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学案 (学生版+ 答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章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学案 (学生版+ 答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19 20:29:34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定滑轮及其特点
1.滑轮: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2.定滑轮:使用滑轮时,它的轴固定不动的,叫做 .
3.定滑轮的特点
(1)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 .
(2)力的关系:F=G(F指作用于绳自由端的拉力,G指物体的重力大小).
(3)距离关系:s=h(s指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指物体上升的高度).
4.定滑轮的实质:如图所示,定滑轮使用时相当于一个 杠杆,这个杠杆的支点是O,动力F的力臂为 ,物重对滑轮拉力为阻力,其力臂为 ,由圆的基本知识可知,两个力臂均为圆的 ,故l1=l2,F=G,所以定滑轮属于 杠杆.
5.使用定滑轮时拉力大小与拉力方向的关系:如图所示,沿不同方向拉绳子,所需拉力大小相等,均等于物重G,即使用定滑轮时,拉力大小与拉力方向无关.这是因为拉力方向改变时,其力臂仍为滑轮圆的半径,力臂的大小不变,故拉力大小不变.
动滑轮及其特点
1.动滑轮:使用滑轮时,如果滑轮的轴能随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叫做 .
2.动滑轮的特点
(1)使用动滑轮,可以省 的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且费 的距离.
(2)力的关系:F=(G物+G动)
(3)距离关系:s=2h.
从受力平衡角度分析动滑轮:
3.动滑轮的实质:如图所示,动滑轮使用时可看成是一个 杠杆,这个杠杆支点在O点,动力F的力臂为滑轮圆的 ,阻力臂为滑轮圆的 .
4.使用动滑轮时拉力大小与拉力方向的关系:使用动滑轮时,拉力大小与拉力方向有关,要使动滑轮省一半的力(省力最多),必须使绳子沿竖直方向拉动.
滑轮组
1.定义:把 滑轮与 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
2.使用特点
(1)使用滑轮组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费距离.
(2)力的关系:若不计绳重及摩擦,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被几股绳(连接在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n)承担,提起重物的拉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即F=(G物+
G动).
(3)距离关系:s=nh.
(4)速度关系:v绳=nv物.
如图所示滑轮组:n=3;F=(G物+G动);s=3h;v绳=3v物.
4.滑轮组的组装与设计:n为奇数时,绳子的固定端一般从动滑轮开始,n为偶数时,绳子的固定端一般从定滑轮开始,称为“奇动偶定”.
 绕线注意事项:先绕小轮后绕大轮,由内向外绕,所绕绳子用直线表示.
定滑轮
典例1 [2024·内江]如图所示,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物体上,另一端拴在弹簧测力计上,沿四个不同方向匀速拉起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
典例1图
A.F1>F2
B.F3>F4
C.F1<F4
D.F1=F2=F3=F4
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定滑轮的特点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不费力,无论沿哪个方向匀速拉起物体,力的大小都相等.
变式 如图所示,一位体重为600 N的学生,利用定滑轮提起重力为200 N的物件,定滑轮本质上是 (填“等臂”“省力”或“费力”)杠杆,该学生利用此装置能提起最大物件的重力为 N,他向右行走时,物件匀速上升,绳子拉力F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绳子不断裂,不计绳重和滑轮摩擦)
变式图
动滑轮
典例2 [2024·青岛二模]如图所示,动滑轮重为2 N,拉力F为6 N,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重物G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不计绳重和摩擦)( )
典例2图
A.4 N 5 N B.9 N 10 N
C.10 N 6 N D.9 N 5 N
拉力大小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相等,依此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不计摩擦和绳重时,F=(G物+G动),公式变形带入数据可求重物重G物.
变式 如图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滑轮和物体A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 N,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 N 若不计滑轮和弹簧测力计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拉力F是 N 若滑轮移动了2 m,则物体A移动了 m.
变式图
滑轮组
典例3 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得直直的,如图甲所示采用坠砣牵引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如图乙所示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工作原理图,滑轮B为 滑轮.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配重为200 N,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20 cm,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摩擦,输电线P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 N,输电线P端向左移动了 cm.
典例3图
由图可知,滑轮A固定在电线杆上,为定滑轮,滑轮B与输电线一起移动,为动滑轮.20个坠砣的总重力G砣=200 N×20=4 000 N,由图可知,使用的滑轮组承担P端拉力的绳子股数n=2,图中坠砣挂在钢绳的自由端,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可得G砣=FP,则输电线P端受到的拉力大小用FP=2G砣计算.图中坠砣挂在钢绳的自由端,则坠砣串下降高度h=2sP,则输电线P端向左移动的距离用sP=h计算.
