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20 15:0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目标分解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非洲与美洲地区的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非洲和美洲文明的多元面貌 1.运用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对非洲文明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作出正确的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从史料实证的角度了解玛雅文明的成就,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玛雅文明的历史贡献。(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3.了解美洲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的成就,从历史解释的角度探究美洲文明衰落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自主预习·悟新知】
非洲 东北非 公元前后,在今①       地区兴起阿克苏姆王国
东非 10—15世纪,产生了②    、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著名国家
西非 马里 马里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③    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
桑海 桑海击败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
南非 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④    国家
美洲 玛雅文明 政治 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
经济 农业以种植⑤      为主,制造精美陶器
文化 城市建筑精美,建造用于祭祀的⑥       
阿兹特克 文明 政治 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
经济 经济基础是农业,发明了“⑦    ”,扩大了耕地面积
印加文明 兴起 12世纪,印加人以⑧    为都城建立国家
统治 编制详细的人口调查表,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迁移被征服地区的居民
1.古代非洲文明
2.古代美洲
学思之窗 如何理解古代文明的多源特点
解题关键:古代农业在多个地区产生,而且地理环境相当不同,但当人类遇到相同的问题时,他们会找出相似的解决办法,不同地区的人类都有走向文明时代的可能。
思路引领:可从不同地区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出发,分析不同地区文明产生的条件,形成有条理的答案。
思考点 印加人怎样统治他们的庞大帝国
解题关键:要回答的问题是印加人采取哪些措施来统治帝国。
思路引领:阅读教材内容并结合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统治措施进行分析。注意古代的交通和通信条件对统治庞大帝国提出的严峻挑战,如:信息传递慢,军队调动更加缓慢,国王的命令很难及时传达到帝国的边远地区。印加帝国又是一个征服型帝国,被统治者可能会反抗和争取独立。
问题探究 作者阐述了地理环境对非洲历史的影响,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试说明理由。
解题关键:把握非洲地理环境的特点与文明发展的关系。
思路引领:对照教材中的内容和相关地图,抓住材料的主要信息,联系所学知识,从非洲地理环境的特点对文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学习拓展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玛雅文明是如何被重新发现的。
解题关键:查找并阅读相关资料。
思路引领: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查找相关图书,再从这些图书提供的信息中搜寻更多的文献。
【合作探究·提素养】
 古代非洲文明
  材料一 鼎盛时期的廷巴克图,是当时不折不扣的 “全球城市 ”。14世纪,世界黄金的2/3来自西非,其中绝大多数都要从廷巴克图转运至北非、欧洲。14世纪末,廷巴克图兴建了著名的桑科雷大学,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伊斯兰学者前来讲学交流。这里的居民十分富有,谷物与牲畜充足。
  材料二 1591年的桑海—摩洛哥战争导致了西线商道的衰落和商道贸易额的迅速下滑,破坏了廷巴克图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新航路的开辟导致贸易中心由廷巴克图等跨撒哈拉商道枢纽城市转向沿海地区。统治集团内部频繁争权夺势,严重削弱了中央统治力量。战争将欧洲人的目光吸引到廷巴克图,加速了其衰亡的进程。
  ——摘编自占心磊《廷巴克图:一个“全球城市”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概括廷巴克图“鼎盛”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廷巴克图衰落的原因。
 古代美洲的印加文明
  材料 1911年,美国的考古学家海勒姆·宾厄姆重新发现了失落的印加古城马丘比丘,随后人们在高山深谷中发现了一条通往马丘比丘的印加古道,古道工程之宏伟令目击者惊叹不已。探险者们在巨石墙下、丛林深处、急流峡谷和茫茫沙漠上发现了一条又一条这样的古道。古印加人劈山开道,逢水架桥,他们修建的古道连接起来竟然有1.8万千米长,构成了贯通南北、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印加古道主干道皆以石块铺设,宽度可容8名骑手并驾齐驱。大道上每隔三四千米就设置一个驿站,信使就在那里时刻待命,以远处海螺声为号,用接力形式传递国王下达的命令和各项重要信息。
  ——摘编自董经胜、林被甸《冲突与融合:拉丁美洲文明之路》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有关古代印加文明的合理推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随堂检测·精评价】
1.有人认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由于三面环海,一面为撒哈拉大沙漠,因此“与世界各部,始终没有任何联系,始终处于闭关之中”。下列最能反驳这一观点片面性的是(  )。
A.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B.古代埃及文明
C.古代阿克苏姆文明
D.古代大津巴布韦文明
2.1400年,经阿哈加尔山脉穿越大沙漠的西撒哈拉商道上的骆驼数量达12 000头;到16世纪初,已下降到每年不足3 000头。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奥斯曼帝国兴起
B.全球航路的开辟
C.三角贸易的扩大
D.西非国家的衰落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一书中指出,复杂的朝廷仪式和基于太阳崇拜的国教,进一步促进了帝国的统一,这一宗教认为印加是太阳的后裔,在太阳礼拜中,它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知(  )。
A.国教崇拜显示了君权神授色彩
B.宗教崇拜是帝国统一的决定性因素
C.太阳神是印加帝国的唯一信仰
D.印加帝国的宗教狂热引起侵略扩张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悟新知
知识梳理
①埃塞俄比亚 ②桑给巴尔 ③廷巴克图 ④津巴布韦
⑤玉米 ⑥金字塔庙宇 ⑦浮动园地 ⑧库斯科
合作探究·提素养
任务1 古代非洲文明
互动探究
【参考答案】 (1)表现:对外贸易发达;文化教育事业繁荣;人民生活富裕。
(2)原因:战争导致传统商路的衰落;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贸易中心的转移;内部动乱;欧洲殖民者的入侵。
任务2 古代美洲的印加文明
互动探究
【参考答案】 示例
推论:古代印加文明曾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论述:12世纪,印加人建立了国家,13世纪时,印加帝国逐渐崛起,并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从国家内部结构来说,国王是最高统治者,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土地等社会资源也归国家所有,这是印加古道得以修建的重要保障。印加帝国将地方划分为四大行政区,并且设置各级官吏,便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完善的道路系统便于政府传递命令,调动军队,进而加强对人口的控制,维护地方的稳定,这也是印加古道得以修建的重要动机。
总之,印加古道是在集权体制下修建的,是印加帝国政治发展的集中体现。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审题思路
(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
审试题要求,确定命题主旨 初步设计“问题”(论点)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有关古代印加文明的合理推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试题主题不明确——提炼一个……推论)
读相关素材(文字、图片、表格等) 有效信息 “构成了贯通南北、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大道上每隔三四千米就设置一个驿站,信使就在那里时刻待命,以远处海螺声为号,用接力形式传递国王下达的命令和各项重要信息”
时空定位 古代世界(古代美洲)
史实梳理(准备论据,先“多多益善”,再“去伪存真”) 印加帝国的建立;印加帝国的王权;印加帝国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印加帝国完善的道路系统
层次鲜明 帝国的建立—政治制度—统治措施
其他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
答题步骤 确定论点 古代印加文明曾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梳理论据(2个为宜,不贪多求全) 印加帝国的政治制度及其作用
印加帝国的统治措施及其影响
得出结论(回望论点,展示素养) 印加古道是在集权体制下修建的,是印加帝国政治发展的集中体现
随堂检测·精评价
1.C 2.D 3.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