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中考语文专项提升训练:字音、词语
1.(2024·四川成都·模拟预测)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教诲(huì) 劳碌(lù) 颔首低眉(hàn)
B.眼眶(kuàng) 记载(zǎi) 粗制滥造(nàn)
C.瞭望(liào) 悼念(dào) 纷至沓来(tà)
D.拯救(zhěng) 点缀(zhuì) 强词夺理(qiǎng)
2.(2024·四川绵阳·模拟预测)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苍劲(jìng) 作揖(yī) 抽丝剥茧(bāo) 间不容发(jiàn)
B.愧赧(nǎn) 桑梓(zǐ) 面面相觑(xù) 混为一谈(hùn)
C.徘徊(huí) 嬉闹(xī) 大煞风景(shā) 怒不可遏(jié)
D.忌讳(huì) 拮据(jū) 目眩神迷(xuàn) 自惭形秽(huì)
3.(2024·四川广安·模拟预测)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燥热(zào) 蓦然(mù) 狡黠(jié) 缄默(jiān)
B.簌簌(sù) 恐吓(xià) 欺侮(wǔ) 喷薄(báo)
C.雾霭( i) 侍候(shì) 可汗(kè) 濡(rú)养
D.温馨(xīng) 机杼(zhù) 迷惘(m ng) 绮丽(qǐ)
4.(2024·四川资阳·模拟预测)下面每组两个句子,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xiāng qiàn)在门框里。②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wèi)临人间。
B.①一个衣服褴褛(lán lǚ)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②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qiè)而不舍。
C.①他踌躇(chóu chú)了一会,终于还是决定自己送我去。②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zhào)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D.①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tān tā)了。②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guì),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5.(2025·湖南长沙·一模)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确凿(záo) 脑髓(suí) 蝉蜕(tuì) 人迹罕至(hǎn)
B.菜畦(qí) 倜傥(tǎng) 拗口(ào) 混为一谈(hùn)
C.莅临(lì) 吝啬(lìn) 憔悴(qiáo) 咄咄逼人(duó)
D.静谧(mì) 窠巢(kē) 黄晕(yūn) 淅淅沥沥(xī)
6.(2025·天津·一模)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兴味(xīng) 臼齿(jiù) 盲肠(máng) 洗涤(dí)
B.卑微(bēi) 飓风(jù) 濒临(pín) 俯瞰(kàn)
C.苦难(nàn) 深渊(yuān) 孤寂(jì) 嘲讽(cháo)
D.云霄(xiāo) 凋谢(diāo) 舒畅(chàng) 牛犊(dóu)
7.(2024·河北石家庄·模拟预测)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涔涔(cén) 运筹(chóu) 梗概(gěng) 煞有介事(shà)
B.装璜(huáng) 慰藉(jiè) 摒弃(bǐng) 若无奇事
C.繁琐(suǒ) 骁勇(xiāo) 穿凿(záo) 相辅相成
D.揣摩(chuǎi) 狡黠(xiá) 尴尬(gān) 饥肠辘辘(lù)
8.(17-18八年级·全国·课后作业)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晦暗(huì) 闭塞(sāi) 亢奋(kàng) 飞溅(jiàn)
B.恬静(tián) 羁绊(jī) 烧灼(zhuó) 冗杂(róng)
C.颤栗(chàn) 骤雨(zhòu) 震撼(hàn) 磅礴(bàng)
D.瞳仁(tóng) 戛然(jiá) 辐射(fú) 蓦然(mò)
9.(24-25八年级上·天津南开·期末)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倔强(juè) 辟邪(bì) 殚精竭虑(dān)
B.喧嚣(xiāo) 鲜腴(yú) 振聋发聩(kuì)
C.翘首(qiáo) 濒临(bīn) 潜滋暗长(qiǎn)
D.纤维(qiān) 狼藉(jí) 惟妙惟肖(xiào)
10.(2024·黑龙江大庆·三模)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寒噤(jīn) 诘难(jié) 锱铢(zī) 摩肩接踵(zhǒng)
B.踌躇(chú) 腈纶(jīng) 抽噎(yē) 人迹罕至(hǎn)
C.震悚(sǒng) 菡萏(hán) 瑟索(sè) 鲜为人知(xiǎn)
D.嶙峋(xún) 蓦然(mò) 亘古(gèng) 吹毛求疵(cī)
11.(2024·四川绵阳·模拟预测)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潮汛 徜徉 今非昔比 惟妙惟肖 B.殒石 契合 郑重其事 历历可数
C.应和 维幕 舍身求法 巧妙绝纶 D.辗转 促狭 李代桃缰 走投无路
12.(2024·四川广安·模拟预测)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鼎沸 人情世故 千钧重负 颠沛流离
B.催枯拉朽 相得益彰 眼花撩乱 销声匿迹
C.名副其实 妄自菲薄 顿开茅塞 摩肩接踵
