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语文园地七 课时安排 2
内容 分析 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交流平台,交流关于积累运用好词好句的知识,词句段运用,学习围绕开头一句话写句子;学习了寻物启事的格式,练习写寻物启事;书写提示,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笔画多和笔画少的字;日积月累,积累了古代成语。
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学会在习作中有意识地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 语言运用:试着仿写句子,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学习写作“寻物启事”。 审美创造:积累“日积月累”中的八个成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思政 元素 培养学生诚信友善、互帮互助的品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践行良好的道德风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 难点 1.学会写寻物启事。 2.了解用问句做文章开头的作用,学习用这种方法说一段话。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1.围绕如何在习作中用上平时积累的语言展开交流,增强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的意识。(重点) 2.了解用问句做文章开头的作用,学习用这种方法说一段话。(难点) 3.学习寻物启事的写法,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一则寻物启事。
环节一:学习“交流平台”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用上平时积累的那些好词好句呢?现在大家想一想,在自己的习作中有没有有意识地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呢?(稍作停顿,给学生思考时间) 2. 看来大家都在认真思考啦!那我们来学以致用。(课件出示:①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②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 )大家试着用上加点的词语说句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巡视各小组交流情况) 3. 好啦,哪个小组先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组织全班交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议并小结:大家说得都很有创意,通过运用积累的词语,句子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啦!这就是在习作中运用积累语言的好处。 ) 4. 接下来,我们再来仿说比喻句。(课件出示: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大家自由读一读这个句子,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交流,看看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是比喻句) 5. 大家在本单元肯定积累了不少比喻句,现在互相交流交流。(组织小组交流) 6. 那我们来仿说比喻句,比一比谁仿说得又快又好!(引导学生仿说,师生评议)
【学生活动】 1. 思考在习作中运用积累语言的情况。 2. 用加点词语造句,小组内交流。 3. 参与全班交流,倾听并学习。 4. 阅读句子,小组交流句子特点。 5. 分享自己积累的比喻句。 6. 仿说比喻句,参与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练习和交流,引导学生增强运用积累语言的意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环节二:学习 “词句段运用”
【教师活动】 1. 我们先来仿说片段。(引导学生阅读《海底世界》的相关内容)大家看,这样的写作方式很特别。(教师出示范例:你可知道,落叶有多么奇妙吗?秋风一吹,形状各异的树叶就像蝴蝶似的漫天飞舞,飞累了,就回到妈妈身旁。它们千姿百态,各种各样,有大的,有小的,有单个的,有成串的,有红色的,也有黄色的…… ) 2. 大家阅读范例,然后根据要求试着自己说一说 “山上的石头很奇妙” 这个特点,注意可以从石头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来表现。说完之后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巡视小组交流情况) 3. 哪个小组派代表来发言?(组织全班交流)大家听一听,这位同学说得怎么样?(根据学生发言相机评议并小结:大家发现了吗,这个问句提示了后文的主要内容,后文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个问题来写的。以后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让文章更有条理。 ) 4. 现在我们来学写 “寻物启事”。(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范文)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寻物启事的格式和写法。(巡视小组交流情况) 5. 哪个小组来和全班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组织全班交流,评议并小结寻物启事的格式和写法:寻物启事一般包括标题、正文、落款这几项内容。标题由文种名称和缘由构成,如 “寻物启事”,也可以由文种名称和具体丢失物名构成,像 “寻书启事”“寻自行车启事”。正文要写明丢失物的相关信息、丢失原因、时间、地点,还要交代清楚拾物者送还的方式或者自己的联络方式,别忘了在文中写些表示谢意的话。落款要署上发文的单位或个人的姓名,还有发文的日期。 ) 6. 老师创设了几个情境,大家照样子写一则寻物启事。(出示情境,巡视学生写作情况,给予指导)
【学生活动】 1. 阅读《海底世界》相关内容,学习范例。 2. 思考并交流 “山上的石头很奇妙” 的内容,小组内交流。 3. 小组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和评议。 4. 阅读范文,小组交流寻物启事的格式和写法。 5. 参与全班交流,学习寻物启事的格式和写法。 6. 根据情境写寻物启事。
【设计意图】通过仿说片段和学习写寻物启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掌握新的写作方法和应用文体的写作规范。
环节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有用的知识。知道了在习作中要多运用积累的语言,还学会了用问句做文章开头的方法,以及寻物启事的写法。大家在课堂上都表现得很积极,老师为你们点赞! 2. 课后,请大家把今天写的寻物启事再认真检查一遍,看看格式和内容有没有问题;再找一篇自己以前的习作,试着用上今天学到的方法进行修改。
【学生活动】 1. 倾听老师总结,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和课后任务。 2. 课后完成作业,检查寻物启事,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强化学习效果;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培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第 1 课时)
