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课件26张PPT+教案 (5)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课件26张PPT+教案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5-18 08:25:22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首先通过实验来验证外界溶液的浓度对根毛细胞吸水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对植物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具有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重点阐明了植物吸水和失水的原因,既与前面学习的细胞和根尖的结构等知识联系起来,又为以后学习光合作用等知识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很想了解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问题。但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将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把握学生心理,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2.说出植物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及其原因。
3.知道植物需水的特点。
能力目标:1. 通过探究实验,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  
2. 在小组实验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3. 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崇尚科学探究的情感;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参与社会和为社会服务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说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难点:根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理和过程。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 准备探究实验材料: 烧杯,新鲜的菜叶、新鲜萝卜或番茄,小刀,10%的食盐水,食盐,白糖,清水、显微镜、洋葱、载玻片、盖玻片、自来水、碘液等;
2. 制作有关植物的吸水与失水过程的课件。
学生准备: 组建探究小组,每小组6人,选一名组长。
六、教学方法:
以问题探究、合作交流为教学主线的“学·导·练”教学方法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提问
二、导入新课
认定学习目标
三、学习新课
第三节 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第1课时)
活动一:小组合作探究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活动二:自主学习
 1.水对植物的作用
 2.植物需水的特点
活动三:拓展交流
[复习提问](见课件):回忆一下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为什么?
图片素材导入,见课件
引导认定学习目标,见课件
指导完成系列学习活动。
活动一: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P72实验部分内容)
背景知识:物质溶解到水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如食盐溶于水中形成食盐溶液,土壤中的物质溶于水中形成土壤溶液。
思考:如何设计对照试验?
(二)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活动一:探究外界溶液浓度影响根细胞的吸水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实验方案。
2、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完成导学案的问题。
课件展示问题,引导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强化理解知识
(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P72第一、第二自然段内容)
思考:1、水对植物体有什么作用吗?
(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文P73第二自然段内容)
不同 需水量不同(如:水稻),同一植物的 时期,需水量也有很大差异(果树的开花期)。要根据植物的需求,给予适量的水。
拓展交流:节水农业,珍惜水资源。
[小结]:根尖中,成熟区的根毛扩大了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因此成熟区的吸水能力最大。
从画面能理解出:水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在书上勾划下相应内容,并加以理解。
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并回答问题
总结:细胞失水的原因是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的原因是细胞液压浓度大于外界深夜浓度。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自主学习,完成学案问题
相互交流,感受节水的重要性
归纳小结:(见课件)
反馈练习
谈谈本节课你的收获
学案测试题
作业:点拨同步练习册
指导完成课本P44习题
独立完成。
认真思考,独立完成。
课后分析
教研组长签字:
学校检查:
附:板书设计
第三节 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第1课时)
一.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二.根细胞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根细胞吸水。
三.植物生长需要水。
1 .水对植物的作用。
2 .植物需水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