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统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巩固统计的有关知识。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及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提出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重点:能根据统计表、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通过复习回忆求平均数的方法。二、实际应用 一、通过复习回忆求平均数的方法。怎么求平均数?二、实际应用:1. 求出三(1)班第一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提问: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1)先估计六名同学的平均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算一算2. 看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1)根据你知道的三(2)班男同学50米赛跑的成绩算出他们的平均成绩。(2)50米赛跑的优秀成绩是10秒,请你提出问题。哪位同学成绩是优秀?张刚与平均成绩相差多少?王明的100米成绩可能是多少?3. 根据下面两个统计表提出问题并解答。看清题目要求,要求解答的必须解答。看表你知道了什么?提问:(1)第一组平均每人捐书多少本?(2)第一组和第四组两组平均每人捐书多少本? (3)三(1)班平均每人捐书约多少本?4. 收集、整理数据,求出几位同学的身高。 有图时移多补少通过计算,先求出几个数字之和,再平均分成若干份。6人分别几千克大约30千克30+31+31+25+28+23=168(千克)168÷6=28(千克)10+8+9+11+7=45(秒)45÷5=9(秒)三(1)班第一组捐书24本,第二组捐书40本,第三组捐书20本,第四组捐书36本。三(1)班第一组的人数6人,第二组的人数8人,第三组的人数5人,第四组的人数6人。24÷6=4(本)(24+36)÷(6+6)=60÷12=5(本)调查、记录,计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