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青山处处埋忠骨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9 21:3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青山处处埋忠骨
朝鲜 拟定 参谋 高瑞欣
损失 锻炼 眷恋 奔赴
搞特殊 尊重 签字 踌躇
黯然 马革裹尸 彭德怀
我会读
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领袖的内心,去感受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那深沉、博大的父爱。
时间 场景 人物 事情起因 司令部请示 忍痛批示
中南海 卧室 毛主席 秘书 美军空袭 岸英牺牲 遗体归国安葬 葬在朝鲜
何须马革裹尸还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后第二题)
细读课文
我们今日7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3个参谋在房子内。11时敌机4架经过时,他们4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4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4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毛岸英牺牲的经过
毛主席和长子毛岸英相处:
聚少离多
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无比悲痛
动作描写
细节描写
“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从“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可以看出他对儿子的深切思念。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深情呼唤
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通过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出了毛主席面对艰难抉择时的复杂心情。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语言描写
说明毛主席强忍丧子之痛,做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决定。
宽广豁达的胸怀
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转向”“指指”“示意”等一系列的动作既表现了毛主席此时无比悲痛的内心,又写出了主席不愿让自己的悲痛“感染”身边的人,这一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毛主席既是伟人,也是凡人。
动作描写
“黯然”是主席经历悲痛后的表情。
神态描写
他弯着腰,两眼溜溜等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脚步,来到了篮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
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仿写
找出描写毛主席心理的句子,感受他的内心世界。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
反问
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感彩更为鲜明。
想见儿子遗骨——人之常情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想象当时的场景,你感受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和语调,读出毛主席失去儿子后悲痛欲绝的心情,以及他做出抉择时的艰难与不舍。
朗读指导
我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
我仿佛听到了漫漫长夜里,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
我感受到毛主席作为慈父对儿子无限的爱与眷恋,也感受到他强烈的失子之痛。
这篇课文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感情,伟人的胸怀。
主题概括
结构梳理
课堂演练
1.“岸英!岸英!”主席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
2.我们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
3.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 )
一、写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不由自主
愿望
迟疑
犹豫
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这句话抓住毛主席的( 动作 )和( 神态 )来写,表现了毛主席痛失爱子的( 悲痛 )心情。
历史上有无数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查找资料,结合这些人物的故事,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课后第二题)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句意:革命者既然将身心献给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骨运回家乡埋葬,到时无需考虑,就算长眠于异国他乡又如何?
体现了毛主席豁达无私、以国家的大局为重的博大胸襟。
七绝·改诗赠父亲
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拓展延伸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志愿军的伤亡人数在52.5万,而牺牲人数有11.8万,受伤无法继续战斗的有38万,失踪的接近2.5万,因后勤不及时,伤势过重导致不治的3.5万人,三年的朝鲜战争导致了我国的志愿军共牺牲了18.3万人!
12年后,岸英的妻子思齐第一次赴朝鲜为岸英扫墓时,此时主席已近七十,七十的老人这样说:“思齐,到了那,要告诉岸英:你也是代表我去给他扫墓的。告诉他,我们去晚了。告诉他,我无法去看他,请他原谅。告诉他,爸爸想他,爱他……”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毛主席的一家,先后牺牲了6位亲人。如47岁的弟弟毛泽民;28岁的妻子杨开慧;28岁的儿子毛岸英;29岁的小弟毛泽覃;24岁的堂妹毛泽健;19岁的侄儿毛楚雄。
不仅如此,还有5位亲生子女有的不知去向,有的下落不明,有的过早夭折……
毛主席,他是一个平凡的父亲,因为他深深爱着他的儿子;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因为他的心里装着是千千万万的子民。让我们记住这样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记住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