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0 08:2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不知秋思落谁家?”这诗句出自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我还能写两句关于佳节思乡的诗句: , 。
(2)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古诗中有很多劝诫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读书的句子,如《长歌行》中的:“ , 。”颜真卿《劝学》中的“ ,白首方悔读书迟。”
(3)传说,藏戏的开山鼻祖是 。
(4)日暮汉宫传蜡烛,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国的传统节日众多,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习俗,表达着人们不同的企盼和情感。《寒食》中,“ , 。”描绘出了寒食节的京城的景色;《迢迢牵牛星》中,“ , 。 , 。四句诗表达出作者对牛郎织女虽相隔一水却无法交流的慨叹;《十五夜望月》中,“ , 。”表达了中秋节时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 ,何时复西归? ,老大徒伤悲。
3.燕子去了, ;杨柳枯了, ,桃花谢了,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 ?(《匆匆》)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这两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 ”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 的特点。
(2)《寒食》一诗中“ , ”两句,写出了京城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景象。
(3)《长歌行》中“ , ”两句告诫人们要趁青春年少,奋发向上,有所作为。
(4)《北京的春节》是按照 顺序写的。腊八、 、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写得详细,过小年、正月初六等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 。
(5)《腊八粥》中“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将八儿盼粥时的 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从 写的(北京的春节》我们知道了北京人过年是从 开始的,一直延续到 。
(2)“日暮汉宫传蜡烛, ”这句诗是唐代诗人 写的,诗句描写了 节的场景。
(3)《迢迢牵牛星》中描写织女因思念而痛苦的诗句是: 。
(4)百川东到海, ?少壮不努力,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 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 和 之情。
(2)《 》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全诗借助朝露易逝、花草易萎、百川归海等自然现象警示人们: , 。
(3)日暮 ,轻烟 。
(4)《十五夜望月)中委婉表达诗人游子情的诗句是“ , ”。
(5)在“快乐读书吧”学习活动中,我读的名著是《 》,其作者是 ,主人公是 ,我喜欢这部书的原因是: 。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北京的春节》本文作者 ,课文描绘了一幅幅 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 ,表达了自己对 。
(2)“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 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 这一特点。
(3)文章以 为经线,以 为纬线结构全文。 、 、 、 这四天写得详细,其它略写。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国作家 ,这本书记录了鲁滨逊流落荒岛28年的故事,主要写了 、 、 、 、 这些故事。塑造了 的鲁滨逊形象。
(2)尼尔斯是 这本书的主人公,作者是 。尼尔斯是一个 的孩子。
(3)《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 ,他是 国作家,我们学过他写的 。
(4)默写2单元日积月累。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 ”告诉人们经过遥远的路途才能知道马的脚力高低,时间长了,经历的事情多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2.人生,总会有丰富多彩的经历。有的寂寞而艰辛,正如鲁滨逊 的经历;有的冒险而富于挑战,正如汤姆·索亚 的经历。只有 的人,才能经受得住诸多的考验.走出困境。
3.《骑鹅旅行记(节选)》中的尼尔斯变成 后,遭到了 、 和 等的责备。这让他为从前做过的事感到 。从文中,我懂得的道理是 。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汤姆和贝琪很快发现,在洞里所遭受的三天三夜的疲劳和 ,是不可能马上恢复过来的。星期三和星期 整整两天,他们一直卧床不起,好像越躺越 ,浑身没有一点儿力气。
(2)文中提到的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分别是 和 。
(3)本文主要讲了汤姆和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开心而又惊险的 生活,汤姆去冒险探游未知的世界,体现了汤姆拥有天真无邪的 和敢于 的探索精神。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骑鹅旅行记》的作者是 (国家)的 (人名)。
(2)尼尔斯变成了 。
(3)当尼尔斯变小时,其他动物的心情是 。
(4)一群鸡围到尼尔斯周围叫着:“ ”。
(5)大黑猫本来要杀死尼尔斯,但是看在 的面子上,饶了他。
(6)尼尔斯被 带着飞向了天空。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面对时光的流逝,朱自清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你聪明的,告诉我, ?”我可以借用诗句或名言警句,写一写自己对时间的态度:
(2)“情以物迁, 。”这句话告诉我们写文章时要抒发自己的 。我们可以把情感融入具体的 或景物之中, 也可以把心里想说的话 ,抒发自己的情感。
(3)有关时光易逝的四字词语: 、 、 。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有“ , ”,诗句有“ , ”。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面对时光的流逝,朱自清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你聪明的,告诉我, ?”我可以借用诗句或名言警句,写一写自己对时间的态度:
(2)《那个星期天》的作者是 ,“第一次盼望”的具体内容是 ;“第一次盼望”让“我”印象深刻的原因是① ;② 。
1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匆匆》是著名作家 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运用了 、 、 、 等修辞手法,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 ,揭示了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不能 的主题思想。
(2)《那个星期天》以“我”的 为线索,叙述了“我”第一次盼望的过程。
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 呢? ———是有人 :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2)在 里算着, 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 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 ,没有 ,也没有 。 我不禁 而泪潸潸了。
(3)《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 的一篇 (散文 小说)。作者采用 (直接 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对 的感慨,提醒人们应该 。
1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燕子去了,有 的时候;杨柳枯了,有 的时候; , 。
(2)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 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 ,没有 ,也没有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3)在 的日子里,在 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 罢了,只有 罢了。
1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精练的古诗句昭示着诗人的抱负和志向,“ , 。”是郑燮借竹子表现自己不屈不挠的品格:“ , 。”是李贺表达自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2)爷爷随手丢在院子里的核桃发芽了,奶奶感慨道:“ , 。”“ , 。”这句话启示我们平时应当勤学好问,等到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才悔恨自己读书太少。
1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太阳他有脚啊, 地挪移了,我也 跟着旋转。”这句话运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对 的自责之情。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 , ,我的日子 ,没有声音,也没有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光流逝的 和生命的 。
1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匆匆》是一篇 ,作者是现代作家 。文章紧紧围绕“ ”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流逝的时间感到 和 的情感。
(2)《那个星期天》是作者史铁生缅怀逝去的 而写的,诠释了 的至纯至真。通过一系列的 描写和动作描写,将“我”在等待中的 以及母亲想带“我”出去玩而又分身乏术的 真切地表现出来。
1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 ,像 滴在 ,我的日子滴在 ,没有 ,也没有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潜了。
2.过去的日子如 , ,如 , 。我留着些 呢?我何曾留着 呢?
