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 、 。
【答案】 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详解】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人动物、植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谁也离不开谁。
2.现在的蜻蜓比远古时的蜻蜓体型相差很多,这种现象属于( )。但是躯体外形上相似,这种现象属于( )。
【答案】 变异 遗传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现在的蜻蜓比远古时的蜻蜓体型相差很多,这种现象属于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蜻蜓躯体外形上相似,这种现象属于遗传。
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描述的是 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 现象
【答案】 遗传 变异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描述的是生物的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4.写出你在校园找到的两种动物或者植物:( )、( )。
【答案】 麻雀 蚂蚁
【详解】动物是生物的一个种类。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是能够自主运动或能够活动的有感觉的生物。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绿色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我在校园找到的两种动物或者植物:动物有麻雀、蝉、蚂蚁等,植物有月季、柳树、三叶草等。
5.根据茎的特点,水稻属于( )植物。
【答案】草本
【详解】根据植物茎的性质,可将植物分为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茎含有大量的木质,一般比较坚硬;草本植物:茎含有木质较少。水稻是草本植物。
6.像蚂蚁这样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是( ),而蝙蝠属于( )。
【答案】 昆虫 哺乳动物
【详解】动物的分类不能简单凭外部特征,还要根据它的身体结构、繁殖方式等。像蚂蚁这样胸部有3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而蝙蝠属于哺乳类,显著特征就是它胎生哺乳。
7.孟德尔将低豌豆与高豌豆杂交,得到的后代是( )。
【答案】高株、矮株都有
【详解】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孟德尔将低株豌豆与高株豌豆杂交,得到的后代高株、矮株都有,这是隐性基因控制性状的表现。
8.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叫( )。
【答案】化石
【详解】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了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
二、选择题
9.某小学学生在调查校园生物时遇到了下列动物,可能有危险性的是( )。
A.蛇 B.蜗牛 C.蝴蝶
【答案】A
【详解】蛇类全身布满鳞片。小一点的蛇吃青蛙、昆虫、老鼠什么的,大一点的蛇吃鸟、吃别的动物,所有蛇类都是肉食性动物。和蝴蝶、蜗牛这些无脊椎动物相比,具有攻击性,有危险性。选项A符合题意。
10.下列生物中,在校园找不到的是( )。
A.麻雀 B.老虎 C.蚯蚓
【答案】B
【详解】在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中,需要观察花坛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统计它们的数量,记下它们的名称。麻雀、蚯蚓都是校园中的生物,老虎在动物园或森林里才能够见到。
11.小明搜索时,发现有小动物,其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蚂蚁 B.蜘蛛 C.蝗虫
【答案】B
【详解】昆虫的特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6只脚。比如:蚂蚁和蝗虫。蜘蛛不属于昆虫,它是节肢动物,所以B符合题意。
12.根据植物开不开花的特征,下列与水稻属于同一类的是( )。
A.苔藓 B.藻类 C.菊花
【答案】C
【详解】根据植物开不开花的特征,将植物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苔藓、藻类属于不开花植物,菊花属于开花植物。
13.对生物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标准。小明将蝙蝠、兔子、鱼归为一类,而将蝴蝶、河蚌、蚯蚓归为另一类。他分类的标准是( )。
A.生活环境 B.有无脊柱 C.会不会飞好
【答案】B
【详解】蝙蝠、猫、鱼有脊椎,蝴蝶、河蚌、蚯蚓无脊椎,所以分类标准是有无脊椎。故选B。
14.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后代的是( )。
A.鸟类 B.鱼类 C.哺乳动物
【答案】C
【详解】哺乳动物一般生活在陆地,哺乳和胎生都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胚胎在母体里发育,母兽直接产出胎儿,母兽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胎儿。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后代的是哺乳动物,所以C符合题意。
15.袁隆平爷爷培育杂交水稻时,选用两种遗传上有差异的水稻进行杂交,但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被保留下来。这种现象叫( )
A.遗传 B.变异 C.都不是
【答案】B
【详解】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不仅指形态结构,还包括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袁隆平爷爷培育杂交水稻时,选用两种遗传上有差异的水稻进行杂交,但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被保留下来,这种现象叫变异。
