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跨学科:弘扬科学家精神
1.关于对科学探究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对自己的猜想,应设计好相应的实验来加以验证
B.实验时不但要看实验现象,还应认真做好实验记录
C.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应提倡交流合作的精神
D.科学家们已得出的结论就不应该再去怀疑
2.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要学好这门科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对身边的物理现象要认真观察
B.对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应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C.培养学习兴趣,发扬科学家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D.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知识,只需要照搬继承
3.[2024·安康三模]2024年1月9日,我国发射了爱因斯坦探针卫星,用于探索变幻莫测的宇宙.下列星球中空间尺度最大的是( )
A.地球 B.太阳 C.火星 D.月球
4.2021年5月15日,我国的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火星与地球邻近且环境最为相似,是人类走出地月系开展太空探测的首选目标.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表面沙丘、砾石遍布.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火星上有四季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长约三倍
C.在火星上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D.火星表层的成分与地球上土壤成分相似5.“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爱国精神融于中华民族血脉里,源远流长,影响至深.从科学救国、科技报国、科技兴国到科技强国,中国科学家重道义、勇担当,有着深沉的( )
A.爱国情感 B.爱国精神
C.家国情怀 D.爱国情怀
6.[2024·无锡]如图所示是能在火星上飞行的直升机——机智号,其质量为1.8 kg,飞行时旋翼转速达到每分钟2 400转,是地球上普通直升机旋翼转速的8倍以上.地球上的直升机飞行时,旋翼在空气中旋转获得相对气流,从而获得升力(火星表面g取4 N/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星表面没有气体
B.火星表面有稀薄的气体
C.机智号在火星上重为18 N
D.机智号从地球到火星质量减小
第6题图
7.2018年2月2日,如图所示,我国第一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号”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入轨,它是我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第一个天基平台.在火箭和“张衡一号”加速上升过程中有关能量转化分析正确的是( )
第7题图
A.“张衡一号”的重力势能都转化为动能
B.“张衡一号”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
C.火箭和“张衡一号”的重力势能不断增大,动能一直不变
D.火箭和“张衡一号”的机械能一直不变
8.[2023·天津一模]科技是强国的支撑,以下所列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东汉时期《论衡》一书中所记载的“司南”,其在水平面自由静止时长柄指向北方
B.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中用实验表明,太空舱中水里的乒乓球不会受到浮力作用
C.“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毕生致力于核能开发,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的核技术原理也应用于当代的核能发电
D.医学专家钟南山对新冠病毒流行病学进行科学调查,发现飞沫、气溶胶流动会传播病毒;强调“戴好口罩”,口罩中的熔喷布具有静电吸附作用
9.[2024·锦州二模](多选)中国航天从“天宫”建站到“嫦娥”奔月,从“天问”探火到“羲和”追日,一步步迈进探索星辰大海的伟大征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航天员在太空舱外执行任务时可以面对面直接对话
B.“月壤”带回地面的过程中,“月壤”相对于“嫦娥”是静止的
C.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惯性变小了
D.“天宫”、月球、地球、太阳是按照空间尺度由小到大排列的
10.[2024·济南模拟](多选)科技是立国之本,不仅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火箭升空——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南仁东被誉为“天眼之父”,天眼是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C.孙家栋被誉为“北斗之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过接受和反射超声波传递信息
D.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稻花香里说丰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1.(多选)据报道,天文学家观测到了一颗距离太阳约39光年的矮恒星.他们进一步用“凌星法”发现了它的一颗行星,精确测定了这颗行星的体积(为地球体积的2.75倍)、质量(为地球质量的6.6倍).下列关于矮恒星和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矮恒星接收太阳发出的光所需时间约39年
B.行星能够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到
C.行星的密度为地球密度的2.4倍
D.行星绕矮恒星运转时机械能减小
12.我国第一位飞天的航天英雄是 .两次天宫授课的女航天员是 .如图所示,2019年我国 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传回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月背影像图.
第12题图
13.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其外部分布有八个龙头与内部精妙的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都衔有一个铜球对着地上八个昂头张嘴的蟾蜍.当某个地方发生地震时,就会触发地动仪内部机关,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嘴里的铜球落到铜蟾蜍的嘴里发出很大的声响从而预报地震发生的方向.这“很大的声响”是由蟾蜍的 产生的,由 传入人耳.
