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素养达标卷
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根据拼音写同音词。(4分)
1.[gōng kè]蔡旭哲等三名航天员为了( )难关,完成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等任务,事先做了很多( )。
2.[qīng cuì]那棵大榕树的叶子十分( ),树上传来小鸟( )的鸣叫声。
二、感受汉字趣味,并按要求完成任务。(5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1.根据图一,我知道“烽”是形声字,“ ”表声,“ ”表意。“烽”的篆书形体把“火”放在了下面,因此我知道图二中第 个是“烽”的篆书。
2.结合图一关于“烽”的字源学习,我能猜出图三表示的汉字是 。
3.根据图一,“观三国烽烟”中的“烽”是 的意思。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0分)
1.在“汉语盘点2023”中,“振”当选为年度国内字。根据汉字字体的演变顺序,下列对“振”字的演变过程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A.③①④②⑤ B.③④①②⑤ C.③①②④⑤ D.③②④①⑤
2.)在“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五年级(1)班开展了看图猜成语的游戏。同学们猜错的一项是( )
A.如虎添翼 B.余音绕梁 C.人去楼空; D.势如破竹
3.点点打算参加南京博物院的志愿讲解员选拔,为了让点点更自信,小伙伴们都给她鼓劲加油。请选择恰当的歇后语填入语段中。
点点,你的讲解水平那可是“ ”了,而且你已经准备得这么充分了,讲解员面试对你来说应该是“ ”,你就大胆地上吧!
A.顺风划船——又快又省 B.神枪手打靶——十拿九稳
C.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D.太上老君炼丹——炉火纯青
4.下图是《千字文》(局部),根据图片可知这是( )
A.南朝智永的楷书作品
B.唐代怀素的草书作品
C.明代文征明的行草作品
D.东晋王羲之的楷书作品
5.班上举行“汉字润心”主题班会,老师请你审阅节目串词,下列不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
A.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普通话和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B.进人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C.小篆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象形意味不明显,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D.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商周时期的官员王懿荣发现的。
四、语文与生活。(6分)
1.右侧作品的艺术形式属于剪纸的是(2分) ( )
2.右侧图片反映的是源自中国的民俗文化——福文
化。想要进一步了解“福文化”,我们可以搜集
与之有关的资料,如 、 等。(2分)
3.下列搜集“福文化”资料的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在学校阅览室、图书馆等地方查阅书籍,查的时候,可以按照书的类别找。
B.在网上查找资料,查找的时候,我们要输入恰当的关键词。
C.我们可以自己编写一些有关“福”的故事。
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5分)
小明同学在学完本单元后,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搜集到了以下资料。请跟他一起阅读,分析和筛选有用的信息。
【材料一】传说,在上古时期还没有文字的时候,人们主要靠结绳来记事。后来,仓颉(jié)看到了鸟兽留下的痕述,就产生了造字的灵感。他依照着天地万物的形貌,造出了象形字。
【材料二】史学家徐旭认为,文字的出现,应与仓颉有关。仓颉可能是顺项部族人。他所处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6世纪。据此推测,四五千年前,我国的汉字就比较成熟了。
鲁迅先生认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例子的。”
【材料三】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发掘出了距今约8000年的甲骨契刻符号,有些符号的形状与距今4000年左右的殷商甲骨文十分相似,如形似眼目的“目”、太阳纹。其书写特点也与汉宇基本结构一致。
距今5000年左右的大汶口文化晚期,有与甲骨文接近的方块形符号,形态规整,分布在千里之内,说明它是在一定范围内通用的表意符号。距今45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时期,已出现了与甲骨文相近的陶文,有人认为这是早期的象形文字,可惜至今尚未能解读。
【材料四】
《汉字树3:植物里的汉字之美》 :全书共收录将近800个与植物相关的汉字,详细解释这些汉字的基本含义、常见用法以及汉字背后的趣味故事等。
