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5-03-20 16:3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顽皮的杜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歌曲 《顽皮的杜鹃》
教学目标:
1. 表演《顽皮的杜鹃》,听辨两音填入括号内;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创作4小节曲调。
2. 杜鹃是可爱的动物,在感受、体验以“杜鹃” 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低音 掌握 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2. 唱好《顽皮的杜鹃》。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曲调优美、词意简练、音乐形象鲜明的奥地利童谣。歌曲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童在大自然中与顽皮的杜鹃嬉戏玩耍的情景,充满童趣。歌曲为4/4拍、宫式,采用由三个乐句加尾声的一段体结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听杜鹃叫声,激发音乐想象力。
(1)欢迎孩子们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首先,老师要请孩子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一段有趣的音乐:你仿佛听到了什么鸟儿的叫声?(布谷鸟的叫声)
谁来模仿一下布谷的叫声?(抽生,两三名)
(2)模仿得真棒!你们知道一年之中哪个季节我们最容易听到布谷的叫声吗?(春天)
(3)师讲述、创设情境:(背景音乐:森林深处的杜鹃):
没错。布谷鸟又叫做杜鹃,它是春的使者、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最喜欢住在美丽的山林里。当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时候,可爱的杜鹃们就会飞出茂密的山林,飞到蔚蓝的天空中,美丽的田野上,清澈的小河边,用清脆的叫声告诉农民伯伯:春天来了!播种的季节到了。
2、模仿杜鹃叫声,巩固顿音记号:
(1)找杜鹃叫声的特点。
师:咕咕——手势引导生(试一试!):咕咕
(2)我们还可以用这两个音符来模仿杜鹃的叫声——
(贴图:1=E 5 3) 师用钢琴弹奏,帮助找准音高——师范唱:咕咕(试一试!)——生唱。
3、发声练习:(出示)
1=C-F 5 1 ︱ 3 1 .︱ 5 3 ︱ 5 3‖
林 中 传来 咕 咕 咕 咕
林中传来杜鹃“咕咕咕咕”的叫声,它在什么地方?这是一只怎样的杜鹃呢?你们听—
二、新歌教学
(一)多种形式感受歌曲情绪、风格特点及描述的故事情境。
1、初听范唱, 师表演唱。
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东躲西藏。看来,这是一只怎样的杜鹃?
(1)刚才老师演唱的歌曲,歌名儿就叫做顽皮的杜鹃。(出示歌谱)
这是一首来自音乐之国——奥地利的童谣
(2)一起读一读:顽皮的杜鹃。(师指)
2、复听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顽皮的杜鹃都飞到了哪些地方?请孩子们再听一听,用灵敏的耳朵找到答案把这个故事补充完整。
(1)生听。
(2)找到答案了吗?我来问,请知道答案的孩子们用同样的节奏来回答。
孩子们能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读一遍吗?
4、师生接唱表演,感受歌曲情绪
孩子们把这个故事读得太精彩了!现在让我们也变成一只只顽皮的小杜鹃,飞到美丽的山林,躲在树丛里面。跟着那只来自奥地利的小杜鹃轻轻演唱——咕咕,好吗?看看哪些小杜鹃演唱得最顽皮可爱。(师生跟范唱表演)
5、说歌曲情绪、风格。
孩子们,听了这首歌曲,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开心、快乐)那么,这是一首什么风格的歌曲?(卡片:欢快、活泼 )
(二)学唱歌曲
1、跟琴分角色学唱。
(1)在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角色?(两个:杜鹃和小朋友)
孩子们,咱们合作合作——我来唱小朋友的部分,你们唱小杜鹃的歌声,行吗?
A、师:孩子们用歌声把小杜鹃顽皮可爱的样子表现得非常棒。你们是怎么想到用这种轻快弹性的声音来演唱小杜鹃的歌声呢?(生)
是什么音乐记号?(师抽生指)它叫做——顿音记号。
师引导:加上了顿音记号的音符,我们就要唱得像跳动的小乒乓球一样轻快有弹性。
(2)孩子们太棒了!现在让我也来唱唱小杜鹃的歌声,请你们来唱小朋友的部分,好吗?
