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目标分解
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1.搜集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史实,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2.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学会尊重各国依据各自国情确立的政治制度。运用唯物史观,正确认识各国政治制度的局限性,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质。(家国情怀、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联系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时空观念)
【自主预习·悟新知】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 资产 阶级 革命 背景 16—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过程 爆发 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经过两次内战,议会获胜
曲折 英国经历了共和国、军事独裁和王朝复辟时期的反复斗争
巩固 1688年,发生“① ”,革命成果获得巩固
法律 保障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② 》,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
1701年又通过《③ 》,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意义 君主立宪制逐步形成
美国 独立 战争 背景 18世纪中叶,英国对北美大西洋沿岸13块殖民地的种种限制和剥削,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他们要求独立的呼声高涨
历程 来克星 顿枪声 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民兵与英军发生冲突,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独立宣言》 发表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阐述了④ 思想,宣告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美国 独立 战争 历程 承认美国 独立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性质 是一场⑤ 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 大革 命 背景 18世纪,法国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启蒙思想的影响
进程 1789年7月14日,法国民众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1789年8月,议会颁布《⑥ 》,提出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
1791年,议会颁布宪法,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1799年,拿破仑建立军事独裁统治。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灭
意义 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革命的原则随着拿破仑的军队传播到欧洲各地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扩展
1.确立
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逐渐确立,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
类型 主要实行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
政治 制度 类型 英国:君主 立宪制 君主权力受到限制,⑦ 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
内阁掌握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美国:共 和制 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原则: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
规定美国是⑧ 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
不足之处:承认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与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等
法国 19世纪,法国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最终确立了共和制度
政党 制度 大多形成两党制或多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2.扩展
(1)俄国农奴制改革
举措 1861年,废除农奴制,随后沙皇又进行其他改革
形式 自上而下的改革
影响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直接触及⑨ 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2)美国内战
背景 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矛盾重重,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斗争尤其尖锐
经过 1861—1865年,林肯颁布《⑩ 》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最终赢得胜利
影响 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3)意大利统一:意大利通过革命和反侵略战争,于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1870年实现了国家统一。
(4)德意志统一:1864—1871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实行 。
(5)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 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幕府统治被推翻
内容 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推行“ ”“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
影响 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官僚寡头和军阀掌握了权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
1.英国代议制的形成和完善
2.英国政府组织结构
3.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
4.美国政体中的分权制衡
1.责任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因此责任内阁制又称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以议会(国会)为权力核心,行政系统受议会的节制,行政权与立法权合一,政府(内阁)则对议会负责。
2.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是组合概念。民主即主权在民,一般由公民选出的代表掌握国家政权,即代议制民主。共和即最高权力由多人共同行使,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政体形式。共和范围形式上包括全体公民在内(与贵族共和制的区别),国家最高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按照议会、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的关系,可以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
3.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简称二元君主制(以近代德国为代表),是资产阶级与帝国统治者妥协的结果。它与“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以英国为代表)共同组成了“君主立宪制”。
在这种政体形式下,虽然国家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但君主仍然保持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是权力中心和最高的实际统治者。宪法往往是钦定的,是君主意志的反映;议会是君主的咨询机构,立法权是形式的,君主不仅拥有否决议会立法的权力,而且还通过任命或指定议员控制议会;内阁是君主行使行政权的机构,首相由君主任命。
思考点 在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过程中,哪些方面初步实现了启蒙运动的政治理念
解题关键:抓住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和重要的法律文件来理解。
思路引领: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和重要的法律文件的内容和影响进行归纳总结。
学思之窗 思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解题关键:读懂材料,提取信息。
思路引领:根据材料,提取信息,结合德国政治制度的特点进行归纳。
