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漏》教案(表格式,共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7.《漏》教案(表格式,共两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0 09:10: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7 漏 课时安排 2
内容 分析 《漏》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根据民间故事改写的。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心怀鬼胎的小偷和老虎都来到老公公老婆婆家,可是,他们不约而同地遇上了 “漏”。画面充满童趣角色而又细腻传神,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幽默十足的民间喜剧。这篇课文趣味性强、很有吸引力。首先是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一开始交代人物关系,接着讲述发生的故事,通过地点的不断转换,故事一波三折,极具趣味性。其次是语言表达口语化。如“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坏事,‘漏’等着吃我哩!”这些来自生活中的口语,读来毫不费力,通俗易懂。
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故事的特点,体会民间故事的魅力。 语言运用: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思维能力: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审美创造: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思政 元素 通过学习民间故事,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到智慧和勇气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学会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和机智。
重点 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2.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重点)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的最有意思的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环节一:谈话课题,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精彩的故事。(播放《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大家喜欢这个故事吗?谁能说说民间故事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分享对民间故事的认识,教师简介民间故事的含义) 2.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一个很有趣的民间故事。(板书课题:漏,引导学生齐读课题)大家猜猜,这个 “漏” 会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学生活动】 1. 观看《牛郎织女》故事,思考并回答问题。 2. 齐读课题,对课文内容产生好奇。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民间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让学生对民间故事有初步的了解。
环节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师活动】 1. 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这些要求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还要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哦。读完后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巡视学生朗读情况) 2. (出示带注音的字词)这些字词大家都会读吗?老师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发现读得不准确的地方要及时纠正。(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 )(课件出示去掉注音、打乱顺序的字词)现在,这些字词去掉拼音,顺序也打乱了,大家还能读准吗?(领读、男女生合作读 )
【学生活动】 1. 按照要求初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思考问题。 2. 认读生字词,参与朗读和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和学习生字,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环节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1. 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哪些内容你觉得最有意思。找到之后和同学交流交流。(巡视小组交流情况,组织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老公公老婆婆说 “漏”,吓跑了老虎和贼;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老虎甩掉贼,贼蹿上树。老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贼和老虎以为对方就是 “漏”,都吓昏了过去;老公公老婆婆再说 “漏”。 ) 2. 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交流,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然后练习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的趣味性。(巡视小组练习情况) 3. 我们先来交流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标注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大家在小组里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 4. 我们再来重点交流老公公老婆婆说 “漏”,吓跑了老虎和贼这部分。(课件出示: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 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 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老虎和贼听了老公公和老婆婆的对话之后,有什么表现呢?(引导学生回答,预设:老虎浑身发抖,贼腿脚发软 )现在,请大家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要读出老虎和贼的疑惑和胆怯哦。(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学生活动】 1. 默读课文,找出有意思的内容,参与小组交流。 2. 小组交流喜欢的原因,练习分角色朗读。 3. 浏览课文,标注信息,参与小组讨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 思考并回答问题,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找出有意思的情节,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朗读能力。
环节四:指导书写
【教师活动】 1. (课件出示会写字)同学们,我们来学习写这些生字。大家先一起读一读,看看有没有读不准的字音。(指名读,纠正字音) 2. 请一位同学来领读这些生字。(指名领读) 3. 我们开火车读,一边读一边说说写好这些生字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发言,预设:“喂” 字不要多写一撇;“贼” 字不要少写一撇;“狼” 字要把反犬旁写好;注意 “厉” 和 “历” 的区别 ) 4. 现在,请大家开始书写。(巡视学生书写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
【学生活动】 1. 认读会写字,纠正字音。 2. 领读生字。 3. 开火车读生字,交流书写技巧。 4. 练习书写,接受老师指导。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识字写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环节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漏》这个有趣的民间故事,认识了生字词,还找到了故事中有意思的内容,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到了故事的趣味。大家在课堂上都表现得很不错! 2. 课后,请大家把今天学的生字每个写 5 遍,加强记忆;再把课文认真读 2 遍,试着把故事中有意思的情节讲给家人听,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学生活动】 1. 倾听老师总结,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和课后任务。 2. 课后完成作业,书写生字、朗读课文、讲述情节。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强化学习效果;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培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
