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A3+A4+精品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A3+A4+精品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3-21 20:55:03

文档简介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航母的船体是由钢铁制成的,实心的钢铁在水中是下沉的,但通过改变( ),使其在水中受到的( )增大了,这样船体就能漂浮在水面上。
2.船的( )与船只体积的大小有关,相同重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 ),船的载重量越大。
3.手按压漂浮在水面上的船型橡皮泥,会感到有一个( )的力,这就是船形橡皮泥在水中受到的( )。
4.潜艇是能够在水下航行的船,它通过调节自身的( )和( )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
5.独木舟和竹筏的材料是来自大自然,竹筏比独木舟( )更好,但( )要差一些。
6.在制作我们的小船时,一般都会经历:问题、设计、( )、( )、完善的过程。
7.独木舟一般靠( )作为动力;轮船等大型船只靠( )等作为动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8.竹筏与独木舟相比,其优势在于( )。
A.稳定且装载货物多 B.制作简单 C.用料少
9.利用圆木条制作一个独木舟,我们发现独木舟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
A.稳定性差 B.不能载重 C.不能漂浮
10.《曹冲称象》的故事中,聪明的曹冲是利用( )来解决大象的称重问题的。
A.大秤 B.浮力 C.重力
11.在下列3个“增加船的载重量”的想法中,最合理的是( )。
A.增大船的排水量 B.增大船的质量 C.增大重物的质量
12.如图所示,在甲、乙两块木板上拉动同一辆小车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显示的读数不相同。此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哪项因素?( )
A.拉力大小 B.物体重量 C.接触面光滑程度
13.原本直行的动力船模型,若将船舵向左偏转,那么船会( )。
A.向右转弯 B.向左转弯 C.保持直行
14.我们在制作小船模型时,首先要做的是( )。
A.讨论制作方案 B.准备材料 C.寻找测试环境
15.设计游船时要尽可能减少水的阻力,因此最需要考虑( )。
A.船的动力系统 B.船首形状 C.船体大小
16.在用弹珠模拟货物时,发现弹珠容易往一边倾斜导致小船侧翻,下列哪项措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A.减轻船的重量 B.划分多个船舱 C.减小船的体积
17.小红给三艘相同的小船安装了不同动力,在无风水域行驶最远的是( )。
A.小水轮船 B.水轮风帆船 C.电动风帆船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8.“蛟龙”号和“嫦娥”号探测器都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潜水器。( )
19.万吨轮船能够浮在海面上,是因为它是用木材做的。( )
20.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沉的材料不可以造船。( )
21.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 )
22.为了使轮船能运载更多货物,常用的方法是用把船造的更结实。( )
23.流线型船可以减小水对船的阻力,在水中行驶得更快。( )
24.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要画出船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
25.制作小船的过程中,报废的材料不需要计入造船的总造价。( )
四、连线题(共10分)
26.将下列船只与其动力方式连线。
独木舟
航母 人力
电动风扇船 核动力
帆船 风力
蒸汽船 蒸汽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7.请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鱼是怎样在水里上下随意游行的。
28.设计我们的小船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六、实验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9.研究船的形状和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的关系。如图分别选择尖形和方形的船,将它们放在水面上相同的起点,同时松开,观察它们行驶到终点的快慢。
(1)船在行驶中的动力实际上来自垫圈受到的( )。
(2)为了公平,两艘船连接的棉线尾端要绑上( )的垫子。
(3)实验结果是( )(填“尖形”或“方形”)船行驶得更快。
七、综合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0.船舶,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运输工具。据考证,我国的造船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2500年,我国就制造了舟楫,成为世界上造船航海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航空母舰的国家,已拥有辽宁舰、山东舰以及福建舰共三艘航空母舰。早在宋代,我国的船舶建造工匠们就发明了龙骨结构。龙骨结构是船底中线处从首至尾贯通底部全长的纵向连续构件。其主要作用是用一种坚硬的材料贯通整个船体,实现有效支撑船身,使船只更加坚固稳定,同时吃水深,抗御风浪能力十分强。我国古代船舶的龙骨结构是造船业中的一项重大发明,对世界船舶结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船舶的龙骨结构, 有利于提高船舶的( )。
A.装载能力 B.抗风浪能力 C.续航能力
