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2 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理解:复分解反应为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为产物必须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
(1)气体:
①二氧化碳:H+和CO32-;H+和HCO3-
②氨气:NH4+和OH-
(2)沉淀(常用八大沉淀):
(1)氯化银:Ag+和Cl-
(2)硫酸钡:Ba2+和SO42-
(3)碳酸钡、碳酸钙:Ca2+、Ba2+和CO32-
(4)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氢氧化镁、氢氧化铝:Cu2+、Fe3+、Mg2+、Al3+和OH-
记忆:氢氧化铜铁美女
其中氯化银、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氢氧化铜为蓝色,氢氧化铁为红褐色
(3).水:H+和OH-;H+和O2-(溶液中不存在O2-,这里写出是对应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也有水生成)
注意:复分解产物必须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写复分解反应时一定要注意气体、沉淀符号的标注,如未标注说明没有气体或沉淀,表示反应不能进行
复分解反应五大类
.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盐+水
.酸与碱反应→盐+水
.酸与盐反应→盐+酸
碱与盐反应→盐+碱
盐与盐反应→盐+盐
注意:①有酸参与时,反应物可不溶;
②碱与盐,盐与盐反应要求反应物都能溶解。
4.用盐酸除去水垢中Mg(OH)2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答案】C
【解析】A、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上述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故A错误;
B、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而该题中的反应反应物有两种,故B错误;
C、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而该题中的反应符合,且有水生成,则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正确;
D、置换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而该题中的反应中没有单质,故D错误;
故选:C。
5.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S+O2=SO2,化合反应
B.H2O2=H2↑+O2↑,分解反应
C.Fe+H2SO4=FeSO4+H2↑,置换反应
D.Ca(OH)2+HCl=CaCl2+H2O,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A、该反应方程式书写不正确,没有书写反应条件,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属于分解反应,故B错误;
C、该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该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C正确;
D、该反应方程式未配平,正确的为:Ca(OH)2+2HCl=CaCl2+H2O,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错误;
6.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 NaOH、KNO3、MgCl2 B. Na2CO3、HCl、BaCl2
C. KNO3、NaCl、H2SO4 D. FeCl3、KCl、HCl
【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两者不能共存,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与氯化钡会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两者不能共存,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三种物质不能发生反应,且均为无色,该选项符合题意;
D.氯化铁溶液显黄色,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7.下列各组离子在pH大于7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Ba2+、NO3-、CO32 -B.Mg2+、K+、NO3-、Cl-
C.Na+、Ba2+、HCO3-、SO42 -D.Na+、Ba2+、OH-、Cl-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该溶液pH大于7,所以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存在OH-,且各种离子之间不反应。
A、H+、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碳酸不稳定,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Ba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此选项错误;
B、Mg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此选项错误;
C、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此选项错误;
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可以共存,此选项正确;
7.)物质的鉴别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CO2和N2 用燃着的木条,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B 鉴别AgNO3与Na2SO4溶液 取样,滴加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C 鉴别NH4Cl固体和(NH4)2SO4固体 取样,加入NaOH固体,研磨,闻气味
D 鉴别白色CuSO4固体和NaCl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观察颜色
【答案】 D
【解析】A、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相同,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B、取样,滴加氯化钡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硝酸银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钡,均能产生白色沉淀,现象相同,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C、氯化铵和硫酸铵均属于铵态氮肥,均能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生成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现象相同,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D、取样,加水溶解,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氯化钠溶液是无色的,颜色不同,观察颜色,可以区分,符合题意。
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 CO2 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
B Na2CO3溶液 Na2SO4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C Cu CuO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NaCl固体 MgCl2 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蒸发
【答案】C
【解析】
A、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B、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硝酸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过滤,除去碳酸钡、硫酸钡,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C、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和稀盐酸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可得铜,符合题意;