D.郑重其是 望眼欲穿 哗众取宠 雕粱画栋
13.(2024·四川资阳·模拟预测)下列词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狼籍 辨伪去妄 再接再厉 甘败下风
B.妖娆 为富不人 花姿招展 自惭形秽
C.烦燥 平易敬人 耳儒目染 粗制烂造
D.烂慢 接踵而至 默守成规 好高骛远
14.(2025·湖南长沙·一模)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朗润 喉咙 烘托 花枝招展
B.抖擞 骄媚 屋檐 绿茵茵
C.粗犷 端庄 干涩 迫不急待
D.棱镜 衣裳 铃铛 喜出忘外
15.(2024·贵州六盘水·模拟预测)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脉搏 坐收鱼利 金榜题名 要言不烦
B.陷井 墨守成规 入不敷出 原形必露
C.玷污 宁缺毋滥 论功行赏 崭露头角
D.简练 立功渎罪 人才倍出 励精图治
16.(2024·四川绵阳·模拟预测)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将文学经典搬上话剧舞台,在有限的时空内展现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难度不言而喻。
B.杜甫一生颠沛流离,饱尝了人间的风霜和苦难,但是他内心始终没有忘却百姓和国家。
C.面对困难,新时代的青年要有目空一切的勇气,敢于拼搏,在逐梦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D.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对于社会现象的剖析入木三分,总是能够一语道破问题的本质。
17.(2025·四川泸州·一模)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当我们在人生旅途中遭遇挫折时,不要怀古伤今,而应该面向未来,开拓创新、砥砺前行。
B.近年来前仆后继的游客数量提升了大熊猫基地的知名度,让它成为了四川文旅的一颗明珠。
C.曾侯乙编钟包含十二音音列,且能奏出“一钟双音”,这使贬低中国文化的论调不攻自破。
D.两弹元勋钱学森这个名字在科学界如雷贯耳,他那一件件可歌可泣的事迹让人们难以忘怀。
18.(2024·辽宁鞍山·三模)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进步、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是实现五四精神的途径。但是五四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注入了新的内涵:责任担当、不懈奋斗、以积极进步、自由平等去营造真善美的社会氛围,实现全社会的幸福美好。
A.语段中的加点词语“源泉”“核心”“途径”都是名词。
B.语段中的“责任担当”“积极进步”“自由平等”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C.这段话诠释了五四精神的内涵。
D.语段中划线句子是并列复句。
19.(2025·湖南长沙·一模)下面是对小语同学写的“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活动推荐语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笔走龙蛇》节目推荐语
①2025年春晚众多精彩纷呈的节目中,武术与书法相融合的表演《笔走龙蛇》, 以其独特魅力在众多节目中不孚众望、脱颖而出,成为观众心中的最爱。②七、八十位演员用肢体动作模仿书法笔画,以武作笔,以地为纸,用身体书写出一个个大气磅礴的汉字,将太极和草书结合,演绎出动静相宜的东方美学。③正是通过武术的阳刚与书法的阴柔相互映衬,使整个节目仿佛完成了一场跨越艺术边界的对话。④《笔走龙蛇》不仅仅是一个节目,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它提醒我学习传统文化应虚怀若谷,深入探索。
A.第①句中应将“不孚众望”改为“不负众望”。
B.第②句中应将顿号删除。
C.第③句中的应删除“通过”或“使”。
D.第④句中的“虚怀若谷”形容十分谦虚,使用得当。
20.(2024·辽宁沈阳·三模)下列各选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进博会是面向世界的、普惠的,不会根据亲疏远近或者意识形态划分小圈子,同时也为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机遇。②进博会主办方从第一届开始就广泛邀请最不发达国家参展,并向每一个最不发达国家免费提供两个标准展位。在今年国家展中,69个国家里面有16个是最不发达国家,企业展里面有29个最不发达国家。③国际贸易市场比较普遍的“嫌贫爱富”现象,到了进博会这里不但消失了,还专门对最不发达国家给予了特殊关照和安排。④在促进国际公平、化解发展不平衡方面,进博会也在做着努力。
A.①句中“普惠”是动词,“最”是副词,“亲疏远近”是偏正短语,“提供机遇”是动宾短语。
B.②句中“进博会”做主语。
C.③句中“到了进博会这里不但消失了,还专门对最不发达国家给予了特殊关照和安排”一句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
D.④句有语病,应改为“促进国际公平、化解发展不平衡,进博会也在做着努力。”
21.(2024·四川资阳·模拟预测)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笔直的干、蹒跚地走、回忆我的母亲”都是偏正短语。
B.“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鼓舞着我们。”这句的主干是“白求恩鼓舞我们。
C.“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上下文义互相阐发,互相补足。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秦时明月汉时关”“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都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
