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素养提升卷
基础巩固与综合运用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4.5分)
一、按要求完成练习。(34.5分)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6分)
搁下(gé gē) 漂亮(piāo piào) 兴奋(xìng xīng)
急遽(jù jǜ) 碰倒(dǎo dào) 差点儿(chā chà)
(1)一阵旋(xuán xuàn)风吹来,地上的枯枝烂叶不停地旋(xuán xuàn)转着。
(2)薄(bò bó báo)雾之中,突然传来一股淡淡的薄(bò bó báo)荷的香味。
(3)“你挨(ái āi)我这么近干吗 是不是想挨(ái āi)揍啊 ”车厢里突然传来一阵不和谐的叫嚷声。
2.看拼音,写词语。(3分)
黄昏,大阳悄悄nuó yí( )了,洒下了余晖。屋内老人fān xiāng dǎo guì( ),嘴里不停地niàn dao( )着什么。他从布满灰尘的箱子里拿出一把旧吉他,轻轻地qīn wěn( )了一下,然后用手bō nòng( )起了琴弦。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蚁穴 念刀 停顿 晃动 B.碰倒 原晾 休止 绊脚石
C.揉动 时光 惊惶 亲吻 D.玩回 简单 早展 昏暗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他总是能做到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曾亏欠。
B.“扑通”一声,一颗石子悄然无声地落到了河里,水面漾起了波纹。
C.元宵节那天,千门万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D.只有诚心诚意去做事,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成就感。
5.下列句子中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A.太阳也可以如卷尺或纸或布一样,能够折叠自如吗 在母亲那里,可以。
B.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侯;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D.真的,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酷茶,但是,谁家又离得开老阳儿呢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侯,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B.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
C.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嗅,对不起,噢,对不起……”
D.我赤裸棵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
7.下列句子中直接抒发情感的一项是( )。(2分)
A.我路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
B.天灰蒙蒙的,压抑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路旁的花儿牵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C.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
地凉下去沉郁下去。
D.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侯,我就要高开你了。
8.句子训练营。(5分)
(1)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作者“一声不吭”的原因是 。这几句话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写出了作者“盼”妈妈带他出去的情景。 (3分)
(2)实验班原创语言运用语言具有神奇的魅力,在描述同一情境时可以流露出不同的心情。针对“在小雨中漫步”这个情境,按要求分别写两句话。(2分)
心情“好”:
心情“不好”:
9.课本链接吧。(5.5分)
(1)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认识了《匆匆》的作者 ,在文中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 。我还认识了《那个星期天》的作者 ,文中按照时间顺序,通过对太阳光线的描写,表现了“我”的心情变化:兴奋与期待→ → 。(2.5分)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3分)
①《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所不同:《匆匆》把情感直接表达出来;《那个星期天》则将情感融入人、事、景物中,间接表达出来。( )
②当我们的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 )
③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比直抒胸臆更能让读者感同身受。( )
10.新情境参与“做时间的主人”主题活动春雨小学少先队准备组织以“做时间的主人”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为活动的开展出谋划策。(5分)
(1)布置活动现场时,需要用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请你推荐一句。(1分)
(2)请你在“心愿墙”上,写一写你会如何做“时间的主人”。(写出两个方面即可)(2分)
