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小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祖国河山”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本单元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本单元的关于阅读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海滨小城》是本单元的第三课,课后习题引导学生从段落中找出关键语句。《海滨小城》主要描写了海滨小城的景色,用词丰富,句式多样,语言清新,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找出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交流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唤起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找出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交流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成都宣传片
激趣导入,直奔主题
谈话激趣
我们刚才饱眼福了,刚刚的视频是成都这座城市的宣传片,政府部门打算拿着这个宣传片去参加评选最美城市的活动。知道什么是最美城市活动吗?
最近有一个“最美海滨小城”的活动评选。
导入课题
那有一个作家呀,叫林遐,听说了这个活动,他就为自己的家乡开始助力了,他赶紧为自己的家乡写了一篇特别好的散文,想请我们帮忙,根据这篇文章策划拍摄“最美海滨小城”的风光宣传片,你们愿意帮忙吗?
他写的文章是《海滨小城》,一起书空。“滨”这个生字呀,是左边三点水,右边宾,是个形声字。滨字表示靠近水的地方,靠近海就叫海滨,靠近河就是河滨,靠近湖就叫湖滨,还要一座城市的名字也有这个字,哈尔滨。再读课题。
初读课文,确定场景
任务一:研读文案
那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策划呀,首先咱们就得看看人家作家的文案当中是怎么写的,他的这座海滨小城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大声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找一找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是啊,你看作者就在结尾用一句话就来概括文章内容多么清楚啊。
任务二:找出场景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拍摄任务啊,咱们首先得做好一点,就是根据作者的文案来看一看作者都写了哪些场景呢?这些场景就是我们今天要拍摄的地方,听清楚了吗?好,那同学们快来再读读课文,找一找文章中写了哪些场景?
(海上 海滩 庭院 公园 街道)
精读课文,展示特点
任务三:策划文案
海滨小城,大海带给这座小城独特的美是最大的特色,但是很多城市里面都大同小异,所以,怎么展示这座小城里的美就是个难题,我们得仔细看看作者是怎么写小城的。请你默读4-6自然段,想想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有些句子很重要,能帮助你理解这一段话的意思,如果你发现了这样的关键句请用横线把它画下来。
(屏幕出示三个段落,根据学生汇报标画关键句。)
作者唯恐我们不能捕捉到小城的特点,在每段开头都写了一个关键句,帮助我们理解整段话的意思。我们把这三个关键的句子读一读。
既然这关键句能帮助我们理解整段话的意思,是这一段的中心,那只保留这三句话做宣传文案行不行?为什么呢?
小结:中心句可以很清楚地帮我们理解整段话的意思,但仍需要从不同方面的详细描写,这样可以使中心意思更具体,也为我们接下来的策划提供了依据。
任务四:策划指导
接下来就请各位策划、各位导演、演员就位,以小组为单位,商量着在4-6自然段中选择一段,结合这一段文案进行纪录片拍摄的策划,通过细致研读文本,讨论讨论,比如拍摄什么景物,选谁做作为配音演员,并对配音演员进行朗读指导等等,看看哪组的策划最有创意,哪组的配音效果最好。
汇报提纲:我们组为第 段文案做策划,目的是体现这个场景 的特点。我们打算拍摄 ,因为 。
任务五:展示排演
请各组进行汇报:你们组为哪段文字做策划,最想体现这个场景的什么特点,打算拍摄哪些景物,为什么。
场景一:庭院
小组汇报。
(板书:种类多、叶香浓、花如云)
庭院里都有些什么树?
这满街满院的树叶的香气可怎么展示出来呢?
想象一下花开得“热闹”是怎样一番景象,你想到了形容花开得旺、开得热闹的哪个词?(花团锦簇、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花枝招展……)
这段主要围绕着庭院里的树很多来写,看看你们的配音能不能让我们感受到树真的很多。请你们的配音演员来配音。
(通过本组导演现场指导和其他组同学指导、老师指导读好“满街满院”“都是”“一片片”等词语体现庭院树多的特点。)
师生合作读,梳理结构脉络。
庭院这一段是围绕这句话写的——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作者从三个方面来写庭院里树多,我们策划通过三组镜头进行展示。
首先,展示树的种类多——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树真多)
然后,展示浓郁的香味,初夏,你会闻到——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树真多)
最后,展示花开得多么繁茂,远远望去——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树真多)
场景二:公园
①小组汇报。(板书:榕树 人们)
②各位策划、各位导演,你们见过榕树吗?那怎么拍摄啊,根据作者的描写想象一下大榕树是什么样的 (郁郁葱葱像大伞一样,枝叶繁茂,绿绿的、绒绒的、密密的。)
③辨图识别。
根据文字我们在脑海中已经想象出了榕树的样子,看看这些图,是不是你想象中的榕树?(不断强调榕树的特点。)
④配音展示,指导朗读。
任务六:补充文案
补写小场景,感受惬意生活。
“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那在拍摄这一场景的时候,石凳上坐着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呢?
小结:多么和谐、安逸的画面,这样的公园多美。
场景三:街道
①小组汇报。(板书:路面、干净)
②动听的声音也是一种美,请你试着读出这美妙的声音。
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
③生活在海边的作者觉得踩在细沙上咯吱咯吱的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让我们发挥想象,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还可以像踩在什么上面一样。
小结:经历不同,感受不同,感受不同,表达就不同。
④展示配音,朗读指导。
总结拓展,延续任务
这节课我们随着作者到美丽又整洁的海滨小城里游览了一番,并根据文本进行了纪录片的策划,作者唯恐我们发现不到这座小城的美,每一段的开头都写了一个中心句,围绕这个关键句从不同方面展现小城的独特魅力。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啦。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到海上和海边游览一番,继续进行纪录片的策划,争取圆满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