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一滴水经过丽江》 授课教师
课程 标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 1.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2.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指引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初步感悟作品的内涵,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 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 分析 1.教材分析: 《一滴水经过丽江》选自人教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四篇课文。 游记单元,是第一次进入初中语文教材。本单元收录的四篇课文为风格、写法各异 的游记,意在展示游记自由多样的特点,打破语文教学中对游记的一些刻板印象。 本文出自名作家阿来之手,亦为游记中的“异类 ”,不写人的“游览 ”而写水的 “经历 ”,用一滴水从融化成形到汇入大海的过程,串起了丽江的景物与建筑、人 文与地理、历史与现实,构思、视角新颖独特,语言饱含深情。 2.学情分析: 前三篇游记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游记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要素,能独立阅读 游记,掌握一些品读游记语言、形象的方法。 八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偏理性思维,情感体验能力和表达能力均较薄弱。活动性 与知识性并重的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得 到提升。
教学 目标 1.梳理“水 ”的行踪,明晰文章的层次结构。 2.赏析文中精彩语句,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 3.把握作者新颖构思,领会独特视角的妙处。 4.提升学生审美情趣,懂得感悟生活的美好。
教学 重点 1.梳理“水 ”的行踪,明晰文章的层次结构。 2.赏析文中精彩语句,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 难点 3.把握作者新颖构思,领会独特视角的妙处。 4.提升学生审美情趣,懂得感悟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我是广州中学的王珂老师。在我国西南边陲,有一座美丽 的城市,她的名字叫丽江。她静美得像一片云,浪漫得像一首诗。 从古至 今,描写和赞美它的文章有很多,其中有一篇最为独特。这节课,就由我 来陪伴大家,开启《一滴水经过丽江》的学习之旅。
讲授新课 一、字词识记 二、理解词语 三、温故知新 1. 游记的体裁特点 本单元是游记单元,游记是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 人文胜迹,抒发作者情思的一种写作体裁。其特点是: 以游踪为线索,按 游览顺序描写景物,记录见闻和感受。概括来说,就是所至、所见、所闻、 所感。 2. 本文的不同特点 本文是以“水 ”的视角来写;其它三篇都是从“人 ”的视角来写。体 现了游览主体的独特、游览方式的独特和游览感悟的独特。 三、课文品读 (一)识水之妙——独特的“一滴水 ” ①形态上发生的变化:(一片)雪——(一粒)冰——(一滴)水 ②变化历程说明什么: “一滴水 ”的来之不易,它带着美好的夙愿,经历 了漫长的等待,为即将开始的长途旅行积聚能量。“一滴水 ”作为游历者、 讲述者,带着读者在时间和空间中任意转换,了解丽江的前世、今生。 归纳:这是拟人化的水,它具有纯洁,滋润万物,积极快乐,充满灵 性的特点。作者以“一滴水 ”作为游览的主体,是因为丽江城以水见长, 水带给它生命与活力,生生不息。 (二)循水之途——独特的“经过 ” ①自主探究:请分别从时间跨度、空间转换两个方面,梳理“一滴水 ”的 游览流程图。 归纳: “一滴水 ”的逐梦之旅,经历了从历史往事到当代风貌,从自
然环境到民风民俗的过程,游踪清晰,层次分明。 ②请结合“一滴水 ”的游踪,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 第一层(1—5): 以水滴“ 自述往事 ”的方式,叙写历史。 空间上是由高而下,从雪峰直入地下。 第二层(6—16): 以水滴“旅途记事 ”的方式,描写现在。 空间上是平地起伏,更接近游人的视角。 (三)悟水之感——独特的“丽江” ①本文以“一滴水 ”的视角,看到和感受到的,是怎样的丽江?请同学们 按照游踪,在文中圈画出相应的语句,品味赏析。 例句 1 :表明丽江能够让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文化融合到一起, 这就是丽江独特的魅力。作者用复沓的语言,突出情感,体现了丽江的开 放包容。 例句 2 :运用了排比的手法,连续使用“看到了 ”,赋予简略传神的描写以 一种强烈抒情的意味,写出了丽江古城的景色秀丽,体现人与自然之间相 互依存的和谐之美。整个画面高低远近,景致分明,富有层次感。 例句 3:排比手法的运用,写出了街道店面的多样,人们丰富多彩、安逸祥 和的生活,呈现出这座城市悠久的文化、醇厚的民俗、满满的温情,体现 了丽江丰厚的底蕴。 例句 4:呈现出丽江和谐的人居环境,而客人和主人的交流,更体现了丽江 的民风淳朴,宾至如归。全句句式整齐,朗朗上口。 例句 5: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丽江的自然和谐,像水一样纯净澄澈,感 染了远方的客人,荡涤了喧嚣与嘈杂,净化了心灵,富有哲理,表达了作 者对丽江的热爱与赞美。 例句 6 :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一轮明月比作“银盘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 亮的圆与明亮,富有地方特色。语言质朴纯粹,色彩鲜明饱满,极具画面 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归纳: “一滴水 ”眼中的丽江,是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是 一座景色秀丽、开放包容、底蕴丰厚、民风淳朴、能净化心灵的富有特色 的古城。 描述、赞美这样的丽江,离不开真挚的情感,也离不开丰富的语言! 作者充分运用多种语言方式:有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有对比、复沓的 表现手法,有整齐的句式,还有细腻优美、灵动诗意的描写。读了这样的 文字,让人也愿意做一滴水,流过丽江的悠悠岁月。 文中这样的语句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再细细地品味。 ② 品读一篇文,爱上一座城。
引领学生从如画的风景、特色的建筑、丰厚的底蕴三个角度感受丽江古城。 (四)述水之人——独特的作者 ①介绍作者阿来及本文的创作背景 ②主旨情感: 在阿来的笔下,丽江古城的一草一木、一桥一屋,仿佛都活了过来, 成为有生命的个体,参与了丽江古城的创造。 本文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滴水带着美好的夙愿,经过漫长的等待, 终于游过丽江的一段旅程,展现了丽江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淳朴的人文风情, 抒发了作者对丽江的向往与热爱,对自然与生命真挚的歌颂。
课堂小结 最后,老师以著名女作家迟子建在《阿来的如花世界》 中所写的话, 作为本课学习的结束: “阿来不知道,他穿行于这样的风景当中时,自己 也成为了风景。他的如花世界,在尘埃与云朵之间,如此绚丽! ” 愿我们都能懂得美好,珍惜美好。愿阿来和他的如花世界能常驻我们 心间!
作业布置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 我们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在前进中感知世界的奇妙,也收获生 命的成长。请你以“一段 的旅程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 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4)不少于 600 字; (5)文中不能出现真 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