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俗语说:“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说明在腊月初七、初八这两天,天气很冷,能把耐寒的寒鸦冻死。于是,民间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即在腊八这一天要吃腊八粥,吃了腊八粥就会整个冬天不冻手脚。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古时每逢农历十二月初八,中国民间就流传着吃腊八粥的风俗。
2 腊八粥
走近作者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体现出乡村人民特有的神韵和风采。被称为“乡土文学之父”。
主要作品:小说《长河》《边城》, 散文集《湘行散记》。
初读课文
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中作者围绕腊八粥主要讲了哪几件事?
我会读
字词学习
腊八粥 红枣 咽下 大匙 搅和 肿胀 熬粥 深褐 染缸 脏水
筷子 陈旧
huo
zānɡ
là
yàn
chí
zhǒnɡ
匙
shi( )
chí( )
钥匙
汤匙
咽
yàn(咽下 )
yān(咽喉 )
我的咽(yān)喉发炎了,这些食物根本无法下咽(yàn)。
多音字
褐
hè
偏旁是衣字旁。
我会写
嘟囔:指不断地、含混地自言自语。
文中是说锅中的叹气像是在自言自语。
孥孥:孥,指儿女。
文中是妈妈对八儿的爱称,表现了妈妈对 八儿的宠爱。
nú
词语解释
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写了腊八那天八儿“等粥”、“喝粥”这两件事情。
梳理脉络
本文围绕“腊八粥”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写腊八粥深受人们的喜爱。
写八儿等待腊八粥煮好的过程。
写八儿如愿喝到了腊八粥。
第二部分(第2~17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18~19自然段):
等粥
喝粥
爱粥
详写
略写
课文解读
爱粥
等粥
喝粥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出腊八粥深受人们喜爱的?勾画相关语句,进行批注。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小孩子
大孩子
老孩子
排比
选取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态度,以点带面,说明腊八粥深受人们喜爱。
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糊糊涂涂
叹气似的
大匙大匙
塞灌
吃粥时的动作
咽三口以上
的唾沫
材料丰富
香味诱人
拟人
大碗大碗
第一自然段详细介绍了腊八粥的原料和在锅里煮的状态,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不惜笔墨介绍这些呢?
衬托出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同时也是为下文的描写作铺垫。
小练笔
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请仿照第一自然段,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
写作小贴士:
可以写制作食物的材料,
可以写食物的颜色、味道,
也可以写食物受人们的欢迎,来体现它的美味。
提起馄饨,有谁不立马咽口水呢?瞧,那些可爱的小馄饨在滚开的水里上下翻腾,我们透过薄薄的皮可以看到里边的肉馅,从腾腾的热气里可以闻到浓浓的肉香……光是这样看着就令人赏心悦目,光是这样闻着已经感受到它的美味,何况是大口大口地吃到嘴里呢?
馄饨
八儿面对甜甜、腻腻的一锅粥,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1.听写课后词语。
腊八粥 感觉 沸腾 何况 搅和 资格
要不然 罢了 猜想 肿胀 惊异 粉碎
可靠 染缸 解释 浪漫 奈何 总之
2.熟读课文,按照今天学习第一部分的方法,自主学习后面部分,做好批注。
3.再读第一自然段,照样子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腊八粥
爱粥
等粥
喝粥
详写
略写
排比、拟人
腊八粥深受人们的喜爱。
复习导入
腊八粥
爱粥
等粥
喝粥
详写
略写
排比、拟人
腊八粥深受人们的喜爱。
爱粥
等粥
喝粥
第二部分中,作者将八儿“等粥”分成了哪几个层次,分别对应哪几个自然段?
“等粥”这一部分是详写,可分为四个层次:
看粥
14~17
猜粥
13
分粥
9~12
盼粥
2~8
默读第2~8自然段,画出描写八儿的句子,想想这些是什么描写,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盼粥
①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喜得快要发疯了
夸张
你能换一种说法来表达八儿喜悦的心情吗?
心理描写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手舞足蹈。
联系生活,说一说你在什么时候会“喜得快要发疯了”。
当爸爸妈妈送我梦寐以求的玩具的时候。
当我考试得了一百分的时候。
②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
进进出出
都已预备整齐
好久了
动作描写
说明八儿期待已久
③“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语言描写
妈 妈
表示话没说完
……
体现了八儿的焦急
“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喝粥?”
你看出省略号有什么作用了吗?
⑤“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④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神态、语言描写
眼睛可急红了
要哭的样子
此时此刻八儿的心情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迫不及待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语言描写:一个“那”字,生动地写出了八儿为了早些吃到腊八粥而撒谎的馋样儿,天真可爱又有一点狡黠,颇有童趣,让人忍俊不禁。
那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品读第8自然段,说说你的理解。
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反问句:强调八儿对腊八粥虽然望眼欲穿,但也无可奈何,只能苦苦等待。
盼粥
2~8
分粥
9~12
猜粥
13
看粥
14~17
分粥
请大家分角色朗读第9~12自然段,思考:八儿开始计划怎么分粥?后来又想怎么分?
分粥
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是啊!孥孥说得对。
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
开始
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
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后来
讨价还价
得寸进尺
苦苦等待
妈妈对八儿的宠爱
后来
盼粥
2~8
分粥
9~12
猜粥
13
看粥
14~17
猜粥
自由朗读第13自然段,思考:八儿想象中的粥是什么样子的?
糖:放多了,会起锅巴
美妙
猜想
栗子:稀烂到认不清楚
饭豆:煮得浑身肿胀
花生仁:是面面的了
枣子:必大了三四倍
盼粥
2~8
想粥
9~12
猜粥
13
看粥
14~17
看粥
看粥
自由读第14~17自然段,想一想:八儿终于看到了让他垂涎三尺的腊八粥时,文中用了一个怎样的词语来表现他此时的心情?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八儿为什么会感到惊异?
粥的颜色是深褐
妈妈煮的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
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
没想到!!
栗子已变得粉碎
饭豆煮得肿胀
√
√
√
√
脏
粥的颜色是深褐
染缸里的脏水
非常惊异
在第二部分八儿等待腊八粥的过程中,他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
迫不及待→苦苦等待→美妙猜想→非常惊异
看粥
14~17
猜粥
13
分粥
9~12
盼粥
2~8
爱粥
等粥
喝粥
第三部分中,八儿终于如愿吃上了腊八粥,作者是如何描写八儿一家吃粥的情景的?
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靠
斜立
一面小鼓
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摆
动作描写
外貌描写
心满意足
侧面描写
看粥
盼粥
猜粥
喝粥(略)
分粥
等粥(详)
爱粥(略)
写作顺序
课文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描写细致刻画了八儿等粥时的期待、焦急,表现了八儿的活泼可爱,突出了腊八粥的美味诱人。使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后第二题)
拓展延伸
名家阅读:冰心的《腊八粥》(节选)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
课后作业
摘抄文中表现八儿急于吃腊八粥的句子。
继续完成或修改小练笔《我最喜爱的食物》。
预习第3课,完成第3课的预习卡。
板书设计
腊八粥
爱粥——垂涎三尺
等粥
喝粥——心满意足
盼粥:迫不及待
分粥:苦苦等待
猜粥:美妙猜想
看粥:非常惊异
民俗美
童趣美
亲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