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初二语文(问卷)
试题卷
一(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诘责jié 缥碧piǎo 叱咄chù 广袤无垠mào
B.皲裂jūn 匿名nì 锃亮zèng 衔觞赋诗shāng
C.稽首jī 禁锢gù 鬈发quán 鸢飞戾天lì
D.不逊xùn 朔方shuò 诘责jí 颔首低眉hàn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成千上万的专家围绕气候变化做了细致而深入的工作,公众对气候变化的意识也达到出人意料的高度,全球变暖主要由于人为引起的这一事实无可质疑。
B.在会议室,党员干部正襟威坐,认真听着培训授课,不时记着笔记,树立了良好的党员形象。
C.早高峰地铁突发故障,出现临时停车状况,导致多个地铁站台滞留大量乘客,目前故障已经处理完毕,运行已恢复正常。
D.我看见了刻在母亲额上的鱼尾纹,我看见了母亲头上稀疏的白发,我挽着母亲略显苍老的手,我心中不免升滕起一股莫名的悲哀。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照片中的她身着碎花百褶裙,面容姣好,睥睨而视,俨然一个青春活力的小公主,让人觉得和蔼可亲。
B.自古以来莲花菩提就因为酷肖莲花的外形而受到了佛教人士的喜爱,拥有着神秘而美丽的气质,拥有着悠久无尽的历史与深富其中的寓意。
C.这部小说每个章节都讲述了一个因整容引发的各种迷离悬案,故事情节抑扬顿挫,是一部能让观众产生共鸣的作品。
D.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一的民众对开车玩手机不以为然,开车时仍然时不时掏出手机看看,尽管开车时分心会导致致命后果。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凡高校能够依法自主管理的,相关行政审批权该下放的下放,要抓紧修改或废止不合时宜的行政法规和政策文件,改变制约学校发展的不合理束缚。
B.通过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可以提高就业率、改善投资环境,进而推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随着互联网中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有关信息,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D.“和谐社会”,一个充满中国智慧的名词,它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理解和赞同。
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
(1) ,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王维《终南别业》)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杜牧《赤壁》)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下了“ , ”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地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5)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 。
(6)朋友即将出国留学,分别时,朋友非常伤心,你宽慰朋友不必悲伤,即使相隔万里,仍感情相通,就如诗人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这样写道:“ , ”。
文学常识填空和名著阅读。(7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
《雪》是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 中的一篇散文诗,本文通过对江南雪景和北方雪景的细致描绘,体现了作者敢于直面惨淡人生、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诗人 创作的作品,文中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名人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列夫·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
