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5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课时安排 2
内容 分析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是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故事讲一个性子最急的顾客在冬天里想做一件棉衣,性子最慢的裁缝让他到明年冬天来取。急性子的顾客由于等不及,就急着要求把冬装改成秋装,又把秋装改成夏装,最后要求把夏装,改成春装。每一次要求,裁缝都欣然答应。可是,原来他什么都还没做,布料还在柜子里一动没动呢。这个故事讽刺了性子过于急的人太过浮躁,性子慢的人太不注重工作效率,都是不对的。本课是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首次学习复述故事,要求不宜过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分层要求,在理清顺序、梳理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后的表把故事讲清楚,这是每一个学生都要达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如描写顾客和裁缝神态动作的语句,以及双方的对话语气,把故事讲得具体一些,这一层级的目标,如果有的学生达不到,可以在后面的几课中继续练习。
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时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语言运用:理解故事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复述故事。 思维能力:默读课文,能从文中提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缝反应的信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审美创造:感知想象的趣味性,激发想象的兴趣。
思政 元素 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性格特点的人在生活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理解、包容他人的品质,让学生明白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相互理解和尊重。
重点 难点 1.理解故事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复述故事。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顾客和裁缝对话时的语气。
课前 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卡。 老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多音字“缝”“夹”。(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环节一:活动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上课前咱们先来玩个有趣的游戏。(课件出示折叠式口袋书的制作方法)大家看,按照课件上的图片,把面前的正方形白纸折成一本口袋书,老师给大家计时两分钟,现在开始!(观察学生活动情况) 2. (时间到,选两位同学上台展示)好啦,时间到!大家看看这两位同学折的口袋书,觉得哪位同学折得好呢?为什么呀?(引导学生说出 “急性子”“慢性子”,随机板书 )
3. 今天,我们要认识两位主人翁,他们一个是慢性子裁缝,一个是急性子顾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活动】 1. 参与折纸游戏。 2. 观察并评价同学的作品,说出 “急性子”“慢性子”。 3.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课题,让学生对 “急性子” 和 “慢性子” 有初步感受。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1. (课件出示初读要求)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这些要求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还要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哦。读完后想一想,课文中的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巡视学生朗读情况) 2. (课件出示课后生字词,带注音)这些生字词大家都会读吗?老师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发现读得不准确的地方要及时纠正。(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 )(课件出示去掉注音、打乱顺序的字词)现在,这些字词去掉拼音,顺序也打乱了,大家还能读准吗?(领读、开火车读 ) 3. (指名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接下来,我们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每个同学读完后,大家一起评议,看看有没有读得不准确的字音。(组织学生朗读和评议) 4. 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一下:“慢性子裁缝” 到底 “慢” 到什么程度呢?“急性子顾客” 又 “急” 到什么程度呢?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巡视学生默读情况,引导学生回答,预设:“慢性子裁缝”—— 布料一直在柜子里搁着;“急性子顾客”—— 每天都会去找裁缝,告诉他自己最新的想法,希望早点穿上新衣服;故事的结局是顾客的布料还在柜子里搁着,裁缝还没开始裁料。 )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把课文内容梳理清楚了!那 “慢性子” 和 “急性子” 碰在一起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学生活动】 1. 按照要求初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思考问题。 2. 认读生字词,参与朗读和评议。 3. 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参与评议。 4. 默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初读课文,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故事主要情节,感受人物性格特点。
环节三:指导书写
【教师活动】 1. (课件出示会写字)同学们,我们来学习写这些生字。大家先仔细观察,说说写好这些生字有什么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发言,预设:“卷” 不要多写一横,“衬、衫” 两个字的部首不要少写最后一点,注意 “性” 和 “姓” 的不同 ) 2. 大家说得都很对!现在,请大家开始书写。(巡视学生书写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
【学生活动】 1. 观察生字,交流书写方法和技巧。 2. 练习书写,接受老师指导。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识字写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环节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还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大家在课堂上都表现得很不错! 2. 课后,请大家把今天学的生字每个写 5 遍,加强记忆;再把课文认真读 2 遍,思考一下裁缝和顾客之间还可能发生哪些有趣的对话,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学生活动】 1. 倾听老师总结,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和课后任务。 2. 课后完成作业,书写生字、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强化学习效果;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培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
25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生字:(展示生字及书写要点)
人物特点:慢性子裁缝(布料搁着) 急性子顾客(天天提想法)
