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下)期中测试题(3)
积累 与运用。(45分)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7分)
《长安三万里》不仅引用 了48首古诗,而且 出一幅由唐诗浸染出的绚丽画卷;
从都城长安的繁华盛景,到江南月夜的qī qīng( );从连城军士的身披zhàn páo
( )、手执长剑,到yù dí( )有功、数战fēng hóu( )……李白、
高适 大唐群星穿越时光,携带吟诗作对之风xí juǎn( )而来,
银幕。可以说,《长安三万里》找到了一个别致的入口,diǎn rán( )了观众的“梦
回唐朝”的热情。
(1)将语段中加拼音的词语规范在写在括号内。(3分)
(2)联系上下文语境,横线上依次填 入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2分)
呈现 领导 闪亮 B、呈现 领衔 惊艳
出现 领航 惊喜 D、展现 领导 鲜艳
(3)体会词语“吟诗作对”的结构特点,并仿写两个 、 (2分)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罪行滔天的犯罪分子最终将被执行死刑,真是死得其所。
“直播带货”是目前非常火的一种线上销售模式,许多年轻人跃跃欲试。
“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有多实践我们才能知道事物真正的规律。
“嫦娥”探月,“蛟龙”入海,“北斗”组网……我国重大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地涌现。
下列各句中的语病的一项是( )(3分)
唯有勇立世界科技的潮 头,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为人类文明进步 做出更大贡献 。
“组队读书”能改变阅读浅层化、碎片化的现状,让人们学会普度阅读和系统阅读。
辩论是一种要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常用到的口语交际方式。
线上教堂是否高效,关键要看我们教师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我爱祖国,也爱安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不要紧,”小公鸡说,“第一次能这样就不错了。”
这种糕点是用花生、榛子、蜜枣等材料制作而成的。
如果你还知道鲁滨逊的其他故事,就去读鲁滨逊瓢记这本书吧。
5、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即兴发言时,要快速地打个腹稿。想清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说什么。
B、写梗概时,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
C、“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这句话出自《那个星期天》,作者表达“盼”的心情用的方法是内心独白。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句话出自朱自清的《匆匆》,作者借景抒情,抒发了对春天到来的喜爱之情。
6、日积月累。(14分)
(1)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韩翃的“春城无处不飞花, ”让人想起不许生火煮食的寒食节;每逢七夕佳节,相隔异地的有情人便想起牛郎 织女 “盈盈一水间, ”; 中秋团圆夜,独处他乡的王建徘徊,想起家乡的亲人,对月喃喃“ , 。”
(2)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叹惋时间易逝,告诉我们应该珍惜时光!《长歌 行》劝诫我们:“
,老大徒伤悲。”朱自清感慨:“我们的昌子为什么
呢?”是啊,时光飞逝,它从不为谁停留一分一秒。
(3)读书上不能走马观花,要专心致志地品读理解,书中每个字都有价值,《增广贤文》
“ :”告诉我们与见多识广的人交谈,会有受益无穷。
7、按要求写句子。(8分)
一队队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高高兴兴地走进华丽的少年宫。(缩句)
住方家大孙的八儿,今天非常高兴,(采用夸张修辞改写句子)
为了不滑下来,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紧紧地抓 住雄 鹅的羽毛。(改为陈述句)
有名的老铺要挂 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皱起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
都是纱灯的,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用加点词写句子)
口语交际。(3分)
在街上玩耍时,你偶遇采访,请你结合图片谈谈你对下面问题的认识,写一段即兴发言。
随着“国潮 ”的兴起,许多民俗技艺的传承和发展迎来了新的生机,下面是传统民俗
技艺近来的复兴尝试。你对这样的复兴尝试感兴趣吗?为什么?
阅读理解。(15分)
课内阅读。(12分)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碎八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是买各种无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喜欢。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准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 糖的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本文作者是 ,原名 ,“ ”是他的笔名,他是中国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 ”称号的作家,主要作品:长篇小说《 》《 》话剧
《 》《 》。
用自己的话说说京话中这些词语的意思。
零七碎八:
擦黑儿:
用横线画出文段中的过渡句,这句话的作用是 ,承接上文孩子们 事
情,引出下文大人们紧张忙碌 的 。
第三段中划线句子把“ ”说成过春节的“ ”,突出 的重要地位,
预示着春节的“正式演出”会 。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习俗是 ,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3分)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1657年9月30日,我,可怜不幸的鲁滨逊·克罗索,在一场可怜的大风暴中,在大海中浑身遇难,游荡到这个荒凉的小岛上,我且把此岛称为“绝望 岛”吧,同船伙伴皆葬身鱼腹 ,我本人却能够九死一生。
豌豆一天,我为自己的凄凉的境遇悲痛欲绝,我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武器,也没有地方可逃,没有获救 的希望,只有死路一条,不是被野兽吞噬,被野人饱腹,就是因为缺少食物而活活饿死。夜幕 降临,因怕被野兽吃掉,我睡在一棵树上。虽然更小夜下雨,我却睡得很香。
10月1日醒来,只见那棵大树随涨潮已浮起,并冲到了离岸 很近的地方。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想,待风停息之后,可以上去弄些食物和日用品来救 急,但又想到了那些失散的伙伴。这使我倍感悲伤……
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国的 ,小说是用 ,按 顺序来叙述的。
用“ ”画出 “我”境遇凄凉的句子。
节选的这段文字共讲了几件事?
鲁滨逊回到英国后的生活怎样?为他设想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第一种:
第二种:
习作。(30分)
生活中我们一天天长大,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幸福……请你写一写成长过程中懂得
的某种生活道理。题目自拟,注意内容充实,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400字左右。
附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读语段,完成练习,(1)凄清,战袍,御 敌,封侯,席卷,点燃
(2)B (3)听说读写,诗词歌赋
2、加点成语 运用恰当的,A 3、有语病的。D
4、标点符号用不正确的。D 5、说法错误的。D
6、日积月累。(1)寒食东风御 柳斜,脉 脉不得语。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去不复返。
(3)与群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7、按要求写句子。(1)少先队员走进少年宫。
(2)住方家大孙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3)为了不滑下来,他只好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4)下课了,操场上有的同学打球,有的跳绳,有的玩游戏,有的练跑步。
8、口语交际。略
二、阅读理解。(一)1、老舍,舒庆春,老舍,“人民艺术 家”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 2、一些小玩意及零散东西。
天刚黑, 3、小孩喜欢,大人们也忙乱, 承上启下,喜欢多春节,紧张忙乱。
腊月二十三,彩排,腊月二十三,更热闹, 5、买玩具,吃甜食,放鞭炮,
(二)1、英国,丹尼尔·笛福,第一人称,按时间先后,2、我没有食物,没有房屋,
没有武器,也没有地方可逃,没有获救 的希望,只有死路一条,不是被野兽
吞噬,被野人饱腹,就是因为缺少食物而活活饿死。3、三件事,遇险,缺少食物
宿于大树。4、略
三、习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