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半期考试
高2018届(一下)语文试题卷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夏衍先生改编《祝福》的败笔—样林嫂怒砍门槛
魏建宽
今天,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是一个要去信仰什么却很困难的时代,而不去信仰什么又觉得
是十分可怕的时代
近日,读《牛汉自述——我仍在苦苦跋涉》,感慨良多!诗人牛汉是一个对中国文坛熟悉如
家谱的人,文坛的风云变幻由他这样一位八十五岁的真性情的诗人来描述是令人相信的。牛汉说
“在中国,想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心灵,真的很难”革命家的夏衍又何尝不是如此
1955年,夏衍奉命将鲁迅的小说《祝福》改编为电影剧本,为的是让电影《祝福》赶在1956
年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的日子里上映。历史就是这样富有戏剧色彩,一位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被
鲁迅讥讽为“四条汉子”之一的夏衍,却被指定来完成鲁迅作品的改编任务。夏衍在写于1957
年的《杂谈改编》一文中这样写道:“我接受这一改编工作就把它看作是一件严肃的政治任务”
改编者无论如何总得力求忠实于原著,即使细节的增删、改作,也不该越出以至损伤原作的主
题思想和他们的独特风格。”不过,夏衍还是做了一些大胆的改编,他在电影的结尾加上了画外
音:“……值得庆幸的是,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为什么要加上这样一段画外音呢
夏衍的解释是“为了使生活在今天这样一个幸福时代的观众不要因为看了这部影片而感到过分的
沉重,就是说,不必为古人流泪。”这样的改编完全是为了迎合当时的政治需要而出现的狗尾续
貂,这样的改编显然与鲁迅小说《祝福》的整体悲剧风格极不协调。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夏衍竟
然在电影中添加了一个情节,一个祥林嫂捐门槛之后仍不能被鲁四老爷同意参加祭祀于是冲上土
地庙怒砍门槛的情节。这一完全背离了人物性格逻辑发展的情节处理,当时就被很多人批评。可
是夏衍却以祥林嫂曾“异乎寻常”“岀格”地抗拒再嫁给贺老六为由,来证眀祥林嫂是一个“反
抗性颇为鲜明的人物”,进而证明祥林嫂“难道永远会是神权下面的不抵抗的奴隶么”
其实,夏衍这样的解释不仅不能证明祥林嫂是一个“反抗性颇为鲜明的人物”,反而说明祥
林嫂恰恰是匍匐在封建礼教下的奴隶。祥林嫂为何拼死不嫁贺老六 她正是在拼死“捍卫”好女
不嫁二夫的名节啊!夏衍又说祥林嫂砍门槛“按情理只能是处身在失望、痛苦之极而爆发出来的
一种感情上的激动”,既然是一时的感情上的偶发的冲动,怎能代替人物性格对情节的必然支配
呢
夏衍同样是在《杂谈改编》中,不知是谦虚还是出于其它什么目的,承认对《祝福》《春蚕》
《复活》的改编“应该说都是失败之作”!为何失败呢 我想,正是因为这完全不是他个人在创
作,他只不过是在遵命创作
1959年,夏衍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全军电影剧作座谈会上,作了题为《漫谈改编》的报告。身
为文化部副部长的夏衍这样告诚与会者:“在改编之前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从什
么立场、什么观点、为什么目的来改编这个作品;第二个问题是想用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这
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