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 7.1.1两条直线相交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下册 7.1.1两条直线相交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3-20 16:0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1.1两条直线相交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邻补角、对顶角的位置特征,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
2.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3.通过对顶角、邻补角的运用拓展,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得到发展.
@评价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探究活动,准确识别邻补角和对顶角的位置特征,并能够正确解帮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
2.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表述邻补角与对顶角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能够在具体问题中熟练应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对顶角和邻补角的知识,表现出较强的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能够较为独立地解决相关几何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探索得到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
2.教学难点:对邻补角、对顶角性质的拓展运用.
教学方法
合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温故知新
(1)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该公共点叫作这两条直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角的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两个角叫作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角或________________的补角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由学生回忆并回答,为学习本节的知识做铺垫.)
2.引入
教师出示一块布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布过程.
问题:剪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剪刀张
开的口又怎么变化?
教师展示剪布的过程.学生认真观察.教师应先提出问题,以免在剪布过程中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没有仔细观察应该观察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学生观察以后,回答提出的问题.
教师引导:如果将剪刀的构造看作两条相交的直线,这就演变成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将剪刀抽象成两条直线,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二、讲授新课
探究1角的个数及各角间的位置关系
如图,观察图中有几个角?各个角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不包含平角)
图中有四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六对角,即∠1和∠2互为邻补角、∠1和∠3互为对顶角、∠1和∠4互为邻补角、 ∠2和∠3互为邻补角、∠2和∠4互为对顶角、∠3和∠4互为邻补角.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形中的每对角,根据每对角的特征对角进行分类,并尝试由学生自己归纳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而后教师补充.)
探究2角的分类及各类角的特征
在练习本上画出两条相交直线,量一量相交所成的各个角的度数,然后根据角的大小关系对各对角进行分类.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两角互为邻补角,它们的和是180°;
另一类是两角互为对顶角,它们相等.
总结归纳各类角的特征:
第一类角:一条边为公共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讨论:邻补角与补角有什么关系?
邻补角是补角的一种特殊情况,不仅在数量上互补,在位置上还有一条公共边,而互补的角与角的位置无关.
第二类角:有公共顶点,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角互为对顶角.
(设计意图:先通过测量得到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再通过图形说明对顶角相等,加深学生对对顶角的性质的认识.)
探究3对顶角的性质及证明如图,直线AB和直线CD相交于点O,∠1和∠3有什么关系?∠2和∠4呢?为什么?
解:∠1和∠3相等.理由如下:
因为∠1+∠2=180°,∠2+∠3=180°(邻补角的定义),所以∠1=∠3(同角的补角相等).
同理,∠2和∠4相等.
这批是说:对顶角相等.
例题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对顶角相等和邻补角互补的性质解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对顶角及邻补角的理解.)
变式训练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
(1)写出∠COE的邻补角;
(2)分别写出∠COE和∠BOE的对顶角;
(3)如果∠BOD=60°,∠BOF= 90°,求∠AOF和∠FOC的度数.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回答,师生交流心得和方法.
三、课堂练习
完成学案学以致用中第1--5题.
(设计意图:通过做题进一步巩固新知识,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到“堂堂清”.)
四、课堂小结
1.你在本节课中有哪些收获?哪些进步?
2.学习本节课后,你还存在哪些困惑?
作业
教材第3页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7.1相交线
7.1.1两条直线相交
邻补角与补角的关系
对顶角相等
对顶角相等的证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