《中华汉字联想百科》:全书以“串词想象"联系各字,进行集中识字。从语境中把握读音,分析字义,一字如一图,使学生更好地明白古人的智慧。
《汉字就是这么来的》:全书选取约400个汉字,画说3000岁汉字的前世今生、演变历程,带孩子读懂5000年历史文化的跌宕起伏、磅礴巨变。
1.请你根据材料三,完成下面表格的梳理。(4分)
时间 约8000年前 约4000年前
文字形态 甲骨契刻符号 方块形符号
2.为了了解“汉字到底是不是仓颉创造的”这一问题,可以阅读材料 。从这些材料中,我得出的结论是 ,理由是 。(6分)
3.小明同学还没最终确定研究报告的题目,请你根据他搜集的材料,帮他写一个比较贴切的题目:《关于 的研究报告》。(1分)
4.为了继续研究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小明还找了材料四中的三本书。因为研究的时间有限,你建议他可以先读哪本 为什么 (4分)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0分)
(一)有趣的形声字(节选)(14分)
这是星星的“星”。天上三光日月星,在甲骨文里,日和月都只用一个形体来表示,星星的特点是数量多,所以一开始用三个相同的形体来表示,以便跟日、月相区别。但问题是,这些简单的形体能表示的事物太多了,三块石头、三个拳头……谁说一定就是星星呢 于是,古人就在原来的字形上加了一个声符“生”。强化了字音,就能把“星”和其他事物区分开来了。
这是风凰的“凤”,繁体字写作“凤”。风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它的样子有点儿像今天的孔雀,头上有冠,身后拖着漂亮的长尾巴。尽管如此,表示“风”与表示其他乌的字形也较难分清。古人想出了办法:在原来的字形上增加了一个部件“凡”,用来标示字音。这样一来,
《中华汉字联想百科》 全书以“串词想象"联系各字,进行集中识字。从语境中把握读音,分析字义,一字如一图,使学生更好地明白古人的智慧。
《汉字就是这么来的》全书选取约400个汉字,画说3000岁汉宇的前世今生、演变历程,带孩子读懂5000年历史文化的跌宕起伏、磅礴巨变。“风”字有了声符“几”,原来的象形字就变成了形符,是不是象凤凰之形,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星”和“风”有共同的特点:它们原来都是象形字,有着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汉字毕竟不是绘画,而是文字符号,宇形经过演变,象形的特征一旦弱化,就不容易辨认出来了。因此,古人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了新的形声字。
1.三个相同的形体可以组成不同的汉字,请你连一连。(4分)
晶 磊 森 鑫
2.选文中的这类形声字是怎样产生的 请把下面的流程图补充完整。(3分)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X”。(2分)
(1)为了将“风”字与表示其他鸟的字形区分开,古人在原来字形的基础上增加了部件“凡”,用来标示字形。 ( )
(2)当一个字形能表示多种事物时,可以通过增加声符来区分。 ( )
4.假如你想搜集关于汉字的资料,应该去下列哪个分类下查找呢 (2分) ( )
A.政治·法律 B.儿童读物 D.南语言文字 C.古典名著
5.选文中举了“星”和“风”这两个形声字的例子,请你再写出一个形声字,并把该字的形符和声符指出来。(3分)
(二)笔尖上的中国(16分)
①点、横、竖、撤、撩,一笔一画,这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方块字。一个个方块字,就像一块块青砖绿瓦,构筑了我们的精种家园——中华文化。
②一个个方块字是多么神奇,把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天地万物囊括其间:一个“水”字,搬捺之间流淌着水的灵动与韵律;一个“山”字, ;
,那是“森”宇:携手并腐同心同德,那是“众”字……千百年的风俗礼仪、哲学思考、审美意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一个个汉字之间。
③方块字滋养了一群淳朴多情的女子和后生,培养了中华儿女诗性的智慧。几十个汉宇组在一起,便是意蕴丰沛的诗歌;几千个、几万个汉字组在一起,便是荡气回肠的故事。这些富有魅力的文字,静立着青瓦白墙,奔跑着羊肥马壮,炫耀着雍容华责,心疼着骨肉分离……在这字与字、词与词之间,传递出的已不是一种简单的信息,而是人类的种种美妙情感。
④方块宇证明了文明古国瑰丽雄健的生命力,描绘着中华文化举世无双的身姿。当古埃及文明在波斯帝国的铁蹄下呻吟的时候,当古巴比伦文明在风沙交加的侵蚀下消失的时候,当古印度文明在异族文化的蚕食下迷路的时候,只有中华文明做然挺立。不管历史如何发展变化,汉宇公正、永恒地记录下了历史的每一步足迹,记录着美丽中国涅槃的历史。
⑤然而,今天,当我们侧耳倾听汉字的脉搏,不免会心痛叹息:许多人习惯了在键盘上“拼写”,体会不到笔尖在纸面划过时的优雅和洒脱,赏玩不到挥毫波墨的点画与章法,“提笔忘字”成为文宇发展现阶段的困扰……我们发现,汉字和我们的生活似乎渐渐有些脱节。
⑥汉宇,一旦远离了我们的笔尖,失去有温度有力度的书写过程,只剩下单调的敲击和僵硬的结果,人们不知道笔顺,不知道汉字的横平竖直、一撤一捺的美妙,更不能体会汉宇中蓝藏的奥妙,那么,我们的文化危机也将要浮出水面,汉字赖以生存的根基就到了濒临被毁掉的边缘。这就意味着我们赖以生存、传承的精神家园将会土崩瓦解,那将是多么可怕的未来!