(2)读《名人传》,我们从中呼吸到了真正的英雄的气息。那么,你认为真正的英雄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呢?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结合具体事例简述理由。(4分)
A.贝多芬 B.米开朗琪罗 C.列夫·托尔斯泰
G20峰会召开在即,为营造“参与峰会、奉献峰会”的氛围,学校开展“为峰会喝彩”的主题活动。
校团委发出“魅力杭州我导游”的倡议,并将组建“著名古迹”“特色美食”“自然风光”三个导游小组,同学们根据自身条件申请参加,你也为自己拟写一份申请书。(只写正文,120字以内)(5分)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5题。
(一)
父亲的鞋子
李汉荣
⑴那年,记得是深秋,父亲搭车进城看我们,带了田里新收的大米和一袋面条。“没上农药化肥,专门留了二分地给自己种的,只用农家肥,无污染,保证绿色环保有机,让孙女吃些,好长身体。”父亲放下粮袋,笑着说。我掂量了一下,大米有五十来斤,面条有三十多斤。鼓鼓囊囊两大麻袋,不知他老人家一路怎么颠簸过来的。老家到这个城市有近一百华里路,父亲也是快八十岁的老人了。看着父亲一头的白发和驼下去的脊背,我没有说什么,心里一阵阵温热和酸楚。
⑵父亲看着我们刚刚入住的新房,墙壁雪白,地板光洁,说,这辈子当你的爹,我不及格,没有为你们垫个家底,你们家里,连一块砖我都没有为你们添过,也没有操一点心,也没帮过一文钱,我真的不好意思。只要你们安然、安分,我就心宽了。我不住地说,爹你老人家还说这话,我们长这么大就是你的恩情,你身体不错好好活着就是我们的福分,别的,你就别想多了。
⑶父亲忽然记起了什么,说,嘿,你看,人老了忘性大,鞋子里有东西老是硌脚。昨天黄昏在后山坡地里搬苞谷,又到林子里为你受凉的老娘扯了一把柴胡和麦冬,树叶啦,沙土啦,鞋子都快给灌满了,当时没抖干净,衣服上头发上粘了些野絮草籽,也没得及理个发,换身像样的衣服,就这么急慌慌来了。走,孙女儿,带我下楼抖抖鞋子,帮我拍拍衣服上的尘土。我说,就在屋里抖一下,怕啥,何必下楼。父亲执意下楼,说新屋子要爱惜,不要弄脏了。
⑷楼下靠墙的地方,有一小片长方形空地,还没有被水泥封死。父亲就在空地边,坐在我从楼上拿下的小凳子上,脱了鞋子仔细抖,又低下身子让孙女儿拍了衣服,清理了头发。上楼,我帮父亲用梳子梳了头发,这是我唯一的一次为他梳头。我看清了这满头的白发,真有点触目惊心,但我又怎能看清,白发后面积压了多少岁月的风霜
⑸第二年春天,楼下那片空地上,长出了院子里往年没有见过的东西,车前子、野茅草、蓑草、野薄荷、柴胡、灯芯草、野蕨秧、野刺玫,在楼房转角的西侧,还长出一苗野百合。大家都感到惊奇,有个上学的孩子开玩笑说,这不就是一个百草园吗
⑹大家都说,新鲜,真新鲜。也有人说这个院子向阳,有空地就不愁不长苗苗草草。议论一阵也就不再管这事了。只有我明白这些花草的历。它们来自父亲,来自父亲的头发、衣服和鞋子,来自父亲的山野。
⑺是的,父亲也许没有带给我们什么财富、权力和任何世俗的尊荣。清贫的父亲唯一拥有的就是他的清贫。清贫,这是父亲的命运,也是他的美德。但是,比起他的没有留下什么,父亲更没有带走什么,连一片草叶、一片云絮都没有带走。
⑻他没有带走的一切,就是他留下的。
⑼连我对他的感念和心疼,他也没有带走,全都留在了我的心里。这么说,我的所谓的感念和心疼,说到底还是我从父亲那里收获的一份感情,直到他不在了,我仍然在他那里持续收获着这种感情。而他依然一无所有地在另一个世界孤独远行。
⑽是的,他没有带走的一切,就是他留下的。我看着大地上的一切,是一代代清贫的父亲们留给我们的啊。
⑾何况,我的父亲,曾经,他把他的山野、他的草木、他的气息都留给我们。
⑿他清贫的生命,是那般丰盛和富有,超过一切帝王和富翁。在他的衣服上拍一下,鞋子里抖一下,就抖出一片春天。
⒀那么,我们这些自以为是地活着的人们,又能给世界留下什么呢?我们敢于践踏一切的鞋子里,除了欲望的钉子和冷酷的铁掌,还有别的可以发芽开花的种子吗?
⒁父亲越去越远,越去越远,他留下的草木,永世芳香。
(本文有删改)
本文以“父亲的鞋子”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含义丰富,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1)在他的衣服上拍一下,鞋子里抖一下,就抖出一片春天。
(2)我们敢于践踏一切的鞋子里,除了欲望的钉子和冷酷的铁掌,还有别的可以发芽开花的种子吗?
