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评价卷(含答案)鲁教版(五四学制)地理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综合评价卷(含答案)鲁教版(五四学制)地理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20 08:37:03

文档简介

期中综合评价卷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1~3题:
1.①②两地所在区域之间的界线大致相当于( )
A.1月0 ℃等温线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2.下列自然风光与地理区域的组合,合理的是( )
A.到①领略江南烟雨 B.到②感受大漠景观
C.到③观看椰林风光 D.到④体验冰雪高原
3.图中①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纬度较高,积雪期长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深居内陆,距海较远 D.交通便利,设施完善
  某年春季以来,我国北方多个省级行政区域遭遇干旱。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形势图。读图,完成4~5题:
4.这一时期,干旱影响的主要农作物是( )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青稞
5.为了解决这里频发的春旱问题,从长远来看,是需要( )
A.多打深井,抽取深层地下水 B.修建更多的水库
C.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D.兴建南水北调工程
  东北地区沃野千里,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湿地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6~8题:
6.甲地发展农业的土地优势是( )
A.黄土疏松
B.高原坦荡
C.黑土肥沃
D.地形崎岖
7.乙地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 )
A.沼泽湿地   B.河流源头 C.森林资源   D.耕地资源
8.大兴安岭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
A.渔业   B.种植业 C.林业   D.畜牧业
9.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但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尖锐。读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毁林开荒是其主要的人为原因之一
B.暴雨加剧黄土高原的土质疏松
C.为减少河流泥沙,可在图中陡坡地带修建梯田
D.为更好地利用土地,可在图中缓坡地带修建厂房,大力发展工业
  (2024滨州)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政策。读北京市和上海市某年居民用水价格表,完成10~11题:
北京市和上海市某年居民用水价格表
项目 阶梯 每户年用水量/立方米 综合水价/(元/米3)
第一阶梯 0~180(含) 5
第二阶梯 180~260(含) 7
第三阶梯 260以上 9
上海 第一阶梯 0~220(含) 3.45
第二阶梯 220~300(含) 4.83
第三阶梯 300以上 5.83
10.北京市综合水价比上海市高,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北京比上海( )
A.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B.降水量小,水资源短缺
C.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D.人口多,需水量大
11.我国大部分地区实施阶梯水价政策的目的是( )
A.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B.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C.逐步推进全国水价相统一 D.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油菜花开金色灿烂,美不胜收;桃李满坡,果香四溢。一些南方山村利用“赏花品果”建设乡村生态旅游模式,走上了致富路。读中国南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图,完成12~13题:
12.去珠江上游某山村观赏油菜花美景,最适宜的时间是( )
A.1月中旬   B.2月中旬 C.3月中旬   D.4月中旬
13.南方山村“赏花品果”乡村生态旅游模式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水热充足 ②山、水、田、林、草景观多样 ③绿洲农业,瓜果香甜 ④民俗风情和特色地域文化多姿多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4~16题:
14.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巨大价值是( )
A.灌溉与发电 B.养殖与发电
C.供水和养殖 D.供水和运输
15.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得益于( )
①交通运输的发展 ②农业的发展 ③通信技术的发展 ④科技力量的迅猛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的是( )
A.苏州园林、杭州西湖 B.颐和园、周庄
C.南锣鼓巷、明孝陵 D.日月潭、太湖
  香港、澳门和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图1为香港、澳门和台湾省位置图,图2为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图。据此完成17~18题:
图1 图2
17.关于香港、澳门和台湾省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临海,交通便利 B.都有北回归线穿过
C.地广人稀 D.经济支柱为博彩旅游业
18.香港的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联系紧密,祖国内地为其发展提供( )
①淡水 ②资金 ③日常生活消费品 ④信息、技术 ⑤众多的劳动力资源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暑假小芳外出旅游,其间她与同学小红分享了旅游经历。读她们之间的对话片段截图,完成19~20题:
19.从对话截图可知,小芳的旅游地在( )
A.香港
B.台湾
C.澳门
D.云南
20.小红的回话中,有明显不当之处的是( )
A.①阿里山天气多变,记得带雨具。
B.②虽然稀有,但你一定不要去采!
