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八单元老舍与《茶馆》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八年中,张怀书想方设法资助失学儿童的事,实在是罄竹难书,谁也说不清有多少。
B、该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机床制造业一些有实力的集团为向国外市场渗透,采取了更加咄咄逼人的收购策略。
C、随着贝克特等人的先后逝世,荒诞戏剧作为一个流派也渐渐偃旗息鼓了,但其创作成就和产生的影响依然存在。
D、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了12年之久。
答案:A
解析:罄竹难书:形容罪行之多,写也写不完。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诗论中有“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之语,其中的“元”“白”“郊”“岛”分别是指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孟郊和贾岛。
B.古代白话小说“三言”指《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由元代冯梦龙编辑;“二拍”指《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由明代凌蒙初编著。
C.自“五四”以来的戏剧创作中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20年代有郭沫若的《王昭君》,30年代有曹禺的《雷雨》,40年代有《白毛女》,50年代有老舍的《茶馆》。
D.司汤达是德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代表作是《红与黑》;契诃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有《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答案:B
解析:《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作者为明代冯梦龙。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的作家动辄与市场接轨,轻易认为“卖书比写书重要”,怎么指望他们沉潜静思,写出具有独特思想和情怀的优秀作品来呢?
B.老舍经典话剧《茶馆》将首次在我市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这出由濮存昕等众多大腕共同演绎的话剧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C.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D.智能运动手环为用户利用智能技术提供人性化的便捷服务,并且根据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操作习惯来满足其功能诉求和心理需求。
答案:A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病句辨析一般使用主干分析法和枝叶分析法,即从语法角度对句子成分进行分析找寻病因。分析可知,B项不合逻辑,“日前”是“以前”“几天前”的意思,不能与“正在”连用。C项成分残缺,“那些环境……”前应加上“对”。D项语序不当,“为用户”移到“提供”的前面。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赵树理很有幽默感。 。他写农村生活能体现出他的幽默感。比如说,他爱给他的小说里人物起外号:翻得高、糊涂涂、三仙姑,他抨击时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
A.赵树理的幽默同老舍的幽默不同。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幽默,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
B.老舍的幽默同赵树理的幽默不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而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
C.赵树理的幽默同老舍的幽默不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而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的幽默。
D.老舍的幽默同赵树理的幽默不同。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幽默,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
答案:C
解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此题可运用话题一致原则判断,A、D两项的句意着眼点在“老舍的幽默”,和文段后面的“他写农村生活……”衔接不上。B项前后的话题是“老舍的幽默”,和文段话题不同。
5.下面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 )
A.《离骚》——屈原——春秋 《阴谋与爱情》——席勒——德国
B.《喻世明言》——冯梦龙——明朝 《堂吉诃德》——塞万提斯——意大利
C.《老残游记》——刘鹗——清朝 《战争与和平》——阿·托尔斯泰——俄国
D.《四世同堂》——老舍——现代 《千只鹤》 ——川端康成——日本
答案:D
解析:A项屈原是战国时期的人,B项塞万提斯是西班牙人,C项《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
6.下列各组中,没有“语序不当”语病的一项是( )
A.现代自然科学,不是单单研究一个个现象,一个个事物,而是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B.要是一篇作品里的观点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C.我们通过赏析这篇散文,看到了老舍先生在他整个创作中,一贯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灵。
D.对于自己的路,我们在探索着,我们在判断着,我们在寻找着,我们在思考着。
答案:C
解析:A“现象”与“事物”换位 B“文字”放到“即使”之后 D应以“寻找”“判断”“探索”“思考”的顺序,组织句子。
7.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铁麦客”成群结队,不远千里进行跨区作业,用汗水和辛劳收获着丰收的喜悦,他们是麦收期间最忙碌的人。
B.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诸君为大学学士,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
C.小李总感觉自己比同桌小王有优势,这不,把月考卷放在一起研究,自己哪一科都比比皆是,明显强啊,他不由地得意起来。
D.经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楼市亏损局面得到改变,可见这种努力是卓有成效的。
答案:C
解析:“比比皆是”。比比: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并非“比一比,自己都正确”的意思。12题为课本中成语运用的考查。A “不远千里”(《故都的秋》)意为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顾或不怕路途遥远。B“责无旁贷”《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C“比比皆是”《动物游戏之谜》。D“卓有成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卓:卓越,高超。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8.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对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翻译标准,有学者 为:“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②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 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 ,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A.解释 偶然 妄自尊大 B.解读 偶然 夜郎自大
