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西北地区 综合评价卷(含答案)鲁教版(五四学制)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 西北地区 综合评价卷(含答案)鲁教版(五四学制)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20 08:34:50

文档简介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这是对和田玉的描述。玉龙喀什河源于莽莽高山,流入塔里木盆地后,与西边的喀拉喀什河汇合成和田河,两河从高山里带来大量的白玉、青玉和墨玉,和田自古出美玉。读和田河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完成1~3题:
1.“玉龙喀什河源于莽莽高山”,“高山”指(A)
A.昆仑山脉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太行山脉
2.“两河从高山里带来大量的白玉、青玉和墨玉”。河中玉石主要来自原生玉矿风化剥离的石块,经山洪冲蚀及搬运带入河中,据此推测河流“输送”玉石主要集中在(B)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和田地区对玉石的开发利用合理的做法是(B)
①在绿洲上兴建众多玉石加工厂,不断扩大玉石产业规模 ②对玉石进行深加工,提高玉石的附加值 ③建立“玉文化”博物馆,发展旅游业 ④禁止进行玉石开采,保护好河流的生态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4年春节,在海口工作的小田到甘肃酒泉探亲。在家乡他看到大量利用风力发电的“大风扇”正在运转。刚到家的几天里,小田总是嗓子干,流鼻血,去看大夫,说是干燥所致,过几天适应就好了。据此完成4~5题:
4.小田刚到酒泉出现的嗓子干、流鼻血的症状,主要是因为酒泉(A)
A.距海遥远,气候干旱 B.海拔较高,气候寒冷
C.光照充足,紫外线强 D.风力大,多沙尘天气
5.甘肃酒泉大力发展风电的优势条件是(B)
A.工业发达,电能需求量大
B.地域广阔,风能资源较丰富
C.丝绸之路沿线,旅游业发达
D.风能是清洁能源,发电稳定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2020年起,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实施胡杨林拯救行动,主要保护塔里木河干流及其支流两侧的胡杨林。读图,完成6~7题:
6.植物生长与水分关系密切,读图推断该地区从东往西植被的变化规律大致是(D)
A.荒漠草原→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7.胡杨大多沿河流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
A.当地气候干旱
B.沿盆地边缘受风沙的危害小
C.在塔里木盆地内部,地势平坦
D.在塔里木盆地内部,光热充足
  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每年玉米收获后,戈壁滩成为天然晾晒场,晾晒使玉米种子在短时间内快速脱水干燥。读河西走廊示意图,完成8~10题:
8.该地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有利条件是(B)
A.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B.气候干燥,光照充足
C.经济发达,科技先进
D.交通便利,离市场近
9.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是(A)
A.祁连山脉的冰雪融水
B.内蒙古高原的地下水
C.大气降水
D.黄河水
10.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D)
①有亚欧大陆桥经过 ②气候相对两侧湿润 ③地形相对两侧低平 ④绿洲农业发展基础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坎儿井(图1所示)是新疆当地居民因地制宜建成的一种古老引水工程。图2是塔里木盆地区域图。据此完成11~13题:
图1  图2
11.图2中城镇多分布在(B)
A.盆地中部 B.山麓绿洲
C.沼泽地带 D.油田附近
12.坎儿井工程采用地下暗渠输水的原因是(C)
A.减少砂石挖掘 B.降低修建难度
C.减少水分蒸发 D.收集大气降水
13.新疆牧区的特有畜种是(A)
A.细毛羊 B.滩羊
C.藏绵羊 D.三河马
  读我国西北内陆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4~16题:
14.图示地区地势的总体特征是(D)
A.东高西低 B.北高南低
C.中高周低 D.周高中低
15.图示地区沙漠广布,主要原因有(B)
①深居内陆 ②河流稀少 ③山脉阻挡 ④植被稀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6.关于该地区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B)
A.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
B.大部分为季节性河流
C.均为外流河
D.夏季降水丰富,河流进入汛期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读新疆棉花分布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新疆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是(A)
A.夏季气温高,晴天多,光照充足
B.全年温和湿润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小
18.下列有关新疆的叙述,正确的是(C)
A.阿尔泰山脉位于新疆中部
B.地形以高原为主
C.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D.塔里木河是新疆最大的外流河
  读西气东输线路图,完成19~20题:
西气东输线路图
19.关于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发挥了东部地区的资源优势
B.工程管线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C.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D.缓解了西部地区的能源短缺
20.在西气东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严格规定了28米宽的施工范围,尽量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废弃物全部回收处理,土石方全部回填。这些做法有利于(D)
A.促进沿线石化工业发展
B.保证沿线粮食种植面积
C.为少数民族提供就业机会
D.保护沿线脆弱的生态环境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21.乌珠穆沁部落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游牧部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图甲
图乙
