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3张PPT)
3 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包括《寒食》《迢迢牵牛星》和《十五夜望月》,这三首古诗都和我国的传统节日习俗或传说有关。今天我们学习第一首《寒食》,题目点明了节日的名称。
第1课时
寒食
[唐]韩翃
hónɡ
韩翃,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ɡōnɡ
hóu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皇城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代皇宫。
五侯:这里泛指豪门权贵。
传蜡烛:指传赐新火。
注释: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诗意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英缤纷,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宫城里的柳枝。
思考:诗的开头两句话描绘春天京城一幅怎样的画面?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皇城里的柳树
这两句诗描写了京城的迷人春光。我仿佛看到这样的画面:暮色临近,京城处处花絮纷飞。寒食节里,东风吹过,皇家花园里柳枝随风飘拂。
点明暮春季节
“飞”字动态感极强,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飞花”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神笔。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诗意:夜幕降临,宫里忙着传赐蜡烛,袅袅轻烟在王侯贵戚的府第飘散开。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普天之下,家家禁火,但宫廷里却正忙着传蜡烛。
不满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本来寒食节禁火,可是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这是诗人对腐败的政治现象作出委婉的讽刺。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典故——五侯
再来读一读这首诗,体会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权贵们的讽刺。并试着背诵。
(课后第一题)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英缤纷,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宫城里的柳枝。夜幕降临,宫里忙着传赐蜡烛,袅袅轻烟在王侯贵戚的府第飘散开。
诗人借古喻今,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
古诗小结
寒食
板书设计
白昼——自然风光
夜晚——宫廷生活
春意盎然
特权腐败
你认为应该用什么语气诵读《寒食》这首诗?( )
C
D
A.喜悦 B.赞美 C.不满
D.讽刺 E.同情
2.《寒食》写了哪个传统习俗?
寒食节家家禁火的习俗
3 古诗三首
第2课时
迢迢牵牛星
tiáo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jiǎo
xiān
zhuó
zhānɡ
yínɡ
jiǎo
xiān
yínɡ
mò
mò
sù
zhá
zhá
zhù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
迢迢:遥远。
河汉女:指织女星。河汉, 银河。
擢:伸出。
素:白皙。
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机杼:织机。杼,梭子。
章:花纹。
零:落下。
盈盈:清澈的样子。
脉脉:相视无言的样子。
思考:这首诗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织女(河汉女)思念牛郎。抒发的是一种相思之情。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
皎皎
遥远
诗意:牵牛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
明亮
“迢迢”和“皎皎”两个词相互呼应,相互补充,意思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相距十分遥远,都很明亮。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遥远的距离使得织女内心起了相思之情。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
皎皎
“弄”是摆弄、抚弄的意思。
写出了她心不在焉、心神不宁的样子。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弄
诗意:织女摆弄着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也札札地响个不停。
札札机杼乱人心,最是织女愁肠时。其实,《木兰诗》中有一句与此句类似,同样抓住了“机杼”这个意象,来写女子的愁情。是哪句呢?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同样是用有声来衬寂静,以有声来传悲情。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诗意:织女一整天也没有织成一段布,织不出什么花样,眼泪如同雨水般掉落。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点明了织女“终日不成章”的原因,用“零如雨”点明她心里终日的悲伤愁闷。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相距并不遥远
诗意:中间只隔了一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相距又能有多远呢?
反问句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诗意:虽然两人之间只隔着这一条银河,却只能相顾无言。
不能与心爱的人互诉衷肠
水波晶莹
学完整首古诗,同学们能试着说说诗的大意吗?
诗的大意:牵牛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织女伸出纤纤素手,拨弄织机。但一整天也织不成纹样,只有泪如雨下。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可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两人之间只隔着这一条银河,却只能相顾无言。
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你能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吗?
通过写织女相思牛郎的事,抒发了人世间思妇对远在他乡恋人的离愁别绪。
(课后第二题)
有人评价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诗作,借天上之事,传人间之情。再读诗,让我们体会一下这首诗“深深的话,浅浅地说”的语言之美。
找出诗中的叠词读一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思考:使用这些叠词有什么好处?
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朗朗上口。
迢迢牵牛星
叙
相隔之远
相思之情
议——离别之苦
写神话故事
喻现实生活
《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 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 的悲哀。
离别相思
不得团聚
课堂练习:
一、填空。
诗中写出织女因思念牛郎而受到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 ,
。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叠词。
( )牵牛星,( )河汉女。
( )擢素手,( )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一水间,( )不得语。
迢迢
皎皎
纤纤
札札
盈盈
脉脉
《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
《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
《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
《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
《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
《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
《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
《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
《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
《明月何皎皎》
《古诗十九首》
3 古诗三首
第3课时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中秋夜赏月的情景。
王建 唐代诗人。他写了大量的乐府诗,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代表作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本诗选自《王司马集》。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停顿。
栖:乌鸦在树上休息。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qī
栖
shī
湿
lěnɡ
冷
jìn
尽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
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地白:地面因月光照射而呈现银白色。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作者看到的
听到的
作者感受到的
“树栖鸦”应该是作者听到的,它衬托了什么?
让夜显得更加宁静。
“冷”写出的是月夜的冷清,还表现了什么?
作者的心也是清冷的。
中庭( )白( )栖( )
( )无声湿( )
地
冷露
树
桂花
鸦
试着填一填
中秋的月光照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霜,树枝上栖息着乌鸦。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了庭中的桂花。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人们都望着明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的身上?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思考:这两句诗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想一想:作者将感情寄托于 ,表达了作者 之情。
月亮
思念友人
对比读一读,体会“落”字用法的精妙之处。
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课后习题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注意读出诗人望月怀人的心情。
(课后习题一)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夜望月》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习俗?
中秋赏月
你还知道哪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课后选做题)
十五夜望月
板书设计
所见——明月、栖鸦、
冷露、桂花
所感——对月怀人,
思深情长
思念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