D.“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从句子结构上看,该句是一个递进复句。
22.(2024·四川资阳·模拟预测)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当我们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B.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王老师的一番话令我茅塞顿开。
C.这座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D.西方一些国家,新冠疫情如此严重,那些富翁仍不肯解囊救济,真是麻木不仁。
23.(2025·湖南长沙·一模)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他在选择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学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
24.(2024·甘肃定西·一模)元古堆村史馆记录了元古堆村这十年来的变化。走进村史馆,一张张照片讲述着元古堆村的往日今朝。泥泞土路是昨日的贫穷的( ),崭新的柏油路是今日奔向幸福生活的通道。破旧的土坯房被崭新的民居、民宿取代,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如今每年夏天,前来元古堆旅游的游客( )。我们要从红色文化中( )智慧和力量,让红色文化发扬光大。
根据语境,在括号内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佐证 源源不断 吸收 B.佐证 络绎不绝 汲取
C.诠释 络绎不绝 吸收 D.诠释 源源不断 汲取
25.(2025·辽宁抚顺·一模)选出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造型感的文字,而软笔书写__________让它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中国人使用一支有弹性的笔,__________地追求书法的线条美,创造出五彩缤纷的书法艺术。秦代李斯的铁画银钩,东晋王羲之的秀美飘逸,唐代柳公权的刚劲有力……不同时代名家辈出,__________了书法艺术的一个又一个高潮。如今,随着书法艺术的普及,我们期待这支笔__________焕发新的生机,而且带来新的风格流变。
A.更 锲而不舍 掀起 不但
B.也 锲而不舍 掀起 如果
C.更 兀兀穷年 涌现 不但
D.也 兀兀穷年 涌现 如果
26.(2024·贵州六盘水·模拟预测)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寺院里有几棵银杏树,枝繁叶茂的,看上去它们的_______足有上千岁。
②入冬季正是絮用纤维制品销售的旺季,中国各地纷纷开展打击“黑心棉”专项整治活动,有效________了“黑心棉”的生产销售。
③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________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A.年纪 遏止 篡改 B.年纪 遏制 窜改
C.年龄 遏制 窜改 D.年龄 遏止 篡改
27.(2024·广东汕头·二模)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近几年,我市根据园林绿化品质提升建设的要求,加大了社区公园建设力度,特别是“口袋公园”的建设。此建设工程突出规划设计引领,,见缝插绿,公园区域文化,提升公园景观,做到“一园一特色”。同时,公园建设“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满足市民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功能配套,提升公园的景观水平,让居民感受到“口袋公园”的品质和魅力。
A.因地制宜 建立 遵守 提升
B.因势利导 建立 遵循 完善
C.因势利导 挖掘 遵守 提升
D.因地制宜 挖掘 遵循 完善
28.(2024·辽宁鞍山·三模)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人使用一支有弹性的笔,不舍地追求书法的线条美,创造出五彩斑斓的书法艺术。②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造型感的文字,而软笔书写更让它散发出变幻无穷的魅力。③随着书法教育的普及,我们期待这支笔焕发新的生机,带来新的风格流变。④秦代李斯的铁画银钩,东晋王羲之的秀美飘逸,唐代柳公权的刚劲有力,明代徐渭的扭曲盘结……⑤不同时代名家辈出,因而掀起了书法艺术的一个文一个高潮。
A.“弹性”是名词,“追求”是动词,“五彩斑斓”“铁画银钩”都是并列短语。
B.②句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⑤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
C.③句中,“随着书法教育的普及”作状语,“这支笔”作宾语。
D.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②①④③⑤。
29.(2023·辽宁鞍山·一模)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长江延续着中华儿女的红色血脉,传承着中华儿女的红色基因。②长江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记录了无数革命先烈前行的足迹。③“长江红色基因传承之旅”选择其中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的节点。④这条线路引导人们在回溯红色历史时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前进力量。