(1)乌珠穆沁部落居民生活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西北 地区,该地区最突出的环境特征是 干旱 。(4分)
(2)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大多在 400 毫米以下、 200 毫米以上。所在干湿地区,绝大部分位于 半干旱 区。(3分)
(3)图甲中由②到③的变化主要受 水分(或降水) 影响,该区域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畜牧业(或放牧或游牧) ,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草地 。(3分)
(4)该区域的主要民居是 蒙古包 ,由他们所在区域推断,他们的日常游戏主要有 骑射、赛马、摔跤等(任答两种) 。(列举两种)
(3分)
22.某旅行社推出从锡林郭勒经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到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风情旅游路线,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线路经过的地方,大部分地区草原、 荒漠 广布。这里河流稀少,且多为 季节性 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4分)
(2)锡林郭勒的植被主要是 草原 ,这里散养着许多奶牛。一路向西,植被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和 荒漠 。在塔里木盆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 塔克拉玛干 沙漠。(3分)
(3)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的 绿洲 上,人们利用水源发展了 灌溉 农业,使这里成为“粮棉瓜果之乡”。(4分)
(4)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把天然气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缓解东部地区 能源供应紧张 的局面。(2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2022年3月12日,新疆和若(和田—若羌)铁路通过动态验收。和若铁路连接了塔里木盆地南部边缘的大部分聚落,该铁路建成后对加快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新疆铁路及聚落分布。
(1)和若铁路穿过中国最大的沙漠,分析该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
(6分)
参考答案: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高山环绕(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蒸发强烈,地表水难以保存。
(2)简述和若铁路沿线地区聚落多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原因。
(4分)
参考答案:盆地边缘,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盆地边缘多高山冰雪融水,为生产、生活提供水源。
(3)说明和若铁路建成通车后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4分)
参考答案:改善当地的运输条件,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当地资源的开发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与中亚、南亚的联系,发展对外贸易。(任意两点)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这是对和田玉的描述。玉龙喀什河源于莽莽高山,流入塔里木盆地后,与西边的喀拉喀什河汇合成和田河,两河从高山里带来大量的白玉、青玉和墨玉,和田自古出美玉。读和田河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完成1~3题:
1.“玉龙喀什河源于莽莽高山”,“高山”指(A)
A.昆仑山脉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太行山脉
2.“两河从高山里带来大量的白玉、青玉和墨玉”。河中玉石主要来自原生玉矿风化剥离的石块,经山洪冲蚀及搬运带入河中,据此推测河流“输送”玉石主要集中在(B)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和田地区对玉石的开发利用合理的做法是(B)
①在绿洲上兴建众多玉石加工厂,不断扩大玉石产业规模 ②对玉石进行深加工,提高玉石的附加值 ③建立“玉文化”博物馆,发展旅游业 ④禁止进行玉石开采,保护好河流的生态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4年春节,在海口工作的小田到甘肃酒泉探亲。在家乡他看到大量利用风力发电的“大风扇”正在运转。刚到家的几天里,小田总是嗓子干,流鼻血,去看大夫,说是干燥所致,过几天适应就好了。据此完成4~5题:
4.小田刚到酒泉出现的嗓子干、流鼻血的症状,主要是因为酒泉(A)
A.距海遥远,气候干旱 B.海拔较高,气候寒冷
C.光照充足,紫外线强 D.风力大,多沙尘天气
5.甘肃酒泉大力发展风电的优势条件是(B)
A.工业发达,电能需求量大
B.地域广阔,风能资源较丰富
C.丝绸之路沿线,旅游业发达
D.风能是清洁能源,发电稳定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2020年起,在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实施胡杨林拯救行动,主要保护塔里木河干流及其支流两侧的胡杨林。读图,完成6~7题:
6.植物生长与水分关系密切,读图推断该地区从东往西植被的变化规律大致是(D)
A.荒漠草原→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7.胡杨大多沿河流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
A.当地气候干旱
B.沿盆地边缘受风沙的危害小
C.在塔里木盆地内部,地势平坦
D.在塔里木盆地内部,光热充足
  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每年玉米收获后,戈壁滩成为天然晾晒场,晾晒使玉米种子在短时间内快速脱水干燥。读河西走廊示意图,完成8~10题:
8.该地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有利条件是(B)
A.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B.气候干燥,光照充足
C.经济发达,科技先进
D.交通便利,离市场近
9.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是(A)
A.祁连山脉的冰雪融水
B.内蒙古高原的地下水
C.大气降水
D.黄河水
10.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D)
①有亚欧大陆桥经过 ②气候相对两侧湿润 ③地形相对两侧低平 ④绿洲农业发展基础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坎儿井(图1所示)是新疆当地居民因地制宜建成的一种古老引水工程。图2是塔里木盆地区域图。据此完成11~13题:
