春意盎然,诗人看着眼前春景,想象着此时江东也许正值日落时分暮云纷纷,而身处江东的李白,不知一切是否如意。表达出诗人对故人深切的担忧和真诚的牵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解析:(1)这首怀念李白的五律,主要就是从这方面来落笔的。开头四句,一气贯注,都是对李白诗的热烈赞美。首句称赞他的诗冠绝当代。第二句是对上句的说明,是说他之所以“诗无敌”,就在于他思想情趣,卓异不凡,因而写出的诗,出尘拔俗,无人可比。接着赞美李白的诗像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庾信、鲍照都是南北朝时的著名诗人。这四句,笔力峻拔,热情洋溢,首联的“也”、“然”两个语助词,既加强了赞美的语气,又加重了“诗无敌”、“思不群”的分量。
(2)表面看来,第三联两句只是写了作者和李白各自所在之景。“渭北”指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江东”指李白正在漫游的江浙一带地方。“春天树”和“日暮云”都只是平实叙出,未作任何修饰描绘。分开来看,两句都很一般,并没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作者把它们组织在一联之中,却有了一种奇妙的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当作者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之时,也正是李白在江东思念渭北的作者之时;而作者遥望南天,惟见天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惟见远处的树色,又见出两人的离别之恨,好像“春树”、“暮云”,也带着深重的离情。两句诗,牵连着双方同样的无限情思。回忆在一起时的种种美好时光,悬揣二人分别后的情形和此时的种种情状,这当中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每个字都千锤百炼;语言非常朴素,含蕴却极丰富,是历来传颂的名句。《杜臆》引王慎中语誉为“淡中之工”,极为赞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8 页 (共 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