(2)2022年6月17日福建舰下水亮相,主体结构为钢铁制成。经过改造的钢铁能浮在水面上,这主要是因为改变了( )。
A.钢铁的体积 B.钢铁的重量 C.钢铁的颜色
(3)能让船舶保持一定方向的是( )。
A.桨 B.舵 C.锚
(4)下列方法能有效增加船舶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的是( )。
A.增加船底宽度 B.增加船舷高度 C.增加船身重量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3页 共4页 ◎ 第4页 共4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1. 形状 浮力
2. 载重量 大
3. 向上 浮力
4. 重力 浮力
5. 稳定性 防水性
6. 建造 测试
7. 人力 燃料
8.A
9.A
10.B
11.A
12.B
13.B
14.A
15.B
16.B
17.C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鱼通过调节体内的鳔来在水中上下游动。
28.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
29.(1)重力(2)同样多(3)尖形
30.(1)B(2)A(3)B(4)A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航母的船体是由钢铁制成的,实心的钢铁在水中是下沉的,但通过改变 ,使其在水中受到的 增大了,这样船体就能漂浮在水面上。
【答案】 形状 浮力
【详解】物体水中的沉浮决定于物体本身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大小,物体重力大于浮力,物体会沉在水底;物体重力小于浮力,物体会在水中漂浮;物体重力等于浮力,物体会在水中悬浮。航母的船体是由钢铁制成的,实心的钢铁在水中是下沉的,但通过改变形状,使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这样船体就能漂浮在水面上。
2.船的 与船只体积的大小有关,相同重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 ,船的载重量越大。
【答案】 载重量 大
【详解】一般来说,船的体积(容积)越大,排开水的体积就越大,载重量也就越大。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3.手按压漂浮在水面上的船型橡皮泥,会感到有一个 的力,这就是船形橡皮泥在水中受到的 。
【答案】 向上 浮力
【详解】把小船或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4.潜艇是能够在水下航行的船,它通过调节自身的( )和( )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
【答案】 重力 浮力
【详解】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是因为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让潜水艇上浮的方法是排空压载舱,让潜水艇下沉的方法是用水灌满压载舱。这是因为当物体的体积不变时,物体越轻,越容易上浮;物体越重,越容易下沉,可知潜水艇是通过调节自身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的。
5.独木舟和竹筏的材料是来自大自然,竹筏比独木舟( )更好,但( )要差一些。
【答案】 稳定性 防水性
【详解】独木舟和竹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在船舶发展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独木舟和竹筏的材料是来自大自然,独木舟底面积小,载重量小,容易侧翻;竹筏底面积大,载重量大,不容易侧翻。竹筏比独木舟稳定性好,不易侧翻;但是竹筏比独木舟防水性要差一些。
6.在制作我们的小船时,一般都会经历:问题、设计、 、 、完善的过程。
【答案】 建造 测试
【详解】设计制作小船时,通常经历五个环节,依次是:明确问题→设计图纸→建造小船→测试小船→改进完善小船。其中,设计是最重要的部分。
7.独木舟一般靠( )作为动力;轮船等大型船只靠( )等作为动力。
【答案】 人力 燃料
【详解】独木舟通常由人用桨划动,因此其动力来源是人力。轮船等大型船只则依靠燃料(如柴油、重油等)驱动发动机产生动力。
二、选择题
8.竹筏与独木舟相比,其优势在于( )。
A.稳定且装载货物多 B.制作简单 C.用料少
【答案】A
【详解】空心的竹竿在水中漂浮能力强,把一些竹竿紧密并排平铺扎牢固做成竹筏,能浮在水面且可以承载一些货物。竹筏通过加大船体、增加底面积,比独木舟更稳定,装载的货物也更多;竹筏弥补了独木舟的部分不足,缺点是易浸水。
9.利用圆木条制作一个独木舟,我们发现独木舟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
A.稳定性差 B.不能载重 C.不能漂浮
【答案】A
【详解】独木舟,又称独木船,是用一根木头制成的船,是船舶的“先祖“,是最早的船舶。独木舟船体小,底面积小,所以其在水中的稳定性差,容易发生侧翻。但是独木舟是利用轻质材料制成的,容易漂浮。由于体积小,载重量小,但是也能载重。故A正确。
10.《曹冲称象》的故事中,聪明的曹冲是利用( )来解决大象的称重问题的。
A.大秤 B.浮力 C.重力
【答案】B
【详解】《曹冲称象》的故事中,聪明的曹冲是利用浮力来解决大象的称重问题的。曹冲将大象放在船上,船排开水的重力等于大象加上船的重力。之后又放入石头,石头和船的重力等于大象和船所受的重力时,因为它们都在水中漂浮,重力等于所受浮力,所以石头的重量与大象的重量相等。可见聪明的曹冲利用船上的石头与大象受到的浮力相等,从而得出了大象的质量就等于石头的质量。
11.在下列3个“增加船的载重量”的想法中,最合理的是( )。
A.增大船的排水量 B.增大船的质量 C.增大重物的质量
【答案】A
【详解】船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水的重量。要增加船的载重量,最合理的方法是增大船的排水量,这样可以增加浮力,从而承载更多的重量。因此,选项A最合理。选项B和C都不能直接增加船的载重量。
12.如图所示,在甲、乙两块木板上拉动同一辆小车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显示的读数不相同。此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哪项因素?( )