图1  图2
11.图2中城镇多分布在(B)
A.盆地中部 B.山麓绿洲
C.沼泽地带 D.油田附近
12.坎儿井工程采用地下暗渠输水的原因是(C)
A.减少砂石挖掘 B.降低修建难度
C.减少水分蒸发 D.收集大气降水
13.新疆牧区的特有畜种是(A)
A.细毛羊 B.滩羊
C.藏绵羊 D.三河马
  读我国西北内陆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4~16题:
14.图示地区地势的总体特征是(D)
A.东高西低 B.北高南低
C.中高周低 D.周高中低
15.图示地区沙漠广布,主要原因有(B)
①深居内陆 ②河流稀少 ③山脉阻挡 ④植被稀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6.关于该地区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B)
A.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
B.大部分为季节性河流
C.均为外流河
D.夏季降水丰富,河流进入汛期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读新疆棉花分布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新疆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是(A)
A.夏季气温高,晴天多,光照充足
B.全年温和湿润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D.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小
18.下列有关新疆的叙述,正确的是(C)
A.阿尔泰山脉位于新疆中部
B.地形以高原为主
C.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D.塔里木河是新疆最大的外流河
  读西气东输线路图,完成19~20题:
西气东输线路图
19.关于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发挥了东部地区的资源优势
B.工程管线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C.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D.缓解了西部地区的能源短缺
20.在西气东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严格规定了28米宽的施工范围,尽量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废弃物全部回收处理,土石方全部回填。这些做法有利于(D)
A.促进沿线石化工业发展
B.保证沿线粮食种植面积
C.为少数民族提供就业机会
D.保护沿线脆弱的生态环境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21.乌珠穆沁部落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游牧部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图甲
图乙
(1)乌珠穆沁部落居民生活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西北 地区,该地区最突出的环境特征是 干旱 。(4分)
(2)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大多在 400 毫米以下、 200 毫米以上。所在干湿地区,绝大部分位于 半干旱 区。(3分)
(3)图甲中由②到③的变化主要受 水分(或降水) 影响,该区域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畜牧业(或放牧或游牧) ,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草地 。(3分)
(4)该区域的主要民居是 蒙古包 ,由他们所在区域推断,他们的日常游戏主要有 骑射、赛马、摔跤等(任答两种) 。(列举两种)
(3分)
22.某旅行社推出从锡林郭勒经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到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风情旅游路线,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线路经过的地方,大部分地区草原、 荒漠 广布。这里河流稀少,且多为 季节性 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4分)
(2)锡林郭勒的植被主要是 草原 ,这里散养着许多奶牛。一路向西,植被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和 荒漠 。在塔里木盆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 塔克拉玛干 沙漠。(3分)
(3)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的 绿洲 上,人们利用水源发展了 灌溉 农业,使这里成为“粮棉瓜果之乡”。(4分)
(4)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把天然气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缓解东部地区 能源供应紧张 的局面。(2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2022年3月12日,新疆和若(和田—若羌)铁路通过动态验收。和若铁路连接了塔里木盆地南部边缘的大部分聚落,该铁路建成后对加快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新疆铁路及聚落分布。
(1)和若铁路穿过中国最大的沙漠,分析该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
(6分)
参考答案: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高山环绕(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蒸发强烈,地表水难以保存。
(2)简述和若铁路沿线地区聚落多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原因。
(4分)
参考答案:盆地边缘,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盆地边缘多高山冰雪融水,为生产、生活提供水源。
(3)说明和若铁路建成通车后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4分)
参考答案:改善当地的运输条件,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当地资源的开发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强与中亚、南亚的联系,发展对外贸易。(任意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