C.解释 偶尔 妄自尊大 D.解读 偶尔 夜郎自大
答案:C
解析:“解释”与“解读”一组词语的区别就在于两个不同的词素;“释”在对概念等做出诠释,而“读”多是对文字作主观认知上的处理;“偶然”和“偶尔”都含有“有时候、不经常”的意思,但“偶尔”常修饰动词,语境中修饰“飘落”,“偶然”常修饰名词;“妄自尊大”和“夜郎自大”都是“狂妄的自高自大”的意思,但是“夜郎自大”常以名词的性质出现,一般不作谓语,而“狂妄自大”作形容词,在语境中作谓语。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
B.这次外出比赛,我—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C.“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满堂灌”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转变。
D.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答案:A
解析:B歧义,“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有两种理解。C不合逻辑,“满堂灌”不是角色;D不合逻辑,去掉“不”,或把“避免”改为“使”。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半岛晨报记者在“清明”小长假期间走访众多楼盘发现,昔日喧嚣的售楼处变得门可罗雀,在部分商品房售楼处更是出现了销售人员数量超过看房者的现象。
B.今年是我省课改后的第三个高考,从《考试说明》来看,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将遵循以“平稳过渡”为原则,将体现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着重考查考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和审美能力。
C.选考内容中探究类的题,对于一些考生会觉得头疼,对此考生要注意审题训练,把握题的要求,一些信息,往往题干中会有暗示,因此,要注意表达的训练,要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免出现会说但说不出来。
D.中国古典诗词(特别是律诗和词)是一个有着严密体系的语言艺术系统,它涉及语言各个方面的知识。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才能真切了解古典诗词写作的难度和要求,才能更好地欣赏和掌握中国古典诗词。
答案:D
解析:A.“在部分商品房售楼处”无主语,去掉“在”。B.“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将遵循以‘平稳过渡’为原则”杂糅,“遵循”、“以……为”留一个。C.“对于一些考生会觉得头疼”主客体颠倒,“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和审美能力”语序问题,应是““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 ,水中藻、荇交横, 。
答案: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解析:本句要注意“庭”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2. 《记承天寺夜游》中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主旨句)
答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解析:本句要注意“柏”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3.《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 , 。念无与为乐者。
答案: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解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 。
答案: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解析:本句要注意“掣”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5.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用细节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 , 。
答案: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解析:本句要注意“簪”“搔”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到被子的两句是: , 。
答案: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解析:本句要注意“衾”“卧”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7.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能乐观向上的诗句是: , 。
答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解析:本句要注意“厦”“庇”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8.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 , !
答案: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解析:本句要注意“兀”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19.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 , 。
答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解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20.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 。
答案: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解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阅读题。
21.拓展阅读,回答下面问题。
(1)前辈作家大都在他们的青年时期,达到了自己的写作高峰。建国以后,前辈作家大都在盛年,或前点或后点都应是写作的丰收时期。他们的创作活动,若从经历的种种政治运动的精神看,可以说是从善如流。不过冷静下来想,觉得他它们后期的努力,极少超过前期的成就。
(2)老舍先生有个例外的壮举,那是话剧剧本《茶馆》。
(3)《茶馆》是他个人漫长创作生涯中的高峰,也是五六十年代剧作界的高峰,是前辈作家中少见的后期超过前期的高峰,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诸多艺术家通力合作,导演表演都上了高峰。这高峰那高峰,成了北京人艺的保留节目,老人艺的风格发挥极致的王牌剧目。因此,《茶馆》的出现,有一些个叫人思索的方面。
(4)比方说,这高峰那高峰的作品,却是全世界只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独家演出。据说,也有别的剧院剧团想演来着,都没有演成。那么这是“阳春白雪”了?可是北京人艺屡演不衰,不见得曲高和寡。
(5)随着“文化大革命”到来,这个戏当然是毒草。为资本家树碑立传也不够了,是为封资修唱挽歌,向新社会反攻倒算。既是挽歌,结尾中撒纸钱又唱又跳的一场,就成了“要害”,蝎子尾巴,黄蜂尾上针。主演王掌柜的于是之心中不安,“交代”问题道:《茶馆》原来没有这场戏,有回老舍向演员们征求意见,是于是之他提出来结尾秃了点儿,演到这里没事儿不好演了。老舍这才想出撒纸钱来的,不能全赖在人家身上。
(6)不久,老舍走进太平湖水中。传说打捞的人说,在湖底立着。《茶馆》也没有了“票房价值”,也立在太平湖中了。
(7)其实,《茶馆》第一次上演,正赶上大跃进,报上几乎没有捧场的文章。
(8)据说当年,有一天,北京人艺的几位艺术家,在老舍那里看见一个本子。老舍把一些还没有完成的东西与艺术家们商量。记得其中有一场戏极好,希望老舍写成一本剧本。这就是后来《茶馆》的第一幕。可是当年就传出来一句话,确实有这么一句话,老舍听了意见,说:“那就配合不上了。”
(9)五十年代的剧作,老舍在配合,配合婚姻法,配合选举代表,他是要宣传从“莫谈国事”到“参政议政”的。若照艺术家们的说法写下去,配合什么呢?