A.拉力大小 B.物体重量 C.接触面光滑程度
【答案】B
【详解】由题可知,两块木板的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是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显示的读数不相同,那么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与拉力是无关的。物体的重量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的重量越轻,摩擦力越小。此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与物体重量的关系,所以B符合题意。
13.原本直行的动力船模型,若将船舵向左偏转,那么船会( )。
A.向右转弯 B.向左转弯 C.保持直行
【答案】B
【详解】船舵的方向控制船的行驶方向,通过实验可知:船舵的方向与船的行驶方向相同,本题选B。
14.我们在制作小船模型时,首先要做的是( )。
A.讨论制作方案 B.准备材料 C.寻找测试环境
【答案】A
【详解】在制作小船模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制作的具体步骤和方法,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后续的准备材料和制作过程。因此,讨论制作方案是第一步。
15.设计游船时要尽可能减少水的阻力,因此最需要考虑( )。
A.船的动力系统 B.船首形状 C.船体大小
【答案】B
【详解】船首形状不同的船受到水的阻力是不同的。尖形船首的船在水中行驶得快,可以减小水对船的阻力。设计游船时要尽可能减少水的阻力,因此最需要考虑 船首形状。
16.在用弹珠模拟货物时,发现弹珠容易往一边倾斜导致小船侧翻,下列哪项措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A.减轻船的重量 B.划分多个船舱 C.减小船的体积
【答案】B
【详解】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为了提高船的稳定性可以把船舱分隔开或增加船的底面积。弹珠滚动容易导致船侧翻,所以划分多个船舱装载弹珠,弹珠因为空间缩小不容易滚动,从而船不容易侧翻。
17.小红给三艘相同的小船安装了不同动力,在无风水域行驶最远的是( )。
A.小水轮船 B.水轮风帆船 C.电动风帆船
【答案】C
【详解】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随着船的体积越来越大,人力已经无法满足大船航行所需要的动力了。于是,人们逐步探索出了让船行驶的新方法,给船装上了新的动力。电动风轮、蒸推进装置、风帆都适合我们用来制作成船的动力。分析题意可知,在无风水域行驶最远的是电动风帆船。
三、判断题
18.“蛟龙”号和“嫦娥”号探测器都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潜水器。( )
【答案】×
【详解】“蛟龙”号是一艘由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它是当时世界上下潜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已经在海底7000米深处进行过载人探索。“嫦娥”号探测器都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探月卫星。
19.万吨轮船能够浮在海面上,是因为它是用木材做的。( )
【答案】×
【详解】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铁块在水中是沉的,但钢铁制造的船能浮在水面,是因为做成船形,增大了体积,受到的浮力也增大。万吨轮船都是由钢铁做的,不是用木材做的,钢铁做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别的大。故题目说法错误。
20.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沉的材料不可以造船。( )
【答案】×
【详解】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沉的材料也可以造船,比如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形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21.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 )
【答案】×
【详解】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根据对浮力的认识,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同,那么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也是相同的。
22.为了使轮船能运载更多货物,常用的方法是用把船造的更结实。( )
【答案】×
【详解】船的载重量是船舶装载货物重量的能力,是判断船运载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船的载重量等于总排水量减去空船重量。船的载重量与它的体积有关系,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所以增大轮船的体积,可以使轮船能运载更多的货物。
故题干说法错误。
23.流线型船可以减小水对船的阻力,在水中行驶得更快。( )
【答案】√
【详解】船在水中行驶时,会受到水的阻力,流线形船首的船可以减小水对船的阻力,在水中行驶得快。
24.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要画出船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
【答案】√
【详解】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制订方案,在明确的任务驱动下开始方案设计,综合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画出船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方便后期讨论设计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题干说法正确。