(3)孩子们能把这个故事完整地唱一唱吗?(完整唱1)
2、提升歌曲表现力,完整演唱。
(1)乐句一:孩子们,当我们走在春天百花盛开的草地上,听到山林里杜鹃欢快的叫声,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特别快乐,开心)
师示范唱:当我·····——生跟琴唱。
(2)乐句二:
a杜鹃的歌声这么动听,想不想去树丛里找找它、看看它?(要)
b悄悄地、充满期待地走过去——哎呀!飞走了,到小河那里去了!这时候心里会有点(失望、难过)
c谁愿意来把寻找杜鹃这句给唱一下?(抽生)
d师引导生:它飞走的时候,你的眼睛会不会盯着它?
e师表演:飞哪儿呢?飞哪儿呢?哦,小河旁边!会不会这样?(会)
f那,咱们合作,我来为你弹伴奏,请你再来唱唱这句,好吗?
师伴奏并引导生唱——唱得太好了!请回座位。
g孩子们,一起来唱一唱这句(生唱)
(3)乐句三:
A师清唱:我又赶快跑过去,但它飞向远方?
我又赶快跑过去,想干嘛呢?(抓住它···)
B师引导:到远方去了,越飞越远!那么,它的歌声听起来也会越来越 ---?(越来越弱)
(师唱:但它飞向远方。咕咕咕咕!)
一起来试一试——(生跟钢琴唱两遍)
(2)再次跟琴完整唱。(完整唱2、3)
第一次:请孩子们像这样把故事完整的唱一次。(师评价音准、节奏、情绪)
第二次:如果能加上寻找杜鹃时有趣的表情和动作,这个故事一定会更精彩。有没有信心唱得更好?(生再唱)
3、学唱旋律。
孩子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曲中有一些乐句的旋律是完全相同的?
(1)A、发现了:抽生说一说,指一指。
B、没发现:老师来唱旋律,请大家仔细地听一听,找一找。(生观察,引导指出)
(2)介绍低音“5 6 7”
在旋律中,这三个音符和其他的音符有些不同,它们的下面加上了小圆点,这样的音符叫做什么音?(低音)
它们唱什么?sol la si(生说,师指导音准)
旋律中还有这样的低音吗?谁来指一指?(抽生指,师唱——)
(4)孩子们能和老师接唱一下旋律吗?怎么分工呢?就从杜鹃叫声5 3这儿分怎么样?(接唱,可进行2次)
(5)师:换成歌词唱一唱。(完整唱4)
三、打击乐器——双响筒伴奏。
1、出示双响筒,复习演奏方法
今天,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件打击乐器,它的名字叫做——(双响筒)
在以前的课上,我们曾经学过它的演奏方法。谁来试一试?(抽生)
(1)抽生演奏。
(2)一起来试一试:左手握双响筒,右手拿槌,先左后右。(师带生复习)
2、思考,讨论——双响筒加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合适?
(1)讨论:
双响筒的声音非常的清脆,而且左右两个筒的声音还有变化。我特别想把它加入到今天这首歌曲的演唱中。请孩子们仔细的听听它的声音,再和同桌讨论一下:双响筒在歌曲的什么地方伴奏最合适呢?。
(2)汇报结果,师生初次尝试。
我来唱,请你来演奏(师生合作)是这样吗?孩子们都同意吗?
(3)聆听,判断——那种演奏方法最适合歌曲。
杜鹃叫声的特点是:第一声高第二声低,而双响筒左右两边的音高也是不同的。大家听一听:哪种伴奏方法更适合这首歌曲?
师示范:A、先低后高 B、先高后低
3、表演唱、打击乐伴奏
(1)跟钢琴表演唱。
接下来,老师要请大家把这首歌曲再唱一唱,有了双响筒的加入,看来咱们得分成三个表演组了:小朋友组、杜鹃组、小演奏家组。
(2)师评价,再唱。
接下来,老师的要求要小小地变化一下——请这两个组的孩子们一起把这个故事完整地演唱,双响筒仍然为杜鹃的歌声做伴奏。
(3)跟伴奏表演唱。
这一次——演唱和双响筒的伴奏配合得更默契了!
孩子们请起立,跟着伴奏唱一唱,相信大家一定会演唱得更有趣,更动听!
四、全课结束。
顽皮又可爱的杜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老师希望我们能共同努力——保护好它们,让它们和我们一样,永远生活在美丽的地球。老师更希望孩子们能热爱音乐,享受音乐,让美妙的音乐成为大家永远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