C.③是啊,当地人的祖籍多在广东和福建,也有我们江西。
D.④明天的泼水活动肯定会很刺激。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21.东营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在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进行了一次研学旅行活动。下面是研学旅行的相关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一)研学目标:了解研学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二)研学过程:同学们搜集了研学地区的有关地图(如图)。
第一站:东北平原
(1)在东北平原,春季是小麦等农作物的播种季节,该季节土壤水分较充足。分析这里春旱不严重的自然原因。(2分)
第二站:内蒙古高原
(2)河套平原是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区,因其种植业发达,被称为“塞上江南”。分析该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3分)
第三站:黄土高原
(3)大家来到黄土高原,看到这里地表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请分析原因。(3分)
(三)研学总结
(4)同学们研学归来后,对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和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请根据所学知识将下表补充完整。(4分)
地形区 主要土地 利用类型 主要农业 部门 作物 熟制 主要生态 环境问题
东北 平原 旱地 种植业 ①  水土流失,湿地锐减
内蒙古 高原 草地 ②    一年一熟 ③ 
黄土 高原 ④ 种植业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水土流失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由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冬奥会的欢迎宴会上致辞:时隔十四年,奥林匹克圣火再次在北京燃起,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
材料二 七台河别称煤城,培养出多位世界短道速滑冠军。
材料三 图1为京张高铁路线及周边地形图,图2为东北地区图。
图1 图2
(1)由图可知北京的经纬度位置大致是   。(1分)
A.(40°S,116°E) B.(40°S,116°W)
C.(40°N,116°E) D.(40°N,116°W)
(2)从北京到张家口,游客往返两地可搭乘京张高铁。该铁路修建时,可能面临的困难是   (填“地势起伏较大”“夏季干旱”或“高寒缺氧”)。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   (写出一个即可)。(2分)
(3)北京冬奥会倡导绿色环保理念,被称为“绿色冬奥”。“张北的风,吹亮了北京的灯”,说明部分奥运场馆的供电与   (填“核能”或“风能”)密切相关。(1分)
(4)七台河位于   省,该省纬度较   (填“高”或“低”),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冰雪资源丰富。(2分)
(5)图2中甲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   工业基地。(1分)
(6)请写出东北地区衣、食、住、行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任选一个角度,写出一点即可)。(1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广东省伶仃洋区域内,2018年10月24日9时正式通车。通车后,极大缩短了珠海、香港、澳门三地之间的通行时间。
材料二 图1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图2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图3为港珠澳大桥简图。
图1
图2 图3
(1)港珠澳大桥联系了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域,分别是港、澳、   (填简称),夏秋季节大桥建设时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2分)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为   ,岛屿B为   ,城市C为   。(3分)
(3)能源短缺限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试从“开源”角度列举解决措施(至少两条)。(2分)
(4)改革开放以来,有人把我国沿江对外开放的格局形象地比喻为“射向太平洋的箭”。我国东部海岸线似“弓”,长江似“箭”。请分析作为“箭”的长江,为“箭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哪些优越的条件 (2分)
(5)港珠澳大桥中间段采用海底隧道的修建形式,其主要目的是  。(2分)
24.心系祖国领土。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材料 台湾省的居民主要是明清以来从广东、福建两省迁居台湾居民的后代,他们常用粤语、闽南语等方言交流,多信奉妈祖。
(1)台湾岛西隔  海峡与福建省相望,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   方向。(2分)
(2)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血缘关系是   。(2分)
(3)台湾岛是一个富饶的宝岛,因盛产   有“东方甜岛”之称;因盛产  有“海上米仓”之称。(2分)
(4)台湾岛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岛屿的   部,这种分布特点受   影响最大,农作物主要分布在   (填地形类型)。(3分)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1~3题:
1.①②两地所在区域之间的界线大致相当于(C)