25.制作小船的过程中,报废的材料不需要计入造船的总造价。( )
【答案】×
【详解】我们在制造小船时,不仅考虑船的材料、设计好草图、小船的形状,还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成本等因素。制作小船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制作成本,所以报废的材料需要计入造船的总造价。
四、连线题
26.将下列船只与其动力方式连线。
独木舟
航母 人力
电动风扇船 核动力
帆船 风力
蒸汽船 蒸汽
【答案】
【详解】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随着船的体积越来越大,人力已经无法满足大船航行所需要的动力了。于是,人们逐步探索出了让船行驶的新方法,给船装上了新的动力。独木舟使用的是人力;航母使用的是核动力;电动风扇船和帆船使用的都是风力;蒸汽船使用的动力是蒸气。
五、简答题
27.请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鱼是怎样在水里上下随意游行的。
【答案】鱼通过调节体内的鳔来在水中上下游动。
【详解】鱼体内有一个充满气体的鳔(也称为鱼鳔或浮囊),它可以调节鱼的浮力。当鱼想上升时,鳔内的气体量增加,鱼的密度减小,浮力增大,鱼就会上升;当鱼想下降时,鳔内的气体量减少,鱼的密度增大,浮力减小,鱼就会下沉。通过这种方式,鱼能够在水中自由地上下游动。
28.设计我们的小船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
【详解】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要经历反复实验和不断改进的过程。制造一艘小船时,在重量相同的材料中选择体积大的,在体积相同的材料中选择重量轻的,还要把船尽量造得大些。要制作出一般理想的小船,我们不仅需要考虑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和动力系统,还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等因素。
六、实验题
用同一张铝箔做实验。实验一:先把铝箔折叠成小块放水上,发现铝箔慢慢沉入水底。实验二:将其打开折成小船放水上,发现铝箔浮在水面上。
29.从实验一到实验二的过程中,铝箔受到的重力( )。
A.变大了 B.变小了 C.没有变
30.从实验一到实验二的过程中,铝箔受到的浮力( )。
A.变大了 B.变小了 C.没有变
【答案】29.C 30.A
【解析】29.重力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同一张铝箔的质量没有改变,因此重力也没有改变。
30.浮力是由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决定的。将铝箔折成小船后,排开的水的体积增大,因此浮力变大了。
七、综合题
31.船舶,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运输工具。据考证,我国的造船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2500年,我国就制造了舟楫,成为世界上造船航海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航空母舰的国家,已拥有辽宁舰、山东舰以及福建舰共三艘航空母舰。早在宋代,我国的船舶建造工匠们就发明了龙骨结构。龙骨结构是船底中线处从首至尾贯通底部全长的纵向连续构件。其主要作用是用一种坚硬的材料贯通整个船体,实现有效支撑船身,使船只更加坚固稳定,同时吃水深,抗御风浪能力十分强。我国古代船舶的龙骨结构是造船业中的一项重大发明,对世界船舶结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船舶的龙骨结构, 有利于提高船舶的( )。
A.装载能力 B.抗风浪能力 C.续航能力
(2)2022年6月17日福建舰下水亮相,主体结构为钢铁制成。经过改造的钢铁能浮在水面上,这主要是因为改变了( )。
A.钢铁的体积 B.钢铁的重量 C.钢铁的颜色
(3)能让船舶保持一定方向的是( )。
A.桨 B.舵 C.锚
(4)下列方法能有效增加船舶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的是( )。
A.增加船底宽度 B.增加船舷高度 C.增加船身重量
【答案】(1)B
(2)A
(3)B
(4)A
【详解】(1)我国在宋代就发明了龙骨结构。船底的龙骨结构,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不但能使船更加坚固,而且使其抗御风浪的能力大大增强,对世界船舶结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改变了钢铁的体积,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受到水的浮力增大,因此,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
(3)小船在行驶中容易偏离方向,小船很难保持一定的方向, 可以安装船舵来控制船只行驶方向。
(4)船在行驶中,稳定性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为了提高船的稳定性可以把船舱分隔开或增加船的底面积。所以增加船底宽度,能提高船舶稳定性。增加船舷高度和增加船身重量都与船的稳定性无关。
试卷第2页,共8页
试卷第1页,共8页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航母的船体是由钢铁制成的,实心的钢铁在水中是下沉的,但通过改变( ),使其在水中受到的( )增大了,这样船体就能漂浮在水面上。
2.船的( )与船只体积的大小有关,相同重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 ),船的载重量越大。
3.手按压漂浮在水面上的船型橡皮泥,会感到有一个( )的力,这就是船形橡皮泥在水中受到的( )。
4.潜艇是能够在水下航行的船,它通过调节自身的( )和( )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
5.独木舟和竹筏的材料是来自大自然,竹筏比独木舟( )更好,但( )要差一些。
