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教案(表格式,共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教案(表格式,共两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20 09:1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课时安排 2
内容 分析 这是一次想象习作,鼓励学生根据提示,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并说明一个道理。这次习作给学生搭建了一个想象王国:如果母鸡能在天空飞翔,如果蚂蚁的个头比树还大,如果老鹰变得胆小如鼠,如果蜗牛健步如飞,如果......一旦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它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又会发生那些奇异的事情呢?让学生通过大胆想象,编写童话故事。这次编写的童话故事,有点与众不同。要求选取的动物失去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基于这样的特殊情况,对学生们的创编要求又提高了:着重于根据情境,打开思路,使创编的童话故事要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努力把夸张、奇特的故事情节写清楚,但又不能太过于脱离实际。通过本次习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创编童话故事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初步培养求异思维能力。
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结合修改建议,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童话作品。 语言运用:结合想象,尝试从多个角度把故事过程表达清楚。 思维能力:选择一种动物,较清楚地描述它变化以后的故事。 审美创造:借助情境,感受想象的“趣”与“乐”。
思政 元素 通过创编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故事中传递善良、勇敢、智慧等美好品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重点 难点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作为创编童话故事的主角,大胆想象它的特征变化带来的生活变化。 2.能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前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能选择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它的特征变化带来的生活变化,编写一个童话故事。
环节一:设置悬念,激发想象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玩个好玩的游戏,游戏名字叫 “词语对对碰”。(宣布游戏名称) 2.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说出一个表示事物的词语,你们要给它对上一个能表现出它特点的词语。比如说老师说 “星星”,你们就可以对 “亮闪闪”;我说 “水牛”,你们可以对 “庞大”,大家明白了吗?(讲解游戏规则) 3. (说出课本上插图中的四种动物:母鸡、蚂蚁、老鹰和蜗牛)现在,老师说出这四种动物,大家来完成互动游戏吧。(学生回答后,相机作适当简短的点评) 4. 大家表现得都很棒!那你们有没有想过,有一天母鸡会像鸟儿一样,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呢?(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5. (引导学生自由发表看法)看来大家想法都很独特!瞧,一旦小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它的特征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就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在生活中,大家常常会有一些不合情理的想法,这些想法在童话故事里可是非常有趣的。今天这堂课,就需要大家开启想象力,创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活动】 1. 认真倾听游戏规则。 2. 参与游戏,回答词语。 3. 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发表看法。 4.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动物特征变化的想象,自然引出本次习作的主题。
环节二:创设情境,感知想象
【教师活动】 1. (出示课文中的四幅插图)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四幅插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 2. 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发现这些小动物有什么不同之处?(指名交流,引导学生描述插图中动物的不同特征,预设:生 1:第一幅图中的母鸡,飞得比树还要高。生 2:第二幅图中的蚂蚁,长得比树还要高大。生 3:第三幅图中的老鹰,在悬崖边,不敢飞,很害怕的样子。生 4:第四幅图中的蜗牛,爬得飞快。 ) 3.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么不可思议的四幅图,大家快去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吧。(引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 4. 读完了吗?那你知道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什么吗?(引导学生交流,预设:这次习作的主角是动物,它们都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我们需要展开想象,写出来的事情要能突出小动物 “变异” 后的特征。 ) 5. 这次习作要求我们以这些不可思议的动物为主角,创编童话故事。大家看过、听过那么多童话故事,谁来说说童话故事都有哪些特点呢?(指名交流) 6. (明确习作要求)大家说得都对,童话故事通常会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动物当作人来写;想象大胆有趣,主人公几乎都有超常的能力;故事有一定的顺序;还会告诉人们一定的道理。大家记住这些特点,等会儿创编故事的时候就可以用上啦!