第13题图
14.[2023·榆树三模]前沿科技描绘,创新中国未来蓝图:
第14题图
(1)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如图甲所示,火箭发射升空时,将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 能,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和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火箭穿过大气层时,表面温度可达上千摄氏度.为防止火箭被烧毁,在其表面涂有一层特殊的涂料,这种涂料在高温下发生熔化时 (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拥有55颗卫星的北斗导航系统是通过 传递信息的.
(2)“天眼”之父南仁东带领科学家们研发了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图乙),望远镜球面口径约为500 (填单位符号)(口径约为300个初中生的身高).
(3)中国高铁领跑世界.小园坐高铁(图丙)从四平回长春,全程120 km,用时30 min,该高铁从四平到长春的平均速度是 km/h;列车行驶时,车体附近空气流速大,压强 ,所以站台上设计了安全线.
(4)“禾下乘凉”是袁隆平院士(图丁)的一个梦想.“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15.[2024·天津二模]黄旭华参与设计的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长征1号”于1970年12月26日下水.当下潜到300 m时,核潜艇受到的压强是 Pa.若其体积约为5 000 m3,则受到的浮力是 N (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16.[2024·哈密二模]我国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止.
(1)2023年3月24日“月掩金星”现身天宇,金星 (填“是”或“不是”)光源.金星被光学望远镜观测到,是由于金星将太阳光 (填“反射”或“折射”)到光学望远镜.金星表面的大气压约为地球表面的90倍,在火星表面一块A4纸张大小的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 (填“6×103”“6×105”或“6×107”)N.
(2)宇航员在月球表面附近受到的引力约等于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受到的引力的,在地球上重600 N的人,在月球上他的重力为 N;嫦娥五号返回器着陆过程的部分轨迹简化为如图所示.则CD段返回器动能增加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第16题图
(3)已知地球半径为R,空间站位于地球赤道上空且离地面的高度约为R,已知空间站绕地球运行一圈的时间约为90 min.从近地点到远地点的过程中,空间站的惯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四节 跨学科:弘扬科学家精神
1.关于对科学探究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对自己的猜想,应设计好相应的实验来加以验证
B.实验时不但要看实验现象,还应认真做好实验记录
C.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应提倡交流合作的精神
D.科学家们已得出的结论就不应该再去怀疑
2.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要学好这门科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对身边的物理现象要认真观察
B.对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应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C.培养学习兴趣,发扬科学家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D.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知识,只需要照搬继承
3.[2024·安康三模]2024年1月9日,我国发射了爱因斯坦探针卫星,用于探索变幻莫测的宇宙.下列星球中空间尺度最大的是( B )
A.地球 B.太阳 C.火星 D.月球
4.2021年5月15日,我国的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火星与地球邻近且环境最为相似,是人类走出地月系开展太空探测的首选目标.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表面沙丘、砾石遍布.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 )
A.火星上有四季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长约三倍
C.在火星上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D.火星表层的成分与地球上土壤成分相似5.“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爱国精神融于中华民族血脉里,源远流长,影响至深.从科学救国、科技报国、科技兴国到科技强国,中国科学家重道义、勇担当,有着深沉的( C )
A.爱国情感 B.爱国精神
C.家国情怀 D.爱国情怀
6.[2024·无锡]如图所示是能在火星上飞行的直升机——机智号,其质量为1.8 kg,飞行时旋翼转速达到每分钟2 400转,是地球上普通直升机旋翼转速的8倍以上.地球上的直升机飞行时,旋翼在空气中旋转获得相对气流,从而获得升力(火星表面g取4 N/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火星表面没有气体
B.火星表面有稀薄的气体
C.机智号在火星上重为18 N
D.机智号从地球到火星质量减小
第6题图
7.2018年2月2日,如图所示,我国第一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号”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入轨,它是我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第一个天基平台.在火箭和“张衡一号”加速上升过程中有关能量转化分析正确的是( B )
第7题图
A.“张衡一号”的重力势能都转化为动能
B.“张衡一号”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