(10)现在看来,他那不少“配合上”的戏,都不能上演了,上演也没有观众了。偏偏这个“配合不上”的,还在舞台上放光彩。“那就配合不上了”这句话提出的问题,是最有琢磨头的事。
问题:(1)“可以说是从善如流”一句要说明的是(限在25字以内作答)
(2)“蝎子尾巴,黄蜂尾上针”这个比喻要说明的是什么?(限在35字以内作答)
(3)文中说“《茶馆》的出现,有好些个叫人思索的方面。”请你就本文内容,写出3个主要方面。
答案:(1)前辈作家盛年时期的作品大多是配合政治运动的。
(2)《茶馆》的结尾是证明它为封资修唱挽歌,向新社会反攻倒算的最恶毒的部分。
(3)①高峰作品为什么只有独家演出,而且屡演不衰,别的剧院剧团都演不成?②高峰作品为什么偏偏“配合不上”而到现在又大放光彩?③高峰作品当初为什么是毒草,而且连作者也被逼自杀?
括作品的主题
解析:(1)此题从原文“建国以后,前辈作家大都在盛年,或前点或后点都应是写作的丰收时期。他们的创作活动,若从经历的种种政治运动的精神看,”中可概括出答案。
(2)这句话是说话剧《茶馆》的结尾。把他比喻成蝎子尾巴,黄蜂尾上针,证明他的即将结束。
(3)原文“比方说,这高峰那高峰的作品,却是全世界只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独家演出。”偏偏这个“配合不上”的,还在舞台上放光彩。中可得出答案。
22.阅读下面的戏剧选段,完成文后各题。
常四爷 甭锁,我跑不了!
宋恩子 量你也跑不了!(对松二爷)你也走一趟,到堂上实话实说,没你的事!
(黄胖子同三五个人由后院过来。)
黄胖子 得啦,一天云雾散,算我没白跑腿!
松二爷 黄爷!黄爷!
黄胖子 (揉揉眼)谁呀?
松二爷 我!松二!您过来,给说句好话!
黄胖子 (看清)哟,宋爷,吴爷,二位爷办案哪?请吧。
松二爷 黄爷,帮帮忙,给美言两句!
黄胖子 官厅儿管不了的事,我管!官厅儿能管的事呀,我不便多嘴!(问大家)是不是?
众 对!
(宋恩子、吴祥子带着常四爷、松二爷往外走。)
松二爷 (对王利发)看着点我们的鸟笼子!
王利发 您放心,我给送到家里去!
(常四爷、松二爷、宋恩子、吴祥子同下。)
黄胖子 (唐铁嘴告以庞太监在此)哟,老爷在这儿哪?听说要安份儿家,我先给您道喜!
庞太监 等吃喜酒吧!
黄胖子 您赏脸!您赏脸!(下)
(乡妇端着空碗进来,往柜上放。小妞跟进来。)
小 妞 妈!我还饿!
王利发 唉!出去吧!
乡 妇 走吧,乖!
小 妞 不卖妞妞啦?妈!不卖啦?妈!
乡 妇 乖!(哭着,携小妞下)
(康六带着康顺子进来,立在柜台前。)
康 六 姑娘!顺子!爸爸不是人,是畜生!可你叫我怎办呢?你不找个吃饭的地方,
你饿死!我不弄到手几两银子,就得叫东家活活地打死!你呀,顺子,认命吧,积德吧!
康顺子 我,我……(说不出话来)
刘麻子 (跑过来)你们回来啦?点头啦?好!来见见总管!给总管磕头!
康顺子 我……(要晕倒)
康 六 (扶住女儿)顺子!顺子!
刘麻子 怎么啦?
康 六 又饿又气,昏过去了!顺子!顺子!
庞太监 我要活的,可不要死的! (静场。)
茶客甲 (正与茶客乙下象棋)将!你完啦!