A.1月0 ℃等温线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2.下列自然风光与地理区域的组合,合理的是(B)
A.到①领略江南烟雨 B.到②感受大漠景观
C.到③观看椰林风光 D.到④体验冰雪高原
3.图中①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
A.纬度较高,积雪期长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深居内陆,距海较远 D.交通便利,设施完善
  某年春季以来,我国北方多个省级行政区域遭遇干旱。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形势图。读图,完成4~5题:
4.这一时期,干旱影响的主要农作物是(B)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青稞
5.为了解决这里频发的春旱问题,从长远来看,是需要(C)
A.多打深井,抽取深层地下水 B.修建更多的水库
C.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D.兴建南水北调工程
  东北地区沃野千里,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湿地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6~8题:
6.甲地发展农业的土地优势是(C)
A.黄土疏松
B.高原坦荡
C.黑土肥沃
D.地形崎岖
7.乙地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A)
A.沼泽湿地   B.河流源头 C.森林资源   D.耕地资源
8.大兴安岭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C)
A.渔业   B.种植业 C.林业   D.畜牧业
9.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但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尖锐。读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该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毁林开荒是其主要的人为原因之一
B.暴雨加剧黄土高原的土质疏松
C.为减少河流泥沙,可在图中陡坡地带修建梯田
D.为更好地利用土地,可在图中缓坡地带修建厂房,大力发展工业
  (2024滨州)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政策。读北京市和上海市某年居民用水价格表,完成10~11题:
北京市和上海市某年居民用水价格表
项目 阶梯 每户年用水量/立方米 综合水价/(元/米3)
第一阶梯 0~180(含) 5
第二阶梯 180~260(含) 7
第三阶梯 260以上 9
上海 第一阶梯 0~220(含) 3.45
第二阶梯 220~300(含) 4.83
第三阶梯 300以上 5.83
10.北京市综合水价比上海市高,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北京比上海(B)
A.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B.降水量小,水资源短缺
C.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D.人口多,需水量大
11.我国大部分地区实施阶梯水价政策的目的是(A)
A.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B.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C.逐步推进全国水价相统一 D.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油菜花开金色灿烂,美不胜收;桃李满坡,果香四溢。一些南方山村利用“赏花品果”建设乡村生态旅游模式,走上了致富路。读中国南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图,完成12~13题:
12.去珠江上游某山村观赏油菜花美景,最适宜的时间是(B)
A.1月中旬   B.2月中旬 C.3月中旬   D.4月中旬
13.南方山村“赏花品果”乡村生态旅游模式发展的有利条件有(D)
①水热充足 ②山、水、田、林、草景观多样 ③绿洲农业,瓜果香甜 ④民俗风情和特色地域文化多姿多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4~16题:
14.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巨大价值是(D)
A.灌溉与发电 B.养殖与发电
C.供水和养殖 D.供水和运输
15.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得益于(D)
①交通运输的发展 ②农业的发展 ③通信技术的发展 ④科技力量的迅猛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的是(A)
A.苏州园林、杭州西湖 B.颐和园、周庄
C.南锣鼓巷、明孝陵 D.日月潭、太湖
  香港、澳门和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图1为香港、澳门和台湾省位置图,图2为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图。据此完成17~18题:
图1 图2
17.关于香港、澳门和台湾省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A.临海,交通便利 B.都有北回归线穿过
C.地广人稀 D.经济支柱为博彩旅游业
18.香港的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联系紧密,祖国内地为其发展提供(D)
①淡水 ②资金 ③日常生活消费品 ④信息、技术 ⑤众多的劳动力资源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暑假小芳外出旅游,其间她与同学小红分享了旅游经历。读她们之间的对话片段截图,完成19~20题:
19.从对话截图可知,小芳的旅游地在(B)
A.香港
B.台湾
C.澳门
D.云南
20.小红的回话中,有明显不当之处的是(D)
A.①阿里山天气多变,记得带雨具。
B.②虽然稀有,但你一定不要去采!
