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章末突破 (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二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章末突破 (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20 16:04:47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1.中国航天从“天宫”建站到“嫦娥”奔月,从“天问”探火到“羲和”追日,标志着我国一步步迈进太空探测的征程.下列空间尺度最小的是( D )
A.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 D.地球
2.关于分子和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一粒灰尘就是一个分子
B.分子和原子能够用肉眼直接观察到
C.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D.分子的直径很小,一般为10-10 cm
3.[2022·益阳]地球、太阳系、电子、原子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D )
A.太阳系—地球—电子—原子
B.电子—原子—地球—太阳系
C.太阳系—电子—原子—地球
D.太阳系—地球—原子—电子
4.[2022·上海]下列各种微观粒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 B )
A.原子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5.[2023·扬州]人类对物质世界两极的探索永未停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对微观世界的探索是由大到小不断深入的
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核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
C.“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使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越来越远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6.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 A )
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
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
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7.关于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将糖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8.[2022·宜宾]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各种状态下水分子的排列分布不同.下图中哪个是水蒸气的分子分布示意图( B )
9.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的是( A )
A.冬天雪花漫天
B.用盐腌菜,时间长了菜咸了
C.在花房中闻到花香
D.一滴红墨水淌入一杯水中,整杯水变红
10.如图所示,能正确示意氢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是( C )
11.唐诗《山亭夏日》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其内容为:“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诗句中描述的情境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D )
A.绿树荫浓夏日长 B.楼台倒影入池塘
C.水晶帘动微风起 D.满架蔷薇一院香
12.下列实验中,能证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 B )
13.关于构成物质的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①分子非常小,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
②通常以10-10 n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的大小
③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是因为分子间作用力很大
④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是因为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日照绿茶是中国名茶之一,泡茶时能闻到浓浓的茶香,这是扩散现象,温度越高,茶香越浓,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拿起杯盖,杯盖上会沾有很多小水珠不掉落,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填“引力”或“斥力”).
15.《沁园春·长沙》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指路明灯,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天空中的鹰从低空飞行到高空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填“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增大;“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中激起的浪花不能(填“能”或“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16.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
(1)布朗运动是C运动.
A.分子 B.原子 C.物体 D.电子
(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如何使水中的花粉小颗粒运动更快?答:提高水的温度.(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17.如图所示小华小组想要通过实验来认识分子的热运动与分子间的作用力:
(1)小强将两滴蓝墨水分别同时滴入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小强观察到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得更快,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小华将一段粗熔丝用刀斜着切成两段.使两端粗熔丝的平滑表面紧密接触,然后把一端悬挂起来,在另一端挂个较轻的物体,两端粗熔丝不会被拉开.这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3)小明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的筒口,推压注射器的活塞,你会观察到水很难压缩,此现象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
第17题图
18.如图所示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第18题图
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
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请回答:
(1)图a和图d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
(2)图b和图e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19.为了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小明在实验室用两个紧压在一起的铅柱做实验,如图所示,铅柱A和铅柱B所受的重力均为2 N,两个铅柱接触面的面积为3 cm2,当悬挂重物所受的重力为20 N时,两个铅柱没有被拉开.于是,小明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小华观测到该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105 Pa,于是她认为两个铅柱之所以没被拉开,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和上述数据,判断小明做的铅柱实验能否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请写出计算、推理过程和结论.
第19题图
解:以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第19题图
①F气=P气S=1×105 Pa×3×10-4 m2=30 N,
②GB+G物=2 N+20 N=22 N,
③因为F气>GB+G物;仅靠大气压也能使铅块无法被拉开,所以小明的实验无法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第十二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1.中国航天从“天宫”建站到“嫦娥”奔月,从“天问”探火到“羲和”追日,标志着我国一步步迈进太空探测的征程.下列空间尺度最小的是( )
A.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 D.地球
2.关于分子和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粒灰尘就是一个分子
B.分子和原子能够用肉眼直接观察到
C.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D.分子的直径很小,一般为10-10 cm
3.[2022·益阳]地球、太阳系、电子、原子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太阳系—地球—电子—原子
B.电子—原子—地球—太阳系
C.太阳系—电子—原子—地球
D.太阳系—地球—原子—电子
4.[2022·上海]下列各种微观粒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 )
A.原子 B.电子
C.质子 D.中子
5.[2023·扬州]人类对物质世界两极的探索永未停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微观世界的探索是由大到小不断深入的
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核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
C.“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使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越来越远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6.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 )
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
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
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7.关于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将糖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8.[2022·宜宾]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各种状态下水分子的排列分布不同.下图中哪个是水蒸气的分子分布示意图( )
9.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冬天雪花漫天
B.用盐腌菜,时间长了菜咸了
C.在花房中闻到花香
D.一滴红墨水淌入一杯水中,整杯水变红
10.如图所示,能正确示意氢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是( )
11.唐诗《山亭夏日》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其内容为:“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诗句中描述的情境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绿树荫浓夏日长 B.楼台倒影入池塘
C.水晶帘动微风起 D.满架蔷薇一院香
12.下列实验中,能证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 )
13.关于构成物质的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分子非常小,通过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
②通常以10-10 n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的大小
③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是因为分子间作用力很大
④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是因为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日照绿茶是中国名茶之一,泡茶时能闻到浓浓的茶香,这是 现象,温度越高,茶香越浓,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拿起杯盖,杯盖上会沾有很多小水珠不掉落,这说明分子间存在 (填“引力”或“斥力”).
15.《沁园春·长沙》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指路明灯,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天空中的鹰从低空飞行到高空的过程中, (填“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增大;“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中激起的浪花 (填“能”或“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16.证明液体、气体分子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入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
(1)布朗运动是 运动.
A.分子 B.原子 C.物体 D.电子
(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 .
(3)如何使水中的花粉小颗粒运动更快?答: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17.如图所示小华小组想要通过实验来认识分子的热运动与分子间的作用力:
(1)小强将两滴蓝墨水分别同时滴入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小强观察到 中的墨水扩散得更快,这说明 .
(2)小华将一段粗熔丝用刀斜着切成两段.使两端粗熔丝的平滑表面紧密接触,然后把一端悬挂起来,在另一端挂个较轻的物体,两端粗熔丝不会被拉开.这说明: .
(3)小明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的筒口,推压注射器的活塞,你会观察到水很难压缩,此现象可以说明 .
第17题图
18.如图所示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第18题图
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
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请回答:
(1)图a和图 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
(2)图b和图 两个实验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
19.为了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小明在实验室用两个紧压在一起的铅柱做实验,如图所示,铅柱A和铅柱B所受的重力均为2 N,两个铅柱接触面的面积为3 cm2,当悬挂重物所受的重力为20 N时,两个铅柱没有被拉开.于是,小明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小华观测到该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105 Pa,于是她认为两个铅柱之所以没被拉开,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和上述数据,判断小明做的铅柱实验能否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请写出计算、推理过程和结论.
第19题图
同课章节目录