6.在制作我们的小船时,一般都会经历:问题、设计、( )、( )、完善的过程。
7.独木舟一般靠( )作为动力;轮船等大型船只靠( )等作为动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8.竹筏与独木舟相比,其优势在于( )。
A.稳定且装载货物多 B.制作简单 C.用料少
9.利用圆木条制作一个独木舟,我们发现独木舟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
A.稳定性差 B.不能载重 C.不能漂浮
10.《曹冲称象》的故事中,聪明的曹冲是利用( )来解决大象的称重问题的。
A.大秤 B.浮力 C.重力
11.在下列3个“增加船的载重量”的想法中,最合理的是( )。
A.增大船的排水量 B.增大船的质量 C.增大重物的质量
12.如图所示,在甲、乙两块木板上拉动同一辆小车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显示的读数不相同。此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哪项因素?( )
A.拉力大小 B.物体重量 C.接触面光滑程度
13.原本直行的动力船模型,若将船舵向左偏转,那么船会( )。
A.向右转弯 B.向左转弯 C.保持直行
14.我们在制作小船模型时,首先要做的是( )。
A.讨论制作方案 B.准备材料 C.寻找测试环境
15.设计游船时要尽可能减少水的阻力,因此最需要考虑( )。
A.船的动力系统 B.船首形状 C.船体大小
16.在用弹珠模拟货物时,发现弹珠容易往一边倾斜导致小船侧翻,下列哪项措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A.减轻船的重量 B.划分多个船舱 C.减小船的体积
17.小红给三艘相同的小船安装了不同动力,在无风水域行驶最远的是( )。
A.小水轮船 B.水轮风帆船 C.电动风帆船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8.“蛟龙”号和“嫦娥”号探测器都是我国自主研制的载人潜水器。( )
19.万吨轮船能够浮在海面上,是因为它是用木材做的。( )
20.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沉的材料不可以造船。( )
21.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 )
22.为了使轮船能运载更多货物,常用的方法是用把船造的更结实。( )
23.流线型船可以减小水对船的阻力,在水中行驶得更快。( )
24.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要画出船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
25.制作小船的过程中,报废的材料不需要计入造船的总造价。( )
四、连线题(共10分)
26.将下列船只与其动力方式连线。
独木舟
航母 人力
电动风扇船 核动力
帆船 风力
蒸汽船 蒸汽
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7.请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鱼是怎样在水里上下随意游行的。
28.设计我们的小船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六、实验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9.研究船的形状和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的关系。如图分别选择尖形和方形的船,将它们放在水面上相同的起点,同时松开,观察它们行驶到终点的快慢。
(1)船在行驶中的动力实际上来自垫圈受到的( )。
(2)为了公平,两艘船连接的棉线尾端要绑上( )的垫子。
(3)实验结果是( )(填“尖形”或“方形”)船行驶得更快。
七、综合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0.船舶,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运输工具。据考证,我国的造船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2500年,我国就制造了舟楫,成为世界上造船航海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航空母舰的国家,已拥有辽宁舰、山东舰以及福建舰共三艘航空母舰。早在宋代,我国的船舶建造工匠们就发明了龙骨结构。龙骨结构是船底中线处从首至尾贯通底部全长的纵向连续构件。其主要作用是用一种坚硬的材料贯通整个船体,实现有效支撑船身,使船只更加坚固稳定,同时吃水深,抗御风浪能力十分强。我国古代船舶的龙骨结构是造船业中的一项重大发明,对世界船舶结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船舶的龙骨结构, 有利于提高船舶的( )。
A.装载能力 B.抗风浪能力 C.续航能力
(2)2022年6月17日福建舰下水亮相,主体结构为钢铁制成。经过改造的钢铁能浮在水面上,这主要是因为改变了( )。
A.钢铁的体积 B.钢铁的重量 C.钢铁的颜色
(3)能让船舶保持一定方向的是( )。
A.桨 B.舵 C.锚
(4)下列方法能有效增加船舶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的是( )。
A.增加船底宽度 B.增加船舷高度 C.增加船身重量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形状 浮力
2. 载重量 大
3. 向上 浮力
4. 重力 浮力
5. 稳定性 防水性
6. 建造 测试
7. 人力 燃料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8.A
9.A
10.B
11.A
12.B
13.B
14.A
15.B
16.B
17.C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鱼通过调节体内的鳔来在水中上下游动。
28.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
29.(1)重力(2)同样多(3)尖形
30.(1)B(2)A(3)B(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