27 漏(第 1 课时)
生字:(展示生字及书写要点)
有意思的情节:(记录学生分享要点)
故事要素:时间 - 地点 - 人物 - 主要事件(概括)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学生在识字写字、初读课文和感受故事趣味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朗读,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 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感受故事趣味性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可能是引导方式不够生动形象;在识字教学中,对个别生字的记忆方法讲解不够细致,学生可能记忆不牢;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写字指导时间有些紧张,对学生作业的指导不够细致。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较难理解的内容,采用更生动的引导方式,如播放动画、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理解;在讲解生字时,增加记忆方法的示例和练习,加强对易错字的指导;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为写字指导和作业指导留出充足时间,详细说明作业要求,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细致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 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2.朗读课文,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难点)
环节一:复习导入
【教师活动】 1. (板书课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漏》这篇课文,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指名学生回答,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2. 上节课我们知道老虎和贼被老公公和老婆婆口中的 “漏” 吓跑了,那接下来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继续走进课文看看吧。
【学生活动】 1. 思考并回答问题,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2. 对本节课内容产生期待。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走进课文,深入探究
【教师活动】 1. (交流: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同学们,老虎跑哇,跑哇,累得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这时看到前边有棵歪脖老树,老虎和贼会想些什么呢?(课件出示相关句子:老虎想:“‘漏’真厉害…… 得把它蹭下来,好逃命。” 贼也想:“‘漏’真厉害…… 到树跟前,得想法蹿上去,好逃命。” )大家看这两句话,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读出老虎和贼想摆脱 “漏” 的迫切心情。(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那他们都摆脱 “漏” 了吗? 2. (交流:老虎甩掉贼,贼蹿上树)我们接着看,现在来指导大家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大家注意抓住 “终于” 这个词,感受老虎和贼摆脱 “漏” 以后如释重负的心情。(指导朗读)老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这里要抓住 “连忙”“赶紧” 这两个词,感受他们又一次遇到 “漏” 以后惊慌的心情。(指导分角色朗读)我们再来完整地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 3. (交流:贼和老虎以为对方就是 “漏”,都吓昏了过去)大家一起齐读课文第 18 自然段,抓住 “惊恐” 这个词,感受老虎和贼当时的狼狈样子。 4. (交流:老公公老婆婆再说 “漏”)老师来范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教师范读)大家互相交流交流,谈谈自己的感受。(组织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贼心虚、干坏事是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 5. 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全文,再次感受这个有趣的故事。(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
【学生活动】 1. 分角色朗读相关句子,思考问题。 2.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 3. 齐读课文,感受人物状态。 4. 倾听老师范读,交流感受。 5. 分角色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朗读和深入分析故事情节,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
环节三:拓展交流,练习复述
【教师活动】 1. (拓展交流)同学们,学完这个故事,你想对文中的老公公和老婆婆说点什么呢?(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那对文中的老虎和贼,你又想说点什么呢?(引导学生表达想法) 2. (练习复述)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借助课后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这个故事。(巡视学生默读和准备复述情况)哪位同学勇敢地举手自荐,来给大家复述一下?(指名学生复述,组织师生评议 )
【学生活动】 1. 思考并交流对文中人物的看法。 2. 默读课文,准备复述。 3. 举手自荐复述课文,参与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交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内涵;通过复述练习,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环节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这两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漏》这个有趣的民间故事。大家通过分角色朗读、交流讨论和复述故事,对这个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希望大家以后能多读民间故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课后,请大家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让更多的人感受它的趣味;再去搜集一个民间故事,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
【学生活动】 1. 倾听老师总结,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和课后任务。 2. 课后完成作业,讲述故事、搜集故事。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强化学习效果;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板书设计
27 漏(第 2 课时)
情节发展:老虎驮贼 - 贼蹿上树 - 树下相遇 - 吓昏过去 - 再说 “漏”
人物心情:迫切 - 如释重负 - 惊慌 - 惊恐
故事道理:做贼心虚,干坏事没好下场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分角色朗读和复述故事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对故事的理解更加深入,也领悟了故事蕴含的道理。 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时,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借助提示,复述不够流畅,可能是对提示的理解和运用不够熟练;在拓展交流环节,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话题引导不够新颖;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课堂总结有些仓促,对学生课后作业的指导不够细致。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复述提示的讲解和练习,通过示例和专项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优化拓展交流话题的设计,采用更具吸引力的引导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为课堂总结和作业指导留出充足时间,详细说明作业要求,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细致指导,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