⑦中华民族之所以五千年来长盛不衰,源于我们的文化基因——汉字。传承中华文化,需要汉字这一载体。因此,我们呼吁文化的回归,让那些从我们笔尖流淌出来的文字,如同生命跳(有删改)动的脉搏,在神州大地上生生不息!
1.下列关于短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画“ ”的句子句式整齐,增强了语言的气势美,表达了作者对汉字由衷的
赞美。
B.第⑤自然段承接上文,“然而”笔锋一转,用“侧耳倾听汉字的脉搏”形象地开启了下文内容。
C.文末呼吁了文化的回归,提醒我们拿起笔体会从笔尖流淌出来的文字中蕴藏的奥妙。
D.短文主要运用了叙述和抒情的表达方式,用倒叙的方式叙写了汉字深厚的文化内涵。
2.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4分)
3.文中画“ ”的句子意蕴丰富,富有表现力,请你谈一谈它好在哪里。(4分)
4.第④自然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说一说这样表达的好处。(2分)
5.新思维开放探完)上二年级的弟弟总不肯好好写字,读了这篇短文,你准备怎么劝他 (4分)
七、习作。(30分)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遨游了神奇的汉字王国,从中感受到了汉字的神奇魅力。在生活中,你一定也经历了许多与汉字有关的事,比如练书法、猜字谜,从识字不多到认识了许多汉字……或是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你阅读了许多书籍,查阅了许多资料,与小伙伴们一起进行了小组汇报……从中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写出你对汉字的真实感受。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1.攻克 功课 2.青翠 清脆
二、1.峰 火 二 2.峰 3.烽火
三、1.B 2.B 3.D B 4.C 5.B
四、1.A 2.示例:“福”的历史“福”的书法 3.C
五、1.约5000年前 约4500年前 陶文 甲骨文
2.一、二、三 汉字不是仓颌一人创造的 神话传说不能算是可靠的依据,从考古发现中可以了解到,汉字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仓颉可能只是参与其中,并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3.示例:汉字起源和演变
4.示例:我建议他可以先读《汉字就是这么来的》。因为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汉字的前世今生、演变历程,与小明"研究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的目的相契合。
六、(一)1.图画依次对应:磊 品 鑫 森
2.图画文字 象形特征 增加声符 3.(1)×(2)√ 4.D
5.示例:梅。形符是“木”,声符是“每”。
(二)1.D
2.示例:横竖之间耸立着山的巍峨和险峻 苍翠欲滴遮天蔽日3.这句话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方块字比作青砖绿瓦,形象地表明了汉字是构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4.将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与中华文明进行对比。突出以汉字为基石的中华文明顽强的生命力。5.示例:弟弟,你知道吗 汉字可神奇了!每一个字都像一幅画。你看“水”字,是不是就像水在流动呢 还有“山”字,就像是三座叠在一起的小山。如果我们好好写字,就能把这些美丽的画面留在纸上。如果你把书写水平提上来。我可以说服爸爸带咱们去你一直向往的北戴河,怎么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