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检测卷【古诗词诵读】【A3排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检测卷【古诗词诵读】【A3排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0 09:05:55

文档简介

期末专项测试卷【古诗词诵读】参考答案
一、jī fēi zhuàn yù
二、1.C2.B3.B4.C
5.D6.D7.B8.C
三、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劝君更尽一杯酒千万和春住天下谁人不识君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四、1.杜甫王维
2.君看一叶舟江船火独明不知秋思落谁家牧童遥指杏花村
3.①出惊山鸟②明松间照③江清近人④床前明光⑤小时不识
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五、1.溪水西流门前流水尚能西
2.山下兰芽短浸溪萧萧暮雨子规啼
3.C
4.B
六、1.C
2.示例一:阴云密布,野外一片漆黑,唯独江船上的灯火明亮可见。示例二: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
3.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示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D
七、例文略。/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期末专项复习检测卷【古诗词诵读】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中华经典古诗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同学们,经过六年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词,让我们来举行一次校园诗词大赛,一展你的风采吧。
第一关:读准大赛开场白
一、给加点字注音,完成“校园诗词大赛”的导入环节。(8分)
诗词是人们表达情感的载体。阅读诗词,我们感受到“应怜屐( )齿印苍苔,小扣柴扉( )久不开”的遗憾,理解了“百啭( )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的无奈,体会到“今我来思,雨( )雪霏霏”的悲哀……人们的情感,借助一行行诗词句,跨越千年,流进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在诗词大赛中一起感悟古诗词的美吧!
第二关:古诗词积累关
二、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16分)
1.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雨雪霏霏(指下雪) B.应怜屐齿印苍苔(大概,表示猜测)
C.当春乃发生(事件开始) D.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恭敬地送上)
2.下列各项中,“处”字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C.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D.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3.下列诗词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B.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C.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下列选项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唐—李贺—诗佛
B.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杜牧—诗史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诗圣
D.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唐—范仲淹—唐宋八大家之一
5.下列诗句中没有蕴含哲理的一项是( )
A.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6.对下列诗词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设问、比喻) B.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拟人)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比喻) 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对偶)
7.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②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③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A.③④②① B.③②④①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黄庭坚的《清平乐》是一首惜春词,表现了作者惜春的心情。
B.苏轼的《浣溪沙》一词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C.《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宋代词人王观写的,这首词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D.《采薇(节选)》选自《诗经·小雅》,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三.根据语境填写诗词句。(15分)
1.当我独自一人身在异乡,想念故乡时,看着月亮,我不禁吟诵起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前来祝贺,爷爷高兴之余,感慨自己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我赶紧用苏轼《浣溪沙》中的词句来宽慰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南水乡,风光旖旎。看,江面上波光闪闪,像美人流动的眼波,江边的山层层叠叠,如美人蹙起的眉毛,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啊!
4.一切新生的美好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正如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言。
5.同样是送别,王维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抒发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王观用词句“若到江南赶上春,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友人的深切祝福;高适则用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来激励友人。
6.临近毕业之际,我要感谢我的老师,是你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培育,才有今天知书达理的我;我要感谢我的小伙伴们,虽然我们即将各奔东西,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会用我的努力作为对你们的报答。
四、按要求答题。(13分)
1.根据谜面猜诗人,在横线上填写诗人的名字。(2分)
谜面: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谜底:_________
谜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谜底:________
2.从下面的“九宫格”和“十二宫格”中分别识别出一句古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3.请根据提示,将“飞花令”补充完整。(5分)
4.感受4.感受下面的画所描绘的意境,回忆你学过的古诗,为它题一首诗。(2分)
第三关:古诗词鉴赏关
五、课内阅读。(8分)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浣溪沙》这首词前有一段小序,读小序我们可以知道以下信息:
苏轼游览了蕲水清泉寺,此地景物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小序为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作了铺垫。(2分)
2.这首词写的是暮春时节的景象,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看出来。(2分)
3.下列名句所表达的思想与本词下阕最相近的一项是( )(2分)
A.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B.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C.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D.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萧萧暮雨子规啼”写黄昏时萧萧的雨声中夹杂着杜鹃的啼叫声,突出了环境的清幽。
B.词的下阕转入抒怀,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而叹息。
C.全词情景交融,清新淡雅的景致,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哲理的抒情,表现了词人乐观、豪迈的情怀。
D.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主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从写景到抒怀,运笔流畅自如,用典自然无痕。
六、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完成练习。(10分)
【注释】①草木深:指人烟稀少。②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③抵:值,相当。④浑:简直。⑤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国破山河在(陷落)B.花重锦官城(沉重)
C.晓看红湿处(明白,了解)D.白头搔更短(用手指轻轻地抓)
2.任选一首诗,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现在多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两句诗来赞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像这样的诗句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人在写这两首诗时的心情完全不同,《春夜喜雨》为“喜”,《春望》为“悲”。
B.《春夜喜雨》这首诗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
C.《春望》这首诗将家与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内涵上较《春夜喜雨》更广阔。
D.《春夜喜雨》中,诗人借助对春雨的描写,表达自己对美丽春景的喜爱之情;《春望》中,诗人则通过描写国都萧瑟的春景,抒发自己对家乡春天美景的怀念和向往之情。
第四关:诗词感悟习作关
七、习作表达。(30分)
“腹有诗书气自华”,欣赏古诗词中的那些美好的句子,能让我们产生无穷的想象,获得生活的启迪,感悟人生的真谛。请选择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词,自选主题,自拟题目,写一写你从诗词中感受到的美或者获得的启发,不少于450字。
第3页,共4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4页,共4页
第1页,共4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页,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