【学生活动】 1. 观察插图,思考并发现动物的不同之处。 2. 交流自己的发现。 3. 自由朗读习作要求,思考并交流习作要求的内容。 4. 回忆并交流童话故事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插图和交流讨论,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为创编故事做好准备。
环节三:小组合作,展开想象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你们喜欢哪种小动物呢?快找找和你有相同想法的小伙伴,组成一个讨论组,大家一起说一说,看看在这种小动物身上,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如果你想以其他小动物为主角,也可以组成一个小组,一起讨论。(引导学生分组合作) 2. 大家开始讨论吧!(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巡视并参与其中,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 3. 小组讨论得差不多了吧,各组推选代表来展示一下。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呈现,也可以进行表演展示,简单阐述童话故事的内容就行。(组织小组代表展示) 4. 大家认真听,听完后进行生生互评。(引导学生互评,教师相机梳理大家的想法,总结优点和不足 )
【学生活动】 1. 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分组讨论。 2. 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象。 3. 小组推选代表进行展示。 4. 倾听展示内容,参与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互评,拓宽学生的想象思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环节四:多样创编,你写我写
【教师活动】 1. (出示写作秘诀)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分享两个创编故事的小秘诀。一是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创编的故事才更完整;二是给故事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这样才能吸引人。 2. 现在,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想象,开始自由创编故事吧。老师会来巡视,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问老师。(巡视学生写作情况,相机指导) 3. (利用投影展示有突出特点的习作)大家看,这篇习作很有特点,我们一起来评价一下。(集体评价,教师作重点评价) 4. 大家自己读一读自己的习作,看看句子是否通顺,尝试修改一下。(引导学生自我修改)
【学生活动】 1. 学习写作秘诀。 2. 自由创编故事,接受老师指导。 3. 参与集体评价,学习他人优点。 4. 自我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通过提供写作秘诀、教师指导和学生自评,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环节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大家都积极地参与到想象和创编故事中,想出了很多有趣的点子。老师看到了大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潜力。 2. 课后,请大家把自己的习作再认真修改完善,为下节课的交流展示做好准备。
【学生活动】 1. 倾听老师总结,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和课后任务。 2. 课后完成作业,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强化学习效果;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板书设计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第 1 课时)
游戏:词语对对碰
习作要求:动物主角、特征变化、想象大胆、故事完整、揭示道理
小组讨论:(记录学生想象要点)
写作秘诀:要素完整、名字响亮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习作要求有了清晰的认识,在想象和创编故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兴趣。 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想象时,部分学生的想象不够大胆,可能是引导方式不够灵活多样;在小组讨论环节,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小组组织不够合理;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不够全面,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成果。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采用更灵活多样的引导方式,如播放动画、展示图片等,启发学生大胆想象;优化小组组织形式,明确小组分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为学生写作过程提供更全面、细致的指导,给予学生更多展示想象成果的机会,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 目标 对习作进行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补充新的内容。
环节一:谈话导入
【教师活动】 1. (板书:这样想象真有趣)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围绕这个主题,发挥想象创编了童话故事,大家都完成了自己的习作。这节课呀,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这些习作,看看怎么让它们变得更精彩。 2. 大家在写作的时候都付出了努力,现在让我们一起通过交流和修改,让自己的故事更吸引人吧!
【学生活动】 1. 观察板书,回忆上节课习作内容。 2. 对本节课的交流修改活动充满期待。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
环节二:互相交流,认真修改
【教师活动】 1. 首先,大家自读自己的初稿。在这个过程中,运用我们学过的修改符号,把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巡视学生自读情况) 2. 然后参照教材中的习作要求,看看自己的习作有没有不符合要求或者出现偏差的地方,如果有,就进行修改、重写。修改完之后,再读一读,看看文章前后是否通顺连贯。(指导学生自读修改) 3. 接下来,小组交流。把自己修改好的习作读给组内的同学听,组内同学认真听,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互相帮助补充修改。(组织小组交流,巡视各小组交流情况,适时给予指导) 4. (选取几个修改完的同学读自己的习作)现在,我们来进行品读欣赏。这几位同学来读他们的习作,全班同学认真听,然后一起交流,由师生共同评议,提出修改意见。大家要在交流中学会修改,也要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引导师生互评)
【学生活动】 1. 自读初稿,修改错别字和不符合要求的内容。 2. 小组内交流习作,听取意见,补充修改。 3. 倾听同学习作,参与师生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修改、小组交流和师生互评,让学生发现问题,学习他人优点,提高写作能力。
环节三:展示习作
【教师活动】 1. 经过修改,大家的习作都有了很大进步。现在,请把修改好的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誊抄的时候也可以一边抄一边修改,让它更完美。(巡视学生誊抄情况) 2. (引导学生将修改好的作品贴在展示台上)同学们,把你们修改好的作品贴在展示台上吧,让大家一起欣赏。这是大家努力的成果,能让我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鼓励学生展示作品)
【学生活动】 1. 誊抄习作,进行最后的修改。 2. 将作品贴在展示台上,欣赏他人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习作,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环节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 1. 同学们,这两节课我们完成了一次充满想象的习作之旅。通过交流和修改,大家的写作能力都有了提高。希望大家以后写作文的时候,也能像这次一样,认真思考、大胆想象,写出更精彩的文章。 2. 课后,大家可以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家人听,听听他们的评价。还可以把展示台上的优秀习作再读一读,学习他人的长处。
【学生活动】 1. 倾听老师总结,明确本节课所学内容和课后任务。 2. 课后完成作业,朗读习作给家人听,阅读优秀习作。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强化学习效果;布置课后拓展任务,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第 2 课时)
自读修改:错别字、符合要求、通顺连贯
小组交流:听取意见、补充修改
师生互评:发现问题、学习优点
展示习作:誊抄、佳作展示(记录优秀之处)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自评、互评和修改习作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对写作要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写作能力。 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时,部分学生评价不够全面,可能是对评价标准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小组交流环节,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评价方式不够新颖;在时间把控上不够精准,导致展示习作时间有些紧张,对学生课后拓展任务的指导不够细致。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评价标准的详细解读,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创新评价方式,如开展小组竞赛式评价、个人专项评价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为展示习作和课后拓展任务留出充足时间,详细说明任务要求,加强对学生课后拓展任务的指导,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