D、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钾,过
9.食盐(主要成分是NaC1)除可用作调味品外,还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晾晒海水所得到的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和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Na2SO4),下图是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对粗盐样品进行除杂提纯的过程。
①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_(填“烧杯”“漏斗”或“玻璃棒”)。
②固体甲中所含有的难溶性物质为BaSO4、__________、CaCO3和BaCO3。
③请设计实验验证溶液乙中所含有的杂质。(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及现象)
【答案】.①.玻璃棒②.氢氧化镁(或Mg(OH)2)③.取适量溶液乙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碳酸钠,充分反应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含氢氧化钠。
【解析】
①溶解所需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蒸发所需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故都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玻璃棒;
②粗盐中含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钡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过量的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故固体甲中含BaSO4、Mg(OH)2、CaCO3和BaCO3;
③溶液乙中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可用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检验碳酸钠,且将碳酸钠除尽,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可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氢氧化钠,故:取适量溶液乙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碳酸钠,充分反应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含氢氧化钠;
10.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不能实现的是()
A. H2O2→H2O→H2CO3
B. Mg→MgO→MgSO4
C. KCl→KNO3→K2SO4
D. Cu(OH)2→CuSO4→CuCl2
【答案】C
【解析】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不符合题意;
B、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钾,钾盐和硝酸盐都是可溶的,硝酸钾不能转化为硫酸钾,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铜,不符合题意。
11.甲、乙、丙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甲、乙、丙依次为【 】
A.CaO、Ca(OH)2、CaCO3 B.H2、H2O、H2O2
C.CuO、Cu(OH)2、CuSO4 D.C、CO2、H2CO3
【答案】.A
【解析】
【详解】A、CaO+H2O==Ca(OH)2,CO2 + Ca(OH)2 == CaCO3 ↓+ H2O ,CaCO3高温 CaO+CO2↑,符合题意;
B、2H2+O2点燃2H2O ,H2O无法反应生成H2O2,H2O2无法反应生成H2,不符合题意;
C、CuO无法反应生成Cu(OH)2、 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CuSO4无法反应生成CuO,不符合题意;
D、C +O2点燃CO2、CO2 + H2O = H2CO3,H2CO3无法反应生成C,不符合题意;
12.(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某白色固体M可能由Na2CO3、Na2SO4、MgCl2、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小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则:
(1)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为______。
(2)白色固体M的成分是______。
【答案】(1)AgCl (2)Na2CO3、MgCl2、Ba(OH)2
【解析】
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1)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白色沉淀A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沉淀全部溶解,所以白色沉淀中含有碳酸钡,一定不含硫酸钡,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钡,一定不含硫酸钠;无色溶液B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白色沉淀E,所以A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钡,无色溶液F中加入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G,所以G是氯化银,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所以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为AgCl;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白色固体M的成分是Na2CO3、MgCl2、Ba(OH)2
某同学用如图总结NaOH的四类化学性质(即NaOH能够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为验证性质①,该同学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 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__红色__。(2)性质②的反应为中和反应,试写出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了验证性质③,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 (填序号)。
A.Na2CO3 B.CO2C.FeCl2 D.Ba(NO3)2
【答案】NaOH;__NaOH+HCl===NaCl+H2O__;C
如图A~E分别是铁、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之一,横线相连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C物质的溶液呈蓝色,A与E作用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A物质的俗称是 ,E物质的用途是 (写一点即可)。
(2)E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纯碱(或苏打);金属除锈;
置换反应;_Ba(OH)2+CuSO4===Cu(OH)2↓+BaSO4↓
15.小婷和小彤在帮助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小婷很快就判断出其中一瓶是硫酸铜溶液。小彤把其他三种溶液分别编号成A、B、C,然后两两混合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A+B B+C A+C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气体产生
据此,小彤很快就分辨出了三种未知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小婷判断出硫酸铜溶液的依据是 ;
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
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
(4)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答案】(1)硫酸铜溶液为蓝色,其他三种溶液为无色_;
(2)Na2CO3;(3)复分解反应;(4)Na2CO3+Ca(OH)2===2NaOH+CaCO3↓