A.“红色血脉”“前行的足迹”“回溯红色历史”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B.句②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将“长江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字删掉。
C.“串点成线,连线成廊,集中展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这句话适合放在句③后。
D.句④中的“这条线路”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0.(2024·湖南岳阳·二模)下面是某同学做的“生字新词”梳理记录,请你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没有谁的人生可以一帆风顺,如果没有躺赢的命,那就站起来跑。(躺赢:全称为“躺着就能赢”,指自己没有付出太多的努力,却获得了成绩或胜利。)
B.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C.教育要得到长足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全社会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教育部门加强内部改革,增强造血功能。(造血:指从内部挖掘潜力,增强自身的实力。)
D.“弯道超车”是实现富民强市的新战略,是经济腾飞的重大举措。(弯道超车:指机动车在弯道超速行驶。)
《2025年中考语文专项提升训练:字音、词语》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B B C B D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C A C C B B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C B A D D B C D
1.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B.粗制滥造(nàn)——làn;
故选B。
2.D
【详解】本题考查易误读常见字。
A.抽丝剥茧(bāo)——bō ,间不容发(jiàn)——jiān;
B.面面相觑(xù)——qù;
C.徘徊(huí)——huái,怒不可遏(jié)——è。
故选D。
3.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蓦然(mù)——mò,狡黠(jié)——xiá;
B.恐吓(xià)——hè,喷薄(báo)——bó;
D.温馨(xīng)——xīn,迷惘(m ng)——wǎng;
故选C。
4.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莅(wèi)临——lì;
C.燥(zhào)热——zào;
D.振聋发聩(guì)——kuì;
故选B。
5.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脑髓(suí)——suǐ;
C.咄咄逼人(duó)——duō;
D.黄晕(yūn)——yùn;
故选B。
6.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兴味(xīng)——xìng;
B.濒临(pín)——bīn;
D.牛犊(dóu)——dú;
故选C。
7.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B.装璜——装潢,摒弃(bǐng)——bìng,若无奇事——若无其事;
故选B。
8.D
【详解】本道题考查字音。
A.闭塞(sāi)——sè;
B.冗杂(róng)——rǒng;
C.颤栗(chàn)——zhàn,磅礴(bàng)——páng;
故选D。
9.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倔强(juè)——jué;
C. 潜滋暗长(qiǎn)——qián;
D.纤维(qiān)——xiān;
故选B。
10.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寒噤(jīn)——(jìn);
C.菡萏(hán)——(hàn);
D.亘古(gèng)——(gèn);
故选B。
11.A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B.殒石——陨石;
C.维幕——帷幕,巧妙绝纶——巧妙绝伦;
D.李代桃缰——李代桃僵;
故选A。
12.C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人生鼎沸——人声鼎沸;
B.催枯拉朽——摧枯拉朽,眼花撩乱——眼花缭乱;
D.郑重其是——郑重其事,雕粱画栋——雕梁画栋;
故选C。
13.C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狼籍——狼藉,甘败下风——甘拜下风;
B.为富不人——为富不仁,花姿招展——花枝招展;
C.烦燥——烦躁,平易敬人——平易近人,耳儒目染——耳濡目染,粗制烂造——粗制滥造;
D.烂慢 ——烂漫,默守成规——墨守成规;
故选C。
14.A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B.骄媚——娇媚;
C.迫不急待——迫不及待;
D.喜出忘外——喜出望外;
故选A。
15.C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坐收鱼利——坐收渔利;
B.陷井——陷阱,原形必露——原形毕露;
D.立功渎罪——立功赎罪,人才倍出——人才辈出;
