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二单元综合质量检测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在浩瀚的世界文学宝库里,有许多光芒璀璨的传世佳作,犹如一座五彩缤纷的百花园。让我们漫步世界名著百花园,共赴一场“外国文学名著交流会”吧。
任务一:字词识记
一、按要求将下面的活动导语补充完整。(7分)
Shūjí( )是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有没有一本书让你魂牵梦yíng,久久难忘 有没有一本书陪你度过wúliáo( )而漫长的时光 从书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在面临kùnjìng( )时保持lǐzhì( );从书中,我们明白了“塞翁失马,yānzhīfēifú( )”的道理。让我们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1.认真拼读,准确书写,将括号里的内容补充完整。(5分)
2.根据字典中的释义,“魂牵梦yíng”的yíng应该选哪一项 ( )(2分)
二、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6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挑剔(tì) 缺乏(fá) 借贷(dài) 日晷(chǔ)
B.褴褛(lǚ) 野蛮(mán) 头晕目眩(xuán) 铁锨(xīn)
C.叛乱(pàn) 藤蔓(wàn) 畜养(xù) 记事簿(bù)
D.侵袭(xí) 防御(xiè) 栅栏(zhà) 刨坑(páo)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倾履 流落 僵绳 恐惧 B.处境 荒无 寂寞 凄凉
C.控制 宴会 抛弃 深重 D.倒楣 忧伤 吹嘘 宽慰
3.下面的读后感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有的人心平气和,认为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有的人跃跃欲试,想要大展拳脚。
A.前所未有 B.心平气和 C.无济于事 D.跃跃欲试
任务二:句子鉴赏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3分)
1.填入句子中横线处的格言或谚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________”爷爷语重心长地告诫我,“读书不能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A.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C.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B.他那亲切的话语、慈祥的面容,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C.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D.《骑鹅旅行记》中的小男孩尼尔斯顽皮透顶,特别喜欢虐待小动物,结果被小狐仙变成了拇指般大的小人儿。
3.对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2分)
A.汤姆的脸立刻变得煞白。(神态描写)
B.这时猫突然一跃,径直朝他扑了过去,把他扑倒在地,跳到他身上。(动作描写)
C.“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语言描写)
D.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外貌描写)
4.但我必须接受这种生活,并且一天一天过下去。(改为双重否定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仿写一个表示“惊喜”或“悲痛”的句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方法交流
四、下列关于阅读名著的方法,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读名著时,可以在页面的空白处随时写下自己的感触。
B.读到特别喜欢的段落,可以摘抄在笔记本中,并把页码标注出来。
C.遇到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可以不管人物关系,往下读就行了。
D.读完整本书以后,可以写出全书的结构,以及作者在书中想要表达的一些想法。
五、请根据《鲁滨逊漂流记》的相关内容,制作阅读记录卡。(10分)
任务四:名著赏读
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课内阅读。(14分)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再花上更长的时间把它们运回家。也就是说,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我最初用一根很沉的木棒打桩,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但是,我既然不得不干这活儿,又有的是时间,有什么必要介意呢 这活儿要是干完了的话,除了在岛上转悠,寻找吃的以外,那我也没有其他的事可干了。
1.新考法·思维领域出选段的中心句,并概括所列举的事例,完成思维导图。(7分)
2.下列对选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鲁滨逊布置好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住所花费时间很长,说明他对住所的布置很用心。
B.鲁滨逊之所以花费很多时间和力气,主要原因是小岛上没有合适的工具。
C.从“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鲁滨逊的无奈与厌烦。
3.对于这么吃力的工作,鲁滨逊是怎么想的 这体现了他怎样的心态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课外阅读。(18分)