文中写到第二年春天,空地里长出个“百草园”的情景,及人们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作者在文末说“父亲越去越远,越去越远,他留下的草木,永世芳香”,请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5分)
(二)
肤色的奥秘
①我们知道,肤色越深,越能保护我们免受阳光灼伤,因为皮肤中决定肤色深浅的是黑色素,它能够吸收和弥散太阳光中的紫外光。但是人的皮肤变黑首先并非因为是为了阻止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
②从进化过程分析,早期人类变得较黑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阻止一种人体必需的叫做叶酸的营养抽质的分解。叶酸对人的血液生成、细胞分裂和生成、神经功能都具有重要作用。
③不过,叶酸的生物重要性是与紫外线敏感性联系在一起的。研究人员证明,当身体较长时间暴露于长波紫外线时,体内的叶酸就会分解。由此可以得知,黑色素并不仅仅是使皮肤免受阳光灼伤,而黑色素的保护作用主要是避免叶酸减少。所以,可以推测,人类在撒哈拉沙漠的祖先首先需要的是抵御阳光的照射而招致的体内叶酸的分解。于是体内就有黑色素的生成来屏蔽阳光,人类的肤色就慢慢变黑了。
④为了用事例证明这个假说,美国科学家使用了国家航空航天局用卫星拍摄的由光谱测定仪测得的所有臭氧屏图谱,描制了全球各地的紫外线密度和相应的85%的当地人群肤色模式图。结果正如预先的估计一样,紫外线与肤色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
⑤但是,仔细分析紫外线的季节变化,也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在紫外线最强的夏季,人的皮肤并不是最黑,相反在秋季和冬季人的皮肤最黑。这些科学家研究后解释,在热带地区以外,冬季的阳光并不直接损害皮肤,但是长波紫外线能穿透地球大气层,而叶酸对长波紫外线特别敏感,也就最客易受到损害。因此,在冬季人体内产生的黑色素最多,以保护叶酸不受破坏。随着黑色素的大量产生,冬季人的肤色反而最黑。这个发现极大地证实了紫外线与叶酸的关系。
⑥但是人的皮肤为什么不是越黑越好?科学家推测,这一切与维生素D3有关。维生素D3的功能是帮助人体吸收钙,并使钙沉积到骨髓中。如果维生素D3不足,将导致佝偻病,甚至更坏的结局。而维生素D3的产生一是靠自身合成,二是靠食物摄取。自身合成途径需要紫外光,通过紫外光对皮肤的照射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后,人体就能制造维生素D3。因此,人体要节制黑色素的产生,以避免黑色素屏蔽紫外光。为了检验假说,美国研究人员再次使用航空航天局的资料来验证,井得以证实。
⑦这样,黑色素在保护叶酸和制造维生素D3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而在要不要黑色素的问题上,人体采取中庸手段进行调和与平衡。这也可以解释为什幺地球上最北部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头发是金黄色的。由于这些地区的人身体很少接触阳光,他们必须最大限度地通过头部来吸收阳光,而淡色的头发比黑色头发更能让阳光穿过头盖骨,因此通过上万年的进化,这些地区人们的头发就变得金黄甚至是白色。
第④段说:“结果正如预先的估计一样,紫外线与肤色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其中“预先的估计”具体指什么?(3分)
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4分)
①黑色素的保护作用主要是为了保护皮肤免受阳光的灼伤。
②冬季的阳光直接损害皮肤,所以冬季人体内产生的黑色素最多,肤色也最黑。
文中出现的“科学家研究后解释”“科学家推测”这些文字,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4分)
黑色素是怎样来决定人的肤色的?根据文意,简要回答。(3分)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吴澄,字幼清,抚州崇仁人。三岁,颖悟日发,教之古诗,随口成诵。五岁,日受千余言,夜读书至旦,母忧其过勤,节膏火,不多与,澄候母寝,燃火复诵习。九岁,从群子弟试乡校,每中前列。既长,于经传皆习通之,知用力圣贤之学,尝举进士不中。
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求贤江南,起澄至京师。未几,以母老辞归。行省掾元明善以文学自负,尝问澄《易》、《诗》、《书》、《春秋》奥义,叹曰:“与吴先生言,如探渊海。”遂执子弟礼终其身。
至大元年,召为国子监丞。先是,许文正公衡为祭酒,始以《朱子小学》等书授弟子,久之,渐失其旧。澄至,旦燃烛堂上,诸生以次受业,日昃①,退燕居②之室,执经问难者,接踵而至。澄各因其材质,反覆训诱之,每至夜分,虽寒暑不易也。澄一夕谢去,诸生有不谒告③而从之南者。俄拜集贤直学士特授奉议大夫俾乘驿至京师次真州疾作不果行。
初,澄所居草屋数间,程钜夫题曰“草庐”,故学者称之为“草庐先生”。天历三年,朝廷以澄耆老,特命次子京为抚州教授,以便奉养。明年六月,得疾,有大星坠其舍东北,澄卒,年八十五。
(选自《元史·吴澄传》,有删改)
[注]①昃:太阳西斜。②燕居:闲居之所。 ③谒告:请假。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燃火复诵习(复兴) B. 尝举进士不中(曾经)
C. 澄一夕谢去(辞别) D. 虽寒暑不易也(改变)
对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俄拜集贤直学/特授奉议大夫/俾乘驿/至京师/次真州疾作/不果行