问题探究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民主和人权的局限性。
解题关键:资产阶级民主和人权所反映的本质属性。
思路引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学习拓展 查阅相关资料,理解为何同为君主制,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而君主立宪制度是英国革命的成果。
解题关键:君主专制制度和君主立宪制度的本质区别。
思路引领:查阅有关资料,围绕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和“成果”进行总结。
【合作探究·提素养】
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材料 英国财政权
1066年“诺曼征服”后,英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国家,国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包括立法权、行政权、财政权等在内的国家的一切权力
1199年“无地王”约翰几次不经过贵族和自由民的同意而征税,激起了大贵族的武力反抗,最终国王兵败
1215年大贵族强迫国王约翰签署《大宪章》。其中第十二条规定:“除了国王赎身、册封长子为骑士或长女出嫁外,未经王国大委员会的许可,不得再强制征收任何免役税或贡金。”
1295年英王爱德华一世召开了由世俗贵族、教会贵族和平民三个等级代表参加的会议,向各个阶层提出了不同数量的税款要求。各方代表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决定了各自应出的数额,最终与国王达成了一致,会议取得成功
1297年爱德华一世签订了《宪章确认书》,征税须由议会同意即成定例
1339年——1344年 议会两次拒绝支付国王所需要的款项,迫使国王作出让步,使其同意任命一个委员会监督国王的财政支出,审查国王的账目,防止浪费和挪用
1380年上院首先准备同意国王征收16万镑补助金,下院以数额过大为由反对并减去了6万镑
1485—1495年 亨利七世召开了四届议会,国王为了进行对外战争和加强国内统治,多次提出征收动产税的要求,每一次都顺利地得到批准
1628年议员们提出《权利请愿书》,要求政治自由和保护私有财产,并请求今后未经议会的一致同意,不得强迫民众进行任何捐赠、借贷、施恩、交税或承担类似负担
1634年查理一世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宣布向沿海城市征收船税
1640年“长期议会”认为船税案的判决无效,并宣布征收造船费的令状为非法。还宣布,未经议会同意而征收吨税和磅税为非法
1689年 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否决了国王的财政权,财政权最终由议会掌控
——摘编自[英]沃尔特·白哲特著《英国宪制》等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英国财政权的转移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美国的民主政治
材料 ①美国不仅是一个共和国,而且是一个联邦。但是在美国……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②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作的关于选举资格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③我认为必然有一个高于其他一切权力的社会权力;但我又相信,当这个权力的面前没有任何障碍可以阻止它前进和使它延迟前进时,自由就要遭到破坏。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阅读材料,从中任选两条托克维尔关于美国民主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价。
【随堂检测·精评价】
1.下列是反映17世纪英国“国王”与“议会”权力变化(从图1到图2)的示意图。据此可知,英国( )。
图1 图2
A.确立议会至上原则
B.国王成为无权的虚君
C.首创责任内阁体制
D.君主立宪制成熟完备
2.美国1787年宪法承认黑人奴隶制存在;1862年9月22日,林肯宣读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叛乱州所有奴隶全部解放;2020年5月25日,美国白人警察跪压黑人致死事件在全球引发大规模讨论。这反映出美国( )。
A.仍未废除黑奴制度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C.种族歧视长期存在
D.阶层固化现象严重
3.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人开始穿西装、打洋伞、使用人力车及自行车,日本政府还颁布《散发脱刀令》,提倡四民不梳发髻、武士不带刀。但19世纪80年代末以后,日本却开始倡导“日本主义”,树立天皇权威,鼓吹对外战争。这一现象表明日本( )。
A.倡导全盘西化 B.崇尚军国主义
C.复辟君主专制 D.完成文明开化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悟新知
知识梳理
①光荣革命 ②权利法案 ③王位继承法 ④人民主权
⑤民族独立 ⑥人权宣言 ⑦议会 ⑧联邦制 ⑨沙皇专制
⑩宅地法 君主立宪制 富国强兵
合作探究·提素养
任务1 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互动探究
【参考答案】 示例:从11世纪到17世纪末,英国的财政权从国王转移到议会。
阐述:17世纪前,英国国王的征税权是不受限制的,国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地对人民征收各种税款。但随着议会的崛起和日益强大,国王的征税权逐渐受到限制。首先,议会与封建税收的关系逐渐加强,议会成为封建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不经议会的同意不得征税”原则得到了确立,这一原则在英国宪法中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法律,被称为“英国宪法的基石”。17世纪初期,国王与议会的征税权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王试图打破议会的限制,扩大自己的征税权,而议会则试图进一步限制国王的征税权,巩固自己在财政方面的主导地位。在这场斗争中,议会最终取得了胜利,确立了对国王征税权的限制,同时扩大了自己的征税权。17世纪末期,“光荣革命”的爆发加速了国王与议会征税权斗争的发展。在此期间,议会对国王的征税权施加了更多的限制,确立了议会对征税权的最终掌握,这也为英国现代税收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从11世纪到17世纪末,英国征税权的历史演进反映了政治权力斗争的复杂性。议会税收批准权的确立标志着国家财政权力从国王向议会的转移,是英国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制度转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审题思路
(问题会设计、知识能迁移、思维讲层次、分段有讲究)
审试题要求,确定命题主旨初步设计“问题”(论点)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英国财政权的转移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试题主题明确——围绕英国财政权的转移)
读相关素材(文字、图片、表格等) 有效信息“1066年”“国王……拥有包括立法权、行政权、财政权等在内的国家的一切权力”“1689年”“否决了国王的财政权,财政权最终由议会掌控”
时空定位世界近代
史实梳理(准备论据,先“多多益善”,再“去伪存真”) 17世纪前,英国国王的征税权是不受限制的;17世纪初期,国王与议会的征税权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7世纪末期,“光荣革命”的爆发加速了国王与议会征税权斗争的发展
层次鲜明 17世纪前—17世纪初期—17世纪末期
其他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
答题步骤 确定论点从11世纪到17世纪末,英国的财政权从国王转移到议会
梳理论据(2个为宜,不贪多求全) 17世纪前,英国国王的征税权是不受限制的
17世纪末期,议会对国王的征税权施加了更多的限制,确立了议会对征税权的最终掌握
得出结论(回望论点,展示素养) 从11世纪到17世纪末,英国征税权的历史演进反映了政治权力斗争的复杂性。议会税收批准权的确立标志着国家财政权力从国王向议会的转移,是英国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制度转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任务2 美国的民主政治
互动探究
【参考答案】 选①②。
评价:托克维尔的认识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反映了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建立了联邦制度,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而美国总统是联邦政府的首脑,拥有最高的行政权,所以托克维尔认为美国“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但是也要看到美国总统的权力在三权分立体制下仍然受到国会和联邦法院的制约。
托克维尔的认识②正确反映了美国1787年宪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它反映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即宪法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与白人男子相同的选举权。托克维尔也认识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即这些针对特定人群的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终将被取消。而这一认识为后来的美国宪法修正案所印证。
随堂检测·精评价
1.A 2.C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