变式图
变式 [2024·邹城二模]如图所示,用110 N的拉力刚好可以拉动一重为300 N的物体匀速上升,现用同样的滑轮组拉动重为600 N的物体上升0.1 m(g取10 N/kg,不计绳重及滑轮之间的摩擦),则动滑轮所受的重力G动和拉力分别为( )
A.140 N 185 N B.30 N 185 N
C.30 N 210 N D.80 N 210 N
1.[2024·天津]高高的旗杆矗立在操场上.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旗子就会徐徐上升.这是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关于该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动滑轮
B.利用它可以省力
C.利用它可以省距离
D.利用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2024·牡丹江]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物体,使其在10 s内匀速上升4 m,物体的重力为10 N,动滑轮的重力为2 N,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2题图
A.使用动滑轮可以省距离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为4 m/s
C.拉力的大小为5 N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8 m
3.[2024·菏泽二模]分别使用图中四种装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
4.[2024·重庆二模]为了赶在雨季之前给住在青山的奶奶做一次房屋维修,爸爸专门请了一个小型施工队.这个施工队利用3个相同的滑轮组成滑轮组将材料运送到高处,滑轮组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每个滑轮重50 N,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是500 N,忽略绳重和摩擦.用此滑轮组提升材料,下列说法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第4题图
A.滑轮a是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B.滑轮b是动滑轮,使用时省力,但不省功
C.每次将材料匀速提起,需要施加材料和动滑轮总重的一半的力
D.工人以0.2 m/s的速度拉绳子时,材料上升的速度为0.4 m/s
5.[2024·甘肃]将物体A、B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体B恰好匀速下降,已知A重60 N,B重10 N,则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为 N;若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刚好使A在原来的水平面上匀速向左运动,则拉力F大小为 N (不计绳重、滑轮重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
第5题图
6.[2024·凉山州]某运动员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腿部力量训练,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第6题图
7.[2024·凉州三模]如图所示,物体重180 N,动滑轮重30 N,绳重和摩擦不计.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用时2 s将物体提升了2 m.求:
(1)拉力F的大小;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第7题图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定滑轮及其特点
1.滑轮: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2.定滑轮:使用滑轮时,它的轴固定不动的,叫做定滑轮.
3.定滑轮的特点
(1)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力的关系:F=G(F指作用于绳自由端的拉力,G指物体的重力大小).
(3)距离关系:s=h(s指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指物体上升的高度).
4.定滑轮的实质:如图所示,定滑轮使用时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这个杠杆的支点是O,动力F的力臂为l1,物重对滑轮拉力为阻力,其力臂为l2,由圆的基本知识可知,两个力臂均为圆的半径,故l1=l2,F=G,所以定滑轮属于等臂杠杆.
5.使用定滑轮时拉力大小与拉力方向的关系:如图所示,沿不同方向拉绳子,所需拉力大小相等,均等于物重G,即使用定滑轮时,拉力大小与拉力方向无关.这是因为拉力方向改变时,其力臂仍为滑轮圆的半径,力臂的大小不变,故拉力大小不变.
动滑轮及其特点
1.动滑轮:使用滑轮时,如果滑轮的轴能随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叫做动滑轮.
2.动滑轮的特点
(1)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且费一倍的距离.
(2)力的关系:F=(G物+G动)
(3)距离关系:s=2h.
从受力平衡角度分析动滑轮:
3.动滑轮的实质:如图所示,动滑轮使用时可看成是一个省力杠杆,这个杠杆支点在O点,动力F的力臂为滑轮圆的直径,阻力臂为滑轮圆的半径.
4.使用动滑轮时拉力大小与拉力方向的关系:使用动滑轮时,拉力大小与拉力方向有关,要使动滑轮省一半的力(省力最多),必须使绳子沿竖直方向拉动.
滑轮组
1.定义:把定滑轮与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
2.使用特点
(1)使用滑轮组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费距离.
(2)力的关系:若不计绳重及摩擦,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被几股绳(连接在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n)承担,提起重物的拉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即F=(G物+
G动).
(3)距离关系:s=nh.
(4)速度关系:v绳=nv物.
如图所示滑轮组:n=3;F=(G物+G动);s=3h;v绳=3v物.
4.滑轮组的组装与设计:n为奇数时,绳子的固定端一般从动滑轮开始,n为偶数时,绳子的固定端一般从定滑轮开始,称为“奇动偶定”.
 绕线注意事项:先绕小轮后绕大轮,由内向外绕,所绕绳子用直线表示.