16.下列发明,应用了“人的相貌各异”这一特征的是( )。
A.刷卡支付 B.密码门锁 C.刷脸解锁手机
【答案】C
【详解】子代和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做变异。应用了“人的相貌各异”这一特征的是刷脸解锁手机。刷卡支付和密码门锁都没有应用了“人的相貌各异”这一特征,所以C符合题意。
17.下列生物的特性中,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的是( )。
A.猪非常胖 B.长颈鹿的脖子很长 C.马很温顺
【答案】B
【详解】人工选择是杂交育种过程中不断去掉不需要的性状(或者选择需要的性状),最终培育出新品种的过程,AC属于人工选择产生的;B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8.1999年由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 )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
A.昆明鱼化石 B.东北鱼化石 C.新疆鱼化石
【答案】A
【详解】1999年中国科学家陈均远等人在昆明郊区发现的“海口鱼”化石,距今5.3亿年的寒武纪,它不但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鱼,而且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地球脊椎动物的最早祖先。
三、判断题
19.为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我们要保护自然。( )
【答案】√
【详解】人类一定要遵循大自然的生存原则,不破坏大自然的系统循环。不让人类的存在成为大自然的负担。人类要从自身做起,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故√。
20.有些化石中有古生物的痕迹,但它们已经灭绝,没有任何研究意义。( )
【答案】×
【详解】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通过研究化石,科学家可以逐渐认识遥远的过去生物的形态、结构、类别,可以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起源、演化、发展的过程,还可以恢复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地球的生态环境。所以题目观点错误。
21.截止2022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已经达到80亿,总能找到2个一模一样的人。( )
【答案】×
【详解】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由于变异,所以即便全球人口已经达到80亿,但是还是不能找到2个一模一样的人。
22.智力、情感、寿命都可以遗传。( )
【答案】√
【详解】人的后代与亲代有许多相似之处。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疾病、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智力、情感、寿命都可以遗传,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23.“十个手指头伸出来,长短不一。”指的是变异现象。( )
【答案】√
【详解】变异是指生物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现象。表示变异现象的谚语有:十个指头伸出来,长短不齐。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等。
24.地球上的动物多种多样,即使是同种动物也存在个体上的差异。( )
【答案】√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把人、其他动物或植物所拥有的与各自父母一代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形态和生理特征上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或植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相似和差异的现象。
25.同一种类的植物存在差异,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繁殖越来越不明显。( )
【答案】×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植物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遗传。植物后代和亲代之间有些细微的不同,这种现象是变异。正是因为有了遗传和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植物。同一种类的植物存在差异,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繁殖越来越明显,这是由于很多因素导致的,比如环境因素,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6.在进行校园生物大搜索的过程中,只需要记录生物的数量就可以了。( )
【答案】×
【详解】组织校园生物调查前,要让学生制定调查计划。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校园生物进行较全面的调查,以使发现的校园生物数量最大化。根据对校园生物的调查,需要记录生物的名称、特点、生活习性等,不能只记录它们的数量。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7.在校园里搜索生物,只能借助放大镜来观察。( )
【答案】×
【详解】在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中,需要观察花坛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统计它们的数量,记下它们的名称。我们可以使用放大镜、照相机等工具及时记录下来。并不是只能借助放大镜来观察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8.海豚生活在大海中,所以它是鱼类的一种。( )
