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王 选
王选(1937—2006),江苏无锡人。2002年或国家最高科技奖,被誉为“当代毕昇”“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
作者介绍
背景探寻
本文是作者1998年10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原题为《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这里节选的主要是第六个抉择的部分。有改动。
(1)订正字音
抉择( ) 开辟( ) 领域( )
阻碍( ) 崭新( ) 堕落( )
膏药( ) 署名( ) 逸事( )
狡辩( )
检查预习
jué zé
pì
yù
zǔ ài
zhǎn
duò
ɡāo
shǔ
yì
jiǎo
(2)词语释义
阳奉阴违:
招摇撞骗:
不以为意:
风口浪尖:
论资排辈:
强词夺理:
平易近人:
不修边幅:
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假借名义,到处炫耀,进行诈骗。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
按资历、辈分决定级别、待遇的高低。
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
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
形容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
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用各种实例和形象的比喻引出演讲的话题。
第二部分(2—7):分析论述第六个重要抉择——花大力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一代出来逐步取代自己的作用,早出成果。
第三部分(8):总结全文,将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公式送给青年学生,希望青年学生把自己溶在大集体里,体现自我价值。
2.从王选的第六个重要抉择中可以看出他有着怎样的品质?
王选把“扶植年轻人”作为自己人生中的重要抉择,足以看出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他愿把自己毕生所学传授给下一代年轻人,让他们在新的科学历程中创造更多的科学价值。
3.概述文中提到的作者作出的第六个抉择是什么,及其原因(或条件)、影响(或结果)。
第六个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
原因或条件:处在犯错的危险年龄上;已无创造力;是一种历史规律。
影响或结果:倡导老师不要剥夺学生的劳动成果,为学生创造成长的平台。
1.细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讲述《荧屏连着我和你》这个电视节目。
内容探究
由李素丽对自己的形容引出作者对自己的形容:“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表现了作者的谦虚和幽默。
李素丽
2.在王选的演讲中多次用括号补白了笑声和掌声,说明了什么
说明王选的演讲非常幽默,轻松有趣。因为他在演讲中列举了大量事实,解说自己的几次重大抉择,精彩纷呈,深深吸引着广大听众,所以博得了阵阵笑声和掌声。
3.本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整篇演讲都非常精彩,在结尾处又使得演讲主旨得以升华。作者用一个公式把实现自我价值与融入集体紧密结合起来,告诫年轻人既要发展自己的个性,实现自我价值,又必须学会“溶在集体里面”,学会团结,只有在集体的力量下才会有更大的成就。
1.第1自然段中,作者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太阳来比喻不同的人群,好在哪里?
品味赏析
比喻贴切形象,语言幽默,引出演讲的中心话题——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作者即景设喻,拉近了作者与听众的距离,又给年轻人以极大的鼓舞,也表达了自己对年轻一代的热切期望。
2.第2自然段中,作者列举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多个事例有什么作用?
充分论证了花大力气扶植年轻人是历史规律,强调扶植年轻人的重要意义。
3.怎样理解第4自然段中“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
一个人搞科研工作的时间本来就很有限,而“老在电视上露面”这一额外的工作还占据了搞科研的精力和时间,那么这个科研工作者也不会有什么建树,所以说他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作者以常上电视和不上电视为例来表现一个科学工作者敬业与否,表述形象,语言幽默。
4.这篇演讲口语与科学术语相结合,语言通俗易懂,真挚感人。请结合下列句子分析重点词语在句中的作用,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微软的董事长比尔 盖茨曾经讲过:“让一个60岁的老者来领导微软公司,这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
“不可设想”的意思是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这里指发展迅速的新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需要不断创新,需要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
(2)我38岁搞激光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假如人家说我是权威,也许还马马虎虎,因为在这个领域我懂得最多,而且我也在第一线。
“马马虎虎”的意思是勉强,凑合。表现了作者的谦虚、幽默。
(3)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
(4)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 ……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
“风口浪尖”比喻重要的岗位或市场前沿。运用比喻,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
把“名人”和“凡人”进行对比,一一列举二者的差别,不仅形象贴切,而且诙谐幽默,体现了作者正直坦荡的胸怀,也机智地抨击了社会上的某些不良现象。
5.作者在结尾为什么称自己的演讲为“狗皮膏药”式的?
作者认为自己已经脱离第一线,创造的高峰已过去,并非站在行业的最前沿。跟大家讲的,更多的是自己一生奋斗的体会,而不是科技含量最高的,对大家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当然这是作者自谦而诙谐的说法,显得幽默风趣。
写法探究
1.主题鲜明,逻辑严密。
本文节选部分虽然只写了王选院士的第六个重要抉择,但是主题鲜明,既彰显了人生轨迹,又告诫了年轻人少走弯路。
2.通俗易懂,真挚感人。
作者在演讲时,如话家常,娓娓道来。他列举了大量的事实,和年轻人推心置腹。作者的演讲不仅语言轻松幽默,而且道理通俗易懂。
3.借用巧妙,风格谦虚。
作者在开篇就巧妙借用毛泽东把青年比喻为“八九点钟的太阳”来进一步给自己定位,说“自己是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一个快落山的太阳”。他的听众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如日中天的太阳”。作者借用巧妙,风格谦虚,一下子就拉近了自己与听众的距离,使人倍感亲切,不但增强了感染力,而且给听众以巨大的鼓舞和希望。
这篇演讲稿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请结合第2-6自然段分析作者的逻辑严密性是如何体现的。
鉴赏评价
第2自然段提出观点——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第3、4自然段阐明自己对“权威”的认识,这是扶植年轻人的理由;第5、6自然段举例分析创业的都是年轻人,所以要为年轻人创业创造条件,即怎样扶植。这几段是按层层深入的顺序安排的,逻辑十分严密。
王选把年轻人及时推到前台的抉择,使年轻人得到锻炼,发挥能动性,成就了人才,也使自己钟爱的事业更有朝气和活力。而他自己甘居人后、甘当人梯,这样的心胸和胆略,这样的大度和洒脱,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他做出了正确的抉择,也取得了成功。
总 结
结构图示
用各种实例和形象的比喻引出演讲的话题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彰显人生轨迹:第六个抉择:从1992起开 始扶植年轻人
以解说公式的形式结束演讲
谦虚朴实
无私奉献
虚怀若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