B. 俄拜集贤直学士/特授奉议/大夫俾乘驿至京师/次真州/疾作/不果行
C. 俄拜集贤直学士/特授奉议大夫/俾乘驿至京师/次真州/疾作/不果行
D. 俄拜集贤直学士/特授奉议大夫/俾乘驿至/京师次真州/疾作/不果行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与吴先生言,如探渊海。
②澄一夕谢去,诸生有不谒告而从之南者。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吴澄提倡怎样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方法?你认同这样的态度和方法吗?请简要分析。(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
(宋)黄庭坚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①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注]①脊令:即鹡鸰,水鸟名。比喻兄弟友爱,急难相顾。
(1)从颈联的 、 等词语中,可以看出送别时 。(2分)
(2)赏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四(4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一个天文学家常常在晚上到外面去观察星象。有一晚,他走到城外,专心的望着天空,不小心跌入一个深井中。他受了伤,很悲痛地哭着,又大声呼叫。附近居民跑到井边来,问明白了原因,便说:“你怎么只留心天上的东西,而不顾地上的东西呢 ”
请认真揣摩上述材料中包含的道理,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
[注]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浙江锦绣 育才教育集团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初二语文(答案)
1.B 2.C 3.B 4.D
5.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
(1)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1)(3分)《野草》 陶渊明 罗曼·罗兰 (2)(4分)略
7.(5分)略
8.(3分)①“父亲的鞋子”是行文的线索。②“父亲的鞋子”是一种象征,象征着父亲留给我的精神遗产,象征着真、善、美等传统美德。③“父亲的鞋子”是寄托情感的载体,借其表达了对父亲的崇敬与怀念之情。(答到两点即得3分)
9.(1)(2分)表面指院子里长出了车前子、野茅草等苗草,实指父亲让我感受到他对儿女至真至纯的爱和他纯朴善良的美德,从而给了我一个完美的精神世界。
(2)(2分)“欲望的钉子”指社会上的物欲横流,“冷酷的铁掌”指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冷漠。
10.(4分)通过写空地上花草的生长,象征了父亲平凡、质朴、坚韧的形象;通过写大家对花草生长的惊奇,衬托父亲精神世界的富足。
11.(5分)①父亲也许没有带给我们什么财富、权力和任何世俗的尊荣,却给我们留下了美德和深厚的感情;②父亲虽然远去,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一生缅怀不尽;③以“草木”作比,喻父亲美德永世芳香,形象生动;④呼应前文关于春天院子里长出花草的描写和议论,深化题旨。(答对三点即可)
12.(3分)人类变得较黑是为了阻止紫外线对叶酸的分解。(意思符合即可)
13.①(2分)黑色素的保护作用主要是避免叶酸减少,而不仅仅是为了使皮肤免受阳光灼伤。
②(2分)冬季的阳光并不直接损害皮肤,但是冬季的长波紫外线能穿透地球大气层对人体内的叶酸产生危害,所以为保护叶酸不受破坏,冬季人体内产生的黑色素最多,肤色也就最黑了。
14.(4分) “科学家研究后解释”说明所写内容是经过科学家研究后的分析和论证,这样写增强了所写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科学家推测”说明所写内容只是假说,有待检验,这样写增强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3分) 黑色素为了保护紫外线破坏叶酸就屏蔽阳光,黑色素增多,皮肤就变黑;人体需要紫外光对皮肤的照射制造维生素D3,就节制黑色素的产生,肤色就变得较白。(3分。)
16.(3分)A 17.(3分)C
18.①同吴先生谈论学问,如同探索大海一般,深不可测。(2分)
②一天傍晚吴澄辞别离去,从学诸生中有人不请假也跟随他向南行去。(2分)
19.(5分)学习态度:勤学好问。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我认同这样的方法。勤学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秉持这种态度,有不懂的地方要多发问,这样在解惑的同时也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为每个学生的先天条件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擅长的方向也不一样,所以因材施教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才能,非常值得提倡。(言之有理即可)
20.(1)(2分)急雪、惊风 环境的恶劣
(2)(3分)这首诗借诗人被贬,兄长相送,写出了兄弟的手足情深和分别时的难舍难分,抒发了兄弟离别时的哀伤之情。
21.(40分)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