C.③是啊,当地人的祖籍多在广东和福建,也有我们江西。
D.④明天的泼水活动肯定会很刺激。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21.东营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在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进行了一次研学旅行活动。下面是研学旅行的相关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一)研学目标:了解研学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二)研学过程:同学们搜集了研学地区的有关地图(如图)。
第一站:东北平原
(1)在东北平原,春季是小麦等农作物的播种季节,该季节土壤水分较充足。分析这里春旱不严重的自然原因。(2分)
参考答案: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第二站:内蒙古高原
(2)河套平原是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区,因其种植业发达,被称为“塞上江南”。分析该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3分)
参考答案:灌溉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等。
第三站:黄土高原
(3)大家来到黄土高原,看到这里地表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请分析原因。(3分)
参考答案: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等等。
(三)研学总结
(4)同学们研学归来后,对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和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请根据所学知识将下表补充完整。(4分)
地形区 主要土地 利用类型 主要农业 部门 作物 熟制 主要生态 环境问题
东北 平原 旱地 种植业 ① 一年一熟 水土流失,湿地锐减
内蒙古 高原 草地 ② 畜  牧业 一年一熟 ③ 草场退化或土地荒漠化
黄土 高原 ④ 旱地 种植业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水土流失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 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由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冬奥会的欢迎宴会上致辞:时隔十四年,奥林匹克圣火再次在北京燃起,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
材料二 七台河别称煤城,培养出多位世界短道速滑冠军。
材料三 图1为京张高铁路线及周边地形图,图2为东北地区图。
图1 图2
(1)由图可知北京的经纬度位置大致是 C 。(1分)
A.(40°S,116°E) B.(40°S,116°W)
C.(40°N,116°E) D.(40°N,116°W)
(2)从北京到张家口,游客往返两地可搭乘京张高铁。该铁路修建时,可能面临的困难是 地势起伏较大 (填“地势起伏较大”“夏季干旱”或“高寒缺氧”)。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 北京故宫、长城、颐和园、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天坛、明十三陵等(任答一个) (写出一个即可)。(2分)
(3)北京冬奥会倡导绿色环保理念,被称为“绿色冬奥”。“张北的风,吹亮了北京的灯”,说明部分奥运场馆的供电与 风能 (填“核能”或“风能”)密切相关。(1分)
(4)七台河位于 黑龙江 省,该省纬度较 高 (填“高”或“低”),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冰雪资源丰富。(2分)
(5)图2中甲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 辽中南 工业基地。(1分)
(6)请写出东北地区衣、食、住、行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任选一个角度,写出一点即可)。(1分)
参考答案:衣服厚重、喜欢炖食物、房屋墙体厚与气候寒冷有关;传统运输方式是马车,与地形平坦有关;等等。(任答一点)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广东省伶仃洋区域内,2018年10月24日9时正式通车。通车后,极大缩短了珠海、香港、澳门三地之间的通行时间。
材料二 图1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图2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图3为港珠澳大桥简图。
图1
图2 图3
(1)港珠澳大桥联系了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域,分别是港、澳、 粤 (填简称),夏秋季节大桥建设时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台风 。(2分)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为 京九线 ,岛屿B为 崇明岛 ,城市C为 杭州 。(3分)
(3)能源短缺限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试从“开源”角度列举解决措施(至少两条)。(2分)
参考答案: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建立核电站,开发新能源(潮汐能、风能等)。
(4)改革开放以来,有人把我国沿江对外开放的格局形象地比喻为“射向太平洋的箭”。我国东部海岸线似“弓”,长江似“箭”。请分析作为“箭”的长江,为“箭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哪些优越的条件 (2分)
参考答案:便利的水运;丰富的水资源;加强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沿江城市之间的联系。
(5)港珠澳大桥中间段采用海底隧道的修建形式,其主要目的是 便于大型船舶通航(或保障主航道通航能力) 。(2分)
24.心系祖国领土。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材料 台湾省的居民主要是明清以来从广东、福建两省迁居台湾居民的后代,他们常用粤语、闽南语等方言交流,多信奉妈祖。
(1)台湾岛西隔 台湾 海峡与福建省相望,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 东北 方向。(2分)
(2)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血缘关系是 台湾省的居民主要是明清以来从广东、福建两省迁居台湾居民的后代 。(2分)
(3)台湾岛是一个富饶的宝岛,因盛产 甘蔗 有“东方甜岛”之称;因盛产 水稻 有“海上米仓”之称。(2分)
(4)台湾岛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岛屿的 西 部,这种分布特点受 地形 影响最大,农作物主要分布在 平原 (填地形类型)。(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