(3)活动方案中需要写出本次活动的意义,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两点即可。(2分)
第二部分 阅读与探究(35.5分)
二、阅读文章,完成练习。(35.5分)
(一)匆 匆(节选)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来的时侯,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何,轻轻悄悄地揶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 )过,从我脚边( )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选择合适的动词,将序号填入选段中的括号里。(1.5分)
①飞 ②跨 ③溜
2.选段主要写的是( )。(2分)
A.太阳的挪移 B.时光在日常生活中的流逝
C.作者的遗憾叹息 D.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3.选段中画“ ”的句子运用 的修辞手法,借 抒情,具体可感地写出了 。其中“茫茫然”写出了( )。(填序号)(4分)
A.眼前阳光的模糊晃眼 B.大千世界的广阔无垠
C.作者内心的茫然无措 D.作者因身体原因而产生的眩晕
4.下列对选段内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选段紧扣“匆匆”二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B.“叹息”一词反复出现,表达的不是作者的悲伤痛苦,而是叹惋不安。
C.真情实感的文字中透露出作者警醒人们珍惜时间的勉励之情。
D.“闪”字生动地写出了时光离开的迅速和作者的不以为意。
5.选段中画“ ”的句子给了你哪些感悟和启示 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2分)
(二)合 欢 树(节选)
史铁生
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阔,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 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探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借事情表达情感。(6分)
(1)作者分别写了哪几件事来表达情感的 把下面的结构图补充完整。(4分)
(2)文中画线句中的“别处”是指( )。(2分)
A.挣钱养家 B.养花种草
C.为“我”治病和找工作 D.照顾邻居家的孩子
2.借助内心独白表达情感。(2分)
(1)“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大不易”,这里心里的“抖”和言语的“推说”,表达了作者 之情。
(2)“与其在街上嗜道,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表面上是说想看树、想看房,其实是想表达 之情。
3.借合欢树表达情感。下列对“合欢树”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儿迷信了。
B.合欢树是作者关于母亲的记忆的象征物,因此以此为题。
C.合欢树身上蕴含着作者对母亲爱美爱生活的态度的肯定和赞美,托物言情。
D.母亲精心照料合欢树,其实是表达对儿子未来的一种美好期望。
4.选文结尾作者连用三个“会想起”,这样写想要表达什么 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 (3分)
(三)父爱不矮小
①第一次发现自己个子矮,是在她12岁那年。
②“六一”前夕,学校照例要举办一次联欢会。选节目那天,她哭着回了家。老师把她在几个女孩子之间换来换去之后,无奈又失望地摇摇头。比同班的女孩子矮了半头的她站在舞路队伍里显得极不协调,伙伴们已长成婷婷的天鹅,而她依然是只瘦弱的小鸟。
③她哭着问妈妈,为什么别人都长高了,就她不长。妈妈没意识到落选的事对女儿的伤害,笑着摸了摸她的头说:“你要是随了妈就好了,谁让你随了你爸呢。”一旁的父亲局促地握握手,没有说话,转身走了。从那天起,她才注意到父亲竟是如此矮小。也是从那天起,她在心里怨上了父亲。
④那个不愉快的儿童节过后不久,她的小学时代结束了。曾经向往的中学生活并没有想象中
的愉快。在这所小镇唯一的中学里,她和父亲经常被别人一同提起,因为父亲是这所学校的语文老师。有时,她正在操场上和同学快乐地打球,身边走过的老师或同学会说,她长得真像她父亲。这时,快乐会瞬间飞远。她已学习了一些生理健康知识,知道遗传的作用,对父亲的怨还结在心里。
⑤蔷薇花开了落,落了开,她亦像花一样长得清纯,个子更显得玲珑娇小。她考进城里的大学后,除却离家的新鲜,还有个小小的快乐,那就是耳边不会再有人说她像父亲了。一日,她被同学从操场上叫回宿舍,是父亲来了。他似乎并未察觉她的不快,笑着递给她两大包饼干,还有两本她喜爱的文学书。临走时,父亲又回头说:“丫头,记着吃饼干啊,每天都要吃。”她望着父亲矮小的背影怨着:“哪里没有卖饼干的 不要再给我送了。”
⑥假期回家。一进门父亲就问:“丫头,饼干吃完了吗 ”说着又抱出几袋一样的饼干。“您就不知道换个牌子呀 干吗让我天天吃这个 ”母亲望望父亲说:“丫头,你爸听朋友说有种赖氨酸饼干,孩子吃了能长高个儿,他就跑到城里四处找。这不,好不容易才买到,立刻就给你送去了。”她的心里倏地疼了一下。以后的日子里,她吃着父亲送来的饼干,打着球,似乎真的长高了一些,亭亭玉立,像一株春日里的翠竹。
⑦又是蔷薇花满院飘香的季节,她带回一个高大俊朗的男孩。忙忙碌碌的父亲在男孩的身边显得更加矮小,可父亲脸上的欢喜就像阳光下的蔷薇花,笑盈盈地开满了小小的院子。
⑧黄昏,她送男孩出门。男孩很认真地对她说:“你爸真好。他对我说:‘我把女儿交给你,以后你们如果吵架了,你可以怨她懒,可以说她娇气,但是,你永远都不许嫌她矮。'"
⑨瞬间,她的泪扑簌获地挂满了脸颊。莹莹的泪光中回望,缤纷绚烂的蔷薇花旁,父亲的身影被一抹夕阳拉得修长……
(有删改)
1.请以时间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2分)
a.