【答案】×
【详解】哺乳动物体表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哺乳动物胶较大而发达,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海豚虽然生活在大海中,但是属于哺乳动物。
四、连线题
29.请将下列对应的内容连线。
①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内则为枳
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A.遗传现象
③有其父必有其子 B.变异现象
④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答案】
【详解】“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体现了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具有不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有其父必有其子”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五、简答题
30.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你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至少写出两条)
【答案】不能捕捉小动物,不在树木上刻划,爱护花草树木。
【详解】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作为小学生,我们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如:不能捕捉小动物,不在树木上刻划,爱护花草树木,做好宣传等。
31.举例说明人类生活离不开多种多样的生物?(不少于五种)
【答案】利用酵母菌酿酒,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水稻为人们提供粮食,棉花帮助人们御寒,驴子为人们拉东西。
【详解】人类生活离不开多种多样的生物,我们要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保护各类生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人类生活离不开多种多样的生物的事例:利用酵母菌酿酒,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水稻为人们提供粮食,棉花帮助人们御寒,驴子为人们拉东西。
六、综合题
32.小临学习了《生物多样性》单元后,在“走读杭州西溪湿地”春游研学活动中选取某个角落进行了生物大搜索,记录了如下生物。
(1)小临在此处找到了 种动物。其中昆虫有 种。
(2)小临把麻雀和松鼠分成一类,把白蚁、蜗牛和蜘蛛分为另一类,其分类的依据是( )
A.有羽毛和没羽毛 B.有脊柱和无脊柱 C.陆生和水生
(3)观察此处生物的食物链,他描述正确的是( )。
A.樟树→白蚁→蜘蛛 B.雪松→松鼠→麻雀 C.蜗牛→白蚁→蜘蛛
(4)小临将植物进行分类,如左下图所示,这种分类的方法是 。他在附近还采集到一片树叶,如右下图所示。这片树叶可能是 的树叶,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5)第(4)题中的叶子与亲代相比,有相同也有不同。我们根据叶子的特点判断种类,这是因为生物具有 现象。植物的后代与亲代有一些不同,这种现象叫 。
(6)冬季时,桑树变得光秃秃的,而雪松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说明( )。
A.桑树不能适应冬天
B.桑树比雪松更能适应冬天
C.它们都能适应这里的冬天,只是适应的方式不同。
【答案】(1) 5 1
(2)B
(3)A
(4) 二歧分类法 桑树 叶缘有锯齿
(5) 遗传 变异
(6)C
【分析】调查校园生物分三个步骤,按照先后顺序,一是明确调查任务,二是制订调查方案,三是进行实地调查。
【详解】(1)根据题干可知,小临在此处找到了5种动物,分别是麻雀、蜘蛛、白蚁、松树和蜗牛,其中昆虫有1种,即白蚁。
(2)科学家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麻雀和松鼠属于脊椎动物,白蚁、蜗牛和蜘蛛属于无脊椎动物。
(3)A.樟树→白蚁→蜘蛛,正确;
B.雪松→松鼠→麻雀,错误;松鼠和麻雀没有食物关系;
C.蜗牛→白蚁→蜘蛛,错误;食物的源头是绿色植物。
(4)二歧分类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法,它确定一个标准,将不同种类的生物按这个标准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图中的叶子是桑树叶,因为叶缘有锯齿。
(5)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我们根据叶子的特点判断种类,这是因为生物具有遗传现象。植物的后代与亲代有一些不同,这种现象叫变异。
(6)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冬季时,桑树变得光秃秃的,而雪松却依然郁郁葱葱,这是植物适应冬季的方式不同。
试卷第2页,共8页
试卷第1页,共8页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 )、( )、 ( )。
2.现在的蜻蜓比远古时的蜻蜓体型相差很多,这种现象属于( )。但是躯体外形上相似,这种现象属于( )。
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描述的是( )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 )现象
4.写出你在校园找到的两种动物或者植物:( )、( )。
5.根据茎的特点,水稻属于( )植物。
6.像蚂蚁这样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是( ),而蝙蝠属于( )。
7.孟德尔将低豌豆与高豌豆杂交,得到的后代是( )。
