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8 枣核 课时安排 1
内容 分析 《枣核》是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枣核如何的勤劳能干,运用自己身体特别小,容易藏匿、躲藏的特点,偷偷赶回了被官府牵走的牲口,被抓之后,不光没有被挨打,反而害得县官挨了打,最后,大摇大摆地回家去了。赞美了枣核的不服输,机智勇敢。课文语言鲜活,有很强的画面感。如枣核“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小小的枣核机智灵活的模样、县官狼狈不堪的样子跃然纸上、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枣核的聪明和勇敢。 语言运用: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思维能力:弄清楚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情,表现了枣核怎样的品质。 审美创造:合作交流讨论关于枣核斗智斗勇的故事。
思政 元素 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乐于助人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义、善良的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中蕴含的智慧和美德的追求。
重点 难点 1.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体会人物的可贵品质。 2.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课时 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积累“折、涨”2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环节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认识一位特别的新朋友。(出示课文插图)瞧,他只有枣核那么大,却有着大大的能量,他的名字就叫 “枣核”。别看他个头小,可是既聪明又勇敢呢! 2.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枣核的奇妙世界,看看他都经历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板书课题:枣核)
【学生活动】 1. 观察课文插图,对枣核产生好奇。 2. 认真听老师讲话,期待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插图和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课题,为学习课文营造良好氛围。
环节二: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教师活动】 1. (出示初读要求)同学们,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初读要求。请大家默读课文,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默读时找出哪些内容让你觉得最有意思,然后和同学交流;最后在小组里用自己的话将你认为有意思的部分复述一遍。(巡视学生默读和交流情况) 2. (全班交流)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个部分:枣核出生,爹娘发愁。谁来说说枣核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生的?枣核出生后,爹娘的心情怎样呢?(引导学生回答)面对爹娘的发愁,枣核是怎么说的?从他的话里,大家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枣核有志向)现在,请同学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内容,要读出从迫切希望到欢喜、激动的心情变化哦。(指导学生朗读) 3. 接下来交流第二部分:枣核干活勤快,学了很多本领。邻居们都夸枣核,枣核的爹娘非常高兴。那邻居们会怎样夸枣核?枣核的爹娘又会怎样说呢?(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大家对枣核学会的这些本领有什么看法呢?(引导学生讨论)老师来小结一下,故事发生在古时候,那时人们靠人力和畜力劳动,枣核这样的孩子能学到这么多本领,真的很了不起。我们朗读时,要读出对枣核的赞美和敬佩之情。(指导朗读) 4. 我们再看第三部分:枣核帮大家牵回牛、驴。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第 4 - 7 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内容主要写了什么。(组织全班交流,评议学生回答 )老师来总结一下,有一年大旱,庄稼人纳不上粮,衙役把牛、驴都牵走了,枣核靠自己的本领折腾得衙役们筋疲力尽,趁机把乡亲们的牛、驴牵回了村子。从这里可以看出枣核不畏权贵、善良,为乡亲们着想。我们在朗读时,要表达出对枣核的赞美、敬佩之情。(指导朗读) 5. 最后交流第四部分:枣核戏弄县官。快速浏览课文第 8 - 13 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内容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明确这部分表现了枣核超人的胆识、超强的本领和过人的智慧 )同样,朗读这部分时,要表达出对枣核的赞美、敬佩。(指导朗读) 6. 现在,哪位同学勇敢地举手自荐,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指名学生复述,组织集体交流、点评 )
【学生活动】 1. 按要求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思考问题,小组交流并复述。 2. 参与全班交流,回答问题,朗读课文。 3. 举手自荐复述课文,听取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阅读和交流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枣核的品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三:拓展交流,练习续编
【教师活动】 同学们,大家刚才都能完整地表达出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讲得都很棒!老师听得津津有味。那枣核戏弄县官之后会有怎样的结局呢?现在请大家发挥想象,说一说吧!(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对学生的想象进行鼓励和点评 )
【学生活动】 思考枣核戏弄县官的结局,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象。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交流和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喜爱。
环节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枣核的故事,认识了聪明勇敢的枣核,还学会了复述故事,大家的表现都非常出色!民间故事里藏着很多有趣的知识和道理,希望大家以后能多读民间故事。 2. 课后,请大家把《枣核》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再去搜集一个民间故事,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
【学生活动】 1. 倾听老师总结,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和课后任务。 2. 课后完成作业,讲述故事、搜集故事。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强化学习效果;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
28枣核
故事内容:出生(爹娘发愁) 成长(勤快学本领) 帮助乡亲(牵回牛驴) 戏弄县官
人物品质:聪明勇敢
学生续编要点:(记录学生发言要点)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在复述故事和想象续编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时,部分学生语言不够生动,可能是缺乏对细节的把握和语言表达技巧的训练;在拓展交流环节,个别学生想象力不够丰富,可能是引导方式不够灵活;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课堂总结有些仓促,对学生课后作业的指导不够细致。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复述故事的指导,通过分析精彩片段、提供表达模板等方式,帮助学生丰富语言表达;采用更灵活多样的引导方式,如创设情境、小组竞赛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为课堂总结和作业指导留出充足时间,详细说明作业要求,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细致指导,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