16.某中学化学课外实验兴趣小组欲测定一瓶混有氯化钠的苏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从该瓶试剂中取出20 g样品,放在锥形瓶中加100 g水至全部溶解,再加入稀盐酸,实验相关数据如图,测得所加稀盐酸质量为100 g时,瓶中溶液总质量为215.6克。
(1)生成CO2的质量是__4.4__g;
(2)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所加100 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73 44
x 4.4 g
x=7.3 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g100 g×100%=7.3%
答: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2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理解:复分解反应为两种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的反应。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为产物必须有或生成
(1)气体:
①二氧化碳:
②氨气:
(2)沉淀(常用八大沉淀):
(1)氯化银:(2)硫酸钡:(3)碳酸钡、碳酸钙:(4)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氢氧化镁、氢氧化铝:记忆:氢氧化铜铁美女
其中氯化银、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氢氧化铜为蓝色,氢氧化铁为红褐色
(3).水:(溶液中不存在O2-,这里写出是对应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也有水生成)
注意:复分解产物必须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写复分解反应时一定要注意气体、沉淀符号的标注,如未标注说明没有气体或沉淀,表示反应不能进行
复分解反应五大类
.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酸与碱反应→
.酸与盐反应→
碱与盐反应→
盐与盐反应→注意:①有酸参与时,反应物可不溶;
②碱与盐,盐与盐反应要求反应物都能溶解。
4.用盐酸除去水垢中Mg(OH)2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5.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S+O2=SO2,化合反应
B.H2O2=H2↑+O2↑,分解反应
C.Fe+H2SO4=FeSO4+H2↑,置换反应
D.Ca(OH)2+HCl=CaCl2+H2O,复分解反应
6.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NaOH、KNO3、MgCl2B.Na2CO3、HCl、BaCl2
C.KNO3、NaCl、H2SO4D.FeCl3、KCl、HCl
7.下列各组离子在pH大于7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Ba2+、NO3-、CO32-B.Mg2+、K+、NO3-、Cl-
C.Na+、Ba2+、HCO3-、SO42-D.Na+、Ba2+、OH-、Cl-
7.)物质的鉴别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CO2和N2 用燃着的木条,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B 鉴别AgNO3与Na2SO4溶液 取样,滴加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C 鉴别NH4Cl固体和(NH4)2SO4固体 取样,加入NaOH固体,研磨,闻气味
D 鉴别白色CuSO4固体和NaCl固体 取样,加水溶解,观察颜色
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 CO2 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
B Na2CO3溶液 Na2SO4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C Cu CuO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NaCl固体 MgCl2 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蒸发
9.食盐(主要成分是NaC1)除可用作调味品外,还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晾晒海水所得到的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和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Na2SO4),下图是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对粗盐样品进行除杂提纯的过程。
①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_(填“烧杯”“漏斗”或“玻璃棒”)。
②固体甲中所含有的难溶性物质为BaSO4、__________、CaCO3和BaCO3。
③请设计实验验证溶液乙中所含有的杂质。(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及现象)
10.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不能实现的是()
A.H2O2→H2O→H2CO3
B.Mg→MgO→MgSO4
C.KCl→KNO3→K2SO4
D.Cu(OH)2→CuSO4→CuCl2
11.甲、乙、丙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甲、乙、丙依次为【】
A.CaO、Ca(OH)2、CaCO3 B.H2、H2O、H2O2
C.CuO、Cu(OH)2、CuSO4 D.C、CO2、H2CO3
12.(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某白色固体M可能由Na2CO3、Na2SO4、MgCl2、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小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则:
(1)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为______。
(2)白色固体M的成分是______。
某同学用如图总结NaOH的四类化学性质(即NaOH能够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为验证性质①,该同学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__红色__。(2)性质②的反应为中和反应,试写出NaOH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为了验证性质③,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填序号)。
A.Na2CO3 B.CO2C.FeCl2 D.Ba(NO3)2
如图A~E分别是铁、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之一,横线相连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C物质的溶液呈蓝色,A与E作用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A物质的俗称是,E物质的用途是(写一点即可)。
(2)E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小婷和小彤在帮助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小婷很快就判断出其中一瓶是硫酸铜溶液。小彤把其他三种溶液分别编号成A、B、C,然后两两混合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A+B B+C A+C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气体产生
据此,小彤很快就分辨出了三种未知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小婷判断出硫酸铜溶液的依据是;
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
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
(4)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16.某中学化学课外实验兴趣小组欲测定一瓶混有氯化钠的苏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从该瓶试剂中取出20g样品,放在锥形瓶中加100g水至全部溶解,再加入稀盐酸,实验相关数据如图,测得所加稀盐酸质量为100g时,瓶中溶液总质量为215.6克。
(1)生成CO2的质量是___g;
(2)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