8.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叫(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某小学学生在调查校园生物时遇到了下列动物,可能有危险性的是( )。
A.蛇 B.蜗牛 C.蝴蝶
10.下列生物中,在校园找不到的是( )。
A.麻雀 B.老虎 C.蚯蚓
11.小明搜索时,发现有小动物,其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蚂蚁 B.蜘蛛 C.蝗虫
12.根据植物开不开花的特征,下列与水稻属于同一类的是( )。
A.苔藓 B.藻类 C.菊花
13.对生物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标准。小明将蝙蝠、兔子、鱼归为一类,而将蝴蝶、河蚌、蚯蚓归为另一类。他分类的标准是( )。
A.生活环境 B.有无脊柱 C.会不会飞好
14.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后代的是( )。
A.鸟类 B.鱼类 C.哺乳动物
15.袁隆平爷爷培育杂交水稻时,选用两种遗传上有差异的水稻进行杂交,但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被保留下来。这种现象叫( )
A.遗传 B.变异 C.都不是
16.下列发明,应用了“人的相貌各异”这一特征的是( )。
A.刷卡支付 B.密码门锁 C.刷脸解锁手机
17.下列生物的特性中,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的是( )。
A.猪非常胖 B.长颈鹿的脖子很长 C.马很温顺
18.1999年由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 )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
A.昆明鱼化石 B.东北鱼化石 C.新疆鱼化石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9.为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我们要保护自然。( )
20.有些化石中有古生物的痕迹,但它们已经灭绝,没有任何研究意义。( )
21.截止2022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已经达到80亿,总能找到2个一模一样的人。( )
22.智力、情感、寿命都可以遗传。( )
23.“十个手指头伸出来,长短不一。”指的是变异现象。( )
24.地球上的动物多种多样,即使是同种动物也存在个体上的差异。( )
25.同一种类的植物存在差异,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繁殖越来越不明显。( )
26.在进行校园生物大搜索的过程中,只需要记录生物的数量就可以了。( )
27.在校园里搜索生物,只能借助放大镜来观察。( )
28.海豚生活在大海中,所以它是鱼类的一种。( )
四、连线题
29.请将下列对应的内容连线。(8分)
①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内则为枳
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A.遗传现象
③有其父必有其子 B.变异现象
④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0.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你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至少写出两条)
31.举例说明人类生活离不开多种多样的生物?(不少于五种)
六、综合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32.小临学习了《生物多样性》单元后,在“走读杭州西溪湿地”春游研学活动中选取某个角落进行了生物大搜索,记录了如下生物。
(1)小临在此处找到了 种动物。其中昆虫有 种。
(2)小临把麻雀和松鼠分成一类,把白蚁、蜗牛和蜘蛛分为另一类,其分类的依据是( )
A.有羽毛和没羽毛 B.有脊柱和无脊柱 C.陆生和水生
(3)观察此处生物的食物链,他描述正确的是( )。
A.樟树→白蚁→蜘蛛 B.雪松→松鼠→麻雀 C.蜗牛→白蚁→蜘蛛
(4)小临将植物进行分类,如左下图所示,这种分类的方法是 。他在附近还采集到一片树叶,如右下图所示。这片树叶可能是 的树叶,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5)第(4)题中的叶子与亲代相比,有相同也有不同。我们根据叶子的特点判断种类,这是因为生物具有 现象。植物的后代与亲代有一些不同,这种现象叫 。
(6)冬季时,桑树变得光秃秃的,而雪松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说明( )。
A.桑树不能适应冬天
B.桑树比雪松更能适应冬天
C.它们都能适应这里的冬天,只是适应的方式不同。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3页 共4页 ◎ 第4页 共4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1. 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2. 变异 遗传
3. 遗传 变异
4. 麻雀 蚂蚁
5.草本
6. 昆虫 哺乳动物
7.高株、矮株都有
8.化石
9.A
10.B
11.B
12.C
13.B
14.C
15.B
16.C
17.B
18.A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不能捕捉小动物,不在树木上刻划,爱护花草树木。
31.利用酵母菌酿酒,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水稻为人们提供粮食,棉花帮助人们御寒,驴子为人们拉东西。
32.(1) 5 1 (2)B (3)A (4)二歧分类法 桑树 叶缘有锯齿 (5) 遗传 变异 (6)C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 )、( )、 ( )。
2.现在的蜻蜓比远古时的蜻蜓体型相差很多,这种现象属于( )。但是躯体外形上相似,这种现象属于( )。
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描述的是( )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 )现象
