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课件)-【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20 09:2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新课导入——中国梦的渊源
自强求富梦
变法维新梦
民主共和梦
救国梦
建国梦
富国梦
强国梦
1
2
3
了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知道“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了解中共十八大以来对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总结,理解中共二十大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谋划。(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把个人梦想与祖国梦想相联系,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意识;认识个人发展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以“我是中国人”为荣。(家国情怀)
01
一、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1.中国梦的提出:
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 》展览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
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一、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2.中国梦的深刻阐述: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
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习近平2013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一、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3.中国梦的内涵:
4.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
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习近平2013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国家富强(前提)、民族振兴(核心)、人民幸福(最终落脚点)
(1)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
一、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联系中国近代史,说一说,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
2.正式提出
道路 史实 结果
走西方路
走苏俄“城市中心”路
走中国自己的路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井冈山革命道路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失败,没有改变近代半殖半封社会性质,没有会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起义失败,使中国革命力量损失惨重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结论:历史证明,中国
道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
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道路,才能实现中国梦。
一、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5.“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①第一个百年目标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第二个百年目标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921—2021
1949—2049
2020
首次突破100万亿
2010年GDP总量为401513亿元;
2020年为1015986亿元
全体居民收入翻番
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战略规划:
第一阶段:2020年——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阶段:2035年——本世纪中叶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已实现
02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材料:2012年11月,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从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最后到习近平江苏调研时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清晰展现。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
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全面部署。
保障性安居工程
棚户区改造
社会保障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深化改革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全面依法治国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全面从严治党
地位: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政治保证
动力源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
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着眼于解决法治与人治的关系问题,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全面依法治国是支撑
治党全面了、从严了,党就坚强有力。党坚强有力,人民群众就会团结聚集在党的周围,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
全面从严治党是关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战略目标)
(战略举措)
(战略举措)
(战略举措)
法制 保障
中国梦
评价:“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03
三、新发展理念
材料一:当前,虽有量子计算、高铁等部分领跑项目后发先至,但我国科技创新跟跑的领域占多数。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较薄弱。我国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适应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亟待建立。
——吕薇《科技日报》
材料二:在过去大约十年的时间内,人均财富的年增长率达到22%,特别是房产价值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5%。而农村的财富积累速度年平均增长率只有11%,相当于全国水平的一半。 ——北师大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李实
材料三:我国生产单位GDP能源消耗是美国的5倍、日本的14.3倍、印度的2.5倍、世界平均水平的的2倍。
——刘寒春《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蕴及其重大意义》
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受限
城乡发展不均衡
能源过度消耗
1.提出: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发展理念
2.内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1.五大发展理念:
材料研读:阅读下列材料,找出关键词句,概括中国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
三、新发展理念
1.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为了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为了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
为了实现合作共赢
为了增进人民的福祉
“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04
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表现:
①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
②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③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④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11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谷物总产值、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
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经济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速度变化
结构优化
动力转换
新常态
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3.举措:
对内
地位
进入新时代,我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
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11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谷物总产量、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
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3.举措:
对外
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05
五、开启新征程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五、开启新征程
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重点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至上
坚持理论创新 坚持独立自主
坚持中国道路 坚持胸怀天下
坚持开拓创新 坚持敢于斗争
坚持统一战线 坚持自我革命
揭示
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保证
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
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地根本原因
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根本途径。
2021年11月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
五、开启新征程
大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022年 中共二十大
20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五、开启新征程
我们中学生能为中国梦做什么呢?
党的十九大上深情寄语年轻一代: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
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习近平
1、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2、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制观念等。
中国梦宏伟蓝图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
提出: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演化: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表现:国内生产总值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影响: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新发展理念
提出: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
内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开启新征程
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1.(2024 广东)2006-2010年间,我国加大了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2亿吨,推广节能灯3.6亿只以上。这些做法(  )
A.体现了绿色发展的理念 B.巩固了国防建设
C.推进了全方位外交布局 D.解决了能源问题
2.(2024 呼和浩特)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指(  )
A.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A
B
课堂训练
3.(2024 通辽)2023年是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吸引全球3/4以上国家参与,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2013年至2022年,我国与共建国家的货物贸易累计规模达到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我国与共建国家的累计双向投资超过3800亿美元。这可以直接说明中国(  )
A.建立了与非洲国家文明互鉴的关系
B.践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C.解决了当今世界的局部冲突与矛盾
D.解决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诸多问题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