故选C。
16.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不言而喻:指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这里用来形容将文学经典搬上话剧舞台在有限时空内展现作品深刻思想内涵的难度很明显,使用恰当;
B.颠沛流离: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杜甫一生经历坎坷,生活困苦,用“颠沛流离”来形容他很合适,使用恰当;
C.目空一切:意思是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该词是贬义词,而句中表达的是新时代青年面对困难应有的积极勇敢的态度,用“目空一切”不恰当,此处应使用积极褒义的词语,如“无所畏惧”等;
D.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用来形容他对社会现象剖析深刻,能够一语道破问题本质,使用恰当;
故选C。
17.B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A.怀古伤今:意思是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指一种落寞、悲观的思想情绪。在句中用于形容面对人生挫折时不应沉溺于过去的悲伤,而应面向未来,使用正确;
B.前仆后继:意思是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英勇斗争,不怕牺牲。该成语多用于形容革命者英勇无畏的精神。在此句中用于形容游客数量多且连续不断,显然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
C.不攻自破: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形容谎言或谬论被轻易地揭穿。在句中用于形容贬低中国文化的论调被曾侯乙编钟的实证所驳倒,使用正确;
D.如雷贯耳:形容人的名声大,也形容声音巨大。在句中用于形容钱学森在科学界的名声极大,使用正确;
故选B。
18.B
【详解】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
B.有误,“责任担当”和“自由平等”是并列短语,短语结构是相同的,而“积极进步”是偏正短语,与其他两个短语结构类型不同;
故选B。
19.D
【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D.“虚怀若谷”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善于接受别人意见和观点,在“学习传统文化应虚怀若谷,深入探索”语境中,“虚怀若谷”用词不当,此处应强调对传统文化的深入钻研,而不是强调谦虚接受他人意见。故选D。
20.C
【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
A.“普惠”在句中是形容词,不是动词;“亲疏远近”是并列短语,不是偏正短语;
B.“主办方”是主语,“进博会”修饰“主办方”,作定语,所以该选项错误;
D.④句“化解发展不平衡”中,“化解”通常用于矛盾、危机等抽象冲突(如“化解矛盾”“化解危机”),而“发展不平衡”是结构性或持续性问题,更宜搭配 “缓解、解决、纠正、消除”等动词。可修改为“缓解发展不平衡”或“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故选C。
21.C
【详解】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A.“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笔直的干、蹒跚地走”是偏正短语。“回忆我的母亲”是动宾短语,“回忆”是动词,“我的母亲”是“回忆”的对象,作宾语;
B.提取句子主干时,“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是定语,修饰“精神”,句子的主干应该是“精神鼓舞我们”,而不是“白求恩鼓舞我们”;
D.此句是因果复句,“因为”表明了前后的因果关系,而不是递进复句;
故选C。
22.A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不耻下问:指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不感到羞耻。而句中是学生向老师请教,老师在知识和学问上通常处于更高的地位,不能用“不耻下问”来形容学生向老师请教,该成语运用不恰当;
B.一筹莫展:形容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茅塞顿开”形容忽然理解、领会。句子中说“我”在没有办法的时候,王老师的话让“我”忽然明白,这两个成语使用恰当,符合语境;
C.巧妙绝伦: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句中用于形容桥的施工技术非常巧妙,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使用恰当,能够突出桥的施工技术之高;
D.麻木不仁: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句中说西方一些国家的富翁在疫情严重时不肯救济他人,体现了他们的冷漠,“麻木不仁”使用恰当,准确地刻画了富翁们的态度;
故选A。
23.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不可救药: 意思是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通常用于形容人的问题或错误非常严重,无法改正。在这里用来形容上课经常迟到,属于大词小用,用词不当。
B.随声附和:指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多含贬义。而句中大家是因为觉得建议有价值才表示赞成,并不是没有主见地盲目附和,使用该词感彩不当。