老人与海(梗概)
圣地亚哥是个老渔夫,有一段时间,他独自乘小船打鱼,接连打了84天,但一条鱼也没有捕到。本来一个叫马诺林的男孩子跟他在一起,可是日子一久,马诺林的父母认为老人的运气不好,便吩咐孩子搭另一条船出海。孩子每次见到老人空船而归,总要帮他拿东西。老人和孩子相约第二天,就是第85天一早一起出海。当晚老人做了个梦,梦见了自己少年当水手时远航非洲见到的在沙滩上嬉戏的狮子。
醒后他去叫醒孩子,两人分乘两条船,出港后驶向各自选择的海面。天还没有亮,老人已经放下鱼饵。后来,他看见露出水面的一根绿色竿子快速沉入水中,他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着钓丝。他断定这是一条大鱼。这激起了他要向它挑战的决心。老人先松开钓丝,然后大喝一声,收拢钓丝,但鱼并不肯屈服,老人把钓丝背在脊梁上,但是作用不大。为了能坚持下去,他不断地和鱼、乌、大海对话,不断地回忆往事。老人发现右手流血了。过了一会儿,他的左手又抽起筋来,但他仍竭力坚持。正在这时,钓丝慢慢升起来,大鱼终于露出水面,它比他的船还大。老人和大鱼搏斗了两天一夜,累得头昏眼花,但他仍紧紧拉着钓丝。当鱼游到他身边时,他把钓丝踩在脚下,然后把鱼叉扎进鱼身。鱼仰身朝天,终于死去了。
老人把大鱼绑在船边胜利返航。一个多小时后,鲨鱼出现了————(译文A:鲨鱼的来袭并不偶然。它是从深水里游上来的,因为像黑云一般的鱼血沉积下来,散布在一英里深的海里。)老人把鱼叉准备好,用绳子系住。待鲨鱼逼近船尾去咬大鱼的尾巴时,他用鱼叉和刀杀死了两条来犯的鲨鱼,但在随后的搏斗中,刀折断了,他又改用短棍。半夜时,鲨鱼成群结队涌来,他已无法对付它们了。但老人坚持搏斗,甚至把船舵都打断了,可惜最后鲨鱼还是吃光了他捕获的大鱼 当船驶进小港时,人们看见船旁硕大的鱼骨。望着那副骨架,老人自问是什么打败了他,结论是“什么都不是,是我出海太远了”。
第二天,孩子来看望老人,老人醒来后,孩子给他端了一杯咖啡,两人相约过几天一起去打鱼。孩子离去后,老人睡着了,他又梦见了非洲的狮子。(有删改)
1.根据梗概内容,照样子将小标题补充完整。(6分)
2.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狮子为百兽之王,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写了老人梦见狮子,这从侧面衬托了老人遭厄运却从不灰心,并不断进取的精神。
B.第2自然段中的加点部分写出了老人与大鱼搏斗时的艰难。
C.画“﹏”的句子中,老人认为自己之所以被打败,是因为他出海太远,路途疲劳,才使大鱼仅剩一副骨架,这是他为自己找的借口。
3.联系文中的情节,说说老人是个怎样的人。(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一篇外国作品在不同译者笔下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读文中译文A的内容,对比下面的译文B,你更喜欢哪种翻译 说说理由。(4分)
译文B:这条鲨鱼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那一大片暗红的血朝一英里深的海里下沉并扩散的时候,它从水底深处上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五:故事分享
八、习作表达。(30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它让我们的生活丰盈而充实,请选择一本你最喜欢的名著,回忆相关内容,以梗概的形式推荐给其他同学。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注意做到故事完整、脉络清楚、语言精练、表达连贯;③结合书中的情景和自己的生活写感悟;④不少于450字。
第3页,共4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4页,共4页
第1页,共4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页,共4页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一、1.书籍无聊困境理智焉知非福2.C
二、1.C
2.C
3.B
三、1.A
2.D
3.C
4.但我不得不接受这种生活,并且一天一天过下去。
5.示例:看着母亲为了自己而四处奔波的身影,他心如刀割。
四、C
五、①丹尼尔·笛福
②机智勇敢、冷静理性、顽强奋斗、积极乐观
③建房定居驯养牲畜、种植粮食解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④示例: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坚持不懈,要有勇于探索和自我拯救的精神。
六、1.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
①一年
②尖桩或圆桩很沉,打桩很费劲。
③需要花很长时间砍下木材,进行加工再运回家。
2.B
3.鲁滨逊认为自己必须干这些活儿,而且有的是时间,麻烦一点算不了什么。这体现了鲁滨逊冷静理性、积极乐观的心态。
七、1.示例:遇到大鱼,奋力搏斗遇到鲨鱼,大鱼被吃
2.C
3.老人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但他仍未丧失信心,这表明他是一个坚强、乐观的人;面对大鱼和鲨鱼,老人没有胆怯,而是勇敢地与其搏斗,并竭力坚持,这表明他是一个勇敢且具有坚持不懈精神的人。
4.示例:我更喜欢译文A。因为译文A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鱼血”比作“黑云”,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另外,译文A用词简洁,意思表达更加清晰。
八、思路点拨:
本次习作要求写名著的梗概,写梗概的基本要求是用简洁的语言让读者清楚地了解书的大意。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和脉络,保留主要人物所做的与故事情节发展相关的事情,删去与主要情节关系不大的内容;其次要适当保留次要情节,保证情节连贯,语言尽量简洁;最后对语言进行加工,用叙述性语言来介绍。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