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20 15:0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三、火车与铁路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初步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什么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一场在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最先在英国棉纺织业兴起的,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转变的过程,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产方式
生产组织形式
手工
劳动
机器生产
手工工场
工厂
看图说史
图一 《权利法案》
图二 拥有最大的殖民地
图三 三角贸易
图四 工匠经验的积累
图五 圈地运动使农民失去土地
归纳: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英国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②经济条件:拥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殖民掠夺和三角贸易提供了原始资本、原料 ;
③技术条件: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经验;
④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政治前提:英国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经济条件:拥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殖民掠夺和三角贸易提
供了原始资本、原料
技术条件: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经验;
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直接原因: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手工工场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一)开始:棉纺织技术的革新
纺纱
织布




这种纺车发明于16世纪早期,它是通过工人脚踏踏板,带动纺轮转动来进行纺纱的。这种纺车能够同时进行搓捻棉线和缠绕棉线两项工作,但是生产力很低。
177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棉纱荒”:织布速度提高,纺纱速度跟不上,棉纱供不应求。
注意:飞梭不是机器,而是织布机的零部件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一)开始:棉纺织技术的革新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手摇纺纱机】
英国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用人作动力,整台机器包括一个手摇轮和一排并列的纱锭。用手摇动轮子,不用手指的帮助,棉花就能够同时纺成线。最初的珍妮机一次能纺出8根纱线,经过改进后,能同时纺出80根纱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珍妮纺纱机后涌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
珍妮机
水力纺纱机
骡机
水力织布机
时间 发明 动力 特点
1765年 珍妮纺纱机 人力 细而易断
1769年 水力纺纱机 水力 粗而结实
1779年 骡机 水力 细而结实
1785年 水力织布机 水力 效率提高40倍
缺点:动力不足
缺点:受自然条件限制
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水力纺纱厂,标志着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早期工厂的诞生。
动力制约机器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1712年,纽可门制造了第一台成功运作的蒸汽机。早期发明的蒸汽机只用于矿井抽水,很不完善,且燃料消耗量大,效率低。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二)发展: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1785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
首先蒸汽机有一个锅炉室,把水加热,当水受热气化后变成水蒸汽,同时体积膨胀,靠巨大的气压来做推动运动,产生机械能,以此来推动各种设备作功。
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优点:不受时空限制,只要有原料就可以开工,效率高。
纺织厂
煤矿
印刷厂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后来,化工、冶金、采矿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二)发展: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1、瓦特改良蒸汽机
概况:
(1)1785年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2)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来源
(3)动力变化: 主要能源:
意义:
煤炭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人力、自然力→机械力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动力的变化会给工厂的选址带来哪些影响?
早期的工厂基本上都用水作动力,工厂一般都设在水流湍急的乡村。
  瓦特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如市场繁荣、交通发达、资源丰富、便于采购原料和招募工人之地。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有些工厂甚至能雇用1000多人。
瓦特改良蒸汽机打破了工厂选址的地域限制
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特点:集中的生产场所;规模大,生产技术成熟;采用机器生产,分工细致;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完成的标志】
工厂规模越来越大,轰隆隆的机器不分昼夜的运作,各种各样的商品堆积如山,步履蹒跚的人力、畜力车辆能不能满足机器生产运输的需要?应该怎么办?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三)拓展:火车与铁路【交通运输业】
1、火车的发明
时间:
发明者:
意义:
1825年
斯蒂芬森
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2、铁路的修建
19世纪初 1830年 1851年
木轨铁路
马匹拉动
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
1825年蒸汽机车首运成功
建成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铁路时代的到来有何意义?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四)扩散:欧美大陆兴起工业革命
从18世纪后期起,法国、美国、德国等先后进行工业革命。
富尔顿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了第一艘汽船,以蒸汽机推动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并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使人类在水路交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蒸汽轮船横渡大西洋
1492年哥伦布的帆船代表人类首次横渡大西洋用了2个月
1838年第一艘完全用蒸汽动力航行的汽轮横渡大西洋用了18天
人名 身份 国籍 发明时间 主要成果 影响
凯伊 钟表匠 英国 1733年 飞梭 提高了织布速度
哈格里 夫斯 织布工 英国 1765年 珍妮机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瓦特 修理工 英国 1785年 改良 蒸汽机 标志着“蒸汽时代”的到来
斯蒂芬森 煤矿工 英国 1825年 蒸汽机车 (火车) 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根据下列材料,归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首先并主要发生在英国,后扩散到美法德等国【英国一枝独秀】;
②技术发明多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③开始于轻工业,后延伸至重工业、交通运输业。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了
“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共产党宣言》
英国—“世界工厂”
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
形成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 和 无产阶级
“我们统治、愚弄、镇压、渔肉你们”
大工业出现和发展的过程中,农民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了;手工业者在大工业的冲击下纷纷破产;中小工场主也受到排挤,他们不得不加入到工人阶级队伍中来。这样,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
——恩格斯
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19世纪中叶伦敦一家报纸报称:“泰晤士河在工业革命前水清鱼多,是水禽栖息和豪门宴饮的理想场所,是英国人的生命之河。但在工业革命之后,该河的水质迅速恶化,病菌孽生,鱼类几乎绝迹。河水的污染还使伦敦奇臭难耐。”
工业革命也带来了
环境污染等问题
17—19世纪中,
英国农村城市人口占比
国际关系的变化
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此图为《南京条约》 的签订。
西方先进、东方落后
世界格局上的变化
“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论述
以英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背景
起止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开始国家:英国 开始部门:棉纺织业
成果
完成标志:19世纪中期 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特点:①首先并主要发生在英国,后扩散到美法德等国;
②技术发明多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③开始于轻工业,后延伸至重工业、交通运输业。
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形成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推动了城市化
进程;使资本主义彻底战胜封建主义,形成西方先进、东
方落后的局面;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第一次工业革命
政治前提:英国最早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直接原因:手工工场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有利条件:市场、资本、原料、技术和经验、劳动力
①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开始标志】
②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标志性成就】
③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蒸汽机车【铁路时代来临】
④1807年富尔顿发明蒸汽轮船
小试牛刀
1、历史学家高度评价这项发明:“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由来已久的依赖。”完成该发明的是( )
A.凯伊 B.哈格里夫斯 C.斯蒂芬森 D.瓦特
2、开工业文明先河的国家是( )
A.荷兰 B.英国 C.西班牙 D.葡萄牙
3、17世纪末,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
A.来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受到了市场需求扩大的推动
C.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D.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
B
B
4、“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新的时代”是( )
A.钢铁时代 B.电气时代 C.蒸汽时代 D.信息时代
5、19世纪中叶,哪个国家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国(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6、在瓦特改良蒸汽机,被用来带动纺织机之前,若英国人要开办棉纺厂,那厂址最好选在( )
A.临近铁路的地方 B.临近煤矿的地方
C.临近油田的地方 D.临近河流的地方
7、导致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政治前提是( )
A.英国圈地运动的发展 B.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要求
D.海外贸易和掠夺的发展
C
B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