注:本段选自老舍的戏剧《茶馆》,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常四爷是茶馆主顾,因一句“大清国要完了”而被捕入狱;刘麻子在剧中说媒拉纤;庞太监是慈禧太后身边红人,发财之后,想要娶老婆;康六是京郊贫农,养有一女,名为康顺子。宋恩子与吴祥子是老式特务。
问题:
(1)请概括故事内容并指出社会状况。
答案:通过常四爷被抓、庞太监买妻、乡下人卖女等反映了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下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2)老舍认为剧中人物对话应该是“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五语就勾画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说说作者是怎么表现出黄胖子的性格特征的。
答案:黄胖子对松二爷的请求不理不睬,对官厅儿却奉承有加,对庞太监又是请安又是道喜,特别是他的“官厅儿管不了的事,我管!官厅儿能管的事呀,我不便多嘴”彻底暴露了他欺软怕硬的流氓嘴脸。
(3)精彩的潜台词是老舍戏剧语言的又一突出特点。请说说课文结尾“将!你完啦!”的潜台词。
答案:清政府完了,清朝社会完了,这个时代灭亡了。
作品的形象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模式为:通过……内容,表现了……。选段中主要写了常四爷被抓、庞太监买妻、乡下人卖女这几件事,从这几件事中,主要反映了封建势力的压迫下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2)本题考查人物的形象。题干问的是“作者是怎么表现出黄胖子的性格特征的”,应到文中找到“黄胖子”的言行举止,然后进行概括。松二爷喊他的时候,他不理睬,却对另两个人说“哟,宋爷,吴爷,二位爷办案哪?请吧”,当松二爷再次让他美言几句的时候,他说“官厅儿管不了的事,我管!官厅儿能管的事呀,我不便多嘴!(问大家)是不是”,对庞太监又是请安又是道喜,从中可以看出他欺软怕硬的本质。
(3)潜台词是指隐藏在台词背后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潜藏在台词背后的人物的思想、愿望和目的,是台词的真实含意。潜台词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人物潜在的心理动机和真正的话语目的,从而引发某种深层的心理交锋,形成剧本内在的戏剧性。品读潜台词,可以透过人物的表层语言,挖掘出人物隐藏在灵魂深处的珍品或污垢,从而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鉴赏潜台词的方法如下:抓关键词,“你”“完了”;抓关键句(前后反复句,双关句,话题突转句,话题相同表达各异的句子。
五、语言文字运用。
23.下面是老舍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书赠一位作家的嵌字联,你知道这幅对联是写给谁的吗?试说说这幅对联的含义。
云水巴山雨,文章金石声。
答案:巴金先生。上联点化唐人诗句“共话巴山夜雨时”,暗喻巴老为蜀中奇才;下联赞颂巴老的文章激情澎湃,犹如“金石”之声,定然会饮誉海内外。
解析:嵌字联的意思就是对联中有作家的名字,很明显是巴金先生。对联的含义就是要写出此对联所表达的意味,即写对联的人要表达什么,一般不外乎赞颂。那么上联巴山位于川陕交界地带,可算作蜀中,化用李商隐的诗句赞其才。下联,金石之声,用来赞颂文章好。
24.老舍、曹文轩、余秋雨等是中小学生最喜爱的作家。仿照对余秋雨的评介示例,选择老舍或曹文轩,以第二人称写一段评介。要求:70字左右。
示例:
余秋雨:
一生文化苦旅行无疆,寻觅中华笛声叹千年。你用创造文化的历史而载入历史。你用自己的努力唤起了更多的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温情和敬意。
答案:曹文轩
你唤醒了多少人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你引起了多少孩子对未来世界的翩翩遐想。你为家长和孩子,也为老师和学生搭建了一座情感共鸣的心灵桥梁。
解析:从老舍、曹文轩二人当中选择一位,来进行仿写。题目要求是第二人称。仿句中暗含的条件是用他们的作品及影响来进行评价。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修改。(不得改变原意)
有个戏,写国民党统治时期,两位小学教师谈话。一个说:“看这群孩子多可怜,个个面如菜色!”老舍先生认为可以改得更通俗些;又说,假如把这句话再改一下,不仅让观众听得懂,还会引导他们去想,就更有力量了。
(1)看这群孩子多可怜,个个面如菜色
更通俗些,可改为:
答案:看看孩子们多可怜,个个面黄肌瘦;
(2)看这群孩子多可怜,个个面如菜色
通俗,又能让人产生联想,可改为:
答案:看看孩子们的脸。
解析:要让读者去想,就不要明确表述,给读者留出想象空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12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