b.中学时期,“她”经常被别人提起长得真像“她”父亲,对父亲的怨还结在心里。
c.
d.谈朋友的时候,父亲要求"她"的男友不能嫌“她”矮,“她”的泪扑簌簌地挂满了脸颊。
2.第③自然段画“ ”的句子属于 描写,表现了父亲 的心情。(2分)
3.第⑨自然段画“ ”的句子主要运用了 描写,作用是 。(2分)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全文以时间为经,以父爱为纬,连起了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平中见奇。B.文中“蔷薇花”多次出现,既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她”长得清纯 动
人,使得文章意境更加优美。
C.“她”一连串的怨愤,皆源于父亲的矮小。而当“她”看到父亲给“她”送来几袋赖氨酸饼干的时侯,这种怨愤彻底消失,从此深深理解了父爱。
D.小说行文朴实,描写细致入微,使父爱的光辉透过字里行间跃然纸上,含蓄深沉的父爱感动了“她”,也感动着我们每个人。
5.通读全文,说一说文章以“父爱不矮小”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30分)
三、习作百花厅。(30分)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感人之事。请你选择一件事写一篇记叙文,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以及周围环境的描写,并表达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1.gē piào xīng jù dǎo chà
(1)xuàn xuán (2)bó bò (3)āi ái
2.挪移 翻箱倒柜 念叨 亲吻 拨弄 3.C 4.B 5.D 6.C 7.D
8.(1)怕影响妈妈干活 动作 心理
(2)示例:心情“好”: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漫步,感受着雨丝轻柔地拂过脸庞,仿佛大自然的温柔抚|摸。每一步都踏着欢快的节奏,心情如这雨后的世界一样清新而明朗。
心情“不好”:独自在绵绵细雨中徘徊,雨滴无情地滴落在我的心头,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忧愁,四周的景物都变得模糊而凄凉,每一步都显得沉重面无力。
9.(1)朱自清 无奈和惋惜 史铁生 焦急与惆怅 失望与委屈
(2)①√ ②√ ③×
10.(1)示例:“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2)示例一:学会制定每日、每周和每月的计划,为每个任务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时间框架。示例二:努力培养专注力,控制自己不被无关紧要的事情分散注意力。
(3)示例:①同学们能够学习到时间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②能在实践中体会到自律和责任感的重要性,这些都是成为“时间的主人”所必需的核心素质。
二、(一)1.②①③
2.B
3.拟人 太阳(具体事物)时光的流逝C
4.D
5.示例:这句话告诉我们时光不会因为谁而停留,我们不能做无谓的感叹,而是要从现在开始,珍惜光阴好好学习,让每一寸时光都变得更有意义。
(二)1.(1)事例一:母亲把路边挖来的“含羞草”,种在花盆里。
事例二:母亲精心照顾合欢树。事例三:母亲去世,“我”回小院看开花的合欢树。情感:对儿子的关爱,希望儿子的病能治好。
(2)C
2.(1)害怕触景生情和对母亲深切的思念
(2)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3.A
4.作者想表达的是:①母爱是普遍的;②母爱又是独特的。
写法的特点和效果:①以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
②含而不露,韵味悠长。
(三)1.a.小学时期,“她”因为随了父亲个子矮,落选了“六一”联欢会的舞蹈表演,因此在心里怨上了父亲。
c.大学时期,父亲在城里四处寻找能让人长高的赖氨酸饼干给“她”送去。
2.动作 窘迫、愧疚
3.环境 烘托情感,写出了父亲在“她”心中高大伟岸的形象,表达了“她”对父亲的愧疚、感动和理解,体现了父爱的伟大以及亲情的温暖
4.C
5.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父亲的“矮小”是贯串全文的线索,使文章内容紧凑、结构严谨;父亲的“矮小”和父爱的“高大”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文章主题,点明了文章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