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备考)2025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29: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轻松备考)2025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29: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20 15:4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目录
高频考点精讲
练真题,悉考点
02
03
01
中考真题演练
专题29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高频考点精讲
世界 (1)政治:俄、美、日通过改革和革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经济:俄、美、日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3)反侵略斗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
中国 (1)政治:开始遭受列强侵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开展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
(3)反侵略斗争: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等
因果联系 19世纪中期,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俄、美、日三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中外联系 19世纪中期,俄国、日本通过资产阶级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增强了对外扩张的实力,如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九下第1课P2-5) 
拉丁 美洲 独立 运动 时间 18世纪末19世纪初 斗争对象 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
原因 (1) 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制约了拉丁美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2)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领导者 、圣马丁(两人被誉为南美的 “ ”) 玻利瓦尔
解放者
西班牙
拉丁 美洲 独立 运动 概况 (1)玻利瓦尔(南美洲北部地区):1819年,率领队伍打败西班牙军队,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后,他继续领导南美洲的独立运动
(2)圣马丁(南美洲南部地区):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
性质 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印度 民族 大起 义 时间 1857年 英雄人物 章西女王
原因 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加强对印度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概况 (1)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农民、手工业者以及一些被剥夺了权力的印度王公也参加起义,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 (2)英军进攻章西, 5 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直到壮烈牺牲 影响 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章西女王
【唯物史观】理解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1)正义性:在西方列强加紧了对外扩张与殖民侵略的大背景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等民族运动是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具有反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等特征
(2)艰巨性:过程充满了曲折;斗争对象是政治制度先进、经济实力雄厚的西方列强;遭受本国封建势力的干扰;民族民主独立任务还很艰巨,革命任务尚未完成,仍然面临殖民者的经济掠夺、政治压迫等
俄国的改革(九下第2课P6-9)
1.彼得一世改革
目的 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 5 领导者 彼得一世
内容 (1)政治: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2)军事: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3)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4)文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5)社会生活: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富国强兵
影响 积极 (1)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2)开启了俄国 的进程
消极 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近代化
2.废除农奴制
原因 (1)根本原因:19世纪中期, 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惨败,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矛盾
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目的 缓和阶级矛盾,挽救统治危机 开始 1861年,沙皇 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农奴制
亚历山大二世
内容 (1)政治上: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经济上: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 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 积极 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 ,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 的道路
消极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农奴制
资本主义
美国内战(九下第3课P10-13) 
美国 内战 (美国 南北 战争) 时间 1861—1865年 领导人物 林肯
根本 原因 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与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 美国内战 导火索 1860年,主张限制奴隶制发展的 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概况 (1)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2)扭转战局: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 》,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不久,林肯发表了《 》。《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3)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
实质 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意义 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林肯
宅地法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解放 黑人 奴隶 宣言》 时间 1862年颁布
主要 内容 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日本明治维新(九下第4课P14-16) 
时间 1868年开始 推行者 明治天皇 政治纲领 《五条誓文》
原因 (1)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锁国政策)阻碍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2)外部原因:以 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入侵(黑船事件),加深了日本的民族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 (3)内部原因: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社会危机加重 (4)前提条件:“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天皇重新掌握国家大权 美国
主要 措施 政治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 实行 ,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 推行地税改革,以“ ”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 提倡“ ”,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作用 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 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局限性 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征兵制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