C.火箭和“张衡一号”的重力势能不断增大,动能一直不变
D.火箭和“张衡一号”的机械能一直不变
8.[2023·天津一模]科技是强国的支撑,以下所列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东汉时期《论衡》一书中所记载的“司南”,其在水平面自由静止时长柄指向北方
B.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中用实验表明,太空舱中水里的乒乓球不会受到浮力作用
C.“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毕生致力于核能开发,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的核技术原理也应用于当代的核能发电
D.医学专家钟南山对新冠病毒流行病学进行科学调查,发现飞沫、气溶胶流动会传播病毒;强调“戴好口罩”,口罩中的熔喷布具有静电吸附作用
9.[2024·锦州二模](多选)中国航天从“天宫”建站到“嫦娥”奔月,从“天问”探火到“羲和”追日,一步步迈进探索星辰大海的伟大征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
A.航天员在太空舱外执行任务时可以面对面直接对话
B.“月壤”带回地面的过程中,“月壤”相对于“嫦娥”是静止的
C.从地球带到太空中的铅笔能“悬浮”于舱内,是由于惯性变小了
D.“天宫”、月球、地球、太阳是按照空间尺度由小到大排列的
10.[2024·济南模拟](多选)科技是立国之本,不仅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火箭升空——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南仁东被誉为“天眼之父”,天眼是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C.孙家栋被誉为“北斗之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通过接受和反射超声波传递信息
D.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稻花香里说丰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1.(多选)据报道,天文学家观测到了一颗距离太阳约39光年的矮恒星.他们进一步用“凌星法”发现了它的一颗行星,精确测定了这颗行星的体积(为地球体积的2.75倍)、质量(为地球质量的6.6倍).下列关于矮恒星和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C )
A.矮恒星接收太阳发出的光所需时间约39年
B.行星能够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到
C.行星的密度为地球密度的2.4倍
D.行星绕矮恒星运转时机械能减小
12.我国第一位飞天的航天英雄是杨利伟.两次天宫授课的女航天员是王亚平.如图所示,2019年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传回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月背影像图.
第12题图
13.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其外部分布有八个龙头与内部精妙的机关相连,每个龙头嘴里都衔有一个铜球对着地上八个昂头张嘴的蟾蜍.当某个地方发生地震时,就会触发地动仪内部机关,使发生地震方向的龙头嘴里的铜球落到铜蟾蜍的嘴里发出很大的声响从而预报地震发生的方向.这“很大的声响”是由蟾蜍的振动产生的,由空气传入人耳.
第13题图
14.[2023·榆树三模]前沿科技描绘,创新中国未来蓝图:
第14题图
(1)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如图甲所示,火箭发射升空时,将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火箭穿过大气层时,表面温度可达上千摄氏度.为防止火箭被烧毁,在其表面涂有一层特殊的涂料,这种涂料在高温下发生熔化时吸收(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拥有55颗卫星的北斗导航系统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2)“天眼”之父南仁东带领科学家们研发了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图乙),望远镜球面口径约为500m(填单位符号)(口径约为300个初中生的身高).
(3)中国高铁领跑世界.小园坐高铁(图丙)从四平回长春,全程120 km,用时30 min,该高铁从四平到长春的平均速度是240km/h;列车行驶时,车体附近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所以站台上设计了安全线.
(4)“禾下乘凉”是袁隆平院士(图丁)的一个梦想.“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5.[2024·天津二模]黄旭华参与设计的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长征1号”于1970年12月26日下水.当下潜到300 m时,核潜艇受到的压强是3×106Pa.若其体积约为5 000 m3,则受到的浮力是5×107N.(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16.[2024·哈密二模]我国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止.
(1)2023年3月24日“月掩金星”现身天宇,金星不是(填“是”或“不是”)光源.金星被光学望远镜观测到,是由于金星将太阳光反射(填“反射”或“折射”)到光学望远镜.金星表面的大气压约为地球表面的90倍,在火星表面一块A4纸张大小的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6×105(填“6×103”“6×105”或“6×107”)N.
(2)宇航员在月球表面附近受到的引力约等于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受到的引力的,在地球上重600 N的人,在月球上他的重力为100N;嫦娥五号返回器着陆过程的部分轨迹简化为如图所示.则CD段返回器动能增加量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第16题图
(3)已知地球半径为R,空间站位于地球赤道上空且离地面的高度约为R,已知空间站绕地球运行一圈的时间约为90 min.从近地点到远地点的过程中,空间站的惯性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