4.写出你在校园找到的两种动物或者植物:( )、( )。
5.根据茎的特点,水稻属于( )植物。
6.像蚂蚁这样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是( ),而蝙蝠属于( )。
7.孟德尔将低豌豆与高豌豆杂交,得到的后代是( )。
8.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叫( )。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某小学学生在调查校园生物时遇到了下列动物,可能有危险性的是( )。
A.蛇 B.蜗牛 C.蝴蝶
10.下列生物中,在校园找不到的是( )。
A.麻雀 B.老虎 C.蚯蚓
11.小明搜索时,发现有小动物,其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蚂蚁 B.蜘蛛 C.蝗虫
12.根据植物开不开花的特征,下列与水稻属于同一类的是( )。
A.苔藓 B.藻类 C.菊花
13.对生物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标准。小明将蝙蝠、兔子、鱼归为一类,而将蝴蝶、河蚌、蚯蚓归为另一类。他分类的标准是( )。
A.生活环境 B.有无脊柱 C.会不会飞好
14.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后代的是( )。
A.鸟类 B.鱼类 C.哺乳动物
15.袁隆平爷爷培育杂交水稻时,选用两种遗传上有差异的水稻进行杂交,但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被保留下来。这种现象叫( )
A.遗传 B.变异 C.都不是
16.下列发明,应用了“人的相貌各异”这一特征的是( )。
A.刷卡支付 B.密码门锁 C.刷脸解锁手机
17.下列生物的特性中,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的是( )。
A.猪非常胖 B.长颈鹿的脖子很长 C.马很温顺
18.1999年由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 )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
A.昆明鱼化石 B.东北鱼化石 C.新疆鱼化石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9.为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我们要保护自然。( )
20.有些化石中有古生物的痕迹,但它们已经灭绝,没有任何研究意义。( )
21.截止2022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已经达到80亿,总能找到2个一模一样的人。( )
22.智力、情感、寿命都可以遗传。( )
23.“十个手指头伸出来,长短不一。”指的是变异现象。( )
24.地球上的动物多种多样,即使是同种动物也存在个体上的差异。( )
25.同一种类的植物存在差异,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繁殖越来越不明显。( )
26.在进行校园生物大搜索的过程中,只需要记录生物的数量就可以了。( )
27.在校园里搜索生物,只能借助放大镜来观察。( )
28.海豚生活在大海中,所以它是鱼类的一种。( )
四、连线题
29.请将下列对应的内容连线。(8分)
①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内则为枳
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A.遗传现象
③有其父必有其子 B.变异现象
④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0.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你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至少写出两条)
31.举例说明人类生活离不开多种多样的生物?(不少于五种)
六、综合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32.小临学习了《生物多样性》单元后,在“走读杭州西溪湿地”春游研学活动中选取某个角落进行了生物大搜索,记录了如下生物。
(1)小临在此处找到了 种动物。其中昆虫有 种。
(2)小临把麻雀和松鼠分成一类,把白蚁、蜗牛和蜘蛛分为另一类,其分类的依据是( )
A.有羽毛和没羽毛 B.有脊柱和无脊柱 C.陆生和水生
(3)观察此处生物的食物链,他描述正确的是( )。
A.樟树→白蚁→蜘蛛 B.雪松→松鼠→麻雀 C.蜗牛→白蚁→蜘蛛
(4)小临将植物进行分类,如左下图所示,这种分类的方法是 。他在附近还采集到一片树叶,如右下图所示。这片树叶可能是 的树叶,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5)第(4)题中的叶子与亲代相比,有相同也有不同。我们根据叶子的特点判断种类,这是因为生物具有 现象。植物的后代与亲代有一些不同,这种现象叫 。
(6)冬季时,桑树变得光秃秃的,而雪松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说明( )。
A.桑树不能适应冬天
B.桑树比雪松更能适应冬天
C.它们都能适应这里的冬天,只是适应的方式不同。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1. 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2. 变异 遗传
3. 遗传 变异
4. 麻雀 蚂蚁
5.草本
6. 昆虫 哺乳动物
7.高株、矮株都有
8.化石
9.A
10.B
11.B
12.C
13.B
14.C
15.B
16.C
17.B
18.A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不能捕捉小动物,不在树木上刻划,爱护花草树木。
31.利用酵母菌酿酒,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水稻为人们提供粮食,棉花帮助人们御寒,驴子为人们拉东西。
32.(1) 5 1 (2)B (3)A (4)二歧分类法 桑树 叶缘有锯齿 (5) 遗传 变异 (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