资本主义
【大单元知识整合】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两种方式
练真题,悉考点
命题点1:美国内战
1. [2024·临夏回族自治州第12(3)题2分]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早已超越了种族、地域和国界的藩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摘自林肯演讲《裂开的房子》
依据材料,归纳林肯的主张。最终结束“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
主张:维护国家统一。(1分)事件: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分)
命题点2:俄国的改革
2.[2023·省卷第16(1)题1分]中俄两国在曲折的历史经历中,彼此影响相互借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克里木战争中,俄国被打败,丧失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它充分暴露了俄国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据不完全统计,1825—1855年共爆发农奴暴动674次,其中1845—1854年就达348次……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太平天国革命势力波及18省,攻占过600多个城池,坚持斗争十多年。
——摘编自严钅志钰《俄国农奴制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之比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洋务运动在背景上的相同点。(1分)
相同点:两者都在封建王朝内外交困、统治发生危机的情况下,为维持统治而进行的改革;在客观上都顺应了世界近代化的潮流,都是为适应19世纪世界形势的发展而求变、求强。(1分)
中考真题演练
1.(2024·黔东南州)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是( )
A.玻利瓦尔和圣马丁
B.华盛顿和林肯
C.苏克雷和佩雷斯
D.章西女王和甘地
A
2.(2024·绥化)使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改革是( )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卡德纳斯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B
3.★(2024·扬州)在俄国1861年改革中,购买土地的赎金成为农民的终身债务,甚至传给了儿子。为避免赎金没有着落,村社限制农民外迁。由此可知,这场改革( )
A.彻底清除农奴制的残余
B.阻碍了俄国社会进步
C.提倡学习西方生活方式
D.是对农民的沉重掠夺
D
4.★(2024·福建)“南部的领导人决定,禁止废奴主义者的著作在南部流传”,种族主义者“抢走了从北部流入的反奴隶制的报纸,并且在广场上当众把它们烧毁。此后,南部许多城市竞相效仿。”这可直接用于研究( )
A.拉美独立运动
B.南北战争
C.明治维新
D.十月革命
B
5.★(2024·天津)林肯在一次讲演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林肯认为当前的首要目标是( )
A.推翻殖民统治
B.推翻幕府统治
C.维护国家的统一
D.维护种植园经济
C
6.★(2024·赤峰)有学者称,他带领美国人民走出了那段国家将要分裂和前景黯淡无光的日子,他维护统一的意志,至今也没有任何记录证明他对此放弃过。材料中的“他”( )
A.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
B.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起草了《独立宣言》
D.领导了美国走出经济大危机
B
7.下面是小勇同学学习美国南北战争后制作的思维导图,从中可以得出南北战争的本质是( )
A.更新行业比重
B.调整生产关系
C.改变国家性质
D.摆脱殖民统治
B
8.★(2024·成都)1885—1890年期间,日本棉纺厂从20家增至30家,纱锭从7万个增至28万个,棉纱的产量增加了大约8倍。这些变化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日本( )
A.实施了“殖产兴业”  
B.开展了倒幕运动
C.提出了“文明开化”  
D.推行了废藩置县
A
9.(2024·南充)《剑桥日本史》描述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采用太阳立法、星期天休假日,并规定双排扣长礼服的西方服饰为正式场合的标准盛装。”这表明,明治维新( )
A.发展近代教育
B.提倡“文明开化”
C.建立新式军队
D.推行地税改革
B
10.(2024·宜宾)1889年,明治政府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不得随意逮捕公民,财产权受到保护,但政府只要愿意便有权制止这些权利。同时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总揽一切大权”。这说明明治维新( )
A.推动了倒幕运动
B.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C.加剧了民族危机
D.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B
11.(2024·潍坊)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如下三则材料,
演讲摘抄 著作目录节选 论文摘要
全世界也知道我们怎样拯救联邦,在给予黑人奴隶自由的同时,也保证自由的人会有自由 第5章 改革的大名 第6章 不满的武士 第7章 攘夷政治 第10章 维新运动 改革派与保守派针对是否解放农奴,如何解放等问题进行了论战。改革派主张废除农奴制
其相关历史事件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
A.增强了资本主义力量
B.推动了拉美民主改革
C.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D.加剧了列强间的矛盾
A
12.(2024·河北)(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83年独立战争的胜利,并不意味着新国家的建成,因为在北美这片土地上从未存在过一个统一的国家。在邦联条例控制下的脆弱的中央政府,甚至缺乏满足国家最低需要的权力支持……直至1789年——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产生了联邦政府,这一中央政府凌驾于各州之上,它有足够的力量建立并维持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摘编自詹姆斯·柯比·马丁《美国史》等
材料二 美国历任总统中,很少有人处理过林肯所面对的危机。他刚当选,南部一些州纷纷退出联邦,国家就像“房子一样裂开”;他还未就任,叛乱分子组织的“美利坚联众国”即已推举了自己的正、副总统。他在第一次就职演说中仍寄希望于南部各州回心转意,一再表示他的政府无意于干涉南部的特殊制度,也不会首先发动攻击。他同时严正地警告说,他决不会对分裂联邦的行为坐视不管。但他期望的“联邦大团结的合唱”,却并未因他这番苦口婆心的规劝而响起,而是经过整整4年血战后方才重新“响彻云霄”。
——摘编自常冬为《美国档案》
材料三 美国内战前,农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63%,1900年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达到61%。内战后持续半个世纪保持4%的平均年经济增长率,到19世纪末,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与世界制造业巨头。
——摘编自钱满素、张瑞华《美国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1787年美国宪法实施的意义。(2分)
意义:确立了联邦政府的权威性,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等。(2分)
(2)据材料二,指出林肯政府遭遇的危机。并概括林肯政府是如何应对这一危机的。(4分)
危机:美国面临分裂的风险。(2分)做法:坚决维护国家统一,领导美国南北战争。(2分)
(3)综合材料一、二、三和上述问题,谈谈你从美国的发展中得出的认识。(3分)
认识: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林肯等杰出领导人推动社会进步等。(3分)
13.(2024·达州)(9分)革命和改革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虽是启蒙运动的故乡,但在拿破仑登场前,却并不是由开明专制君主统治的。因而,法国是一个极其低效和不公平的国家,以致统治机构摇摇欲坠地陷于停摆状态。正是政府的这种停顿状态,使野心勃勃、心怀不满的资产阶级有机会成功地夺得政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在演说中说:“我向你们保证,我对自己立下誓言,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20年前,拿破仑主持制定了一部民法典,请问这部法典体现了哪些原则?(3分)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统治的严重束缚。(1分)原则:全体公民民事权利平等的原则;资本主义私有财产权无限制和不可侵犯的原则;契约自由的原则;过失责任原则。(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回答,1861年农奴制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2分)
条件:自由劳动力、市场、资金等。(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是通过什么事件成功摆脱了“生存危机”?该事件的性质是什么?(2分)
事件:明治维新。(1分)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分)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政”的特点和中心措施分别是什么?(2分)
特点:国家干预。(1分)中心措施: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调整。(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