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历史综合测试卷
九年级历史(四)
(45分钟完卷,满分100分)
班别: 姓名: 座号: 评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1928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039亿美元,到1932年只剩下560亿美元了,美国损失了近一半的
财富。“美国损失了近一半的财富”这一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干预经济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沉重打击
C.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D.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2.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的农产品堆积如山,难以找到市场。“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磅,一只肥
羊卖不到一元钱”。对上述现象理解正确的是,当时美国( )
A.政府关注民生,干预经济发展 B.对外交通发达,产品货源充足
C.农业生产发达,产品供过于求 D.经济严重萧条,购买能力低下
3.下表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33年颁布的一系列法令。这反映出( )
3月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提供给银行35亿美元贷款。 5月通过《农业调整法》,调节农业生产销售。 6月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
A.罗斯福新政的原因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过程
C.罗斯福新政的结果 D.罗斯福新政的深远影响
4.1936年,美国国民收入增幅高达50%。罗斯福娓娓动听地描述道:“此时此刻,工厂机器齐奏乐曲,
市场一片繁荣,银行信用坚挺,车船满载客货往来奔驰。”这说明罗斯福新政( )
A.彻底解决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B.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C.放松了对美国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管理 D.使美国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
5.罗斯福新政期间,成立农业调整署,以控制小麦、棉花、玉米、水稻、烟草、猪等农产品和农副产品
的生产。可见,新政( )
A.扩大生产规模以改善民众生活 B.通过福利制度以缓和社会矛盾
C.加强国家干预以调节经济发展 D.兴建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机会
6.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讲道:“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
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据此可知罗斯福
政府推出的新政措施是( )
A.整顿金融体系 B.调整农业政策 C.推行“以工代赈”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7.漫画家常用犀利的画笔针砭时弊。下面漫画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导致图中西方富人交通工具变化
的时代背景是( )
A.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工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D.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8.到1939年,罗斯福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政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多数措
施是针对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还有一些措施则是从资本主义长远发展目
标出发的远景规划。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
A.面对经济危机时要采取政治军事措施 B.国家的干预手段不利于应对经济危机
C.摆脱危机的主要措施是进行远景规划 D.解决问题时要做到谋近和谋远相结合
9.为了应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带来的工业生产下降、对外贸易缩减、工人大量失业及罢工,德、
日两国采取的共同措施是( )
A.建立法西斯政权 B.发动侵华战争 C.掀起反犹狂潮 D.实行改革
10.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势力日益猖獗,纳粹党为打击、迫害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制造了臭名昭著的( )
卢沟桥事变 B.萨拉热窝事件 C.反犹狂潮 D.国会纵火案
11.20世纪30年代德国的一张宣传海报:一只挣脱锁链的高举的手。这条“锁链”指( )
A.德意志的四分五裂 B.缺少广大的海外殖民地
C.经济大危机的打击 D.《凡尔赛条约》的束缚
12.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后的具体措施包括( )
①加紧扩充军备 ②制造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③制定《国策基准》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
13.下列国家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先后顺序是( )
①德国 ②意大利 ③日本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14.1936年,受军部操控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这表明( )
A.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B.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
C.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D.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15.20世纪20—30年代,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纷纷建立起法西斯政权。下列关于法西斯国家的信息错误
的是( )
A.德国、意大利、日本在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建立法西斯专政
B.德国是通过纳粹党夺取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的
C.意大利是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
D.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以军部为核心
16.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纳粹主义强调种族优越论,违背平等相待,开放包容的理念。下列史
实中最能体现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及德国法西斯政权反人类罪行的是( )
残酷迫害和屠杀大量犹太人 B.纳粹党煽动复仇情绪
C.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D.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
17.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对应的史实是( )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德军突袭波兰 C.日本签署投降书 D.日军偷袭珍珠港
18.“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
的进攻。”这一“进攻”( )
A.标志着二战已全面爆发 B.扭转了苏德战场形势
C.促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D.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19.“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
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这标志
着( )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C.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出现
20.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由亚洲到欧洲,由北非到地中海再到太平洋,由局部战争再到全球战争的过
程。其转折点是( )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诺曼底登陆
21.如图是二战中一次登陆战的战役图解。这次登陆战对二战进程的影响是( )
A.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B.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促成二战胜利结束
22.很多重大会议影响着历史的进程,下列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 )
①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 ②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③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④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23.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3年6月25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签署新法令,宣布9月3日为对日本
军国主义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二战结束纪念日。下列关于二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战前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德、意、日的侵略野心
②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作战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③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的抗战对日本投降起了决定性作用
④1945年9月3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合作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关键。下列史实能佐证此观点的有( )
①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②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③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④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攻克柏林发生在1945年5月,其作用是( )
A.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加速德国无条件投降
二、非选择题(共2题,第16题9分,第17题16分,共25分)
26.(9分)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如图是有关罗斯福新政的漫画《农民围着罗斯福跳舞》(WPA公共事业振兴署;PWA公共工程管理局;AAA农业调整署)。
你认为史料一漫画中“农民围着罗斯福跳舞”的原因是什么?(6分)
史料二
史料二是一幅罗斯福新政时的漫画,罗斯福被描绘成了新政医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美
国),国会变成了一名听从医生吩咐的护士。分析此漫画,其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3
分)
27.(16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历史带来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26个抗击法西斯的国家于1942年1月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各签字国协同作战,将这场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到底。排在26个国家名单前列的是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这使“四大国”正式出现在联合国家之中,因此,《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以美英苏中四国为核心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实际预示着战后一种新的国际政治秩序结构的诞生。它将以一个新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为代表,并成为建立联合国的法律与外交结构的基础。
摘编自徐蓝《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据材料一指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6分)
材料二 史学界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有不同的观点。
起点 主张者
1931年九一八事变 部分中国学者
1937年七七事变 部分中国学者
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 国际上大部分学者
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 部分欧洲学者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 部分苏联学者和俄罗斯学者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 部分欧美学者
摘编自张海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观反思》等
(3)从材料二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分析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存在多种观点的原因。(10分)(四)
二、非选择题(共 2 题,第 26 题 9 分,第 27 题 16 分,共 25 分)
26.(1)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
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
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6 分)
(2)实质:在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3 分)
27.(1)原因:以美英苏中四国为核心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2 分)
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称霸世界的野心;
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奠定了新的国际政治秩序;等。(4 分)
(3)赞成 1937 年七七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
理由:七七事变是日本法西斯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先在亚洲爆发,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6 分,任选一个观点,阐述的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原因:史学家所站的国家立场、研究角度等的不同。(4 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4
8
10
11
12
13
答案
B
B
A
B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A
A
B
B
C
C
B
A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