3.《那个星期天》一文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等待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 ,后来因母亲一拖再拖而 ,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 。
4.《阳光的两种用法》中讲述了 和 这两件事。
2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 ,像 ,我的日子 , 没有声音,也 。
(2)《十五夜望月》中描绘月光皎洁的诗句是:“ , 。”
(3)《北京的春节》作者是 ,全文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重点写了腊八、 、正月初一和 。
(4)同学们都很喜欢读外国名著,也很喜欢里面的人物。王刚说“我喜欢汤姆 索亚,因为我觉得 ”李倩却不认同王刚的说法,她说:“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年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题训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参考答案
1. 今夜月明人尽望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黑发不知勤学早 唐东杰布 轻烟散入五侯家
2.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百川东到海 少壮不努力 有再来的时候 有再青的时候 有再开的时候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3. 地白 凄清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时间 除夕 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有利于读者加深对老北京春节习俗的了解与认识 夸张 急切
4. 老舍 腊月初八 正月十九 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 寒食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何时复西归 老大徒伤悲
5. 朱自清 无奈 惋惜 长歌行 珍惜光阴 好好学习 汉宫传蜡烛 散入五侯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简·爱自立、自强、敢于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
6. 老舍先生 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 温馨和美好 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比喻 春节熬腊八粥 时间 人们活动 腊八 除夕 正月初一 元宵节
7. 英 丹尼尔·笛福 流落荒岛 建房定居 畜牧种植 救“星期五” 回到英国 不畏艰险、勇于行动、不悲观不绝望 《骑鹅旅行记》 塞尔玛·拉格洛夫 不爱读书学习、调皮捣蛋、爱捉弄小动物 马克·吐温 美 《威尼斯的小艇》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8.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荒岛求生 险境脱困 勇敢镇定、拥有智慧、坚定执着 小狐仙 鸡 猫 牛 非常后悔 做了错事要及时道歉
9. 饥饿 四 难受 贝琪的母亲 汤姆的姨妈和养母 童年 童心 冒险
10. 瑞典 塞尔玛·拉格洛芙 小矮人 高兴的 咕咕咕,你活该! 女主人 白鹅
11.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辞以情发 真情实感 人、事 直接写出来 白驹过隙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12.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史铁生
那个星期天,母亲带“我”出去玩 第一次盼望时复杂的心理感受令“我”印象深刻 母亲终日忙碌的身影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13. 朱自清
比喻 拟人 排比
反问 惋惜 虚度光阴 心情变化
14. 燕子 杨柳
桃花
一去不复返 偷了他们吧 默默 八千多日子 一滴水 时间的流里
声音 影子 头涔涔 朱自清 散文
直接 时光易逝 珍惜时间
15. 再来 再青 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针尖上一滴水滴 时间的流里 声音 影子 逃去如飞 千门万户 徘徊 匆匆
16.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有意栽花花不发 无心插柳柳成荫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17. 轻轻悄悄 茫茫然 拟人 时间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 自己糊涂地过着日子 从我手中溜去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滴在时间的流里 影子 比喻 悄无声息 短暂
18. 散文 朱自清 匆匆 无奈 惋惜 母亲
母爱 心理 焦急 无奈
19. 从我手中溜去 针尖上一滴水 大海里 时间的流里 声音 影子 轻烟 被微风吹散了 薄雾 被初阳蒸融了 什么痕迹 像游丝样的痕迹 既兴奋又满怀期待 焦急万分 失望、委屈乃至绝望 冬天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 夏天毕大妈把“老阳儿”溶解在水里面
20. 从我手中溜去 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滴在时间的流里 没有影子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老舍 时间 除夕 正月十五 他聪明勇敢,具有冒险精神 他调皮捣蛋,老是桶篓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