C.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坏事,用“骇人听闻”来形容是恰当的。
D.见异思迁: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一般用于形容人在对待感情、事业等方面不专一,而在选择高考志愿时只是在两个学校之间犹豫,并不是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使用该词不恰当。
故选C。
24.B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佐证:指辅助的证据,不能对争议的事件提供直接的证明。诠释:指说明;解释;对一种事物的理解方式;或者是用心感受的一种方式,一种方法。语境指泥泞土路是元古堆村贫穷的证据,应选“佐证”。
第二空,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语境的使用对象是游客,应选“络绎不绝”。
第三空,吸收:一般用在生物学里,和排泄意思相对。汲取:吸取、吸收。语境与“智慧和力量”搭配,应选“汲取”;
故选B。
25.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更”表示递进关系,强调软笔书写进一步地展现了汉字的魅力。“也”主要表示并列关系。在这里,软笔书写和汉字本身的造型感相比,是更能让它散发出无穷魅力的,用“更”能更好地体现这种递进,突出软笔书写对于展现汉字魅力的重要性。
第二空:“锲而不舍”意思是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兀兀穷年”指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锲而不舍”更侧重于表达一种坚持的意志品质,“中国人使用一支有弹性的笔,锲而不舍地追求书法的线条美”,体现了中国人在追求书法线条美这一过程中的执着和坚持,这种坚持是为了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而“兀兀穷年”更多地强调长时间的辛苦劳作,在这个语境中“锲而不舍”更合适。
第三空:“掀起”意思是使运动等大规模地兴起。“涌现”指(人和事物)大量地出现。“掀起高潮”是一个比较固定的搭配,更能形象地体现出不同时代的名家将书法艺术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的动态感,而“涌现高潮”这种表达不够准确,不符合表达习惯。
第四空:“不但……而且……”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我们期待这支笔不但焕发新的生机,而且带来新的风格流变”,说明我们对书法艺术的期待是递进式的,先是希望它焕发生机,进而希望它带来新的风格变化。“如果”表示假设关系,不符合句子表达的期待的递进之意。
故选A。
26.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年龄:人或动植物已生存的年数。年纪:人的年龄。此处指银杏树,所以应选“年龄”;
第二空,遏制:制约、控制;遏止:停止、阻止。此处是说有效地阻止住了‘黑心棉’的生产销售”,应选“遏止”;
第三空,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指文字上的改动。此处指改动历史,应选“篡改”;
故选D。
27.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成语运用。
第一处: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此处强调根据社区公园建设的实际情况,应选“因地制宜”;
第二处:建立:让某种事物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有开始成立,产生。设置,设立,兴建,建设等的含义在内。挖掘: 挖;发掘。 此处强调发掘公园区域文化,应使用“挖掘”;
第三处:遵守: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遵循:遵照。此处强调公园建设要遵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应选“遵循”;
第四处:提升:提高(职位、等级等)。完善:完备美好;无缺损,使趋于完美和增加在完成的基础上,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此处强调功能配套要完备美好,应选“完善”;
故选D。
28.B
【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运用。
A.“五彩斑斓”是主谓短语;
C.“这支笔” 作主语,不是宾语;
D.第②句总说软笔书写让汉字散发出变幻无穷的魅力,为全段总起句;第①句紧承软笔书写,进一步说中国人用软笔创造出五彩斑斓的书法艺术,是散发出变幻无穷的魅力的具体表现;第④句是列举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对第①句做具体描述;第⑤句是概括书法发展的概况;第③句是对书法艺术美好未来的期待,并总结全段内容。故正确排序为:②①④⑤③。
故选B。
29.C
【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A .“红色血脉”“前行的足迹”均是偏正结构,“回溯红色历史”是动宾结构,短语结构不完全相同;
B.句②没有语病,无需修改;
D.句④中的“这条线路”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长江红色基因传承之旅”这条线路;
故选C。
30.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和运用。
D.这里不是用词语的本义,“弯道超车”是从赛车术语引申过来的,现在一般在经济领域中用得多。“弯道超车”比喻危中有机,有振奋精神、鼓舞士气、提振信心的功效。
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