交流平台:运用积累语言(示例)
词句段运用:问句开头(作用、示例) 寻物启事(格式、内容要点)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在习作中运用积累语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学习用问句做文章开头和写寻物启事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仿说比喻句时,部分学生仿说难度较大,可能是对例句的分析不够深入,引导方式不够多样;在学习寻物启事写法时,个别学生对格式的掌握不够准确,可能是练习不够充分;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对学生课后作业的指导不够细致。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例句的分析,采用多样化的引导方式,如对比分析、创意启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仿说比喻句;增加寻物启事写作的练习量,通过实例示范、纠错练习等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格式;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为课后作业指导留出充足时间,详细说明作业要求,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细致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 目标 1.能正确书写笔画较少和笔画较多的字,把“止、露”等8个字写规范、写匀称。 2.熟读并记诵4个八字成语,知道它们的意思。(难点)
环节一:学习 “书写提示”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 “书写提示”。大家先独立阅读课本上的内容,仔细观察这两组生字,看看能发现什么特点?(巡视学生阅读和观察情况) 2. 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回答,预设:一组笔画多,一组笔画少 )大家观察得很仔细!那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呢?现在大家按照提示互相交流交流。(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3. 好啦,现在大家开始练习书写。(巡视学生书写情况,进行个别指导)注意书写规则,比如笔画的顺序、字的重心等。写的时候要一笔一划,把字写规范、写匀称。
【学生活动】 1. 阅读课本 “书写提示”,观察生字特点。 2. 交流讨论书写要点。 3. 练习书写,接受老师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笔画字数汉字的书写技巧,提高书写能力。
环节二:学习 “日积月累”
【教师活动】 1. 接下来,我们学习 “日积月累”。(出示 4 个八字成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哪位同学来试着读一读?(指名朗读,相机正音,组织师生评议 )读得不错,现在小组合作读一读,互相听听有没有读准字音。(巡视小组合作读情况) 2. 这些成语是什么意思呢?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巡视小组交流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哪个小组来和全班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组织全班交流,小结成语含义:①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计策、手段,都有办法对付。也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原指不亲历危险的境地,就不能获得成功。现也比喻不经过艰苦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③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人常常因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其习性。 ) 3. 大家在生活中肯定还积累了其他八字成语,现在互相交流交流,说说自己积累的八字成语,再讲讲对它的理解。(组织学生交流分享)
【学生活动】 1. 指名朗读成语,参与评议。 2. 小组合作读成语。 3. 小组交流成语含义,参与全班交流。 4. 分享自己积累的八字成语及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学习成语,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成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语言素养。
环节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汉字的书写技巧,还认识了 4 个很有意思的八字成语。大家在课堂上都表现得很棒!希望大家以后能把字写得越来越漂亮,也能记住这些成语,在合适的时候运用它们。 2. 课后,请大家把 “书写提示” 中的 8 个字每个写 5 遍,加深记忆;再用今天学到的八字成语,选择其中一个说一句话,写在作业本上。
【学生活动】 1. 倾听老师总结,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和课后任务。 2. 课后完成作业,书写汉字、用成语造句。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强化学习效果;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培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第 2 课时)
书写提示:笔画少(示例字书写要点) 笔画多(示例字书写要点)
日积月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含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含义)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含义)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含义)
学生分享成语(记录)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汉字书写和成语学习有了一定的收获,在书写规范和成语理解方面取得了进步。 不足之处:在指导学生书写时,部分学生对笔画较多字的结构把握不够准确,可能是示范不够细致;在理解成语含义时,个别学生理解不够深入,可能是讲解方式不够生动;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学生分享自己积累的成语时间有些紧张,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展示。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汉字书写的示范,从笔画顺序到整体结构进行细致讲解;采用更生动的方式讲解成语,如讲述成语故事、展示生活实例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为学生分享环节留出充足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