故事结局:布料未裁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学生在识字写字、初读课文和梳理故事主要情节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朗读,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 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感受人物性格特点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刻,可能是引导方式不够生动形象;在识字教学中,对个别生字的记忆方法讲解不够细致,学生可能记忆不牢;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写字指导时间有些紧张,对学生作业的指导不够细致。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较难理解的内容,采用更生动的引导方式,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帮助学生理解;在讲解生字时,增加记忆方法的示例和练习,加强对易错字的指导;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为写字指导和作业指导留出充足时间,详细说明作业要求,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细致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 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默读课文,能从文中提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缝反应的信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难点)
环节一:复习导入
【教师活动】 1.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篇课文。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指名学生回答,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2. 现在,我们来分自然段开火车朗读课文,大家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哦。(组织学生开火车朗读) 3. (教师评议学生朗读情况)大家读得都很不错。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故事里有慢性子的裁缝和急性子的顾客,那这节课我们就深入学习,看看他们之间还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
【学生活动】 1. 齐读课题,思考并回答问题。 2. 参与开火车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深入学习课文做铺垫。
环节二:指导读文,积累技巧
【教师活动】 1. 下面请大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出小组合作要求:分角色朗读,可加上动作和表情,体会两位主人翁的性格特点;完成课后第 2 题中的表格,相互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大家开始吧!(巡视各小组合作情况) 2. 哪个小组派代表来展示一下分角色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想一想你喜欢哪位人物?为什么?(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评价,指导朗读时强调 “急性子” 语速快、紧凑,“慢性子” 语速平缓 ) 3. (课件出示:因为您的布在我的柜子里搁着,我还没开始裁料呢。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大家看这两句话,听到裁缝的话,顾客的表情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此时这位顾客会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急性子顾客因为裁缝没能及时地用他给的布料做衣服,感到十分生气,可当他听到 “我是个慢性子裁缝啊” 这句话时,他又会有怎样的情绪变化呢?(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4. 现在,大家发挥想象,如果他们俩交换一下性格,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大家互相交流交流。(指名学生说,随机评价并指导 ) 5. 下面,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两人之间的有趣故事。(组织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学生活动】 1. 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填写表格并交流。 2. 倾听分角色朗读,思考并回答问题,参与评价。 3. 思考并回答关于顾客表情、反应和话语的问题,想象顾客的情绪变化。 4. 想象人物性格互换后的故事,参与交流。 5. 参与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朗读和思考活动,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想象能力。
环节三:总结提升,复述故事
【教师活动】 1. (出示表格:时间: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又过了一天;急性子顾客的要求: ;慢性子裁缝的表现: )大家看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借助它来复述故事。先在小组内练习,组员相互补充,然后派代表发言。(巡视小组练习情况) 2. 哪个小组派代表来和全班分享一下?(组织全班交流,对学生的复述进行指导和评价 )这篇课文十分有趣,大家更喜欢故事里的哪位主人翁呢?如果你是个慢性子或急性子,在读完故事后又有什么样的收获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总结:做任何事都不能急躁,也不该拖拉,要掌握分寸,循序渐进。 )
【学生活动】 1. 小组内借助表格练习复述故事,相互补充。 2. 小组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 3. 思考并回答关于喜欢的人物和收获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述故事,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和语言组织能力,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道理,提升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环节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这两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感受了他们之间有趣的故事,还明白了做事的道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合理把握做事的节奏。 2. 课后,请大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和他们分享你的感受;再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像这样性格对比鲜明的人,把他们的故事写下来。
【学生活动】 1. 倾听老师总结,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和课后任务。 2. 课后完成作业,讲述故事、写作。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强化学习效果;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培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
25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分角色朗读:急性子(语速快) 慢性子(语速平缓)
故事复述:时间 - 顾客要求 - 裁缝表现
道理:不急躁、不拖拉,把握分寸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分角色朗读和复述故事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对人物性格特点有了深入理解,也明白了故事蕴含的道理。 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时,部分学生信息提取不完整,可能是对表格的理解和运用不够熟练;在讨论人物性格互换后的故事时,个别学生想象力不够丰富,可能是引导方式不够灵活;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课堂总结有些仓促,对学生课后作业的指导不够细致。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表格使用的指导,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采用更灵活多样的引导方式,如提供创意启发、组织小组竞赛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为课堂总结和作业指导留出充足时间,详细说明作业要求,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细致指导,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