定滑轮
典例1 [2024·内江]如图所示,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物体上,另一端拴在弹簧测力计上,沿四个不同方向匀速拉起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D )
典例1图
A.F1>F2
B.F3>F4
C.F1<F4
D.F1=F2=F3=F4
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定滑轮的特点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不费力,无论沿哪个方向匀速拉起物体,力的大小都相等.
变式 如图所示,一位体重为600 N的学生,利用定滑轮提起重力为200 N的物件,定滑轮本质上是等臂(填“等臂”“省力”或“费力”)杠杆,该学生利用此装置能提起最大物件的重力为600N,他向右行走时,物件匀速上升,绳子拉力F将 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绳子不断裂,不计绳重和滑轮摩擦)
变式图
动滑轮
典例2 [2024·青岛二模]如图所示,动滑轮重为2 N,拉力F为6 N,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重物G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不计绳重和摩擦)( C )
典例2图
A.4 N 5 N B.9 N 10 N
C.10 N 6 N D.9 N 5 N
拉力大小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相等,依此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不计摩擦和绳重时,F=(G物+G动),公式变形带入数据可求重物重G物.
变式 如图所示,在拉力F的作用下,滑轮和物体A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 N,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5N.若不计滑轮和弹簧测力计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拉力F是10N.若滑轮移动了2 m,则物体A移动了4m.
变式图
滑轮组
典例3 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得直直的,如图甲所示采用坠砣牵引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如图乙所示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工作原理图,滑轮B为动滑轮.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配重为200 N,若某段时间内坠砣串下降了20 cm,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摩擦,输电线P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8×103N,输电线P端向左移动了10cm.
典例3图
由图可知,滑轮A固定在电线杆上,为定滑轮,滑轮B与输电线一起移动,为动滑轮.20个坠砣的总重力G砣=200 N×20=4 000 N,由图可知,使用的滑轮组承担P端拉力的绳子股数n=2,图中坠砣挂在钢绳的自由端,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可得G砣=FP,则输电线P端受到的拉力大小用FP=2G砣计算.图中坠砣挂在钢绳的自由端,则坠砣串下降高度h=2sP,则输电线P端向左移动的距离用sP=h计算.
变式图
变式 [2024·邹城二模]如图所示,用110 N的拉力刚好可以拉动一重为300 N的物体匀速上升,现用同样的滑轮组拉动重为600 N的物体上升0.1 m(g取10 N/kg,不计绳重及滑轮之间的摩擦),则动滑轮所受的重力G动和拉力分别为( C )
A.140 N 185 N B.30 N 185 N
C.30 N 210 N D.80 N 210 N
1.[2024·天津]高高的旗杆矗立在操场上.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旗子就会徐徐上升.这是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关于该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它是动滑轮
B.利用它可以省力
C.利用它可以省距离
D.利用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2024·牡丹江]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物体,使其在10 s内匀速上升4 m,物体的重力为10 N,动滑轮的重力为2 N,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2题图
A.使用动滑轮可以省距离
B.物体运动的速度为4 m/s
C.拉力的大小为5 N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8 m
3.[2024·菏泽二模]分别使用图中四种装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A )
4.[2024·重庆二模]为了赶在雨季之前给住在青山的奶奶做一次房屋维修,爸爸专门请了一个小型施工队.这个施工队利用3个相同的滑轮组成滑轮组将材料运送到高处,滑轮组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每个滑轮重50 N,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是500 N,忽略绳重和摩擦.用此滑轮组提升材料,下列说法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D )
第4题图
A.滑轮a是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B.滑轮b是动滑轮,使用时省力,但不省功
C.每次将材料匀速提起,需要施加材料和动滑轮总重的一半的力
D.工人以0.2 m/s的速度拉绳子时,材料上升的速度为0.4 m/s
5.[2024·甘肃]将物体A、B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体B恰好匀速下降,已知A重60 N,B重10 N,则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为20N;若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刚好使A在原来的水平面上匀速向左运动,则拉力F大小为40N.(不计绳重、滑轮重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
第5题图
6.[2024·凉山州]某运动员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腿部力量训练,请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第6题图
如图所示:
 
或 
第6题图
7.[2024·凉州三模]如图所示,物体重180 N,动滑轮重30 N,绳重和摩擦不计.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用时2 s将物体提升了2 m.求:
(1)拉力F的大小;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第7题图
解:(1)由图可知,n=3,绳重和摩擦不计,拉力F的大小为
F=(G+G动)=×(180 N+30 N)=70 N;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s=nh=3×2 m=6 m;
(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v===3 m/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