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題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考试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答案写在
答题纸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每句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咬文嚼字,表面上像只是▲字的分量,实际上是在调整思想和情感
②作品写得过长,原因很多,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欠▲,是不容忽视的一条
③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
命时期也是如此
④当科学方法能够被很好地利用时,它是至高无上的;但是不能不承认,它很容易被错误
地应用,其后果也可能是▲
A.推敲凝炼一蹴而就骇人听闻
B.斟酌洗练一蹴而就骇人听闻
C.推敲洗练一挥而就耸人听闻D.斟酌凝炼一挥而就耸人听闻
2.下列诗句中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B.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于分外明。
C.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D.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但是,几百年来,秦腔却没有被淘汰,被沉沦,这使多少人在大惑而不得其解。▲
▲,▲,▲,▲。再去接触一下秦人吧,活脱脱的一群秦始皇兵马俑的复出
①粗笨而庄重;冲天而起的白杨,苦楝,枝干粗壮如桶,叶却小似铜钱,迎风正反翻覆
②如果是一个南方人,坐车往北走,渡过黄河,进入西岸,八百里秦川大地,原来竟是
③你立即就会明白了:这里的地理构造竟与秦腔的旋律维妙维肖的一统
高一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④一扶黄褐的平原;辽阔的地平线上,一处一处用木樣夹打成一尺多宽墙的土屋
⑤其解是有的,就在陕西这块土地上
A.②③①④⑤
B.⑤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⑤④
D.⑤②④①③
4.仿照下面这段话,另选一种花卉进行描写。要求:句式基本一致,并运用排比、设问
拟人的修辞手法。(3分)
多么美的菊花啊!细长的花瓣,浓密的绿叶,挺立的枝茎。是风摇着它还是它拨弄秋风
呢 不过狂风没能把它折断,它仍傲然挺立在那里
5、请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体现欧也妮慷慨的三个事例。(3分)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微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
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
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
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②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
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
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做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儆物則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
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
③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
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則思三驱以为度;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虛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
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
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
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
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冲:前进,进取
B.视五人之死,轻重固如何哉 视:比较,对比
高一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